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孔龍

鎖定
林孔龍(Rinconsauruscaudamirusgen.etsp.nov.)發現於南美洲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區的Neuken州林孔後斯聖西斯城(RincondelosSauces)上部白色土系Neuken層。發現的林孔龍包括2個成體和1個幼年體,化石有13個尾椎骨,關節,顱骨,頸椎,脊椎及其他的材料。[2001年]SVP大會發表(JVP21⑶在55A)
拉丁學名
Rincon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臀目
林孔龍
亞    目
蜥腳形亞目
分佈區域
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原
中文學名
林孔龍
時    代
白堊紀晚期
食    性
食植
蜥腳類

林孔龍形態特徵

林孔龍體形:巨型恐龍,體長12 - 14米。
在已知的 770 種恐龍中,林孔龍的體形排在第112位。
與林孔龍 體形接近的恐龍,有棘龍糙節龍珙縣龍馬普龍食蜥王龍翼手龍等。 [1] 

林孔龍化石研究

發現的林孔龍包括2個成體和1個幼年體,化石有13個尾椎骨,關節,顱骨,頸椎,脊椎及其他的材料。該批化石有以下的派生性狀:
⑴脊椎中央前部的神經叢對垂直方面60度以上,並向後方傾斜
⑵尾椎中央部有骨質突起,以支撐突起的關節
⑶特徵為兩凹-雙凸,兩凹-後凹-雙凸的一連串椎體為後部尾椎
該次發現的意義在於蜥腳亞目首次發現了尾椎為兩凹-後凹-雙凸的椎體,這可推測出巨龍類羣(Titanosauria)可能經常後踢導致尾椎強度增強,前凹發達。 [2] 

林孔龍物種種類

林孔龍屬於巨龍類羣(Titanosauria),為其系統(林孔龍Rinconsaurus+風神龍Aeolosaurus)(後凹尾龍Opisthocoelicaudia+阿拉摩龍Alamosaurus+可能內烏肯龍Neuquensaurus+薩爾塔龍Saltasaurus)的姊妹羣。

林孔龍出處

REⅥSTAGEOLOGICADECHILE30⑵:pp.333-353(DEC2003)
林孔龍化石標本:三副部分骨骼 林孔龍化石標本:三副部分骨骼 [1]
論文:《Rinconsauruscaudamirusgen.etspnov.,anewtitanosaurid(Dinosauria,Sauropoda)fromtheLateCretaceousofPatagonia,Argentina.》
作者:Calvo,J.O.&B.J.G.Riga
翻譯:邢立達-中國恐龍網(Dinosaur。net。c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