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桃浦鎮

鎖定
桃浦鎮,隸屬上海市普陀區,地處普陀區西北部,東連萬里街道寶山區大場鎮,南鄰嘉定區真新街道江橋鎮,西毗嘉定區南翔鎮,北依寶山區大場鎮。 [2]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8.83平方千米。 [5]  2018年,桃浦鎮户籍人口10.19萬人,常住人口18.77萬人。 [5] 
1983年5月,政社分設,建立桃浦鄉;1993年12月,桃浦鄉改鎮。 [2]  截至2021年10月,桃浦鎮轄35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8]  鎮人民政府駐武威路789號。 [5] 
2017年,桃浦鎮實現財政總收入45.32億元,比上年增長10.03%,完成區級財力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7.13%;累計引進項目1452個,引資額83.2億元,其中外資項目61個、引資額3.9億美元。 [6] 
中文名
桃浦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上海市普陀區
地理位置
普陀區西北部
面    積
18.83 km²
下轄地區
35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武威路789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區碼
2003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韓塔
綠楊橋
車牌代碼
滬A~N
人    口
10.19萬人(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

桃浦鎮歷史沿革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韓世忠駐兵境內,廠頭古鎮逐漸形成,時屬崑山縣臨江鄉。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嘉定建縣時,該地屬依仁鄉。
雍正二年(1724年),以長浜(今界河)為界,東境劃歸寶山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劃歸上海特別市真如區。
1958年,劃歸嘉定縣長征公社。
1961年,從長征、江橋、南翔3個人民公社劃出8個生產大隊,建立桃浦公社。
1983年5月,政社分設,建立桃浦鄉。
1992年7月,嘉定縣劃歸普陀區。
1993年12月,桃浦鄉改鎮。
1995年,桃浦鎮的桃浦村、槎浦村劃歸白麗路街道。
2000年4月,撤銷白麗路街道建制,其行政管轄範圍劃歸桃浦鎮。 [2] 

桃浦鎮行政區劃

桃浦鎮區劃沿革

2011年末,桃浦鎮轄同濟滬西校區、蓮花公寓、崑崙花苑、李園六村、瑞香苑、合歡苑、綠春苑、雪松苑第一、雪松苑第二、雪松苑第三、海棠苑、和樂苑、石榴苑、白麗苑、紫荊苑、杜鵑苑、山茶苑、迎春苑、櫻花苑、紫藤苑、香樟苑、南李苑、新家園、永匯新苑、古浪苑、陽光建華城第二26個居民委員會,李子園、金光、祁連、春光、新楊、桃浦、槎浦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241個居民小組、75個村民小組。 [2] 
2013年,桃浦鎮轄32個居民委員會、10個籌建居委會和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居民小區2759個。 [4] 
2015年,桃浦鎮轄40個居民委員會和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759個居民小組。 [7] 
2016年,桃浦鎮轄32個居民委員會、8個籌建居委會和8個村民委員會。 [3] 
2017年,桃浦鎮轄33個居民委員會、7個籌建居委會和8個村民委員會。 [6] 
2018年,桃浦鎮轄34個居民委員會、6個籌建居委會和8個村民委員會。 [5] 

桃浦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桃浦鎮轄35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同濟大學滬西校區社區、蓮花公寓社區、崑崙花苑社區、李子園六村社區、瑞香苑社區、合歡苑社區、綠春苑社區、雪松苑第一社區、海棠苑社區、和樂苑社區、石榴苑社區、白麗苑社區、紫荊苑社區、杜鵑苑社區、山茶苑社區、迎春苑社區、櫻花苑社區、雪松苑第二社區、雪松苑第三社區、紫藤苑社區、聖都匯社區、香樟苑社區、南李苑社區、新家園社區、永匯新苑社區、古浪苑社區、陽光建華城第一社區、陽光建華城第二社區、陽光建華城第三社區、陽光建華城第四社區、安祁古浪新苑社區、金祁新城社區、祥和星宇社區、華公館社區、中環名品社區、真建花苑社區、金光村、祁連村、春光村、李子園村、新楊村、桃浦村、槎浦村。 [8]  鎮人民政府駐武威路789號。 [5] 
衞星地圖 衞星地圖

桃浦鎮地理環境

桃浦鎮位置境域

桃浦鎮地處普陀區西北部,東連萬里街道寶山區大場鎮,南鄰嘉定區真新街道江橋鎮,西毗嘉定區南翔鎮,北依寶山區大場鎮。 [2]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8.83平方千米。 [5] 

桃浦鎮地形地貌

桃浦鎮境內地勢平坦,海拔高度在3.6~3.8米之間;土壤以潮溝幹泥、黃潮泥、黃泥頭為主。 [2] 

桃浦鎮氣候

桃浦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温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 [2] 

桃浦鎮水文

桃浦鎮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有桃浦河、中槎浦、新槎浦等10條主要河流。 [2] 

