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四站

鎖定
東四站(Dongsi Station),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是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運營的地鐵車站,也是北京地鐵5號線北京地鐵6號線的換乘站 [1-2] 
東四站於2007年10月7日投入使用,於2012年5月完成6號線站層主體結構封頂,2012年12月30日通行北京地鐵6號線 [5-7]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東四站共有5個出入口,運營時間為05:24至次日00:16 [1-2]  。東四站5號線車站總長197米,總寬26.2米;東四站6號線車站建築面積為25442平方米,總長192.8米,總寬23.3米 [16]  [18] 
中文名
東四站
外文名
Dongsi Station
開通日期
2007年10月7日
軌道類型
地鐵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市
運營時間
05:24-次日00:16(截至2021年8月)
運營線路
北京地鐵5號線北京地鐵6號線
運營機構
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站口數量
5個(截至2021年8月)
站點佈置
地下
車站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路口西側
車站編號
509和617

東四站歷史沿革

東四站
東四站(3張)
2007年10月7日,東四站隨着北京地鐵5號線一期工程的開通而投入運營 [6]  ;10月,東四站被規劃為北京地鐵6號線上的車站,並獲得原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的批覆 [10] 
2010年5月4日,原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對“東四站”車站名稱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 [11]  ;11月11日,原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正式確認“東四站”為該站站名 [12] 
2012年5月,東四站完成6號線主體結構封頂工作 [5]  ;12月30日,東四站通行北京地鐵6號線,成為換乘站 [7] 
2020年1月6日,東四站6號線站層織補項目舉行開工儀式 [9]  ;2020年11月12日,東四站6號線站層織補項目進入逆作施工階段 [8] 

東四站交通區位

東四站車站位置

東四站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路口,即東四西大街和朝陽門內大街與東四北大街和東四南大街交叉路口處。北接東四工人文化宮(東宮影劇院店),南臨東四清真寺,西臨大隆福寺,東臨侯寶林故居 [4] 
東四站5號線車站主體位於東四路口下方偏東,沿東四南、北大街呈南北向佈置;東四站6號線車站主體位於路口西側,沿東四西大街在道路下方偏南側,沿東四西大街和朝陽門內大街呈東西向佈置;兩線車站大致呈“丁”字形分佈。
東四站地理位置 東四站地理位置

東四站進出設置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共設5個出入口,東四站進出設置如下表:
出入口編號
出入口位置
建議前往的目的地
B口
東四北大街東側
東四朝內菜市場、侯寶林故居、大新紡織品(東四布店)、北京市東城區口腔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C口
朝陽門內大街南側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東四營業所)、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
D口
東四南大街西側
東四清真寺、北京市民政局老幹部活動站
E口
東四西大街北側
東四工人文化宮(東宮影劇院店)、中國民用航空局、北京市東城區司法局景山司法所、衚衕生活研究所
G口
東四西大街南側
東四清真寺、北京市民政局老幹部活動站、北京市東城區職業大學(美術館校區)、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冶金機關服務局、全國工商聯宿舍
參考資料: [1-2]  [4] 

東四站相鄰車站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東四站的相鄰車站如下所示:
地鐵線路
上行車站
換乘線路
下行車站
換乘線路
/
/
參考資料: [1-2] 

東四站建築規模

東四站建築設計

  • 設計特點
1954年,由於東四站上方的“東四牌樓”被拆除,東四站在6號線站層的設計中利用建築空間原有的圓柱和附加在圓柱中間的橫樑,把東四牌樓的“形“融合在建築空間內。並且利用鋁板新的製作工藝,提取派樓上具有運維的文案,進行現代手法的提煉與變化,把牌樓的”韻“也融入裝飾設計中,讓牌樓的”形“與”韻“得以體現。鋁板的顏色選擇給人感覺懷舊感的顏色,牆面的石材表面進行肌理處理,通過現代材料,也能夠表達處符合懷舊主題的特色 [14] 
  • 設計風格
東四站在5號線站廳上裝修風格採用淺藍色色調,站內站台地面拼花鋪設有表現老北京市井文化的中國象棋棋盤殘局的裝飾 [15]  ;在6號線相關建築上裝修風格為原木顏色的牌樓結構造型裝飾,裝修着重表現東四地域的文化特色。以古城青磚的元素為主要牆面裝飾,站廳牆體有表現老北京民俗的“大市街”浮雕壁畫裝飾。
  • 設計參數
建築名稱
結構參數
東四站5號線站層
車站總長197米,暗挖段長為96.80米,明挖段長為100.20米;總寬26.2米,暗挖段為22.90米, 明挖段為26.20米。暗挖段覆土厚度13米,明挖段覆土厚度3.6米,站台寬度14米。車站設置4個出入口和南、北2個風道。
東四站6號線站層
車站建築面積為25442平方米,總長192.8米,總寬23.3米,有效站台長度158米,站台寬14米,頂板埋深約13.5-14米,底板最深處距地面34米。車站共設置3個出人口、2個風道、1個換乘通道及3個緊急疏散口。
換乘通道
車站共設2個換乘通道,分別長60米和110米。
參考資料: [16]  [17] 

