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涇川縣

鎖定
涇川縣,隸屬甘肅省平涼市 [12]  位於甘肅省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東與寧縣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東西長57公里,南北寬36公里,總面積1409.3平方千米。 [8]  2021年,涇川縣户籍人口34.65萬人,常住人口21.56萬人。 [10] 
涇川縣全國優質蘋果最佳適生區,居絲綢古道要衝,為華夏文明腹地,自古以來是西出長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鎮,著名景點有回山王母宮、瑤池、王母宮石窟等著名景點。2019年4月28日,甘肅省政府批准涇川縣正式退出貧困縣。 [2] 
2023年,涇川縣地區生產總值53.9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7億元,比上年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7.13億元,比上年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30.08億元,比上年增長4.3%。 [16] 
中文名
涇川縣
外文名
Jingchuan Count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甘肅省平涼市
地理位置
甘肅省東部
面    積
1409.3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11個鎮、3個鄉
電話區號
0933
郵政編碼
7443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34.65 萬(2021年)
著名景點
西王母浴苑
機    場
慶陽機場
火車站
涇川站
車牌代碼
甘L
地區生產總值
53.98 億元(2023年)
特    產
罐罐蒸饃,蕎麪,千層饅頭

涇川縣歷史沿革

商,縣境建有方國一阮國(在今涇川、靈台之間)和共國(在今縣境內)。
西周初,阮國被周文王所滅,共國歸順周。
秦,縣境屬義渠戎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地,設北地郡(今慶陽市寧縣境),今縣境屬北地郡。
秦始皇統一全國(前221年),今縣境屬秦北地郡管轄。
西漢,縣境初屬北地郡。元鼎三年(前114年),分北地郡的一部設安定郡(郡治高平,在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境),轄21縣。今縣境屬安定郡所轄臨涇,王莽時更名臨涇(縣治在今城關鎮水泉寺村)、安定縣(縣治在今縣境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縣治在今縣境與靈台縣之間)、陰槃(縣治在今縣境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4縣。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屬涼州刺史部
東漢,今縣境屬安定郡。建武六年(30年),廢安定、愛得2縣,併入臨涇縣。永初五年(111年),羌族勢力南侵,郡縣遷寄美陽(今陝西武功縣境)。永建四年(129年),安定郡治自美陽遷回,移居臨涇(今城關鎮水泉寺村)。烏氏縣由今崆峒區東遷僑置於縣境東北部(今玉都鎮太陽墩村),今縣境屬臨涇、烏氏縣、陰槃3縣。後高平縣治遷址今縣南。朝那縣遷郡治臨涇一帶。愛得縣等失載。永建六年(131年),羌亂再起。永和六年(141年),安定郡再次東遷陝西扶風,後陸續遷回。靈帝末年,移陰槃縣治於新豐(在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屬京兆郡,其地併入鶉觚縣。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為州牧,今縣境屬涼州,治在隴縣(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三國,屬魏國雍州(治在今西安市)。景元三年(262年),今縣境分屬雍州安定郡臨涇、烏氏、朝那3縣。
晉,今縣境屬雍州安定郡臨涇、烏氏2縣。東晉十六國時,先後被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所佔據。大夏,縣境屬涼州天水郡。前秦甘露二年、晉升平四年(360年),分司隸置雍州於安定(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郡治臨涇縣城)。晉太和五年(370年),廢雍州。復爰得縣。後秦又於臨涇縣城置北雍州
南北朝,縣境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所轄。夏勝光元年(428年),烏氏縣移於今縣東。北魏神麝三年(430年),設涇州於臨涇城,轄6郡(安定、隴東、新平、趙平、平涼、平原)17縣。安定郡治臨涇城(今城關鎮水泉寺村),今縣境屬臨涇、安定縣、朝那、烏氏(在今涇川縣東)4縣和趙平郡東盤縣(縣治在今窯店鎮)。西魏,在臨涇縣城設總府(亦稱總管府),先後轄涇州等5州。大統元年(535年),廢臨涇縣。分原臨涇縣與朝那縣一部復置安武縣(今縣境北,原臨涇縣境),並置安武郡(郡治朝那),在今鎮原縣的西南部並佔有今縣境北一部分。北周建德元年(572年),鶉觚縣改屬涇州安定郡。
