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芹村

鎖定
東芹村,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張家窪街道、位於萊蕪區以北。 [1] 
中文名
東芹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張家窪街道
人口數量
519人

東芹村村情簡介

東芹村隸屬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張家窪街道,位於萊蕪區以北。西接大芹村,北鄰沈家莊,三村界限大體以路為準。東靠長勺北路(萊明公路),西臨勝利北路,隔辛大鐵路與市區贏牟大街遙對。全村165户,519口人,耕地391畝。

東芹村歷史沿革

東芹村由大芹村分支而出,約在呂氏六世祖時遷居至此,因在大芹村以東,故名東芹村。村中多為呂姓。抗日戰爭時期為適應形勢,萊蕪實行三縣(萊東、萊北、新甫)分治,東芹村隸屬萊東縣白龍區;解放戰爭時期,恢復萊蕪縣原建制,該村隸屬礦山區;1949年10月至1984年3月先後隸屬芹村鄉、白龍鄉、礦山人民公社;農村管理體制改革後,隸屬萊城辦事處、張家窪鎮,1985年至今隸屬張家窪辦事處。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東芹村隸屬於濟南市萊蕪區張家窪街道。 [1]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組織了互助組,1956年成立了初級社,1957年的高級社則由東芹村、沈家莊、賈家莊三村聯合組成,社址設在東芹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由大芹村、東芹村、沈家莊、賈家莊四村組成一個大隊,辦公室設在東芹村。1959年,礦山人民公社下設十二個管區,芹村為管區駐地。改革開放後,村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運輸業、木工裝飾業、建築業、飲食服務業等小買賣都有經營。家家有電視,户户裝電話。1979年,東芹村人在村前小河上游築攔河壩一座,容水量6萬立方米,擴大水澆面積150畝。1992年村人修通了至萊明路800米長、6米寬的石鋪公路,在1998年又鋪成了水泥路。
東芹村人重視教育,發展教育。解放前該村有私塾先生4人,秀才功名者:呂克玉、呂憲滋、呂常重、呂傳章。1959年辦起了一至四年級的複式班,呂逢祥任教。1960年至1962年呂子亮任教,1963年呂同儒任教。1995年合班並校到沈家莊。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先後有近百名學子就讀於國內各大中專院校。
東芹村人居此已五百餘年,他們世代追求光明,追求幸福,在每個時代都踏實前行,不辱先人,造福後人,為贏牟文明的發展在不懈地努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