桃浦鎮人口

2010年,桃浦鎮轄區總人口19.48萬人,外來常住人口8.80萬人,城鎮化率100%。總人口中,男性10.48萬人,佔53.81%;女性9.00萬人,佔46.19%;14歲以下14927人,佔7.66%;15~64歲16.35萬人,佔83.90%;65歲以上16444人,佔8.4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9.28萬人,佔98.94%;另有回、滿、土家、苗、壯、蒙古、朝鮮等27個少數民族,共2061人,佔1.06%。 [2] 
2011年末,桃浦鎮人口出生率4.57‰,人口死亡率4.39‰,人口自然增長率0.18‰。 [2] 
2013年,桃浦鎮户籍人口9.26萬人,常住人口16.98萬人。 [4] 
2015年,桃浦鎮户籍人口9.72萬人,常住人口17.99萬人。 [7] 
2016年,桃浦鎮户籍人口9.92萬人,常住人口16.82萬人。 [3] 
2017年,桃浦鎮户籍人口10.07萬人,常住人口18.91萬人。 [6] 
2018年,桃浦鎮户籍人口10.19萬人,常住人口18.77萬人。 [5] 

桃浦鎮經濟

2011年,桃浦鎮財政總收入2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完成營業税4.57億元,增值税7.91億元,企業所得税5.92億元,個人所得税2.9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5%、2.4%、52.7%、25.5%,實現區級財政收入8.84億元;人均財政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長13.4%;工業總產值達到104.81億元,比上年增長12.77%,工業增加值23.30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1‰;引進企業971家,註冊資金19.9億元。 [2] 
2014年,桃浦鎮財政總收入32.95億元,比上年增長9.47%;區級財政收入10.58億元,比上年增長7.12%。 [9] 
2015年,桃浦鎮財政總收入30.63億元,區級財政收入9.89億元。 [7] 
2016年,桃浦鎮完成税收38.01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完成區級税收13.51億元,比上年增長30.76%,完成年度目標的114.67%;累計引進內資項目2561個,引資額140.6億元;引進外資項目27個,引資額1.34億美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9.6%。 [3] 
2017年,桃浦鎮實現財政總收入45.32億元,比上年增長10.03%,完成區級財力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7.13%;累計引進項目1452個,引資額83.2億元,其中外資項目61個、引資額3.9億美元。 [6] 

桃浦鎮農業

明清之際,桃浦鎮境內以棉紡織業為主的農業經濟發達,《嘉定縣誌》記載:“棉花通邑栽之,以資紡織”。 [2] 
清末民初,一些國內外實業家相繼在桃浦鎮境內建立十餘家農場,佔地23.22公頃。 [2] 
1949年,桃浦鎮境內仍以單一的農業經濟為主。 [2] 
1978年以來,桃浦鎮境內鄉鎮工業和倉儲業發展,農業生產萎縮。 [2] 

桃浦鎮工業

1954年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桃浦鎮境內規劃建設佔地約3平方千米、以化學工業為主的“桃浦工業區”。 [2] 
1991年,原桃浦鄉成為上海市郊縣實現工業利潤村村超百萬元的鄉鎮。 [2] 
1997年,桃浦鎮完成桃浦“重污染”地區摘帽工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2] 
鎮區情況 鎮區情況

桃浦鎮社會事業

桃浦鎮教育事業

2008年,桃浦鎮成立“桃浦地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聯合體”,促進地區教育均衡、優質、可持續發展。 [2] 
2011年末,桃浦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368人,專任教師135人;小學3所,在校生3298人,專任教師1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010人,專任教師120人,小升初入學率升學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59人,專任教師39人;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6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1所——上海信息技術學校,大學1所——同濟大學滬西校區,社區學校1所。 [2] 

桃浦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桃浦鎮有文化藝術團體91個,電影院1座,座位350個,年放映180場次,觀眾達80000人次;文化站2個,公共圖書室35個,藏書45727冊;老年活動室、科普畫廊、圖書室等實現全覆蓋;建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桃浦文化館等文化載體。 [2] 
2017年,桃浦鎮開展滬西中小學生防齲公益主題活動,18家中小幼機構1615名兒童受益;舉辦社區文化藝術節、社區健康廣場舞展示、親子定向挑戰賽、科技活動周等各類活動賽事120餘場,近10萬人次參與;組織參加上海市民文化節等市、區活動賽事;繼續傳承鐵藝書畫藝術,引入皮影、手工扎草等特色項目;推進四級文體科教配送平台建設,配送團隊培訓課程47門、近1200課時,覆蓋28個居(村)委,受眾近2萬人。 [6] 
2018年,桃浦鎮40個居(村)完成“提升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創建工作;推動文體資源下沉,為30個居(村)配送106場文化公益活動;舉辦民俗節日、科技活動周、“桃浦之光”社區文化藝術節、桃浦精英跑等各類文體活動200餘場,近10萬人次參與。 [5] 

