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僧寶

鎖定
梁僧寶(生卒年月不詳),原名思問,字伯乞。祖籍順德,生於佛山。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 [2] 
全    名
梁僧寶
伯乞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地
順德

梁僧寶人物生平

梁僧寶家住佛山松桂裏。父親為梁九圖。清咸豐八年(1858年),以副貢生參加順天鄉試,得中舉人,第二年中進士,授禮部主事。歷升員外郎、掌印郎中兼軍機處行走、監察御史、鴻臚寺少卿。同治年初在內廷任職時,正值戰事頻繁,戰區將官常常深夜入京急遞奏摺,梁僧寶奉命即時起草復諭,每次措辭都達意得體,因此兩次京官考核都獲一等,破例連續留任,在這段時間,他還參與纂修《文案實錄》,因文筆敏捷,很受同僚敬重。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帝舉行大婚典禮。典禮結束後,垂簾聽政兩位太后仍無歸政的表示,朝臣背地議論紛紛,但又怕得罪專橫獨斷的西太后,唯有梁僧寶獨自上疏,直言皇帝已成年,兩太后該撤簾歸政,遵從祖宗規制。第二年正月,兩太后終於撤簾歸政。
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三年(1874年)梁僧寶參加複核鄉試、會考試卷,發覺漏洞甚多,於是斥革兩名不合格的新舉人,並如實上奏,順天鄉試考官、大學士金慶等人因此受降職處分。受罰官員嗾使御史周聲澍、郭從矩彈劾梁僧寶。皇帝親自抽查復勘的考卷,覺得並無枉曲之處,降旨着令御史無須爭議,風波才平定。
同治帝病死後,西太后擇立咸豐帝弟醇親王奕譞4歲的兒子載湉為帝,年號光緒,並擬定將來由新君的兒子繼承統緒。朝臣擔心皇族日後為此發生爭端,紛紛出謀獻策,有請鐫碑於太廟,有請立丹書鐵券的,眾説紛紜。唯獨梁僧寶力排眾議説:“石碑、鐵券都可以偽造毀損,不如降旨明示天下,將來承繼帝位的即光緒皇帝親子。讓臣民眾所周知,有口皆碑,不勝似石碑鐵券?”尚書翁同龢潘祖蔭都認為這個提議最穩妥,遂向西太后復奏,採納梁僧寶的辦法。
光緒元年(1875年),梁僧寶再任磨勘官,對分試、會試進行復核,批註得比往年更詳細,連錯別字也不放過,心述不正的人接受了上年的教訓,不敢再妄加非議。
光緒二年僧寶因病告退,南歸隱居,復交絕遊,閉門著書。巡撫裕寬聘他掌管書院,總督張之洞請他赴省議事,他都堅辭不出。卒年63歲。 [2] 

梁僧寶個人作品

著作有《古易義》、《尚書涇渭錄》、《經籍纂詁訂訛》、《通鑑輯覽年表》、《説文條系隸正》、《古術今測》等15種。 [2] 

梁僧寶史料記載

《梁氏支譜》記載,梁僧寶“戊午科順天鄉試中式第三名舉人,咸豐九年(1859年)己未科會試中式第七十三名貢士,殿試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賜進士出身。朝考二等第四十九名,以主事分部學習,籤分禮部儀制司兼主客司行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