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板橋曉別

鎖定
《板橋曉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與情人傷別的作品,詩的前二句主要描繪板橋晨景,銀河黯淡,曙光初起,長亭窗下微波盪漾,渲染迷離空茫的氣氛以抒寫離人惆悵空茫的心懷。後兩句將神話融入到離別的抒寫,前句將離人比琴高仙遊,後句以薛靈芸紅淚喻送者傷心之淚,更突出渲染離別的傷痛。這首詩用傳奇筆法來寫離別,將現實與幻想融為一片,創造出色彩繽紛的童話式幻境,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格調清婉秀麗,情韻深遠有致。
作品名稱
板橋曉別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李商隱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板橋曉別作品原文

板橋曉別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户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1] 

板橋曉別註釋譯文

板橋曉別詞句註釋

⑴板橋:在唐汴州(今河南開封市)西,又名板橋店,為汴州西方門户。
⑵高城:指汴州城。落曉河:銀河在黎明漸漸黯淡隱沒。曉河,拂曉時的銀河。
⑶長亭:板橋邊臨水的亭閣,為送別之處。壓:長亭的窗户緊貼水面。微波:指銀河之波,也指長亭下水渠之波。
⑷“水仙”句:《列仙傳》載,戰國時趙國人琴高,以鼓瑟為宋康王舍人。學修煉長生之術,遊於冀州、涿郡間。後入涿水中取龍子,與弟子約定明日返。至時,高果乘赤鯉來,留月餘,復入水去。水仙,水中仙人,即將乘舟凌波而去的男主人公。
⑸芙蓉:荷花,這裏比喻女主人公容貌。紅淚:《拾遺記》載,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就師,壺中淚凝如血。謂女主人公為悲傷離別而泣淚如血。 [1]  [2-5] 

板橋曉別白話譯文

回頭望高高城樓,銀河已經漸漸暗淡向西下落,長亭的窗下,渠水盪漾着層層輕波。
遠別的遊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鯉飛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來流下的紅淚誰知幾多? [1] 

板橋曉別創作背景

這是與情人傷別的作品,作於大中四年(850)暮春的汴州板橋店。詩人在此地遇見詩人李郢,可能還有李郢在汴州的情人。聚散匆匆,歡宴言別,於是一首奇幻絢麗的離別詩在李商隱的腦海油然而生,遂揮筆墨,寫下此詩。 [6-8] 