東四站整體佈局

  • 站層佈局
東四站6號線共設四層,其中地下一層為6號線進站廳層,該站廳層分為南廳和北廳,其中北進站廳對應出入口F口,南進站廳對應出入口G口;車站地下二層為進站廳層,設有2個站廳,其中1個站廳對應出入口E口;車站地下三層為6號線整體式站廳層;車站地下四層為6號線島式站台層 [16] 
東四站6號線站廳層呈長方形,其付費區位於站廳層中部,地下一層進站廳層通過3部扶梯、1部直梯連接地下二層,地下二層進站廳層通過3部扶梯、1部直梯連接地下三層,地下三層站廳層通過4部扶梯、1部直梯連接地下四層站台層。
東四站5號線共設兩層,其中地下一層為5號線進站廳層,該站廳層分為南廳和北廳,其中北進站廳對應出入口A口和B口,南進站廳對應出入口C口和D口;車站地下二層為5號線站台層 [16] 
東四站5號線站廳層呈長方形,其付費區位於站廳層北部和南部,地下一層站廳層通過2部扶梯連接地下二層,地下二層站台層。
  • 換乘走向
東四站採用“島與島T型佈局、通道換乘“模式。6號線站廳和5號線站廳之間設有2個換乘通道,5號線換乘6號線的乘客需乘坐扶梯上至5號線站廳層,通過通道換乘到達6號線站廳層,再通過乘坐扶梯下至6號線站台層。6號線換乘5號線的乘客需乘坐扶梯上至6號線站廳層,通過通道換乘到達5號線站廳層,再通過乘坐扶梯下至5號線站台層 [17] 

東四站運營情況

東四站運營時間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東四站各線路運營時間如下所示:
線路名
行車方向
首班車
末班車
北京地鐵6號線
開往潞城
05:46
23:03
(全程)
00:14
(終點草房)
開往金安橋
05:23
23:35
(全程)
00:15
(終點海淀五路居)
北京地鐵5號線
開往天通苑北
05:37
23:28
開往宋家莊
05:32
23:20
參考資料: [1-2] 

東四站設備設施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東四站內設備設施情況如下所示:
服務設施
位置
無障礙衞生間
開往天通苑北方向車頭一側、開往宋家莊方向車頭一側、開往金安橋方向車頭一側
直升電梯
站廳-台南側、站廳-台中部
警務室
北廳(A/B口)、G口
自動售票機
南廳(C/D口)、北廳(A/B口)、E口、G口
坡道
C口
參考資料: [1-2] 

東四站交通換乘

  • 公交線路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東四站公交信息如下所示:
站口名
公交站點
公交線路
B口
東四路口南(北行)


C口
東四路口東(東行)
北京公交420路
北京公交58路

D口
東四路口南(南行)
北京公交420路
北京公交684路
北京公交116路

E口
美術館東(西行)
北京公交685路
北京公交420路


G口
美術館東(東行)
北京公交116路
北京公交684路
北京公交685路
北京公交110路

參考資料: [1-2] 