隋初為涇州。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置州。大業元年(605年),分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縣治在今靈台縣西梁原鄉)。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涇州復為安定郡,郡治安定縣城(在今縣城北),轄安定鶉觚、陰槃、朝那、良原、臨涇(大業12年改秋谷縣置臨涇縣,在今鎮原縣境)、華亭縣7縣。今縣境屬安定縣。
唐初,沿隋制。武德元年(618年),安定郡復為涇州,州治安定縣城,轄安定、靈台、臨涇、良原、潘原縣5縣,今縣境屬安定縣。貞觀元年(627年),涇州屬關內道,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628年),析新平縣(在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涇州復為安定郡。至德元年(756年),因“安史之亂”,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乾元元年(758年),改安定郡為保定郡,後又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759年),涇州屬關內道邠寧節度使。大曆三年(768年),分邠寧節度使置涇原節度使(駐涇州),唐收復涇城。乾寧初,改屬彰義軍節度(治涇州),轄良原、靈台和保定3縣。
五代,涇州於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歸。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屬後梁。同光二年(924年),屬後唐、後屬後晉、後漢,建置仍為涇州,州治保定縣,今縣境分屬保定、宜祿2縣。五代末,仍由彰義軍節度,領保定、靈台2縣。
涇川縣政區地圖 涇川縣政區地圖
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屬彰化軍節度使。至道三年(997年),屬陝西路,仍轄保定、靈台、良原3縣。鹹平四年(1001年),設長武縣,治長武寨(在今涇明鄉長務城村)。鹹平五年(1002年),又降為長武寨。慶曆元年(1041年),分陝西沿邊為四路,涇州屬慶原路。熙寧五年(1072年),屬秦鳳路。大觀二年(1108年),復升長武為縣,屬涇州,今縣境屬保定、長武2縣。北宋後期,涇州領保定、靈台、良原、長武4縣。政和七年(1117年),涇州及所屬各縣隸屬於由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
金,涇州治保定。皇統三年(1142年),屬慶原路(治慶陽府)。大定七年(1167年),改保定縣為涇川縣。元光二年(1223年),州治遷於長武(今涇明鄉長務城村),不久又遷回,轄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今縣境屬涇川、長武2縣。
元初,隸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總管府。至元七年(1270年),靈台縣併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1274年),復設靈台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台、良原3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涇州改為直隸州,領涇川、靈台2縣。
明初沿元制。洪武三年(1370年),涇州降為散州,屬平涼府,撤銷涇川縣建制,由涇州直理縣事,轄靈台1縣。洪武九年(1376年),廢除行省制,設承宣布政使司,涇州屬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領靈台1縣。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年),涇州屬陝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平涼府。六年(1667年),屬鞏昌布政使司。七年(1668年),改屬甘肅布政使司,遂入甘肅。八年(1669年)屬甘肅布政使司、甘肅省平涼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涇州復升為直隸州,轄靈台、鎮原、崇信3縣。咸豐九年(1859年)改屬分巡平慶涇固道。同治八年(1869年),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
民國二年(1913年),廢涇州置涇縣(縣治在今縣城),屬涇原道(治平涼)。1914年,改涇縣為涇川縣,屬隴東道。5月,屬涇原道。1927年,廢道置行政區,屬涇原區,次年撤銷。1928年,直屬於省。1934年,屬平涼行政督察區。1936年,改屬甘肅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西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涇川縣,縣治在今縣城,屬平涼分區。
1955年,屬平涼專區。
1958年,靈台縣(10月)、崇信(12月、除神峪公社外)併入。
1961年,恢復靈台、崇信2縣原建置。
1969年,屬平涼地區。
2002年,屬平涼市。 [9] 

