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柯爾施

鎖定
卡爾·柯爾施(Karl Korsch;1886-1961)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國古典哲學傳統,尤其是黑格爾的影響。在一些基本見解上與盧卡奇比較接近。 區別在於,盧卡奇終生抱着對馬克思主義的強烈信念,在晚年還提出“復興馬克思主義”的口號,柯爾施則從1926年被德國共產黨開除後,思想日漸消沉,晚年實際上已經脱離馬克思主義。
中文名
卡爾·柯爾施
外文名
Karl Korsch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漢堡土託斯推託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柯爾施人物簡介

求學、反戰與最初的政治活動時期(1886——1919)
柯爾施出生於漢堡附近的土託斯推託的一個銀行官員家中。
中學畢業後,就讀於慕尼黑、柏林、日內瓦和耶拿等大學,主要學習法學、經濟學和哲學。
1910年,獲耶拿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12年,到英國倫敦從事博士後研究。
1914年8月,一戰爆發,柯爾施回到德國。應徵入伍後,由於反對戰爭,從預備隊軍官降職到下士。
1919年,任耶拿大學講師。
1919年3月,《什麼是社會化?》一書出版,主張用社會主義公社取代資本主義私人經濟,其思想已經接近馬克思主義。

柯爾施人物生涯

參加德國共產黨時期(1920-1926)
1920年,柯爾施加入“德國共產黨”(KPD)
1922年,寫了三本闡發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的宣傳性小冊子:《唯物史觀原理》、《馬克思主義的精華》和《<哥達綱領批判>導言》
1923年,發表《馬克思主義和哲學》,意味着他的悲劇性命運的開始。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共產黨和第三國際都公開地對這部著作表示敵意,因為它不僅抨擊了第二國際的思想路線,而且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及其發展提出了與列寧不同的見解。
1923年漢堡起義失敗後,KPD遭到取締。當時已是耶拿大學法學教授的柯爾施又成了KPD的主要發言人之一,並擔任它的理論雜誌《國際》道德編輯和駐德國議會的共產黨代表。
1925年2月,柯爾施的《國際》雜誌的編輯職務被撤銷,從那時起,他就與黨的領導處於對立的地位。
1925年7月,台爾曼被選為KPD的領導人,進一步加速了把黨“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柯爾施激烈地反對台爾曼的政策。1926年3月,在《共產主義政治》雜誌周圍,形成了一個以“堅定的左派”著稱的柯爾施-卡茨集團,這是KPD內的第一個宗派組織。隨着黨內鬥爭的激烈化,1926年4月,柯爾施被開除出黨。
退出政治生涯和遷居他國時期(1926-1961)
柯爾施被開除出黨後,不久又與卡茨發生分裂,同年9月,“堅定的左派”又進一步分裂。1928年,《共產主義政治》雜誌停刊。從此以後,柯爾施退出政治活動,專注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工作。
1929年,柯爾施發表了題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長篇論文,系統地批判了考茨基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一書中的基本觀點。
1930年,柯爾施重新出版了《馬克思主義與哲學》,並在書後增加了《<馬克思主義和哲學>問題的現狀——一個反批評》一文,對列寧的哲學思想提出了公開的批評。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柯爾施先遷居丹麥,1936年又遷至美國。1943-1945年在圖拉納大學教社會學,1945-1950年在紐約國際社會研究所工作。1950年代初期,柯爾施在悲觀和孤獨中拋棄了馬克思主義。1950年代後期,他又對蘇聯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發生興趣。1961年病逝於馬薩諸塞州的柏爾蒙。
柯爾施在其理論生活的後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批判者,走完了從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到一個所謂反對列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再到一個實際的反馬克思主義者的人生道路和理論生涯。
其理論要點
(一)作為思考起點的國家問題
首先關注的是革命轉變與國家問題。他寫道:“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危機最清楚不過地表現在社會革命對國家的態度上。”這一重大的問題在1848年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失敗後,甚至在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失敗後,從未在實踐中受到認真的對待過。
第二國際的所謂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們卻“沒有能耐處理好國家和無產階級革命的關係問題。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換一種説法.就是背棄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在一些錯誤的資產階級思潮的吸引下,喪失了對國家問題的判斷力。
在柯爾施看來,不確立正確的國家理論,就不能領導無產階級奪取革命鬥爭的勝利.而要正確地把握國家理論,又需要廓清理論上的迷霧,真正回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見解上去。所以,柯爾施認為,馬克思主義和國家的關係與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的關係是兩個相互平行的重大的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的關係
