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林公園

鎖定
桂林公園(Guilin Park),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彙區康健新村街道桂林路128號,東靠桂林路,南近漕河涇港,西界上海冠生園食品廠,北鄰漕寶路,佔地面積35500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20500平方米,水體面積2900平方米 [1] 
桂林公園始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竣工 [1]  。1957年5月29日,根據上海市城市規劃建築管理局批文,該處土地由上海市園林管理處闢為公園。經政府撥款全面整修後,於1958年8月1日開放。1985年,桂林公園向東側擴建,1988年10月重新對外開放 [5]  。公園是一個以桂花為特色的具有中國古典園林風格近代建築結構的公園 [1]  ,佈局協調,建築風格明快,有哈哈亭、凌雲亭、松月亭、八仙台、船若舫等景觀,園內龍牆花牆迴繞,小橋流水、疊山立峯、樓台亭榭、曲徑通幽 [1]  [7] 
2022年11月,桂林公園入選2022年度上海市“公園十大特色植物區”名單 [3]  。2023年2月15日,桂林公園被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公佈為上海市四星級公園 [6] 
中文名
桂林公園
外文名
Guilin Park
地理位置
中國上海市徐彙區桂林路128號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7:00~19:30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35500 m²
著名景點
哈哈亭、凌雲亭、松月亭、八仙台、船若舫

桂林公園歷史沿革

桂林公園原稱“黃家花園”,是舊上海法國租界捕房督察長黃金榮的私人花園別墅,始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桂林公園竣工 [1] 
1953年,黃家花園收歸國有 [1] 
1957年5月29日,根據上海市城市規劃建築管理局批文,黃家花園由上海市園林管理處闢為公園 [5] 
1958年8月1日,經政府撥款全面整修後,黃家花園更名為桂林公園並開放,將黃氏墓地改建成小花園 [1]  [8] 
1978年,桂林公園在靜觀廬廢址上建成迎賓廳 [1] 
1980年,桂林公園園外5100平方米的張家老墳山被改建成園中園 [1] 
1985年,桂林公園向東側擴建 [5] 
1988年10月,桂林公園重新對外開放 [5] 
1992年,桂林公園新建120平方米的鴛鴦廳 [1] 

桂林公園地理環境

桂林公園位置境域

桂林公園位於桂林路1號,東靠桂林路,南近漕河涇港,西界上海冠生園食品廠,北鄰漕寶路。截至1995年,全園面積為3.55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2.05萬平方米,服務設施面積0.03萬平方米,生活區面積0.07萬平方米,水面面積0.29萬平方米,道路地坪面積0.82萬平方米,其他面積0.29萬平方米 [1] 

桂林公園氣候特點

桂林公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2022年,上海年平均氣温19.2攝氏度,降水量1071.9毫米 [4]  [11] 

桂林公園自然資源

桂林公園以桂花為特色,有金桂、銀桂、紫桂、籽桂、四季桂等20餘個品種1030株,分佈在各主要景點。另外還種植有牡丹、含笑、松、柏、臘梅、白玉蘭、香桂、女貞等。四教廳東南角有一株百年五針松,八仙台前有兩株百年瓜子黃楊。1990年,全園種植樹木共3512株,喬木與灌木之比1:0.59,常綠樹與落葉樹之比1:0.51。 [1] 

桂林公園建築格局

桂林公園是一個以桂花為特色的具有中國古典園林風格近代建築結構的公園 [1]  。園內建築採用江南古典園林傳統佈景手法,佈局精巧別緻。園內小橋流水、疊山立峯、樓台掩映、亭榭參差、花木葱茂。其建築立體在一條中軸線上。九曲長廊居軸線中段,廊南四面廳(原稱四教廳)與北靜觀廬遙相對稱。廊東觀音閣,般若舫與廊西關帝廟、頤亭相呼應。該園整體佈局協調,建築風格明快,每座建築物又以旁側的小品建築襯托,形成一組完美統一的建築藝術羣 [7] 
桂林公園的佈景藝術沿用了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的造景技法。剛進門是一條龍牆通道,轉過二道門,側旁的湖石假山依傍而起,桂花樹在秋風裏招搖,遠山上的哈哈亭或隱或現,蜿蜒前行,四教廳在晴空下巍然挺立。這樣的佈局彰顯了桂林公園虛實對照、開闊疏朗、明淨自然的庭院風格和鮮明特色。而園中分散各處的小景也緊密相連,圍繞桂樹為主題佈置了坐亭賞桂、雙虹卧波、荷風掠影、枕流聽瀑等園林景觀,在鳥語、花香、風聲、雨聲、花影、雲影中隱無形之意,散有形之景 [8] 
另一方面,桂林公園的建築羣落在江南水鄉里融入了帝王宮殿式的建築風格,演繹了權力至上、等級森嚴的人文景觀。整個建築以四教廳為中心,廳南的八仙台和廳後的靜觀廬遙相對稱,廳東的觀音閣和般若舫與廳西的九曲長廊和頤亭左右呼應,在縱橫交匯的軸線支點上赫然聳立的四教廳在整個建築構架中起到了震懾和統領的作用 [8] 

