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興安嶺

鎖定
興安嶺,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位於中國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縣中北部和嘉蔭縣的西南部交界處。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山脈西北接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裏山,東南到松花江張廣才嶺北端,黑龍江與松花江的分水嶺。南北長約450公里(一説500公里 [1]  ),東西寬約210公里,面積77725平方公里 [2] 
小興安嶺北部多台地、寬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勢和緩;南部屬低山,山勢較陡。最高峯為平頂山,海拔1429米。 [3] 
小興安嶺地區,是中國重點用材林基地。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林木蓄積量約4.5億立方米,紅松蓄積量4300多萬立方米,佔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紅松故鄉”之美 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小興安嶺進行了全面開發,先後建立了24個林業局,並在小興安嶺腹地建立了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林業城市-伊春市。在五營一帶建立了以保護紅松為主要目的的國家級“豐林自然保護區”,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木材。 [1]  區內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比較著名的有山脈東部的鶴崗煤田。
中文名
小興安嶺
外文名
東興安嶺、布倫山
所屬山系
興安嶺山系
地理位置
伊春市伊春區山河大道 [18] 
走    向
西北-東南走向
長    度
450公里(一説500公里)
寬    度
約 210 km
起    點
東北至黑龍江岸
終    點
東南抵松花江畔張廣才嶺
面    積
77725 km²
一般海拔
500—1000米
最高峯
平頂山,海拔1429米

小興安嶺位置境域

小興安嶺位置及走向圖 小興安嶺位置及走向圖
小興安嶺,或稱小興安嶺山脈,縱貫黑龍江省中北部。西北以嫩江為界與大興安嶺相連,東北至黑龍江岸,接大興安嶺支脈伊勒胡裏山,東部連接三江平原,東南抵松花江畔,與張廣才嶺相接,西南與松嫩平原毗連。 [1]  小興安嶺與黑龍江以北俄羅斯境內的北東走向的山脈是一個整體,北段在俄羅斯境內,稱為佈列亞山脈;南段在黑龍江省境內,稱為小興安嶺山脈。小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北部,西北以五大連池-黑河一線與大興安嶺相接,東南達松花江谷地,東北以黑龍江為界,東接三江平原,西以小興安-鐵力-巴彥為界,與松嫩平原相鄰。南北長約450公里(一説500公里 [1]  ),東西寬約210公里,面積77725平方公里。 [2] 

小興安嶺地質地貌

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約,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勢和緩,北低南高,伊春附近的大箐山海拔1203米。地貌相比差異顯著,南坡山勢渾圓平緩,水系綿長;北坡陡峭,成階梯狀,水系短促。北部多丘陵台地,地表以砂礫岩、玄武岩為主,河谷多寬谷;南部低山丘陵區,多出露海西期花崗岩,河谷多形成“V”形谷。 [1] 

小興安嶺地質構造

興安嶺地質構造十分複雜,大致以嘉蔭至鐵力一線為界,東部為海西褶皺帶,山體主要由海西花崗岩構成,其次為下元古界變質岩系。受新華夏構造體系影響,中生代形成一些內陸盆地,在盆地裏沉積了煤系地層。燕山運動期間斷裂活動顯著,並有花崗岩侵入和火山噴發。山脈走向為北東、北北東向。新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穹狀隆起,使各級夷平面向四周傾斜。西部為第三紀內陸斷陷,地勢較低,山脈走向大體近於北西向。全區普遍分佈着第三紀的鬆散砂礫岩、頁岩及新生代玄武岩。西北段為“孫吳地塹”,在中新世初斷陷下沉,沉積了大量的第三紀鬆散的砂礫岩、泥岩,基底為花崗岩。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發生火山活動,形成大片的玄武岩熔岩台地。同時有輕微的翹起,沿北西方向斷裂隆起,成為嫩江和黑龍江的分水嶺。