桃浦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桃浦鎮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所,病牀13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51張;還有民辦醫院1所、標準化社區衞生服站8所、救護站1所;專業衞生人員19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19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0.54萬人次,出院病人76人次。 [2] 

桃浦鎮體育事業

2011年,桃浦鎮建有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健身苑全覆蓋;培育海派秧歌等多支有特色的社區健身團隊。 [2] 

桃浦鎮社會保障

2006年,桃浦鎮成立“桃浦扶貧濟困互助中心”,開展經常性助老、助孤、助殘、助醫、助學活動。
2011年,桃浦鎮有社會福利院2家,牀位250張;社區服務中心1家、社會事務受理中心1家、福利企業1家,安置殘疾職工11人;居(村)民全部納入上海市城鎮居民養老和醫保體系;有敬老院2所;建有上海市首批“人口計生指導服務中心”和槎浦新家園、新楊兩個外來人口"大堂式"管理示範點。 [2] 
2017年,桃浦鎮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1880人指標數內;成功扶助創業68家,其中青年大學生創業41家;推薦就業1360人次,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25人次,安置殘疾人就業29人;成功調解各類勞動糾紛164起;成功創建上海市和諧勞動關係企業47家;救助低保、重殘無業、大病人員56607人次,發放救助金2244萬元,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79萬元,幫困助學511人,完成538户經適房申請家庭信息核對;開展“長户險”試點工作,受理申請1453人次,實際辦理1080人次;提供居家養老服務9986人次,為老送餐6.76萬份,為1353名老人開展免費體檢,建成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基金會開展公益項目27個,受益3.1萬人次,成為普陀區首個獲得慈善組織資格認定的社區基金會。 [6] 
2018年,桃浦鎮累計發放各類救助5153人次、金額4101萬元;社區基金會開展公益項目18個,4萬餘名羣眾受益;完成肢體一、二級殘疾家庭提高型無障礙改造13户,為所有持證殘疾人購買綜合意外險;推進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和為老公益項目,新增桃浦九村養老院社區老年人助餐點,為200户高齡獨居老人安裝居家安全智慧套裝,受理長護險申請3004人次、為老送餐65429份,結對老夥伴1555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7136人次;示範類雙擁(優撫)之家投入運營;推行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139個,新增14個居住區15099户垃圾分類户,新增17個居住區21675户綠色賬户。 [5] 

桃浦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桃浦鎮有郵政支局(所)5個、投遞支局(點)2個、電信支局2個;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入户率實現100%全覆蓋。 [2] 
  • 給排水
2011年,桃浦鎮的水、電、氣進入城市總體管網,雨污水納入城市排水系統,建有污水處理廠、熱力廠;已用上純淨自來水。 [2] 
  • 供電
2011年末,桃浦鎮設有變電站3座,有電壓穩定、計量準確的供電網絡。 [2] 
  • 燃氣
2011年末,桃浦鎮煤氣、天然氣全覆蓋。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桃浦鎮綠化總面積356.3公頃,綠化覆蓋率19.5%,人均綠地面積39.8平方米。 [2] 

桃浦鎮交通運輸

桃浦鎮境內滬寧、滬杭鐵路橫貫東西,南何支線縱穿南北;主要道路南北向有外環線、祁連山路、中環線,東西向有204國道、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北京—上海高速公路上海—成都高速公路上海地鐵11號線橫貫東西,設有4座站點,上海地鐵15號線途經境內;設有公交線路20多條。 [2]  [5] 
滬嘉高速 滬嘉高速

桃浦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桃浦鎮”一名由境內的桃樹浦河而得名。 [2] 

桃浦鎮風景名勝

  • 韓塔
韓塔位於古浪路敦煌路口一塊大型綠地上,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兵南下臨安;翌年,宋名將韓世忠由平江移軍於廠頭一帶屯兵駐防,為了便於用兵,從海道阻襲金兵,即在古廠頭鎮北首,瀕臨界河(長浜)西畔,築南、北二塔以標渡,兩塔相隔十里,均稱白塔;白塔附近有一名為繞圈池的村落,説是韓世忠屯糧的地方;後南塔毀塌,北塔尚存,後人為了紀念抗金名將韓世忠,稱北白塔為韓塔,名稱由此沿用。 [10] 
韓塔 韓塔
  • 綠楊橋
綠楊橋,又名洛陽橋。宋代,李家浜建有洛陽橋,村以橋名,稱洛陽橋;約於明末清初形成集市;民國35年(1946年)為綠楊鄉駐地,後漸稱為“綠楊橋”。 [11] 
綠楊橋 綠楊橋

桃浦鎮榮譽稱號

2017年,桃浦鎮被評為“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6] 
2020年5月13日,桃浦鎮獲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的榮譽稱號。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