桂林公園主要景點

  • 門樓與通道
桂林公園大門門樓朝南,造型別致,翹角重檐,歇山斗拱,門上方兩端裝飾龍鳳,大門兩側有邊門。進大門有一條南北通道,長83米,寬5米,直通園內二道門。通道兩旁龍牆蜿蜒,牆上有不同圖案的花窗46扇,可透視園內的綠蔭花影 [1] 
  • 半亭、鹿亭
桂林公園二道門內有條東西向的園路,路北緊靠東廂房的半亭名天香亭,木結構,琉璃瓦結頂。亭西有兩塊高達10米左右的玲瓏太湖石,一塊形若老翁,一塊神似老太,故有“石公石婆”之稱。往北是雕有雙龍戲珠的石台,台東北建一隻頂上立着陶鹿的亭,稱為鹿亭。亭東北角側有山石樓閣,瀑布流水,動靜相宜,構成一幅美麗的圖景 [1] 
  • 四教廳
四教廳位於桂林公園園中央,為四面廳建築樣式,所以又稱四面廳,面積約250平方米。廳面南,五開間,磚木結構,呈十字形。廳四周的門、窗、梁、柱、檐刻有“文、行、忠、信”的歷史故事浮雕,刀法高超,圖案精美。廳中央吊着3只大銅燈。廳外四周環以2米多寬廊,整個建築相當雄偉。大廳前面原有石景平台,台上的漢白玉石雕“八仙過海”羣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後於原處疊“福、祿、壽”一組太湖石 [1] 
四教廳 四教廳
  • 長廊
長廊位於桂林公園四教廳西北,木結構,九曲,長60餘米,兩側為扶王靠故稱“九曲長廊”。廊南北兩端和中間有三隻小亭。兩端的小亭結構相同,高約5米,六角,亭角用斗拱挑出,亭頂置以石質蓮花座,座上有葫蘆狀承露盤。廊中間的腰亭為八角形,高10米左右,亭頂雕有四個龍頭,稱為“多角龍頭亭”。亭四面開門,南北兩門與長廊連接,東西兩門通園內通道,是上海地區亭榭建築藝術佳作之一 [1] 
  • 石舫、雙橋、觀音閣
桂林公園長廊東有石舫,舫身用花崗石砌成,長18米,首尾寬2.2米,中間寬2.5米。舫首西尾東,兩層重檐,歇山篷頂,舫首與南側是荷花池,東、北面靠路。荷花池中間建有兩座東西相連的小石橋,又稱“雙虹卧波”。池東疊石為山,山上建構傑閣,原供觀音,稱觀音閣。舫、橋、閣周圍遍植花木 [1] 
般若舫 般若舫
  • 頤亭
桂林公園長廊北部之西有頤亭,建在300平方米左右的長方形水池中間,池南、北岸有水泥平橋與亭相接,故又稱湖心亭。亭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建築,脊頂為捲棚式,面積約60平方米。亭底層北面有雕花長門,牆面系耐火磚,清水壁面,白色嵌線,紅白相間,層次分明;樓上三面環涼台,台邊置鐵欄杆 [1] 
  • 大假山、雙鶴亭、元寶池
桂林公園長廊西南角大假山,佔地60.9平方米,高10米,寬15米。假山下面山洞曲折,能直通山頂平台。山東西兩端各有一隻木結構亭子,遙相呼應。二亭頂篷均用馬口鐵結頂,頂尖上都有一隻仙鶴,故合稱雙鶴亭。山南有小池形似元寶,稱為元寶池。池中央有一座彎曲的水泥小平橋,南端通小花園草坪,北端通大假山 [1] 
  • 飛香廳、飛香水榭、荷花池
飛香廳、飛香水榭、荷花池位於桂林公園園東中部。飛香廳為木結構,重檐。廳南聯飛香水榭,有平台挑出荷花池畔。荷花池東南端有方亭,隔池與飛香廳、飛香水榭相望 [1] 
  • 馨泉廳、菱渚
桂林公園東北花牆的月洞門外有馨泉廳,其北面附近有菱渚,相隔可仰山。水從石舫附近小溪越牆間水洞蜿蜒流出,往東北伸引到山洞石橋處隱沒。隔渚丘陵地帶山石崢嶸,滿山遍種紅楓、丹桂 [1] 
  • 古樹名木
桂林公園有古樹名木——100年羅漢松 [2] 
桂林公園——100年羅漢松 桂林公園——100年羅漢松 [2]

桂林公園文化活動

從1991年開始,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桂林公園每年桂花盛開季節舉辦一年一度的“唐韻中秋——上海桂花節”,形成一個融賞月、賞桂、購物、娛樂於一體的遊園活動 [1]  [8] 
2022年9月30日14:00,桂林公園舉辦遊園會 [9] 
2022年10月1日14:00,桂林公園結合舞蹈、樂器開展“桂林秋韻·醉憶江南”沉浸式遊園會 [9]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徐彙區綠化管理部門聯合上海師範大學在桂林公園開展“公園+非遺文化”系列活動 [10] 

桂林公園所獲榮譽

2022年11月,桂林公園入選2022年度上海市“公園十大特色植物區”名單 [3] 
2023年2月15日,桂林公園被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公佈為上海市四星級公園 [6] 

桂林公園旅遊信息

桂林公園開放時間

桂林公園全年對外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7:00~19:30 [9] 

桂林公園門票價格

桂林公園免費對外開放 [9] 

桂林公園交通路線

  • 公交線路
截至2023年7月,途經桂林公園的公交線路如下表所示:
公交站點
公交線路
桂林路漕寶路站
漕寶路桂林路站
冠生園路桂林路站
上海公交224路、上海公交909路
  • 地鐵線路
截至2023年7月,途經桂林公園的地鐵線路有上海地鐵12號線上海地鐵15號線桂林公園站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