小興安嶺新構造運動是緩慢上升,從第三紀夷平面形成以後,除西北部有微弱下沉而外,其它各地均為間歇性上升。平坦的山頂多為第三紀夷平面,現已被抬升到350米以上,夷平面上尚有更新世沉積物及古河道、幹谷、階地等遺蹟。上升有明顯的不對稱性。 [2] 

小興安嶺地貌特徵

小興安嶺山勢不高,海拔一般500-800米,整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貌表現出明顯的成層性,屬低山丘陵地形。東部和南部海拔800-1000米的山峯較多,超過1000米的山峯主要沿松花江和呼蘭河的分水嶺分佈,最高峯平頂山,海拔1429米,其次為小城牆砬子,海拔1223米,此外尚有大青山等10餘個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峯,多屬斷塊中山地形。圍繞中山的是低山和丘陵,海拔500-800米,向西北降為丘陵狀台地,到孫吳至黑河一帶成為海拔300米左右的寬廣台地。小興安嶺南北兩坡由於新構造運動上升的不對稱性,地貌對比差異十分顯著,南坡山勢渾圓平緩,水系綿長;北坡陡峭,成階梯狀,水系短促。在東部,北東-南西向和南北向的山文線比較明顯,但總體來説,山脈走向很亂,幾乎無明顯的方向,分水嶺蜿蜒曲折。
小興安嶺山區的主要河流有:屬於黑龍江水系的遜河沾河烏雲河等;屬於松花江水系的有湯旺河呼蘭河等。在西北部,黑龍江和遜河有較寬的沖積平原,東南部除湯旺河上游有一些較寬的谷地外,其中游和下游山勢高峻,河流侵蝕強烈,多懸崖絕壁及V形峽谷,水流湍急。小興安嶺構成黑龍江水系與松花江水系的分水嶺。小興安嶺北部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有不連續的島狀多年凍土存在。在慶安、鐵力、南岔一帶,多年凍土區在平均氣温10℃等值線附近交叉變化。10℃等值線以北,多年凍土呈島狀小塊分佈,有些地帶,融區達80%以上。但厚度較大,有的地區超過10-12米,在烏伊嶺一帶厚度最大,可達30米。鶴崗北部的烏拉嘎礦區,多年凍土分佈在河漫灘地帶,厚度約為5-10米,平均地温-0.5--10℃,多為小面積的島狀多年凍土,所以這一帶融凍作用較強,形成一些融凍泥流階地、凍脹丘等冰緣地貌。 [2] 

小興安嶺主要山峯

平頂山 平頂山
平頂山,位於鐵力市桃山鎮桃山林業局轄區)東南方向,介於新興、奮鬥、南河3個林場與雙豐、通河兩林業局交接處,是桃山與雙豐、通河毗鄰名山,亦是桃山境第一座大山。距桃山40公里,東南西北走向,長10公里,距新興林場12.5公里,距奮鬥林場9公里,海撥1429米,由於山勢較高,植物受紅外線影響,多低矮匍匐生長,山頂樹木為偃松和草類。因山巔平直,故名平頂山。 [4] 
鐵力市小城牆砬子山 鐵力市小城牆砬子山
小城牆砬子山,山高而陡,石峯較多,最高海拔為1223米,如城牆一樣橫卧在鐵力市的朗鄉林業局轄區小白林場西南部30公里處,故得此名。
大青山,位於正岔河林場施業區內,與小城牆碰子山遙相對立,海拔高度為1014米。
六道溝林場五花頂子山 六道溝林場五花頂子山
五花頂子山,海拔高度為1227米。東西走向,橫卧在鐵力市朗鄉林區六道溝林場南部。由於海拔高,初霜較早,其它山峯尚鬱鬱葱葱之時,此山頂部卻已是五花山了,故而得名。
饅頭山,坐落在鐵力市朗鄉林區三道溝林場施業區內,海拔1088米,山頂渾圓,酷似大饅頭,故而得名。
耳朵眼山,位於朗鄉林區折稜河林場施業區內、主峯海拔1166米,遠望其輪廓,與人的耳朵形狀相似,並以1條主溝向主峯延伸,故稱為耳朵眼山。此山地形複雜,木材採集和運輸的難度較大。 [5] 
卡倫山,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鎮北部,屬小興安嶺餘脈,面積5平方公里,海拔154米。山間多樺、楊、柞樹和人工松林。
大黑山(黑河市境內),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罕達氣鄉南部的小興安嶺脊上,海拔867.4米。山頂渾圓、平坦,平坦面積達15平方公里。邊緣為興安落葉松環抱,中間岩石裸露,樹木稀少,地表被越桔、杜香、偃松、鹿蹄草覆蓋。岩石表面生長泥苔蘚類,植被屬大興安嶺植物類型,土質瘠薄。
南松木山,又稱“松木山”。位於黑龍江省孫吳縣西部向陽村北,與黑河市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山脈,海拔753米,是孫吳縣境內的最高峯。山勢較平緩,呈東西走向,面積約16平方公里。山體以花崗岩為主。植被垂直分佈為3個帶:山麓為落葉松環抱,中間被松、樺混交林所覆蓋,海拔500米以上出現低等植物。
白鹿山,位於黑龍江省遜克縣克林鄉南部,屬小興安嶺山脈。相傳鄂倫春獵人曾在山中見過“白色鹿”而得名。山體東南——西北走向,長16公里,寬9公里,主峯海拔795米,是遜克縣境內的最高峯。白鹿山為庫爾濱河東源。山間多紅松、樺、楊等林木。
守虎山 守虎山
