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野豌豆

鎖定
東方野豌豆(Vicia japonica Kom.),異名透骨草、日本野豌豆,多年生草本。莖有稜,匍匐、蔓生或攀援。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頂端卷鬚有2~3分枝,托葉線形或線披針形,小葉橢圓形,廣橢圓形至長卵圓形。總狀花序,花冠藍色或紫色,外面被長柔毛。莢果近長圓狀菱形。種子扁圓球形。 [1] 
中文名
東方野豌豆
拉丁學名
Vicia japonica Kom.
別    名
日本野豌豆
落豆秧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豆目
豆科
野豌豆屬
東方野豌豆
分佈區域
朝鮮、俄羅斯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海    拔
1300 m

東方野豌豆形態特徵

東方野豌豆
東方野豌豆(4張)
多年生攀援性草本,高60~120cm。莖細,具稜,稍有毛或無毛。偶數羽狀複葉,托葉小,二深裂至基部,裂片線形,鋭尖;小葉4~7對,葉軸末端具卷鬚;小葉橢圓形或卵形至長圓形或長卵形,長1~3.5cm,寬0.6~12cm,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圓形,全緣,背面伏生細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與葉等長或稍長,花多數,花藍紫色或紫色;萼鍾狀,萼齒三角形,短於萼筒;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比旗瓣稍短,與龍骨瓣近等長。莢果近長圓形,長1.8~2.5cm,具1~4粒種子。花期6~8月,果期7~9月。 [2] 

東方野豌豆生長環境

東方野豌豆為中生草甸植物。散生於河岸濕地、沙質山坡、路旁,為森林羊吼‘特5的林緣和草甸的伴生植物。在黑龍江是小葉章(Calvam–grostisangustifolia)、雜類草羣落常見的伴生種,局部可成為優勢種或亞優勢樸。生長旺盛,有較強的競爭力,條件適宜時也可形成較大的羣落。在河北壩上,海拔500—800m的山地草地,常與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山黧豆(Lathyrussp.)、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等組成雜類草草甸羣落。喜濕潤,不耐水淹,耐廕庇,抗寒性強。7~8月生長快。在河北,5月初返青,6~8月開花,9月種子成熟。種子易落粒。

東方野豌豆分佈範圍

生於林緣草地、河岸濕草地、砂坑稍濕草地、草甸、山坡、路旁等處。產于吉林省靖宇、汪清、琿春等縣;黑龍江省伊春市,愛輝縣黑河及蘿北、尚志、阿城等縣;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右旗三河。

東方野豌豆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全草,曬乾 [2] 

東方野豌豆主要成分

東方野豌豆—墨線圖 東方野豌豆—墨線圖
全草含蛋白質氨基酸 [2] 

東方野豌豆應用價值

本種為優良牧草,牛羊喜食。亦可做綠肥,草場改良廣佈種。 [1] 
參考資料
  • 1.    謝振華,焉志遠,魏曉雪主編.五大連池火山花卉=Wudalianchivolcanicflowers:哈爾濱出版社,2016.06:第107頁
  • 2.    《中國大興安嶺蒙中藥植物資源志》編撰委員會編.中國大興安嶺蒙中藥植物資源志: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0:第240頁
  • 3.    東方野豌豆 Vicia japon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