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桐粕

鎖定
桐(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Shaw)屬於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屬(Vernicia Lour),為中亞熱帶落葉喬木,原產於我國,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是著名的經濟植物之一。其主要產品是桐油,為最佳乾性油之一,在工業上具有廣泛用途。據統計,在國民經濟領域中,直接或間接使用桐油的產品達l 000種以上,且隨着各種工業的日益發展,桐油的用途也將更為廣泛。
中文名
桐粕
主要產品
是桐油

桐粕油桐

(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Shaw)屬於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屬(Vernicia Lour),為中亞熱帶落葉喬木,原產於我國,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是著名的經濟植物之一。其主要產品是桐油,為最佳乾性油之一,在工業上具有廣泛用途。據統計,在國民經濟領域中,直接或間接使用桐油的產品達l 000種以上,且隨着各種工業的日益發展,桐油的用途也將更為廣泛。
桐餅(粕)主要是油桐籽經榨取桐油後所剩餘的副產品,由於不同的制油方法以及油脂廠所收購的桐果品種不一,且加工過程中加入的桐殼比例不同,因此在桐籽製取桐油的過程中,由機械壓榨法所生產的桐餅仍殘留有6%左右的桐油。而土榨的餅中殘油就更高,可達10%左右,使得桐籽資源浪費很大。據胡健華(1989)報道,以1989年全國年產桐油數量在10萬噸以上,機榨出油率30%,出餅率40%計,全國每年有桐餅13萬噸以上。若這些桐餅全部重新用來浸提桐油,以出油率平均按6%汁,則全年可增產桐油7 800t;若50%用於浸提,則全年可增產桐油3 900t。以每噸桐油售價3 500元計,其產值在1 365萬元至2 730萬元的範圍內。
儘管桐餅(粕)蛋白質含量為36.29%~45%(浸出法生產),與菜籽餅粕相近,且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於棉、菜籽餅等,但由於含有皂苷,二萜類,佛波醇等毒素,長期以來人們主要將其用作肥料還田,使得這一對家畜有潛在利用價值的植物性蛋白飼料被大量浪費。自Mutachler等(1879)首次報道了桐籽有毒以來,20世紀初至今,已開展了對桐餅(粕)脱毒處理以及用其作畜禽飼料等一系列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桐粕資源狀況

隨着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數量的不斷增加,將導致飼料資源日趨匱乏與畜牧養殖業持續發展等一系列矛盾。為此,應該在畜牧業提倡“開源節流”。所謂開源,就是要充分利用農工商副產品和尚未開發利用且可用作飼料的天然資源,這是一種量的積累過程;而節流就是利用先進技術提高現有飼料的利用率,它是質的突破。
我國的桐籽產量居世界首位,從1994年到1997年間,桐餅(粕)的平均年產量,以貴州省最多,平均年產53 360.1t;其次則為45 410.85t的四川省;再次為廣西,產量為29 485.05t;湖南省產量為26 616t,位於第四位;這四省區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60.7%。
而在1995年到1996年的2年間,湖南省桐餅(粕)出產量最多的地區是湘西自治州,平均年產10 095.6t;其次為懷化地區,為5 216.7t;再次為張家界市,年平均產量為3 078.3t;而常德市則排第四位,為2 332.8t;以上4個地區的桐餅(粕)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84.8%。可見,湖南省桐餅(粕)資源的藴藏量也極為豐富,又比較集中,若開發利用有利於產業化生產。