守虎山,位於黑龍江省嘉蔭縣南部與伊春市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山脈。原為無名山,1960年冬,湯旺河林業局的採伐施業區延伸至此,因常有老虎出沒,工人不敢入山作業,林業局請來獵手5人,在山上守候3天3夜,捕獲1只東北虎,另兩隻逃遁,因此得名“守虎山”。主峯海拔787.9米,為嘉蔭縣最高點。東為結烈河河源,西為窩河、二清河河源。植被為原始紅松林。林中有珍禽、猛獸棲息。
觀音山,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嘉蔭縣境內,東臨黑龍江,屬小興安嶺餘脈。山勢雄偉,海拔319.6米,面積28平方公里。觀音山名稱由來,一説,山上昔有觀音廟,故名“觀音山”;一説,遠看猶如一尊座北朝南的觀音像,故名“觀音山”,又名“佛山”。山勢由南向北遞增,勢若驚鴻,湧向黑龍江畔,臨江之處羣峯聳立,高300米左右。乘舟憑欄仰眺,山峯形如巨椅,椅上似有觀音靜坐其上。山腳陡坡處有3個洞呈“品”字形排列,其上怪石嶙峋,藤蘿攀繞其上,草木叢生其間,大者名曰狐仙洞,深數米。植被為闊葉次生林,多為楊、樺、柞樹等。野生動物有駝鹿、狍子、野豬等。
保興山 保興山
保興山,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嘉蔭縣城東12公里的黑龍江畔,屬小興安嶺餘脈,三面江水環繞,主峯海拔504.2米,面積45平方公里。北側臨江,山勢陡峭險峻,對岸為俄羅斯城鎮巴斯科沃。東側一山呈等腰三角形,狀如金字塔。盛夏登山可觀看變幻無窮的雲海和壯觀的日出。植被為針闊混交林,野生動物資源豐富。
名山 名山
名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蘿北縣名山鎮西1公里處,北瀕黑龍江,海拔134米,面積0.4平方公里。因孤山聳立,非常明顯。清代稱“託蘿山”,蘿北縣名源於託蘿山。名山林木茂密,風景秀麗。山腳下黑龍江中有名山島,長2100米,平均寬250米,面積0.25平方公里。島上樹木茂盛,多有黃鼬、貉子、狐狸等野生動物出沒。
望雲峯 望雲峯
望雲峯,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蘿北縣境內,屬小興安嶺東緣。東距黑龍江20公里,登山頂可眺望黑龍江,曾得名“望江峯”。因山體特徵奇異,站在山上,雲霧縹緲,故改名“望雲峯”。海拔777米,面積約2平方公里。
鳳凰山 鳳凰山
北山,又名“鳳凰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蘿北縣城鳳翔鎮北2公里,屬小興安嶺餘脈,海拔190米。山勢較緩,面積0.7平方公里。傳説,曾有鳳凰於此山頭飛起,長鳴一聲,飛向梧桐河。山前鳳翔鎮由此得名。此山南臨哈蘿公路,北連綿延的山區,為蘿北縣城的屏障。
敖包山,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訥河市二克淺鄉境內,嫩江左岸,屬小興安嶺餘脈。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216.4米。山勢緩和,風景秀麗。
朝陽山及東北抗日聯軍遺址 朝陽山及東北抗日聯軍遺址
朝陽山(五大連池市境內),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朝陽鄉中部,屬小興安嶺山脈。山勢呈東西走向,平均海拔500米左右,面積約10平方公里。峯巒疊障,溝壑縱橫,林木叢生,以柞、樺、楊樹為主。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猞猁、飛龍鳥等。盛產蕨菜。
二克山 二克山
二克山,位於黑龍江省克東縣城北2公里,為火山丘。由兩座對峙山峯組成,因而得名。山體由玄武岩構成,海拔430.7米,呈東南——西北走向,面積1.2平方公里。表層為沉積的風砂土,下層為火山灰。南坡為人工松林,北坡為自然林。山上曾有廟宇多處。二克山西北5公里處的金城鄉古城村,是金代“蒲峪路”故城遺址。
老白山及抗聯第六軍軍部遺址紀念碑 老白山及抗聯第六軍軍部遺址紀念碑
老白山,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東境,小興安嶺主脈南坡中部,青黑山西側,因山峯積雪時間較長而得名,海拔1068米。北有小白山,海拔1022.1米。山體由花崗岩和玄武岩構成。山巒起伏,山間森林茂密,主要樹種有紅松、雲杉、冷杉、黃菠蘿、水曲柳、柞、椴等十餘種。珍貴的中藥材有黨蔘、刺五加、五味子和木耳、蕨菜、猴腿等山特產品。林中野生動物主要有鹿、獐子、狍子、黑熊、野豬、松雞、飛龍鳥等幾十種。大豐河發源於老白山南麓。
摩天嶺,山名。位於黑龍江省湯原縣西北部與伊春市交界處,屬小興安嶺支脈。因山勢突兀高峻而得名。山巒方圓4平方公里,主峯兀立於羣嶽之中,極頂平坦,海拔846.3米。山體主要由花崗岩和玄武岩構成。山上多為針闊混交林。為湯原縣西北部羣山中的最高峯。
