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江區圖書館

鎖定
松江區圖書館位於人民北路1626號,建築面積2314平方米,館藏圖書343706冊,報刊740種,年入庫新書20673冊。
館現設四部一室,即:文獻信息服務一部和二部、少兒採編部、宣傳輔導專題部技術部、辦公室。 [1] 
2023年4月23日,松江區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 [4] 
中文名
松江區圖書館
地    址
人民北路1626號
建築面積
2314 m²
藏    書
39萬
館舍類型
綜合

松江區圖書館歷史沿革

松江圖書館建館近九十年曆史,可分為四個時期。
民國時期。1914年1月,當時的縣教育局以“融齋書院”、“陳希小集”的私家藏書為基礎,建立“松江縣教育圖書博物館”。同年,改名為“松江縣圖書館”。1918年,新館落成,分設藏書室,普通和兒童閲覽室。據我國現代圖書館事業創始者沈祖榮先生於1918年3月作《中國各省圖書館調查表》記載: “江蘇松江通俗圖書館 漢文50000本,日文約100本,西文約200本,每年7861人,不借出。館長雷君彥。分新舊兩部。舊籍,依經史子集、叢書編次;新籍,依各科學編次,不取資,本年度1500元(年經費相當於當時省級通俗圖書館)。”
1937年,該館毀於日寇炮火,僅保存“圖書館三寶”(解放後送南京博物館收藏)。此後,松江館房舍破陋,圖書奇少,徒有其名。建國後恢復建制時期。1956年8月1日正式開放。當時,假私房250平方米,設外借處、成人及兒童閲覽室,藏書5000冊,工作人員3名,每天接待讀者約90人次。1957年,文化部鄭振鐸副部長到館視察,不無感嘆的説:“全國每個縣都有這樣一個圖書館,那就好啦。”至1965年,工作人員已有7人,藏書7.2萬冊,年流通12.8萬人次。
“文革”時期。館舍被佔用,資料大部分散失,工作人員進“五七”幹校。1975年,文化館大樓建成,圖書館使用600平方米。1977年,該館重新獨立建制,文化館大樓由圖書館單獨使用。
改革開放20年發展時期。1984年,翻建行政樓234平方米,1986年,新建藏書樓550平方米。九十年代起,財政加大圖書館維護修繕投入,計投入經費153.8萬元,各流通部門分別予以裝修、改建,新設電子閲覽室、多功能會展廳,以及錄像室、娛樂廳、改造畫廊、設立餐廳,小買部,開設長順書店等。1996年起,採用ILAS圖書館管理系統,推行“上海市區縣圖書館IC卡通用借閲證”。全館公共和管理用計算機27台、終端7台。10人座依維柯一輛。
業務工作不斷整合改進。自86年起,閲覽、少兒、I、T、G等五大類圖書外借書刊實行全開架。資料報刊採用“長、中、短”三級管理方式。地方文獻從無到有,初步形成史志類、本籍人士著作和藝術作品、紅樓夢專題等特色文獻。社會導讀工作有“松江區拔尖人才”服務網;軍民及社區服務網;讀書活動協作網;松江籍著作家聯繫網。自1987年起,在鄉鎮圖書館推行“廠站聯辦”鄉鎮圖書館(室),1991年,聯辦經費51907元,佔鄉鎮圖書總經費43.6%。1990年5月,上海市文化局印發《松江縣在鄉鎮推廣廠站聯辦圖書室取得成效》簡報,向全市推廣。
2000年底,松江區圖書館建築面積2314平方米。定編人員28名,其中2名副研究館員,8名館員。本科學歷6名,大專學歷6名,中專生9名。館藏圖書343706冊,報刊740種,年入庫新書20673冊。年度經費184.4萬元,其中圖書專項經費55萬元。發借書證7645張,年流通人次21.6萬,借閲冊次87.3萬。期間,1987至1990年,二屆4年獲“上海市文明單位”,之後,連續獲“上海市農口級文明單位”。93年,獲上海市文明圖書館,上海市區縣一級圖書館,94、98年二次獲“全國一級圖書館”。2001年12月11日,原中山中路196弄23號館舍,移交上海置業集團中山二路二期改造工程指揮部。 [2] 