涇川縣行政區劃

涇川縣區劃沿革

1953年,涇川縣太平區第七鄉屬東楊寨、桃花嶺、大堡子、崖窯村劃歸崇信縣(崖窯村復歸涇川,待考)。
1955年,揪射區草灘鄉一、二行政村(原名大王家)193户1121人劃歸靈台縣什字區五鄉。
1956年,平涼縣白水區花所鄉段光村屬4户25人劃歸涇川縣;鎮原縣中原區什户鄉咀李家、柳家寨子、溝圈袁家、黨張、小徐家、城劉、東吳家、西巫家、小張、唐家等村共771户4797人,耕地26637畝,劃歸玉都區黨原鄉。
1958年,揪射區龍翻頭和何屯坡750户4183人27989畝土地,太平區焦村鄉前進社205户1203人8711畝土地,劃歸靈台縣獨店鄉和什字鄉;荔堡區荔堡鄉梧桐、北莊、六條路308户1800人9553畝土地,劃歸鎮原縣上肖區上肖鄉,鎮原縣上肖鄉、高家溝圈鄉9社300户1662人9273畝土地和塔底社99户523人4601畝土地,劃歸涇川縣杜問城鄉。5月,口家原鄉大部分、汭豐鄉的一部分劃歸張老寺農場。
1961年,崇信縣柏樹人民公社屬趙家坳劃歸涇川縣中原人民公社。 [9] 
2003年12月8日,涇川縣撤銷合道鄉,將該鄉併入黨原鄉;撤銷梁河鄉、黃家鋪鄉,將梁河鄉和黃家鋪鄉併入高平鎮;撤銷黑河鄉,將該鄉併入太平鄉。涇川縣轄4個鎮、11個鄉。
2016年7月,經甘肅省民政廳批覆,平涼市涇川縣撤銷太平鄉、汭豐鄉,設立太平鎮、汭豐鎮。

涇川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涇川縣下轄1個街道、11個鎮、3個鄉:城市社區街道城關鎮玉都鎮高平鎮荔堡鎮王村鎮窯店鎮飛雲鎮豐台鎮黨原鎮汭豐鎮太平鎮羅漢洞鄉涇明鄉紅河鄉。另轄1個農場:張老寺農場 [11] 

涇川縣地理環境

涇川縣位置境域

涇川縣位於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之間,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台縣,北靠鎮原縣。.東西長57公里,南北寬36公里,總面積1409.3平方公里(2016年)。 [1] 

涇川縣地形地貌

涇川縣地貌地形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海拔930-1460米。 [1]  境內佔總面積63.4%的丘陵溝壑區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此外,破碎塬區和河谷川區分別佔總面積的23.6%和9.4%。

涇川縣氣候

涇川縣氣候大陸性顯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於夏季。年平均氣温11.4℃,無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時,相對濕度70%,常年多東北風,年蒸發量1339.6毫米。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風雷、病蟲害等,其中以乾旱為主。 [1] 

涇川縣自然資源

涇川縣水資源

截至2012年,涇川縣境內有涇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條河流,年平均徑流量124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億立方米。水力發電站1處,年發電量25萬千瓦小時。

涇川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涇川縣已探明有銅、鉛、鈾等金屬礦點,煤、温泉等非金屬礦點多處。其中位於縣城東7.5公里何家坪村的温泉日出水1920立方米,水温37℃至38℃,水質優良,富含氟粒子,為重碳酸型醫用礦泉水。

涇川縣森林資源

截至2012年,涇川縣現有林地面積69.6萬畝,森林覆蓋率34.9%,林木蓄積量146.4萬立方米。

涇川縣人口民族

2021年,涇川縣户籍人口34.65萬人,户數10.86萬户。常住人口21.5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0.73%,人口自然增長率-4.26‰。 [10] 
截至2017年,涇川縣有回族、滿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等21個少數民族成份,人口2019人,佔涇川縣總人口的0.6%。其中回族192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95.2%,其他少數民族共97人。
截至2017年,涇川縣共有道、佛、天主、基督、伊斯蘭五大宗教,有宗教團體5個,依法批准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17個(道、佛、天主教各一處,基督教一堂七點,清真寺6個)。宗教教職人員106人,其中:基督教55人,伊斯蘭教6人,佛教2人,道教41人,天主教3人。

涇川縣經濟

涇川縣綜述

2023年,涇川縣地區生產總值53.9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7億元,比上年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7.13億元,比上年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30.08億元,比上年增長4.3%。 [16] 

涇川縣第一產業

2023年,涇川縣糧食播種面積44.69萬畝,比上年增長2.3%。糧食產量12.9萬噸,增長3.7%。蔬菜種植面積3.93萬畝,產量4.28萬噸,增長26.7%。水果產量26.66萬噸,增長11.3%。畜牧產業穩步發展,全年牛飼養量6.55萬頭,豬飼養量17.32萬隻,雞飼養量196.56萬隻,比上年分別增長8.6%、0.5%、8.6%;牛、豬、雞出欄2.59萬頭、10.095萬隻、104.94萬隻,比上年分別增長7.5%、8.2%、8.7%。 [16] 