板橋曉別作品鑑賞

板橋曉別整體賞析

首句“回望高城落曉河”,回望汴州方向,原先斜貫中天、高懸在城頭上的銀河,此刻已經黯淡了,西移垂地。在破曉時分微微發白的天幕背景下,正隱現出高城的朦朧暗影。這對一年一相逢的情侶,曾經在這座高城中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所以分別之際,不免懷着留戀和悵惘的心情翹首回望,彼此都感到剛剛逝去的日子彷彿是一場遙遠的夢,正像宋代秦觀在一首別詞中所寫的那樣,“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滿庭芳》)。“落曉河”,既明點題內“曉”字,又暗寓牛女期會已過,離別在即。而這對情侶在分離的前夜依戀話別,徹夜不眠的情景也不難想象。
次句“長亭窗户壓微波”,長亭是板橋上或板橋近旁一座臨水的亭閣,它既是昨夜雙方別前聚會之處,也是曉來分離之處。長亭的窗下就是微微盪漾的波光,“壓”字畫出窗户緊貼水波的情景。在朦朧曙色中,這隱現於波光水際的長亭彷彿是幻化出來的某種仙境樓閣,給這場平常的離別塗抹上一層奇幻神秘的傳奇色彩。那窗下搖漾的微波,一方面讓人聯想起昨夜雙方盪漾難平的感情波流,另一方面又連接着煙波渺渺的去路(板橋下就是著名的通濟渠),這兩方面合起來,也就是所謂“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秦觀《鵲橋仙》)。全句寫景,意境頗似牛女鵲橋,夜聚曉分,所以和首句所寫的“高城落曉河”之景自然融為一片。
如果説,一、二兩句還只是在寫景中微露奇幻神秘的色彩,那麼三、四兩句就完全進入了神話故事的意境。“水仙欲上鯉魚去”這句用上了琴高典故。詩人把遊子暗比作琴高,板橋長亭之下,正停靠着待發的小舟,遊子由水路乘舟離去,就像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琴高一樣。在前兩句所描寫的帶有奇幻色彩的景色引發下,這裏進一步生出浪漫主義的想象,將“方留戀處,蘭舟催發”(柳永《雨霖鈴》)的現實場景幻化成“水仙欲上鯉魚去”的神話境界。所以這想象雖奇幻,卻又和眼前景吻合,顯得自然真實。《九歌·河伯》中曾這樣描寫送行的場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子。”此句似受到過它的啓發,只不過這首詩裏所描繪的境界帶有童話式的天真意趣罷了。
最後一句“一夜芙蓉紅淚多”轉寫送者。句子中的“紅淚”暗用薛靈芸的典故,將遊子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她的美豔,又由紅色的芙蓉進而想象出它的淚也應該是“紅淚”。這種天真浪漫的想象,類似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憶君清淚如鉛水”的奇想。不過這句的好處似乎主要在筆意,它是從遊子的眼中來寫送者,卻又不直接描寫送者在“曉別”時的情態,而是轉憶昨夜一夕這位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傷神的情景。這就不但從“曉別”寫出了夜來的傷別,而且從夜來的分離進一步暗示了“曉別”的難堪。昨夜長亭窗户之內,“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二首》)的情景,此刻板橋曉別之際,“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的黯然銷魂之狀也就都如在眼前了。
縱觀全詩,可看得出李商隱喜歡從前代小説和神話故事中汲取素材,然後組合成充滿新奇浪漫情調和奇幻絢麗色彩的詩歌,這是他作詩的一貫特點。但像這首詩這樣,用傳奇的筆法來寫普通的離別,將現實與幻想融為一片,創造出色彩繽紛的童話式幻境,在送別詩中確實少見。前人曾説“義山多奇趣”(張戒歲寒堂詩話》),説李商隱愛將平凡的題材寫得新奇浪漫。此詩,正是體現出了李商隱這種“奇趣”的特點。 [8]  [9] 

板橋曉別名家點評

清代屈復《玉谿生詩意》:一曉別,二板橋,三行矣,四別恨,指所別言。芙蓉從微波、水仙生出,正是題中板橋。
清代姚培謙《分體箋註李義山詩集》:第三句言去住不得自由。
清代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註》:香山詩雖淡蕩,其實情語也。義山曉別,尤見情致。
清代紀昀《玉谿生詩説》:何等風韻!如此作豔語,乃佳。笑裙裾脂粉之橫填也。
清代陳廣尊《唐人七絕批抄》:末二句不過言時已秋矣,何其幽豔蒼涼! [10] 

板橋曉別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温庭筠合稱“温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11] 
參考資料
  • 1.    李淼.李商隱詩三百首譯賞.長春:長春出版社,1990:490
  • 2.    田秀麗.李商隱詩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290
  • 3.    劉學鍇.李商隱詩選.合肥: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152-153
  • 4.    孫建軍.全唐詩選注.北京:線裝書局,2002:3844
  • 5.    陳世鍾.唐代送別詩新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289-290
  • 6.    周嘯天.嘯天説詩(4)此情可待成追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260
  • 7.    謝善驍.大河雄風.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207-208
  • 8.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194-1195
  • 9.    肖劍.唐詩鑑賞大典.北京:長征出版社,1999:1518-1519
  • 10.    黃世中.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第4冊).合肥:黃山書社,2009:3269-3270
  • 11.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