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枯魚過河泣

(漢樂府詩)

鎖定
《枯魚過河泣》是一首被認為產生於漢代的樂府詩,屬雜曲歌辭。這一首寓言詩,寫枯魚過河時悔恨哭泣並寫信告誡同伴“慎出入”,以魚擬人,警告人們行動要小心謹慎,以免招來禍患。全詩結構精巧,比喻形象,寓意深刻,而想象尤為奇特,充分顯示了作品的浪漫主義特色以及漢樂府的高度藝術表現力。
作品名稱
枯魚過河泣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東漢
出    處
樂府詩集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作品別名
雜曲歌辭·枯魚過河泣

枯魚過河泣作品原文

枯魚過河泣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
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 [1] 

枯魚過河泣註釋譯文

枯魚過河泣詞句註釋

⑴枯魚:乾枯的魚。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十八《莊子音義》下引李雲:“枯魚,猶乾魚也。”
⑵何時悔復及:言追悔不及。
⑶魴(fáng):魴魚,形狀與鯿魚相似而較寬,銀灰色,胸部略平,腹部中央隆起。鱮(xù):即鰱魚 [2-3] 

枯魚過河泣白話譯文

乾枯的魚過河的時候不斷地哭泣,什麼時候後悔才能夠來得及?
寫封書信給魴魚和鱮魚,告誡它們出入都要小心謹慎別再大意。

枯魚過河泣創作背景

此詩可能作於東漢末年。當時軍閥混戰連年不絕,是中國歷史上最動亂的時期之一。曹操在《蒿里行》中曾描寫過當時社會的慘象:“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枯魚過河泣》這首詩正是東漢末年動亂社會中隨時都可能有災禍降臨到人們頭上的殘酷現實的反映。 [4] 

枯魚過河泣作品鑑賞

枯魚過河泣整體賞析

此詩屬漢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用寓言的形式託物寄意、想象極其浪漫的民歌。詩中描寫一條被人捉去曬乾的魚,再次被攜帶過河時,以自己不慎被捉的慘痛教訓,告誡親友,要它們謹慎小心,免遭橫禍。詩篇通過這一擬人手法,反映出在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里,人們稍不留心,就有被陷害的危險,也表現出遭遇禍難者對親友命運的深切關心。
開頭兩句突兀而起,奇峭警拔。詩中説一條枯魚過河時傷心痛哭,悲嘆自己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詩中先不説明為什麼乾枯的魚會過河會哭泣,又為什麼哭泣,為什麼悔恨。“何時悔復及”,這是用反詰語表示否定,以加強悲嘆的語氣,加重表現沉痛的心情。先説結果,後敍原因,可以突出結果。詩中這樣處理,不僅可以突出悔恨,還可避免平鋪直敍,使內容富有曲折。
結尾兩句仍然不直接回答枯魚為什麼過河,為什麼哭泣,為什麼後悔,而寫枯魚寫信給魴魚、鱮魚,但枯魚過河、哭泣、後悔的原因卻在書信的內容中自然透露出來,構想非常巧妙。詩中用魴、鱮代指魚類,它們就是枯魚的夥伴。書信僅“相教慎出入”五字,內容卻極豐富。“慎出入”是説無論外出還是歸來,都要謹慎小心,千萬不可粗心大意。首先是儘量少外出;即使不得已外出,也要處處留心。這裏不但表現了枯魚對夥伴們的關切,還透露出枯魚之所以泣、悔,就是由於當初麻痹大意,以致被人捕去,此刻被人攜過河去,看到過去在裏面遊嬉過的河水,以後卻再也不可能回到那裏面去,不禁傷心痛哭,悔恨萬分。它用自己的慘痛教訓告誡夥伴,希望它們不要再蹈自己的覆轍。這既是枯魚對夥伴的警告,也是對自己的悲悼。
此詩通篇全用比喻,想象新奇,結構精巧,顯示了漢樂府寓言民歌極其活潑的想象力以及高度的藝術表現力。 [4]  [5-6] 

枯魚過河泣名家點評

元代詩評家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五《盧仝傳》:古詩云:“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作書與魴鱮,相戒慎出入!”斯所以防前之覆轍也。
清代詩評家沈德潛古詩源》:漢人每有此種奇想。
北京大學原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研究室主任餘冠英樂府詩選》:這詩以魚擬人,似是遭遇禍患者警告夥伴的詩。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松青《〈漢樂府·枯魚過河泣〉解》:這魚是活潑天真的美好生靈,大約因為貪玩或覓食,獨自遊弋,結果被人一箭射中。它負傷而逃,過河而泣。這種遭遇正可以告誡同類:出入要謹慎。詩人借魚的遭遇來寓託立身要謹慎的主題;也應有對統治者加以諷喻的用意,提出了統治者如何“矢民”的問題。它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魚肉人民的不滿。 [1]  [4]  [7-8] 
參考資料
  • 1.    餘冠英 選注.樂府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第二版):53
  • 2.    曹道衡 選注.樂府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69
  • 3.    趙彩娟 鬱慧娟 温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補選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25
  • 4.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09-110
  • 5.    遊國恩 等.中國文學史(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196
  • 6.    何權衡.兩漢樂府詩欣賞.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3-4
  • 7.    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273
  • 8.    陳松青.《漢樂府·枯魚過河泣》解.民俗研究,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