青黑山 青黑山
青黑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湯原縣與伊春市、鶴崗市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南段支脈,南北走向,綿延百餘公里,層巒疊嶂,逶迤蜿蜒,平均海拔750米。主要山峯自北而南有小白山、金頂山、摩天嶺等,主峯小白山海拔1022.1米。山體主要由花崗岩和玄武岩構成,由茂密的森林所覆蓋,山色呈青黛,故名“青黑山”。山間多楊、樺、雲杉、紅松等林木,野生動物有鹿、熊、狍子、野雞等。
將軍石山 將軍石山
將軍石山,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鶴崗市南境,屬小興安嶺餘脈。山勢雄偉,山頂有一巨石突起,形似一威武的將軍,故名。
驛馬山 驛馬山
驛馬山,俗稱“野馬山”。位於黑龍江省巴彥縣縣城西北15公里處,北扼哈(爾濱)蘿(北)公路。驛馬山,是一座孤山,山體平地拔起,北側陡峭,南側平緩。呈西北——東南走向,海拔333.3米,面積約8.5平方公里。植被多為闊葉林。山體東部有少陵河,西部有漂河,匯流于山南。山上建有60米高的電視轉播塔。
巴彥縣駱駝砬子 巴彥縣駱駝砬子
駱駝砬子,舊名“巴彥蘇蘇山”。位於黑龍江省巴彥縣縣城東北20公里,巴彥、木蘭兩縣交界處。屬小興安嶺餘脈,海拔540米。山勢陡峭,奇峯對峙,山體中凹,形似駱駝,以此得名。是大黃泥河和五嶽河的發源地,植被為闊葉林。登上山頂,可俯瞰縣城,遙望松花江。
巴彥縣 蒙古山 巴彥縣 蒙古山
蒙古山,又名“蒙古爾山”、“蒙古魯山”。位於黑龍江省木蘭縣城西35公里處,屬小興安嶺餘脈。山勢險峻,大致為南北走向,海拔668.5米,面積75平方公里。西南一隅一峯突起,石壁峭立,西南角尤為陡絕;西有罅道,尚可盤行。中央平坦,約0.5平方公里,為金代古城遺址,故當地人稱其為“城子山”。是大、小石頭河和楊樹河的發源地。山上生長楊、樺、柞等闊葉樹。
交界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的通河縣北部與鐵力市東南部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山脈,海拔1227米。呈南北走向,北部高峻,伸入通河縣境內漸緩,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植被為針闊混交林,野生動物有黑熊、狍子、狼等。是西北河、小東北岔河的發源地。
四平山(綏稜縣與慶安縣交界處),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綏稜縣四海店鎮東與慶安縣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山脈南坡,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5.5平方公里,海拔666米。四平山是綏稜縣境最高點,努敏河的發源地。山勢陡峭,植被層下為岩石。植被為針闊混交林,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鹿、狍子等。
鐵力市桃山 鐵力市桃山
桃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鐵力市內,屬小興安嶺山脈。山勢複雜,基本上是西北——東南走向,海拔442米。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温-23℃左右,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温21℃左右。年平均無霜期128天,正常下霜日期為每年9月15日前後。年日均氣温0℃以上持續時間為198天。年平均降水量638毫米,但年際降水量相差較大。由於氣候適宜,雨量充足,自然生態良好,森林茂密,動物繁多。
大篝山(鐵力市朗鄉林區稱四平山) 大篝山(鐵力市朗鄉林區稱四平山)
大篝山(鐵力市朗鄉林區稱四平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鐵力市朗鄉林區勝利經營所南部,與伊春市帶嶺交界處,小興安嶺山脈南坡。面積14平方公里,主峯海拔1203.4米(一説海拔1178米 [5]  )。森林茂密,遠看一片綠色,故名。植被為闊葉林,主要樹種有樺、楊樹等。 [1]  因山頂部平坦而寬闊,並有冰 湖終年不化。遠遠望去,山峯呈現較規則的梯形狀,故又而得名四平山。山頂部設有航空標誌和帶嶺林業實驗局設立的30餘米高的電視轉播塔。山上有19座風力發電機組。 [5] 
木蘭縣摩雲頂子 木蘭縣摩雲頂子
