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西均

(明清之際方以智的著作)

鎖定
《東西均》是明清之際方以智的著作。
中文名
東西均
作    者
方以智
創作年代
清代

東西均出版信息

《東西均》原為安徽省博物館藏抄本,系方以智生前抄成,一直無人問及,束之高閣300多年。1962年才由中華書局校勘標點出版,並附錄了方以智學術自述《象環寤記》。

東西均內容簡介

作於清順治九年(1652),次年又加以訂正。全書除《東西均開章》、《東西均記》之外,由《東西均》至《消息》,共26篇,是研究作者晚年思想的重要資料。 [1] 
方以智對書名解釋稱:“均者,造瓦之具,旋轉者也。”“樂有均鍾木……以均鍾大小、清濁者。”“均固合形、聲兩端之物也。古呼均為‘東西’,至今猶然。”(《東西均·開章》)意為不論陶均、均鍾木與一切事物都是由對立的兩端統一形成的,所以稱物為東西。主張“離物無心,離心無物”(《東西均·三徵》)。為會通華梵、古今之學,提出“二而一、一而二”的觀點。“盡天地古今皆二也。兩間無不交,則無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因二以濟。”(同上)又強調事物兩端“相抹、相勝而相成”的關係,“天地間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極相反。……則所謂相反相因者,相抹、相勝而相成也。”(《東西均·反因》)表達了事物兩端既矛盾對立,又相互依賴,相反相成的關係。提出交輪幾的概念,試圖概括事物矛盾運動的一般規律性。“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輪也者,首尾相銜也。……‘幾’者,微也、危也,權之始也,變之端也。”(《東西均·三徵》)事物的運動是通過事物矛盾兩端的相互交感、聯結,而產生前後相續的推移變化,此乃事物發展之“幾”。但方以智受佛教天台宗“三諦圓融”的影響,又提出“隨、泯、統”的觀點。他稱:“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貴使人隨;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貴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統一切法,貴使人貫。”(同上)把對矛盾的認識,分為了三個層次,實質上是調和抹殺矛盾,陷入“一心三觀”的佛家思辨。對於“隨、泯、統”觀點,學術界尚有不同評價。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