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糖核苷酸酶

鎖定
核糖核蛋白是指含有一個單鏈RNA分子,長度為375個鹼基,,結合一個相對分子質量為20kDa的多肽(119個氨基酸殘基)。
中文名
核糖核苷酸酶
外文名
RNase
長    度
375個鹼基
拼    音
hé táng hé gān suān méi

目錄

核糖核苷酸酶簡介

RNA具有催化切割tRNA的能力,蛋白質則起間接的作用,可能是維持RNA結構的穩定。該酶廣泛存在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核仁、葉綠體和線粒體)中,也參與核糖體RNA的加工。
核糖核酸酶 P 是一種核糖核酸酶P(RNase P)是負責tRNA前體5'端成熟的酶,它由蛋白質和RNA兩種亞單位組成。1983年Altaman等人報道,在較高濃度的鎂離子和適量精氨酸參與下,RNase P中的 RNA能夠切割tRNA前體5'端。而Rnase P中的蛋白組分沒有催化功能,只是起穩定構想的作用。這是首次報道的具有反式切割作用的RNA分子。由於他們具有類似核糖核酸酶功能,而化學本質為核酸,因此被切赫稱之為核酶

核糖核苷酸酶相關資料

核糖核酸酶 P的發現故事 托馬斯·羅伯特·切赫(Thomas Robert Cech)
1947年生於美國。格里內爾大學畢業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柏克萊分校獲得博士學位。1983年任科羅拉多大學教授。他在研究四膜蟲的rRNA的成熟體結構中,發現了可以自我拼接的RNA的催化作用(核糖核苷酸酶)。198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如果你是一個不為常識所束縛的人,那麼,你有可能獲諾貝爾獎。”
第二次留學結束後,我剛一回國就聽説了切赫博士的名字,因為他發現了RNA(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作用。切赫生於芝加哥。大學畢業後,他到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工作。我恰好在那裏留學。他主要研究原生動物四膜蟲的核蛋白體核糖核酸(rRNA)基因。
順便説一下,四膜蟲是我們當時的研究材料。我們抽取四膜蟲的tRNA(轉移核糖核酸),瞭解其構造和機能。四膜蟲雖然是單細胞,但它又不同於細菌,而是和人一樣的真核生物。對那些想要了解人類的人來説,四膜蟲是一種非常好的實驗材料真核生物的基因是由遺傳信息部分和非遺傳信息部分組成的。在兩者都被轉錄成前體mRNA(信使RNA)後,除去非信息部分,成為只含有信息部分的成熟mRNA,最後,在成熟的mRNA基礎上合成蛋白質。rRNA的情況也是如此,基因中包括非信息部分在內,先合成前體rRNA,然後除去非信息部分,成為成熟的rRNA。切赫的努力目標是找出從前體去除非信息部分並且使前體成為成熟體的那個酶。結果他發現,在含有嘌呤核苷和鎂離子的溶液中,無論加上哪一種蛋白提取液,都能轉變為成熟體。甚至在不添加對照用的標準蛋白提取液的情況下,也能變成成熟的RNA。  試驗樣品與對照樣品如果沒有差別,一般説實驗就失敗了,但是切赫並不認為是失敗,而是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結果。他認為,不添加蛋白提取液也能使前體變成成熟體,證明RNA本身具有一種催化能力。
這個結論是對常識的一種否定。通常認為生物體的催化作用是依靠酶來完成的,而酶全部是蛋白質。提出這種理論是需要勇氣的。他發表了論文,宣佈自己發現了一種本身帶有催化作用的RNA,但是沒有人相信他。  後來,奧爾特曼博士通過實驗顯示了使前體tRNA變成成熟體tRNA的酶——核糖核酸酶P的活性是混在RNA中的,蛋白質部分沒有這種活性。有關學會在新的事實面前終於承認了RNA的催化功能。於是,1989年切赫和奧爾特曼一起獲諾貝爾化學獎。切赫為什麼能發現RNA的催化作用並且獲諾貝爾獎呢?
大概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實驗很有信心吧,即使得出與常識完全相反的結果。比起常識,他更相信實驗結果。  大多數人在學習了前人發現的法則、原理或者方法論以後,都可以靈活運用,從事研究;然而不知不覺中卻為這些既定的知識和觀念所束縛。
他們只在前人圈定的範圍內從事實驗,只在既定知識框架內進行思考。實際上,前人發現的法則、原理或者方法論往往只在某種範圍內通用,這一點務必銘記在心。如果立足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理解只是極為有限的一部分,坦然地接受實驗結果,那麼,我們的想象力就如同插上了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 發現了用常識解釋不通的、具有酶功能的RNA,獲諾貝爾獎。
西德尼·奧爾特曼(Sidney Altman)  (1939年-2022年) [1]  生於加拿大。科羅拉多大學畢業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80年起任耶魯大學教授。在研究細菌tRNA的合成中,發現RNA具有催化作用,為此,198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如果你能根據別人剛剛發表的成果馬上修正自己的研究工作,那麼,你有可能獲諾貝爾獎。”知道奧爾特曼博士的名字要比切赫博士早得多。我第一次留學回國後,在板橋的研究所就聽説過他的名字。
他出生在加拿大,科羅拉多大學畢業,1971年發現了可以切斷tRNA(轉移核糖核酸)前體的酶——核糖核酸酶P。起初他認為,要顯示核糖核酸酶P在體內的切斷活性是離不開RNA(核糖核酸)成分和蛋白質成分的。
一天,他聽説切赫關於四膜蟲的rRNA(核蛋白體核糖核酸)前體依靠rRNA本身的催化作用變成了成熟體的報告,馬上更新檢查自己的核糖核酸酶P的RNA成分和蛋白質成分的機能。他想,tRNA和rRNA有區別,但是兩者都是靠酶的催化才從RNA的前體變成成熟體的。
結果,他發現核糖核酸酶P在RNA成分中的正確位置上切斷了前體tRNA,而蛋白質成分中則沒有這種切斷活性。 切赫的rRNA是自身切斷自身,然後進行拼接的分子內的自我催化,還不能絕對説是酶。而核糖核酸酶P催化的不是自己,而是催化別的分子的tRNA,使之成熟,所以應該認為是酶。他發表了RNA具有酶催化作用的論文。  這以後,他又陸續查明,不僅tRNA、rRNA,而且mRNA也是靠RNA的催化作用成為成熟的RNA的。
1989年,他和切赫一起獲諾貝爾化學獎。  其實,奧爾特曼1971年就已經分離出有可能獲獎的RNA的酶了,只是連他自己在內,誰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若與切赫的發現比較,切赫的發現甚至可稱是再發現。像孟德爾等科學家那樣,雖有重大發現但當時得不到社會的承認,日後他人再重新發現的現象時有發生。但是,像這種本人沒有發現其重要性,日後從他人的工作中得到啓發再由本人重新發現的例子卻非常少。
將別人的研究成果當作摹本,重新檢查自己的研究成果,拂去灰塵,獲諾貝爾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