摩雲頂子,山名。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木蘭縣東北部與通河縣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山脈,西南——東北走向,西南伸入木蘭縣境,東北延綿於通河縣,主峯海拔961.8米。因山勢高峻,山頂常雲霧繚繞,故名。是木蘭縣境內的最高峯,木蘭達河的發源地之一。山上林木蒼鬱,多紅松、楊、樺、柞等樹。
元蘑頂子,山名。位於黑龍江省中部通河縣鳳山鎮北部,屬小興安嶺山脈,為大青山的主要山峯。呈南北走向,面積50多平方公里,海拔1138米。山勢陡峭,巍峨壯觀,因盛產元蘑而得名。為六道河子發源地。植被以紅松、樺、楊等針闊混交林為主。野生動物有熊、狼、狍子、野雞、飛龍鳥等。
東大頂子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通河縣三站鄉北部,屬小興安嶺餘脈,是一座獨立的山體,呈南北走向,面積約50平方公里,海拔631.7米。山勢平緩,是烏拉渾河的發源地。植被為柞、樺、楊等闊葉林,野生動物有鹿、狍子、熊、野雞、飛龍鳥等。西側有大通河和大通河水庫。1988年闢為國際狩獵場。
通河鏵子山 通河鏵子山
鏵子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通河縣岔林鄉北部,屬小興安嶺餘脈,是一座獨立山體,西北一一東南走向,面積約85平方公里,海拔680.7米。因山峯形似鏵尖而得名。山勢平緩,植被多為次生闊葉林,有部分原始林。林子河的發源地。1988年在此山中採到重8.5兩重的人蔘。
圓帽頂子,山名。位於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西北部,屬小興安嶺餘脈,山體呈南北走向,海拔806.7米。山體上半部陡峭,下半部漫緩,形如圓帽頂子,故名。植被多為樺、柞、楊和水曲柳等林木。
依蘭煙囱山 依蘭煙囱山
煙囱山,俗稱“補天遺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迎蘭鄉千頃平川闊野之中,屬小興安嶺南麓餘脈。是一座孤峯,拔地而起,形如煙囱,故名。山體呈東西走向,南北長1公里,東西寬1.25公里,海拔172米。是一座禿山,每逢陰雨連綿或冰雪消融之時,頂峯積水便從石縫飛流而下,形成圓周飛瀑。春季則有成羣候鳥來此築巢,繁衍後代。
依蘭縣四塊石山 依蘭縣四塊石山
四塊石山,又名“月峯山”。位於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與鐵力市交界處,屬小興安嶺山脈。主峯由四塊巨石疊起,故名。山體呈東西走向,主峯海拔979.5米。南坡陡急,北坡徐緩,面積6平方公里。植被為原始落葉松、紅松、白樺、柞樹等。四塊石分“東四塊石”和“西四塊石”。主峯比較開闊,山上有20多米深的巖洞3處。
五大連池火山羣 五大連池火山羣
五大連池火山羣,位於黑龍江省北部五大連池市境內,屬小興安嶺西側中段餘脈。因1719—1721年(清康五十八年至六十年)火山爆發堵塞白河而形成5個相連的偃塞湖和周圍14座火山錐,故稱五大連池火山羣。
南格拉球山 南格拉球山
五大連池火山羣的噴發時代,從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均有活動。由12座老期火山和兩座近期火山組成。即:老黑山、火燒山、藥泉山、卧虎山、筆架山、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西焦得布山、東焦得布山、東龍門山、西龍門山、小孤山、莫拉布山、尾山等14座拔地而起的獨立火山錐,分佈在700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上,海拔355.8—602.6米不等。多數有火山口,火山口深度從幾十米到百餘米不等;少數具有複合的多個火山口和多個溢出口,部分火山口形成火山湖。火山錐體坡度一般為10—20度,少數可達25一30度。火山口內的坡度一般比火山錐體坡度陡。火山錐體主要由火山碎屑物和玄武岩構成。最近一次火山爆發而形成的老黑山和火燒山,噴發於1719—1721年,距今僅270年。
老黑山 老黑山
老黑山(五大連池市境內),位於五大連池市區北10公里,屬五大連池火山羣,其北有近期噴發的火燒山,西、西南有早期噴發的南格拉球山和藥泉山,東臨五大連池。山頂呈黑色,故稱“老黑山”。1719—1721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年)噴發,是我國少有的近期噴發的休眠火山。海拔515.5米,相對高度164米。底座直徑1600米;火山口呈漏斗狀圓形,直徑350米,深136米。火山口北側有兩個缺口,為火山熔岩溢出的通道。整個山體為黑色浮石、火山灰和熔岩堆積而成。表面由黑褐色岩石覆蓋,西南坡較陡,北坡較緩,生長樺、楊、柞等樹。山體四周是較為平緩的熔岩台地。北側裸露地表的大面積熔岩“石海”,浪峯疊出,氣勢磅礴。遠望一片汪洋,近看石濤洶湧,非常壯觀。呈帶狀分佈向南流的熔岩,延伸17公里,形如巨大的長龍,被稱為“石龍”,也是老黑山的一大奇觀。
火燒山 火燒山
