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炳和

(潮劇名鼓師)

鎖定
林炳和(1912~1996)汕頭市潮陽區關埠鎮人。潮劇名鼓師。
中文名
林炳和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汕頭市潮陽區關埠鎮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職    業
潮劇名鼓師

林炳和個人履歷

10歲開始在潮音賽玉堂圓身紙影班學藝。12歲隨父到新加坡賣身潮劇賽永豐班當童伶。期滿後改學打擊樂,先後拜名師大頭、林乾、榮欽學藝,深得真傳。後在該班任司鼓。1934年回國,先後受聘於老中正興、老玉堂、老賽桃、老正順香、老三正順香、老源正等班任司鼓。建國後,積極參加潮劇改革工作,1951年至1955年間,口述記錄了大量鑼鼓牌子、鑼鼓科介,為潮劇音樂的發掘整理作出貢獻。1956年調廣東潮劇院任司鼓。1960年調汕頭戲曲學校任打擊樂教師。

林炳和個人作品

由其司鼓的代表劇目有《大難陳三》、《掃窗會》、《蘆林會》、《蘇六娘》、《辭郎洲》、《陳三五娘》等。《蘇六娘》和《陳三五娘》攝製成潮劇藝術影片,其餘劇目也均錄灌成唱片,發行國內外。林炳和鼓藝高超,槌板威猛,文雅兼具,配戲文、武、喜、鬧,皆臻精妙,其鼓點具有指揮的統懾力,手勢大方優美,起介準確,節奏穩健,緊則不逼,慢而不滯。潮劇“兩難”(即《大難陳三》和《掃窗會》)都是他的拿手戲,行家和觀眾有“炳和鼓槌會説話”的讚譽。

林炳和社會評價

林炳和廣採博收,富於創造性,對廣東漢劇、京劇和粵劇的鑼鼓點加以吸收融化,形成潮劇新鑼鼓經。如《累累金》、《鬼挑擔》、《老鼠尾》等。對潮劇鑼鼓編配予以發展,由大鑼組合、小鑼組合,發展蘇鑼組合,使潮劇打擊樂更豐富多彩。其鼓藝受到潮劇界一致推崇,建國前已被稱為司鼓五虎將之一。五十年代在潮劇多次的會演比賽中被評為司鼓第一名,譽為鼓王。在戲曲學校執教期間,講授潮劇舞台常識和司鼓經驗,編寫教材,口傳身教,執槌示範,他培養的學生成就較大的有周松發、高登城、丁增欽蔡建臣、楊友勇等。由他傳譜的潮劇鑼鼓教材有《潮劇鑼鼓》(上下冊)、《潮劇開台團圓》、《收煞團圓》鑼鼓譜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