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

鎖定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高1-3米,小枝灰色或褐灰色。
中文學名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
植物界
1-3米
小    枝
灰色或褐灰色
生長海拔
300-1800米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形態特徵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線稿圖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線稿圖 [2]
落葉灌木,皮縱向或長條狀剝落,嫩枝褐色,具短柔毛或近無毛,無刺;芽卵圓形或長圓形,長4-7毫米,寬1.5-3毫米,先端稍鈍或急尖,具數枚棕褐色鱗片,外面微被短柔毛。葉寬大,長5-10釐米,寬幾與長相似,基部心臟形,幼時兩面被灰白色平貼短柔毛,下面甚密,成長時逐漸脱落,老時毛甚稀疏,常掌狀3裂,稀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至短漸尖,頂生裂片比側生裂片稍長,邊緣具不整齊粗鋭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4-7釐米,具短柔毛。花兩性,開花時直徑3-5毫米;總狀花序長7-16釐米,稀達20釐米,初直立後下垂,具花多達40-50朵;花序軸和花梗密被短柔毛;花梗長約1-3毫米;苞片小,卵圓形,幾與花梗等長,無毛或微具短柔毛,早落;花萼淺綠色或帶黃色,外面無毛或近無毛;萼筒盆形,長1-1.5(2)毫米,寬2-4毫米;萼片倒卵狀舌形或近舌形,長2-3毫米,寬1-2毫米,先端圓鈍,邊緣無睫毛,反折;花瓣近匙形,長約1-1.5毫米,寬稍短於長,先端圓鈍或截形,淺黃綠色,下面有5個分離的突出體;雄?鍔猿び讞嗥??ㄒ┙?殘危?焐?蛔臃課廾?換ㄖ?遠袒蚣贛胄廴鐧瘸ぃ?榷?2裂,有時分裂幾達中部。果實球形,直徑7-9毫米,紅色,無毛,味酸可食;種子多數,較大,圓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1]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或山谷針、闊葉混交林下或雜木林內。

東北茶藨子(原變種)分佈範圍

產自黑龍江小興安嶺、完達山、伊春、帶嶺、饒河、尚志、老爺嶺)、吉林(安圖、長白山、樺甸、敦化、臨江)、遼寧(西豐、丹東、撫順、本溪、草河口、寬甸、鳳城、桓仁、凌源)、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昭烏達盟)、河北赤城、淶水、內邱)、山西(興縣、介休、沁縣)、陝西寶雞、周至、太白山、洛南)、蘭州、平涼)、河南(西峽、嵩縣)。朝鮮北部和西伯利亞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朝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