火燒山,位於五大連池市區北12公里,屬五大連池火山羣,其南2公里有近期噴發的老黑山。1719—1721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年)與老黑山同期噴發,是我國近期噴發的休眠火山。噴發規模比老黑山小。因二次爆烈式噴發而使火山錐破壞,形如殘破瓦盆,故當地羣眾稱“兩半山”。整個火山錐體都由黑色、褐色、紫色浮石和玄武岩堆積而成。海拔392.6米,相對高度73米。底座直徑800米,火山口內徑450米,深63米。火山錐體南坡較陡,北坡徐緩。火山口垣高低不平,西北部有一缺口,為熔岩溢出的通道。火山錐四周較為平坦,大面積火山熔岩裸露地表。各種火山地質地貌現象保存完好,熔岩形成的石海,波濤洶湧,千姿百態,蔚為壯觀。
藥泉山 藥泉山
藥泉山,位於五大連池市區西側,屬五大連池火山羣。相傳昔有達斡爾族獵人在山下射傷一鹿,傷鹿涉及礦泉即愈,故將礦泉視為藥泉,藥泉山因而得名。為老期火山,是五大連池火山羣中最小的火山丘,海拔355.8米,底座直徑550米;火山口呈圓形,口徑230米,深32米。火山口呈圓椅形,口內地勢平坦,西南側有一缺口,修有進入火山口的通道。錐體東南坡較陡,北坡較緩,生長有茂密的柞、樺林。火山口內昔有鍾靈寺,今于山顛建鍾靈亭。站在藥泉山最高點東緣可俯瞰五大連池市區全貌。
科洛火山羣 科洛火山羣
科洛火山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嫩江縣境內,屬小興安嶺西段餘脈,東南60公里為五大連池火山羣。科洛火山羣自新生代第三紀晚期多次噴發,形成23座火山錐和約350平方公里的玄武岩台地。火山錐分六列成東北——西南分佈在長40餘公里、寬18公里的古老斷陷盆地內。火山羣中,保存完好的火山錐並有火山口的有7座,即科洛南山、孤山、大椅山、小椅山、黑山、卡山和481高地。火山口深度5—50米,內徑10—165米。火山羣中黑山最高,海拔542米。相對高度最高的為科洛南山,比高107.7米,海拔447.7米。火山錐體附近有火山灰、火山浮石、火山彈和熔岩台地。科洛南山附近的熔岩台地熔岩裸露,植被稀少,微地貌十分發育。
嘎叢火山羣,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河市二站鄉二站村北,主要沿門鹿河谷分佈,為晚更新世噴發。屬小興安嶺山脈。共有嘎叢山、大黑山、白山等4座火山錐,比較明鮮的有3座,呈北東向排列,為質形火山及熔岩丘,由玄武岩構成。其中嘎叢火山有火山口;白山海拔704.3米,是嘎叢火山羣的最高峯。在其東部還有零星的全新世火山噴發。火山錐頂多被耐瘠薄、耐旱的雜草所覆蓋,山麓有大面積的興安落葉松生長。
白山,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河市二站鄉三站村北14公里,屬小興安嶺山脈,海拔704.3米。山峯突起,北坡陡峭,斷裂狀岩石裸露;南坡稍緩,是嘎叢火山羣中的高峯。由於火山灰露於地表,遠看白色而得名。主峯無樹木生長,多被耐瘠薄、耐旱的雜草覆蓋,北坡腳下有成片興安落葉松生長。岩石為火山沸石及火山岩,可為建築業提供輕體建材的原料。
四季屯火山羣,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孫吳縣與黑河市交界處,東臨黑龍江,屬小興安嶺山脈。因其地處四季屯附近,因屯得名。是第三紀上新世末期噴發的死火山,由一架山、二架山、三架山和尖頂山4座火山錐組成。二架山是孫吳縣與黑河市的界山。火山錐體不高,均為噴溢型。一架山、二架山、三架山、尖頂山海拔分別為255米、266米、251米、313米。山體多由淺紅色、黑灰色火山玄武岩構成,上覆30—100釐米厚火山灰和土層,生長着柞、樺等林木。 [1] 

小興安嶺資源分佈

小興安嶺水資源

小興安嶺山區河流,主要有屬於黑龍江水系的遜河(遜別拉河)、沾河烏雲河等和屬於松花江水系的呼蘭河湯旺河等,構成黑龍江水系與松花江水系的分水嶺。 [1] 
遜河,又名“遜別拉河”(又作“遜必拉”)。黑龍江中游南岸較大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遜”,滿語意為“奶漿”。發源於黑河市西部小興安嶺,集數條支流,由西向東流經孫吳、遜克2縣,在遜克縣車陸灣子村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279公里,河寬70—100米,水深0.8—2米,流域面積15868平方公里。
公別拉河,黑龍江中游右岸支流。位於黑河市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段大黑山,由西曲折向東行,流經錦河農場、西崗子鎮等,在坤河達斡爾族滿族鄉注入黑龍江。全長141公里,河寬4—60米,水深1.5—3米,流域面積2765平方公里。