在《馬克思主義和哲學》一書中,柯爾施開宗明義地説:“直到最近,資產階級思想家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都還完全沒有理解這一事實,即馬克思主義與哲學的關係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問題。”
革命失敗後,人們愈益認識到理論準備的重要性,認識到恢復馬克思的理論傳統的急迫性。針對當時黨內特別缺乏馬克思主義哲學修養的問題,柯爾施強調説:“對馬克思主義和哲學問題的新的探討也成了這—恢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總體理論
柯爾施認為,“社會”是由三個方面構成的:
一是“經濟”,它是唯一真正客觀的和非意識形態的實在。
二是法和國家,它們並不全是真實的.因為它們被意識形態所覆蓋;
三是“純粹的意識形態”,它既不是客觀的,總的説來也不是真實的,正如恩格斯所説,意識形態是一種虛假的意識,它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扭曲的反映。
庸俗的馬克思主義者只看到實在的三個方面,沒有把它們理解為一個總體。
柯爾施指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從來都是對資本主義社會整體的批判,因而也是對這一社會的所有意識形式的批判。”
在對社會總體的理解中,柯爾施特別強調意識形態問題:“在這裏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要探討在一般情況下.意識與它的對象是如何發生關係的”。
柯爾施認為,第二國際的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從來不把馬克思主義理解為一個總的體系.他們千方百計地肢解馬克思主義,把它理解為一堆原理的總和,使它變成對於無產階級革命來説是無用的東西。
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實質正體現在對社會的總體的把握上,所以它“應被看作並理解為一個活的總體的社會發展的理論,或者説得更確切一些,應被理解並實踐為一個活的總體的社會革命理論”。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馬克思主義的學説,從總體上看,體現為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柯爾施關於理論與實踐統一的思想,是在其總體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因此,他不主張實踐決定理論、理論指導實踐這類説法,而是主張把兩者都看作馬克思主義理論總體的側面。
(四)馬克思主義發展三階段論
·第一階段(1843—1848)。這一階段以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為起點,以《共產黨宣言》作為結束的標誌。
在這一階段中,馬克思主義學説完全表現為一個活的總體的社會革命理論,它並沒有被分解為經濟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各種因素或各個知識的分支,甚至在分門別類地對待上述各因素時,仍然保持着理論上的總體性和完整性。
第二階段(1848—1900)。始於巴黎無產階級1848年6月的流血鬥爭,終於20世紀末。
這一階段總的説來,工人運動處於低落階段,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更注重於理論研究,並且在見解上更趨於成熟。
但是,在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尤其是第二國際的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那裏.馬克思主義學説的這種總體特徵卻被破壞了。一方面,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被分離開來;另一方面,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諸要素也被分解開來。
第三階段(1900—一個不確定的將來)。
在這個階段中,出現了回到馬克思主義的真正的學説上去的口號,但在第二國際領導人那裏,它不過是一個幌子,只有在列寧和盧森堡那裏,才具有現實的意義,因為它們力圖從革命實踐的新的需要出發來闡發馬克思主義,從而恢復以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為根本特徵的馬克思的社會革命的學説。
(五)《反批評》對列寧哲學思想的批評
“列寧主義”在理論上不能回答現時期國際階級鬥爭的實際需要。所以,構成其理論的意識形態基礎的唯物主義哲學不能構成適應今天需要的革命無產階級的哲學。
“列寧非常認真地想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但他仍然是一個黑格爾主義者。”
由於列寧以抽象認識論的目光來理解馬克思主義,所以他的學説對於始終矚目於歷史過程併力圖使它發生革命變化的無產階級説來,是不合適的。
列寧的唯物主義哲學在割裂理論和實踐關係的同時,又把實踐與黨的實際工作和利益緊密聯繫或等同起來,從而使自己的學説成了凌駕於一切(包括科學發現在內)之上的最高司法權威。這樣一來,在蘇聯就形成了“意識形態專政”。特別在列寧逝世後,這種意識形態的專政不僅在國內達到登峯造極的地步,甚至推廣到國外,粗暴地干涉兄弟黨的理論和實踐活動。
柯爾施認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專政有三個特點:
(1)它是無產階級的專政,而不是對無產階級的專政;
(2)它是一個階級的專政,而不是一個黨的領導的專政;
(3)最重要的是,它是革命的、進步的專政,其目的是為大多數人創造更多的自由:“社會主義,無論就其目的和手段而言,都是一場實現自由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