東四站建設成果

  • 建設難題
東四站在建設北京地鐵6號線站層時,出現的建設難題有:
①東四站位於東四西大街,處於美術館東街和東四南、北大街之間,沿東四西大街在道路下方呈東西向偏南側佈置,該路交通繁忙,車流量大;場地周圍建築物較多,建設年代較早;車站東側為正在運營的地鐵5號線東四站。場地內地下管網密集,包括給水、污水、雨水、電信、電力、熱力、煤氣等在內的眾多地下管線,縱橫交錯,非常複雜 [16] 
②東四站車站結構拱頂覆土厚度約為13.5米~14米,所在土層為圓礫一卵石層,其上為粉細砂層、中粗砂層,均屬Ⅵ級圍巖,砂卵石土層鬆散,無膠結,本身無自穩能力,無法形成自然應力拱,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塌落。結構底板主要巖性為粉質黏土層,為承壓水與上層水之間的相對隔水層,由於承壓水頭高約10米,易產生底鼓和隆起等現象。側壁土層主要為圓礫一卵石層、粉質黏土層、黏土層、卵石一圓礫層、粉細砂層、中粗砂層及粉質黏土層,修正後圍巖分級均屬Ⅵ級,圍巖穩定性較差,開挖後自穩時間短,尤其是粗顆粒土層無黏聚力,施工時如不及時進行有效支護,易發生坍塌現象 [16] 
③東四站地下水位較高,主體結構等均位於地下水位以下,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相互之間水力聯繫密切,對支護結構及結構外牆將產生較大的側壓力;粉土、砂土受地下水影響在施工中易出現流砂、坍塌現象,導致結構失穩。車站主體開挖較深,底板位於承壓水頭以下,上覆土層較薄,受地下水的浮力影響,易發生整體失穩。因此,基礎施工前必須採取合理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防止土的滲透變形、突湧等不良作用對基坑邊坡、底部造成影響,保證施工安全 [16] 
東四站主體結構橫剖面圖 東四站主體結構橫剖面圖
  • 施工技術
東四站5號線車站兩端採用明挖法施工,中間暗挖法施工,明挖段為三層三跨框架結構,暗挖段為單層三拱結構。其中車站西南、西北兩個出入口由於穿過道路地段採用暗挖法施工,其它出入口採用明挖法施工。兩個風道均採用明挖法施工 [18] 
6號線車站主體結構採用全暗挖PBA法8導洞施工。車站附屬結構風道、出人口通道及換乘通道均採用暗挖施工。其中1號出人口進出站廳及設備用房採用蓋挖逆作法施工;3號出入口進出站廳及與其結合的風道採用明挖法施工;2號風道、疏散通道及與5號線換乘通道採用暗挖法施工;1號風道和電纜通道等受大量地下管線的制約,採取礦山法施工;盾構井位於區間左線的正上方採用明挖法施工;盾構井橫通道、盾構井(橫通道)與車站間礦山法區間隧道及換乘通道等受大量管線的制約,採取礦山法施工 [16] 
由於場地、周圍環境的限制,車站採用外掛設備用房設計方案,造成整個車站施工工法較多,實現了地上結構及地下結構的有機結合。地下結構運用了暗挖PBA逆作法、蓋挖逆作法、明挖法、倒掛井壁法、暗挖CRD工法、暗挖雙側壁導坑法、暗挖中洞法等多種施工方法,不同工法轉換接口較多,設計難度較大 [16] 
東四站主體結構施工現場 東四站主體結構施工現場

東四站文化特色

  • 站名典故
東四站因東四牌樓得名。明代永樂年間,在今東四十字路口和與之相對西四十字路口各建了一組牌樓,這兩組牌樓各由東、南、西、北四座牌樓組成,均為四柱三樓式木牌樓,檐下施如意斗拱,因而人稱“四牌樓”由於地處北京城東,習慣稱東四牌樓。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毀於火。後照原樣重建。1954年牌樓拆除,但東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3] 
  • 《象棋殘局》地面裝飾
東四站站廳在地面裝飾時採用了兩盤中國象棋的殘局,中間的地面上通過不同顏色的大理石鋪設了兩盤象棋棋盤,中間有楚河、漢界的字樣。其間鑲嵌着小汽車車輪大小的棋子。按照棋局分析,黑方只須一步即可獲勝,但是按照中國象棋的規則是紅先黑後,因此棋局的結果也是撲朔迷離,體現了東四地區的市井文化 [4] 
  • 《東四記憶》文化牆
據2021年8月北京地鐵官網顯示,東四站6號線站廳側牆設有《東四記憶》壁畫。作品展現老北京中心城市的商業文化、市井市民文化,描繪了曾經的皇城生活,重現了東四牌樓下老北京人不能磨滅的情感記憶 [13] 
《東四記憶》文化牆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