辰清河,黑龍江南岸二級支流。位於孫吳縣西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段西側,流經五大連池市北部和孫吳縣西南部,在孫吳縣城北注入遜河。全長105公里,河寬33米,水深1.2米,流域面積2067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流域為農業區,產小麥、玉米、馬鈴薯等。辰清鎮由此河得名。
卧牛河,黑龍江南岸二級支流。位於孫吳縣西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段東側黑河市境內,流經紅色邊疆農場二分場和腰屯鄉,在東卧牛河村附近注入遜河。全長95公里,河寬8—10米,水深0.4—0.7米,流域面積1416平方公里。
茅欄河,黑龍江南岸二級支流。位於孫吳、遜克兩縣交界處。發源於小興安嶺北麓,自南向北,流經孫吳縣的奮鬥、羣山、腰屯鄉和遜克縣的新鄂鄉、遜河鎮邊界,在胡胡七河口以北注入遜河。全長63公里,河寬15米,水深0.6米,流域面積1127平方公里。
沾河,又名“沾別拉河”。黑龍江南岸二級支流。位於遜克縣西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麓,曲折北行,流經向陽山、新鄂等鄉,在遜河鎮雙河村附近注入遜河。全長260公里,河寬40米,水深1米,流域面積6578平方公里。
都魯河,黑龍江南岸三級支流。位於遜克縣西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坡,自源頭向西北行,在新鄂鄉河口村附近注入沾河。全長112公里,河寬29米,水深0.5米,流域面積1663平方公里。
烏底河,黑龍江南岸二級支流。位於遜克縣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坡,由南向北行,在松樹溝鄉境內興亞村附近注入遜河。全長88公里,河寬20米,水深0.5米,流域面積981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
庫爾濱河,黑龍江中游南岸支流。位於遜克縣境內。發源於小興安嶺北麓,由南向北行,流經克林、大平台、寶山等鄉,在車陸鄉利民村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221公里,河寬30—65米,水深1.5米,流域面積4968平方公里。
二皮河,黑龍江南岸二級支流。位於遜克縣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北坡二皮山南麓,由西南向東北行,在二皮河村附近注入庫爾濱河。全長77公里,河寬22米,水深0.6米,流域面積1324平方公里。
烏雲河,黑龍江中游南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古稱“烏伊河”、“五音河”。“烏伊”,蒙古語意為“樹林”。發源於小興安嶺北坡,流經伊春市、遜克縣交界和嘉蔭縣北部,在雙河鎮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130公里,河寬35米,水深0.8米,流域面積2461平方公里。
結烈河,黑龍江中游南岸支流。位於嘉蔭縣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守虎山,由南向北,流經守虎山、育林、團結等林場,在沿江屯北注入黑龍江。全長77公里,河寬9—28米,水深0.4—0.7米,流域面積999平方公里。
烏拉嘎河,黑龍江中游南岸支流。位於嘉蔭縣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東側,自西南向東北行,流經烏拉嘎鎮和保興鄉全境,在保興村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75公里,河寬30米,水深0.9米,流域面積120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
嘉蔭河,曾名“扎伊河”、“佳金河”、“查衣河”。黑龍江中游南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東側,流經鶴崗市北部和嘉蔭、蘿北兩縣交界,在嘉蔭河口村注入黑龍江。全長129公里,河寬60米,水深1.2米,流域面積2099平方公里。 [11] 
歐根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南側,流經慶安縣北部,在致富鄉南部注入呼蘭河。全長174公里,河寬12—80米,水深0.5—4.0米,流域面積2002平方公里。
依吉密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鍋盔頂,流經慶安縣和鐵力市交界,在慶安縣慶豐村東注入呼蘭河。全長103公里,河寬15—60米,水深0.6—4.0米,流域面積1777平方公里。
