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枕蓆

鎖定
枕蓆,讀音為zhěn xí,漢語詞彙,釋義為枕頭和席子,也泛指牀榻;夏天鋪在枕頭上的涼蓆;指男女媾歡;比喻安適之地;猶枕藉。出自《禮記·喪大記》。
中文名
枕蓆
讀    音
zhěn xí
釋    義
枕頭和席子。也泛指牀榻
出    處
《禮記·喪大記》《呂氏春秋》

目錄

枕蓆解釋

  1. 枕頭和席子。也泛指牀榻
  2. 夏天鋪在枕頭上的涼蓆。
  3. 指男女媾歡。
  4. 比喻安適之地。參見“ 枕蓆過師 ”。
  5. 枕藉

枕蓆出處

①《淮南子·本經訓》:“民之專室蓬廬,無所歸宿,凍餓飢寒死者,相枕蓆也。” [1] 
②漢 桓寬 《鹽鐵論·周秦》:“ 趙高 以峻文決罪於內,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死者相枕蓆,刑者相望。”
③《漢書·賈捐之傳》:“民眾久困,連年流離,離其城郭,相枕蓆於道路。” 顏師古 注:“席即藉也。”
①《禮記·喪大記》:“含一牀,襲一牀,遷屍於堂又一牀,皆有枕蓆。”
②《呂氏春秋·順民》:“欲深得民心……身不安枕蓆,口不甘厚味。”
③唐·王維《千塔主人》詩:“所居人不見,枕蓆生雲煙。”
④明·孫仁儒《東郭記·為衣服》:“兩下里都深念,為君枕蓆未曾沾,一夜裏縫就寒衣怯指尖。”
⑤《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定公與季斯新得女樂,各自受用,日則歌舞,夜則枕蓆,一連三日,不去視朝聽政。”
⑥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耿十八》:“由此厭薄其妻,不復共枕蓆雲。”
①三國 魏 曹植 《種葛篇》:“與君初婚時,結髮恩義深。歡愛在枕蓆,宿昔同衣衾。”
②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枕蓆恩深,山河盟重,轉愛成畏,積溺成迷。”
③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王侃》:“ 璇 駭曰:‘兄遇妖矣……兄溺愛枕蓆,必不以弟言為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