桐粕致毒及脱毒

油桐全株有毒,種子毒性大,皮、莖、葉次之,桐餅毒性比桐油毒性大。桐餅(粕)含有能引起動物胃腸炎的毒性皂苷等多種毒素和抗營養因子,故不作飼料而常用作肥料。王建武等(2002)證明:機榨桐餅和新鮮脱油桐餅含皂苷和醇溶性成分2部分毒素,但是2部分毒素都沒有得到純化狀態的化合物,經溶血試驗和在酸水解中釋放還原物等方法證明了桐餅的水提取物中含有皂苷。而用石油醚浸提獲得的桐餅中,至少有2部分毒素:一部分能溶於乙醇、苯、丙酮、氯仿、乙醚的熱穩定性成分;另一種是對熱敏感成分,但是不能通過上述有機溶劑萃取。桐粕的水提取液中不存在有毒成分,且經酶試驗證明也無皂苷存在,用濃縮方法也不能得到熱敏毒素,用乙醇提取物分離得到一種油狀的、有毒的物質,薄層層析法證明它僅有一點。Mann(1954)認為桐餅蛋白質帶毒可能是吸附有粘着力的小有機分子,他以小白鼠為試驗動物,把通過正己烷提取出來的桐油添加到日糧中證明桐油相對地沒有毒。
Okuda(1975)從桐籽中通過純溶劑法得到13—O—乙酰基—16—羥基佛波醇,從桐蒲(桐果的果皮)中通過萃取、硅酸柱層析、硅膠GF254薄層層析分離到12—O—棕櫚酰基—13—O—乙酰基—16—佛波醇。對於油桐的有毒成分,從桐葉中通過甲醇、苯連續萃取經過硅酸—硅藻土545等方法得到3種新的化合物,其中12—O—棕櫚酰基—4—脱氧—4β—16—羥基佛波醇—13—乙酸酯有強烈毒性作用。還有12—O—棕櫚酰基—4—脱氧—4β—16—羥基佛波醇—13—乙酸酯,12—O—棕櫚酰基—4—脱氧—16—羥基佛波醇(1umiphorbo1)—13—乙酸酯。
袁慧等(1997)給小白鼠灌注桐餅毒素,1h後出現精神沉鬱,堆羣,行動緩慢,腹部膨脹,嘔吐,體温略降低;12h後出現腹瀉,糞便帶黑褐色,死鼠胃腸粘膜發紅,肝臟色澤變黃。桐餅毒素具有減慢心率、造成心率紊亂、加強腸胃蠕動等功能,並通過增強平滑肌收縮,損傷心肌而達到致病作用,對雌性動物的子宮平滑肌則具有興奮作用,能使子宮的收縮增強,易造成母畜流產。通過血液學檢查表明,桐餅毒素對家兔具有損害肝臟、心臟和腎臟的作用,從而導致GPT、GOT和AKP活性降低,膜澱粉酶和r-穀氨酸轉移酶活性顯著升高,並能造成機體的炎症變化。
脱毒處理:早期對桐餅(粕)進行脱毒處理主要採用溶液浸提處理(水、乙醇、苯、丙酮、石油醚、氯仿、四氯化碳或三氯乙烯等溶劑)、熱處理(高壓蒸汽、水煮或烘箱加熱)或2種處理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然後把經過處理的桐餅(粕)添加到飼料中飼餵雞、豬、奶牛、狗和鼠等動物。我國對桐餅(粕)脱毒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乙醇脱毒法、氨燻脱毒法、發酵處理法、水蒸氣加熱脱毒法、化學溶劑萃取法、溶劑蒸氣循環熱解法、化學藥劑熱解法、聚氧醚類脱毒法、微生物固體發酵脱毒法或這幾種方法聯合脱毒。

桐粕營養價值

李鐵軍等(2001)研究了脱毒桐粕蛋白質及能量營養價值,試驗選用8頭30kg的閹公豬和6只1.7kg的伊莎褐殼蛋雞分別對3種脱毒桐餅粕的蛋白質、氨基酸消化率、代謝率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脱毒桐粕蛋白質的含量在23%~36%左右,且隨桐餅中桐殼含量的降低而提高,蛋白質消化率為75%左右;用酸水解法測定蛋白質AA組成,其中以穀氨酸含量最為豐富,其次為天冬氨酸,含量最少的是蛋氨酸;通過計算脱毒桐粕必需AA之間的比例關係,從而確定蛋氨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同時還測得豬的消化能值為為12.85MJ/kg,表觀代謝能值在4.88~6.29MJ/kg,與陳孝珊等(1994)測值(5.56MJ/kg)趨於一致,真代謝能值在5.53~6.94MJ/kg,由此可知脱毒桐粕是一種較好的植物蛋白質飼料原料,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

