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起崟

鎖定
林起崟 [2]  ,男,博士,國家優青,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於2014年取得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2009年取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士學位。曾獲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謝友柏獎教金等。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工業自動化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組與智能集成技術分會委員,中國圖學學會智能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國防基礎預研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級項目。
中文名
林起崟
外文名
Lin Qiyin
職    業
高校教師
主要成就
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 特等獎
學位/學歷
博士

林起崟工作經歷

2022—至今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1] 
2015—2022 西安交通大學,講師、副教授 [1] 
2018—2020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 博士後,導師:洪軍 教授
2016—2017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Visiting Scholar
合作導師:Prof. Michael M. Khonsari
2015—2018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導師:趙宏教授

林起崟研究方向

深度學習與智能設計/製造·機械功能表面及結構智能設計與製造 [1] 
  • 航空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關鍵表/界面的智能設計、優化與性能保障技術
  • 高端裝備散熱、冷卻等功能結構的智能設計與優化技術
  • 智能裝配機器人技術
  • 基於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AI)技術的仿生設計方法

林起崟主要成就

論文:
  • 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0餘篇、參編英文專著一部
科研獲獎:
  • 2022年 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 特等獎 (基礎研究類)
  • 2018年 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 特等獎
  • 2018年 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基礎研究類)

林起崟代表作

[1] Method for directly and instantaneously predicting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 topologies by using supervised deep learn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9, 109: 104368 [2] 
[2]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pproac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8, 97: 103-109 [2] 
[3]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journal bearing with surface texture based o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approach.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8, 118: 246-255 [2] 
[4] A biomimetic generative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 based on 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9, 100: 67-72 [2] 
[5] Analysis on the lubrication performances of journal bearing system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considering thermal influence and cavitation.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64: 8-15 [2] 
[6] Effect of large-area texture/slip surface on journal bearing considering cavitation. 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 2015, 67(3): 216-226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