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果糖胺

鎖定
果糖胺是血漿中的蛋白質在葡萄糖非酶糖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物質,由於血漿蛋白的半衰期為17天,故果糖胺反映的是2-3周內的血糖水平,其形成量取決於血糖濃度水平。
中文名
果糖胺
外文名
fructosamine
形    成
葡萄糖非酶糖化過程中形成
反映情況
2-3周內的血糖水平
取決於
血糖濃度水平
所屬學科
醫學檢驗

果糖胺簡介

果糖胺是血漿中的蛋白質與葡萄糖非酶糖化過程中形成的高分子酮胺結構類似果糖胺的物質,它的濃度與血糖水平成正相關,並相對保持穩定。它的測定卻不受血糖的影響。由於血漿蛋白的半衰期為17~20天,故果糖胺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檢測前1~3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糖化血紅蛋白不能反映較短時期內血糖濃度變化的不足。果糖胺的測定快速而價廉,是評價糖尿病控制情況的一個良好指標,尤其是對血糖波動較大的脆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瞭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有實際意義其正常值為正常值為1.5~2.4mmol/L。但果糖胺不受每次進食的影響,所以不能用來直接指導每日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的用量。果糖胺不受高脂血症、血紅蛋白病和年齡的影響,但若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低於30g/L,檢測值將偏低 [1] 

果糖胺果糖胺與糖化血紅蛋白的區別

果糖胺是血漿中的蛋白質在葡萄糖非酶糖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物質,由於血漿蛋白的半衰期為17天,故果糖胺反映的是2~3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果糖胺的測定快速而價廉,是評價糖尿病控制情況的一個指標,尤其是對血糖波動較大的脆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瞭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更有實際意義。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測定前2~3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既可用作糖尿病的一個客觀的長期控制指標,也可作為輕型糖尿病診斷的參考。兩者均不受每次進食的影響,因此不能用來直接指導每日胰島素用量 [2] 

果糖胺果糖胺的測量

果糖胺測量原理

原理血清果糖胺在鹼性條件下與硝基四氯唑藍反應,生成紫紅色化合物。在550mm波長處比色,測定其OD值,與DMF標準比較,即可求得其含量。

果糖胺測量試劑

1、顯色劑:稱取氯化硝基四氮藍(NBT, nitroblue tetrazolium chloride)100mg,用pH值10.8的0.1mol/L碳酸鹽緩衝液溶解並稀釋至1L,置冰箱保存,約可穩定半年。
2、0.1molL碳酸鹽緩衝液,pH值10.8,稱取無水碳酸鈉9.54g,碳酸氫鈉0.84g,溶於蒸餾水中並至1L。
3、4 mmol/L DMF標準液:稱取二甲基甲酰肢(DMF, dimethylformamide)99.6mg,溶於40g/L牛血清白蛋白中並至100ml。 [3] 
參考資料
  • 1.    龔文華編著. 臨牀糖尿病學[M]. 2014.
  • 2.    張楚主編. 糖尿病診斷與治療[M]. 2014.
  • 3.    任麒升主編. 現代疾病最新診治專家專著 第一輯 卷五 實用生物化學超微量微量分析法[M].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