桐粕應用

4.1 飼餵生長肥育豬的效果
陳孝珊等(1996)將桐粕用酒精化學處理,聚氧醚類脱毒後,其蛋白質含量為36.13%,將它用於生長肥育豬的飼養試驗,並進行屠宰測定,病理剖解組織學觀察,生理生化指標測定。結果表明,在生長肥育豬日糧中配合8.3%,其適口性好,平均日增重565.99g,料肉比3.62:1,屠宰率74.98%,肉眼和組織學檢查無有意義的病理變化,血液生化指標屬於正常範圍。可見在配合日糧中,適當搭配去毒桐粕能達到一定的生產水平,説明桐粕是一種可開發利用的蛋白質飼料資源。
4.2 飼餵家禽的效果
陳孝珊等(1994)在以玉米豆餅為主的日糧中添加去毒桐籽粕飼餵肉用仔雞,0~23日齡添加5.2%~10.4%,24~42日糧添加3.5%~6.9%,未發現中毒症狀,在42日齡仔雞活重可達1 607~1 693g,飼料轉化率為1.95~2.01。通過對肉雞日糧中添加10%或15%的經物理—化學法脱毒的桐餅粉,也取得了較好的飼餵效果。
劉振湘等(1998)將桐粕脱毒後,蛋白質含量為36.23%,AA總量為88.93%,賴氨酸含量為1.432%;試驗選用174日齡伊莎蛋雞166只,採用全階梯式籠養。結果表明,脱毒桐粕作飼料飼餵伊莎蛋雞,其產蛋率、日平均產蛋重、平均蛋重與對照組均差異不顯著(P>0.05),但飼料轉化率較其它組低。日糧適口性好,但是桐粕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尤其蛋氨酸含量較少,這與李鐵軍等(2001)報道的蛋氨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一致的,因此在日糧應加以補充。陳孝珊等(1995)添加去毒桐粕對蛋殼厚度,哈夫單位,蛋黃色素沉着,破、軟蛋率與豆粕組無顯著差異,經80d常温保存,與其它配合日糧組比較,無任何異常變化。由此可以推測,日糧中用8.5%的脱毒桐粕替代7.17%的豆粕較適宜。
4.3 在水產養殖的影響
桐粕常作為毒魚餌料,而經過脱毒工藝處理後的去毒桐粕,能否用做魚飼料,這對魚的生長和成活率會有怎樣的影響呢?肖調義等(1996)分別以20%、
25%、30%、40%去毒桐粕等量替代魚用全價料中植物性蛋白料,觀察在同等條件下試驗組與對照組草魚生長效果。同樣的養殖試驗條件下進行比較説明,在水温較低的條件時,含去毒桐粕25%的日糧組,生長率最高,次之的為含去毒桐粕20%的日糧組,整個試驗各階段生長率水平均高於廖朝興、劉仲琪所做同等條件草魚種試驗生長率水平。説明用20%~25%去毒桐粕等量替代菜粕、豆粕等植物蛋白料飼餵草魚有較好的促生長作用,但最佳替代添加量、替代對象、方法均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
肖調義等(1997)以25%和40%去毒桐粕等量替代牛蛙幼蛙全價飼料中的豆粕、菜粕,幼蛙的成活率為80.6%~84.4%,平均日增重1.74~1.84g,飼料係數1.74,與全價料相比,各指標間均無顯著差異,並可明顯提高飼料效價,生產1kg蛙的飼料成本降低0.27~0.45元。2種配方中,以25%去毒桐粕替代等量豆粕、菜粕的飼用效果較好。桐粕替代後營養水平與對照組配方基本持平,均屬正常範圍,飼料色澤好,膨化效果無差別,但生產成本明顯降低,飼料效價顯著增高。

桐粕發展前景

國內外對大豆餅粕、花生餅粕及棉籽仁餅粕的蛋白質分離技術研究和應用得較為廣泛。對桐籽餅粕中蛋白質的分離提取正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我國桐籽產量居世界首位,而且桐籽餅粕中粗蛋白質含量高達46.5%。且經過試驗分析,去毒桐粕不僅蛋白質、氨基酸含量豐富,飼料適口性也較好,對畜禽的生長性能無不影響。如果能將桐籽餅中的蛋白質分離出來,予以加工利用,將是我國發展飼料工業的一大蛋白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