涇川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涇川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3%。其中,製造業增長16.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5.9%。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4.2%。1—12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利潤總額0.58億元,增長77.6%。 [16] 

涇川縣第三產業

商品貿易
2023年,涇川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19億元,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7億元,增長8.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12.55億元,增長9.7%;餐飲收入2.42億元,增長12.6%。 [16]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涇川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3%,其中,項目投資增長16.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8.7%。第一產業比上年下降19.5%,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上年分別增長41.2%、10.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1.2%。從資金來源情況看,國家預算資金比上年下降23.3%,自籌資金比上年增長19.4%。 [16] 
財政
2023年,涇川縣大口徑財政收入2.68億元,比上年增長2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税收收入0.96億元,比上年增長38.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8%。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56.83億元,比上年增長11.52%;各項貸款餘額95.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05%。 [16] 
服務業
2023年,涇川縣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3%。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6%、16.4%、9.9%、12.2%和7.8%。全年全縣公路客運量172.36萬人,客運週轉量8532.2萬人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29%、41%;貨運量291.35萬噸,貨運週轉量89480萬噸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18%、32%。 [16] 
金融
2021年,涇川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儲蓄存款106.57億元,比上年增長9.8%。各項貸款餘額77.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各類保費收入12318萬元,各類賠付款支出4906萬元。 [10] 
旅遊業
2021年,涇川縣接待遊客412萬人次,旅遊綜合業務收入20.2億元。 [10] 

涇川縣交通運輸

國家高速G70福銀高速公路,國道312線,省道302線、304線構成了涇川交通大骨架。西平鐵路在涇川縣設有涇川站,於2014年年底開通客運業務,對外交通便利。涇川境內沒有民用機場,其北距慶陽機場96km,全程高速直達。
2021年,涇川縣公路運輸貨運量240.7萬噸,貨運週轉量63885萬噸公里,客運量193.61萬人,客運週轉量9371.9萬人公里。境內公路總里程15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公里。民用汽車保有量11493輛。 [10] 

涇川縣政治

呂鵬舉:縣委書記
王廷佐:副書記、縣長
景宗剛:副書記(掛職)
李衞東:常委、紀委書記
齊雪琴:常委、宣傳部長
陶 梅:常委、常務副縣長
李永成:常委、政法委書記
趙小軍:常委、副縣長
張小平:常委、統戰部長
慕曉雲:常委、組織部長
楊波:副縣長 [13] 

涇川縣社會事業

涇川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涇川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不含成人教育機構)288所,教職員工4488人,專任教師4184人,年末在校學生42922人。其中:職業中專1所,在校學生4208人;高級中學2所,在校學生4105人;初級中學15所,在校學生6868人;完全中學2所,在校學生1638人;九年制學校2所,在校學生300人;小學147所(含教學點9個),在校學生17349人;幼兒園118所,小學附設幼兒班15個,在園幼兒8342人;特教學校1所,在校學生112人。本年度高考二本以上應屆上線人數1049人,上線率83.9%,其中一本應屆上線人數396人,上線率31.7%。 [10] 

涇川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涇川縣共有縣級文化館和公共圖書館各1個,各類圖書及期刊48萬冊(含農家書屋),文化廣播服務站14個,廣播綜合覆蓋率99.7%,電視綜合覆蓋率99.4%,有線電視用户3476户,廣播電視户户通覆蓋212個村。 [10] 

涇川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涇川縣共有醫療衞生機構374個,其中醫院3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365個(含村衞生室210個,鄉鎮衞生院15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3個,其他衞生機構3個。實有牀位1593張,衞生技術人員1907人。 [10] 

涇川縣社會保障

2021年,涇川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5866人,徵繳醫療保險費7541萬元。參加生育保險職工12275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85400人。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399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455人,登記失業率3.41%;安置高校畢業生157人,下崗人員再就業1019人;年末城鎮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336人;失業保險參保職工10747人,徵繳失業保險費70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9.74萬人,參保率95.4%。參加工傷保險14074人。養老機構5個,牀位393張,收住特困人員139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03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688人。 [10] 

