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伯羣

鎖定
林伯羣,森林土壤學家。長期從事森林土壤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40餘年來制定和撰寫了涉及9個專業的有關土壤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講授土壤類、地質類、化學類和微生物學等近20 門課程,為建立森林土壤研究生授權點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森林土壤的發生分類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並獲得了重要的成果。對我國森林土壤學科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1] 
中文名
林伯羣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6年4月6日
畢業院校
中央大學
職    業
學者
出生地
四川省夾江縣

林伯羣個人簡歷

1944-1948年 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49-1950年 任瀋陽農學院助教。
1950-1956年 任東北農學院助教、講師
1956-1991年 任東北林學院(1985更名為東北林業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等。

林伯羣生平介紹

林伯羣,1926年4月6日生於四川省夾江縣。童年受教於私塾和家庭教師。定居成都後,入教會辦的小學、初中(華美女子中學)和高中(華英女子中學)。她自幼天資聰穎,學習勤奮,自信,並全面發展。她崇敬居里夫人,並作為自己的楷模。這對她青少年的成長及幾十年的科技生涯中追求新學科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高中畢業後,她決定報考大學中有關化學的專業。1944年考入了公費的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1948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大學期間,她擔任農業化學系學生會主席時,在中國共產黨地下黨領導下,曾組織同級同學參加重慶的“一二·五”和南京的“五二○”學生運動。1949年11月,她到瀋陽農學院任教,籌建土化專業。1950年10月瀋陽農學院遷至哈爾濱,與哈爾濱農學院合併,改名為東北農學院[1]。林伯羣任該院助教、講師,從事土壤、農化等課程的教學。1956年起林伯羣任教於東北林學院直至1991年離休。歷任土壤(森林土壤)教研組主任,森林土壤研究室主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林伯羣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森林土壤的科學研究。她幾乎走遍了全國的深山峻嶺,出沒於一些人跡罕至的原始林自然保護區。取得了大批的第一手資料,獲得了多項重要科技成果,發表了中英文論文50餘篇。林伯羣十分熱心社會工作,只要對發展我國森林土壤學科有利,她都熱心去做。她曾任國際土壤學會森林土壤學組副主席;國際林聯P3.08委員[2];中國土壤學會第四、五、六、七屆理事兼第五屆副秘書長;中國土壤學會、中國林學會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第一、二、三、四、五屆副主任;黑龍江省土壤學會第一、二、三、四、五屆常務理事。創立了黑龍江省土壤學會森林土壤學組。1964年參與組建中國土壤學會森林土壤學組(後改為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她先後主持了黑龍江省首次森林土壤學術討論會(1963,哈爾濱)、第一屆國際森林土壤學術會議(1990,哈爾濱)。林伯羣於1991年11月離休,但對發展我國森林土壤學科的努力一如既往,鍥而不捨。仍然給研究生講課、出國訪問和講學。

林伯羣主要論著

1 林伯羣,梁式弘,胡開敏等.《長白山西坡的森林土壤》.東北林學院學報.1964(2):61~80
2 林伯羣,許聯吉,祝寧等.《東北東部山地原始林下與次生林下土壤》.東林科技.1975(1):1~8
3 林伯羣.《紅松更新的土宜》.見:森林與土壤第二次全國森林土壤學術討論會論文選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94~100
4 林伯羣.《對“中國土壤分類草案”的幾點意見》.土壤.1978(5):180
5 林伯羣.《土壤檢索表在森林調查中的應用》.林業勘查設計.1980(2):15~16
6 林伯羣,周作漢,關繼義.《黑龍江省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林業土壤區劃》.東北林學院學報.1980(2):7~18,等等。