松江區圖書館場館佈局

新館有五個建築區組成,分別為:
一、文獻信息綜合服務區,計2833平方米,其中有文獻信息服務一區和二區。開架圖書28萬冊,中文報刊1000多種,寬帶網絡閲讀計算機50台。
二、少兒借閲區,計383平方米,承擔少兒借閲、導讀活動;
三、特色文獻與社會教育培訓區,計1927平方米,有地方文獻研究室、計算機培訓室及展廳。地方文獻研究室徵集和收藏松江地方文獻資料,設立松江人著作文庫、松江藝術文庫、松江史志文庫,紅樓夢專題文庫。
四、文化活動區,計834平方米。分別為“富淘影視報告廳”和“奧園會展廳”。功能以動態文化、學術交流、活動導讀、影視展示為主要業務。
五、行政區,為館長、書記、辦公室、專題技術資源部。
館長室:北樓 107、106 圖書館黨、政、業務、管理
辦公室:北樓105 財會、房屋、工程、物資、安全、環境等管理。
文獻信息服務一部: 南樓底層 圖書外借。
文獻信息服務二部: 南樓二層 圖書、報刊閲覽。
少兒部:南樓二層 少兒書刊外借、閲覽。
宣傳輔導專題技術部:北樓104 圖書館業務輔導、宣傳與導讀活動、地方文獻研究室、資料庫、參考諮詢,及“市民公共信息”徵集、充實、完善以及使用與管理。
服務總枱:大廳 中心圖書館借閲證辦證、少兒圖書室借閲證辦證、圖書館諮詢處、讀者物品寄存櫃管理。
傳達室: 圖書館入口側 信函資料收發、警衞、圖書館諮詢,及提供代定客飯、出借雨助、24小時還書等便民措施服務點。

松江區圖書館文化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長三角G60“江南文化”,助推松江“科創、人文、生態”的新松江建設,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松江牡丹畫院共同推出“國色天香醉美茸城”書畫展。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松江牡丹畫院,始終堅持文化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始終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以精品力作為追求。畫師們飽滿的情感、厚重的筆墨、多維的視角刻畫了一幅幅最新最美的圖畫,向祖國70華誕獻禮。此次展出的作品涵蓋了山水、花鳥、人物、書法100多件作品,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書法作品等。湧現了一批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山水畫包含着畫師們對家鄉、對祖國山河的深深眷戀,他們筆下的山水氣勢磅礴,秀美壯麗;人物畫形象生動,楚楚動人;花鳥畫生機勃勃,栩栩如生。 [3] 

松江區圖書館相關服務

一、辦證辦法
1、辦證證件: 本人身份證、社保卡、通行證、軍人證件等; 外籍人士持本人護照和長期居住證等; 未滿16週歲的讀者可持帶有身份證號碼的户口簿。
2、辦證收費:押金100元/張。
3、辦證申請:填寫《讀者證申請表》,並選擇申請“普通外借功能”,認真閲讀申請表反面的“讀者協議書”,並簽名。
4、領證辦法: 辦證可即時領證。
一、押金退還:讀者不需要“普通外借功能”時,可以要求退還押金。
退證注意事項:須歸還所借書刊;結清逾期費。帶好本人身份證、讀者證;代辦者須出示代辦人身份證。
二、讀者證掛失
1、如讀者證不慎遺失,讀者應及時到上海圖書館、各區(縣)公共分館辦證處掛失。
2、掛失後找到原證,如未補辦新證可撤消掛失,並恢復原有讀者證功能。
三、使用:該證一次可借中文書刊10冊,借期28天,逾期每天每冊交納0.2元逾期費。
“讀者證”使用範圍:憑證可在一區、二區借閲,少兒圖書室除外。該證在上海圖書館“普通外借室、中文社會科學圖書期刊閲覽室,中文科技圖書期刊閲覽室,中文報紙閲覽室”等閲覽使用。黃浦、靜安、南匯等凡屬中心圖書館分館單位均可使用,並可異地借還。

松江區圖書館交通路線

地址:人民北路1626號。
9號線新城地鐵站下,向松江中央公園方向走,從南青路到人民北路即抵達。

松江區圖書館所獲榮譽

2023年11月,松江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圖書館”。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