涇川縣風景名勝

西王母浴苑
涇川特產
涇川特產(7張)
西王母浴苑,依託得天獨厚的温水資源優勢而建成,地處縣城以東7.5公里處,旁依312國道,依山旁水,環境優雅。温泉水温常年恆温38.2℃,日出水量1920立方米,水中含有13種有益於人體的活性微量元素,屬氟離子重碳酸鈉型醫用礦泉水。
回山王母宮
西王母宮位於中國絲綢古道甘肅涇川縣城以西1華里處,涇汭二河交匯的回山之上。西王母大殿為王母宮的主殿,東王公大殿為王母宮主殿,配殿左殿為三皇殿、周穆王廟;右殿為五帝殿、漢武帝廟。
瑤池
瑤池位於回山南麓,是傳説中西王母舉辦蟠桃會、宴羣仙的地方。這裏環境幽雅,綠樹成蔭,水從石隙浸出,流向汭河,形成瑤池溝流域自然風景區,拾級而上,曲徑入幽,奇花異草,美不勝數。特別是“夜月亭”更具特色,古時就已成為涇州八景之一。
王母宮石窟
王母宮石窟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回山下,屬北魏時期開鑿的佛教石窟。窟內為方形中心塔柱,四面和窟內三壁分三層雕有大小造像1000餘尊,具有北魏太和年間風格,距今約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皇甫聖母廟
皇甫聖母廟始建於清代之前,現存的大殿,為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四月重修。廟院中保存有重修皇甫聖母祠古碑一通。上有涇州州衙11名武官題名捐銀記載。

涇川縣地方特產

罐罐蒸饃
涇川特產
涇川特產(7張)
罐罐蒸饃,因上大下小,形如小罐,故得此名。色白如雪,皮薄如紙,熱柔冷酥,醇香味長,含水量少,長期存放不餿。用開水浸泡,像白蓮初綻。
火燒子
火燒子是涇川獨獨的特產,做法是:將上等麥面和好,每斤面加大油二兩,揪成劑子擀圓,擦上大油,再將面拉開卷起,捲起拉開,揉圓,放入葱花、大油、調料包好壓扁,入鏊,約半小時即成,還有的包上糖餡,如法制作而成。
蒸雞肉
蒸雞肉製作方法:1、宰雞洗淨,剁成小塊,將葱、姜、蒜剁成米粒狀待用;2、麪粉打入雞蛋,用水攪拌成糊狀,雞肉塊中放入葱、姜、蒜粒用熱油熗味後,上調料攪勻;3、用發酵後的白麪擀成麪皮攤開上籠,將雞塊糊倒在麪皮上,上鍋用慢火蒸4小時後,出鍋即成。
千層家常餅
千層家常餅製作方法:1、將麪粉用温水加鹽揉成麪糰,分成若干份小麪糰;2、將小麪糰用擀杖推開,抹上清油,折捲成三層,再擀再折兩次後,推擀成圓形;3、鍋熱後倒油少許,均勻,餅子入鍋用手輕輕旋轉至上色,翻轉數次,待上策均勻後出鍋,用濕毛巾包嚴3-5分鐘即成。
涇川懶麪筋
涇川懶麪筋,狀若肥肉,口感筋道,是涇川人宴客的必備菜品。也可放入黃紅綠諸般色素上色,多用於農家喜宴。 [15] 
涇川懶麪筋 涇川懶麪筋
涇川豆腐花
涇川豆腐花的主料是優質黃豆,製作方法:1、將黃豆揀淨雜質,淘洗乾淨,浸泡4-8小時後,用水磨機磨成稠漿,倒人細籮內邊過濾,邊兑入清水,把漿汁濾淨為止;2、取一隻大一些的容器,放入內酯,把煮好的豆漿緩緩注入加入內酯的容器裏,靜置5-15分鐘;3、加入輔料中的所有調料,攪拌均勻,倒入豆花中食用時,將豆腐腦盛人碗內,澆上調味料即可。 [14] 
涇川豆腐花 涇川豆腐花

涇川縣城市榮譽

2019年12月25日,入選“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第五批)”。 [4] 
2020年1月2日,涇川縣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3] 
2020年5月26日,被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評為“2019年度甘肅省ETC發行服務工作先進縣”。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5] 
2020年8月,入選“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 [6]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