林伯羣主要貢獻

1956年林伯羣被任命為東北林學院土壤教研組(後改為森林土壤教研組)主任,領導全組同志結合教學和生產開展科研活動。1960年以前,有3項研究成果列入國家科委成果公報之中。林伯羣主持的“黑龍江省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森林土壤區劃”,1978年被列為黑龍江省科技大會獻禮項目。80年代以後,共有5項科研成果通過專家鑑定,其中有3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1985年,經過林伯羣的努力和爭取,成立了東北林學院森林土壤研究室,是我國兩個森林土壤研究室之一。她領導的研究室,成員由學術見解相似,有共同研究志向,不同專題,跨國跨校的人員組成,共同完成課題研究和課題鑑定。她能及時發現學科領域內的新生長點。如1985年在中國土壤學會的年會中,她提交的“80年代的森林土壤”學術論文明確指出了三個新動向之一——土壤動物的研究,她積極傳播信息,呼籲相關學科教師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後來,在這方面研究獲得可喜成果,並有一篇論文選人她主編英文論文集中。她對學科中的某一時期的熱點也不放過,如土壤的數量分類。她用自己所獲得的數據嘗試找出數量化的公式或規律,但不盲從。她對學科領域中的理論難點,如土壤發生分類,從不迴避。只要能解決中國土壤的實際問題,她克服重重困難,用各學派研究方法疊加,多年堅持定位研究,最終得出中國主要森林土壤中物質移運規律,而被同行專家評定為“……,其中土壤發生研究方面居國際領先地位。”*她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土壤發生分類、學科發展動態、森林土壤特性與森林生產力、土壤污染、林區火災對土壤和森林更新的影響等。她在森林土壤發生分類的基礎理論上有重大突破。
中國東北原始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下的土壤,多國專家認為屬於歐美同緯度森林下的灰壤(灰化土)。同時將國外灰化土區的各種營林措施引人當地,但效果不理想。隨着林區的開發,人們發現土壤剖面是棕色的,有關專家又改稱為“棕色灰化土”或“棕色森林土”。這種情況引起了林伯羣的高度注意,開始研究該區土壤發生學特性、形成過程及分類等。她把中國寒温帶、温帶原始林下土壤與同緯度的歐美灰壤進行了對比研究。考查路線涉及亞、美、歐。通過地理空間對比法弄清了歐美森林下灰壤與中國及遠東非灰壤的分佈規律。研究否定了這個學説。不只在中國東北和其他林區沒有真正的灰化土,即使西歐和北美的灰壤分佈區,灰壤也不完全分佈在針葉林下,生長苔蘚的闊葉林和無林的石楠灌叢下都有灰壤存在。唯一與灰壤的發育密不可分的因素是冰磧粗砂母質。她還在中國東北林區與北美灰壤的中心分佈區做了定位動態觀測,揭示了中國温帶、寒温帶森林土壤在林木生長季內土壤內部的水熱變化和惰性元素(R2O3)的移運規律,同時找出了與灰壤中物質變化和移運規律的顯著差異。林伯羣還進行了針葉林下和酸性苔蘚覆蓋下成土過程的模擬試驗,獲得了人工土壤剖面的變化。該項系列研究,揭示了中國寒温帶針葉林下土壤中惰性元素迴流於地表積累,與灰壤向下淋溶的移動方向相反,形成表層棕色的土壤,即棕色針葉林土,糾正了前人定此廣大林區土壤為灰化土的錯誤。模擬試驗證實了導致土壤貧瘠灰化的不是針葉樹本身,而是林下的酸性苔蘚,突破了“針葉林下形成灰壤學説”。林學家們曾以“針葉樹使土壤貧瘠灰化”為理論,指導造林學中樹種的配置。雖然株間混交已被實踐證明不成功,但仍懼於針葉林對土壤的負面作用。林伯羣研究證明,針葉林的針葉能使表層有機質和氮的含量增加。針闊葉林下每年更以數噸的枯落物歸還土壤,形成肥沃的表土層(A1),因而林木確有自肥改土的功能。因此,提高土温可促進林木生長和增加經濟效益,而不一定要仿照歐美國家的灰壤林區要着重施肥的經驗。林伯羣主持的“中國温帶、寒温帶森林土壤發生分類及其在營林生產中的應用技術的研究”獲林業部1995年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