安邦河,曾稱“昂邦河”,又稱“安拜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支脈平頂山西坡,自東南向西北行,流經鐵力市、慶安縣交界,在慶安縣平安鎮北部注入呼蘭河。全長102公里,河寬7—18米,水深0.5—1.5米,流域面積904平方公里。
泥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清代稱“濠河”。發源於小興安嶺支脈宮家墳山,流經巴彥縣與綏化市交界和蘭西、呼蘭兩縣交界,在呼蘭縣八家村西部注入呼蘭河。全長240公里,河寬15—20米,水深0.5—1.0米,流域總面積1500平方公里。
少陵河松花江幹流北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金稱“率水”(又作“帥水”),清稱“碩羅河”或“綽勒河”。發源於小興安嶺餘脈青峯嶺,流經木蘭縣西北部和巴彥縣中部,在巴彥縣姜家店附近注入松花江。全長135公里,河寬8—40米,水深0.4—1.0米,流域總面積2468平方公里。
木蘭達河,即大木蘭達河。松花江幹流北岸支流。發源於木蘭縣北部的小興安嶺南麓,有兩個源頭,一出摩雲頂子,一出青峯嶺南麓,匯合後西流折向南,在木蘭縣臨江村附近注入松花江。全長110公里。
巴蘭河松花江左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餘脈五華頂子北側,流經鐵力市東南部和依蘭縣西北部,在依蘭縣迎蘭村附近注入松花江。全長108公里,河寬20—60米,水深0.3—1.0米,流域總面積2075平方公里。
湯旺河,松花江左岸主要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北部。元稱“桃温水”,明稱“屯河”、“託温江”,清代後期稱“吞河”、“湯旺河”。“湯旺”,滿語,一説意為“春光”或“晨光”;一説“島子”之意。發源於小興安嶺西坡南麓,有東西湯旺河兩源,以東湯旺河為主流。兩流匯合由北向南流經伊春、鐵力、湯原3個市縣,於湯原縣城西南約5公里處注入松花江。全長509公里。
西湯旺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伊春市境北部。發源於伊春市北境河魚山一帶,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高峯、二龍山、東昇、石林等林場,於中心苗圃東與東湯旺河(湯旺河主流)匯合。全長64公里,河寬9米,水深0.5米,流域面積533平方公里。
友好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伊春市西部。發源於小興安嶺東側,自西北向東南行,在廣川林場場部北接納西友好河,在友好區政府駐地東注入湯汪河。全長83公里,河寬12—35米,水深1.0—1.8米,流域面積948平方公里。
雙子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伊春市西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南坡。有兩個源頭:東卡爾太河和西卡爾太河,兩源在平嶺工區匯合後稱“雙子河”。經沙線村、密林村、興安村等,自西北向東南行,在雙子河鎮附近注入湯旺河。全長77公里,河寬20—35米,水深1.5—2.0米,流域面積1216平方公里
伊春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伊春市西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南坡,由麼河、翠巒河、擋石河匯合而成,在翠光村南轉向東行,穿越翠巒、烏馬河、伊春3個區,於伊春城區附近注入湯旺河。全長84公里,河寬35—60米,水深0.7—1.2米,流域總面積2466平方公里。
西南岔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伊春市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鍋盔頂南麓,自西北向東南行,至“五公里”後折向東,橫貫南岔區境,在綠潭村附近注入湯旺河。全長85公里,河寬8—24米,水深0.5米,流域總面積2735平方公里。
阿陵達河,松花江左岸支流。位於湯原縣中部。據新編《湯原縣誌》載,“阿凌達河”名稱來源於“烏林達”,是遼代女真人烏林達氏世居之地。發源於小興安嶺山脈青黑山摩天嶺南側。自源頭向東南流,自龐家店東側至鶴立鎮北一段河道是鶴崗市與湯原縣界河,在吉祥鄉德祥村附近注入松花江。全長76公里,河寬10—16米,水深0.8—1.5米,流域面積550平方公里。
梧桐河,松花江幹流左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遼稱“主隈水”,金稱“禿答水”,清稱“武屯河”、“烏屯河”,清末始稱“梧桐河”。發源於小興安嶺支脈小白山,流經鶴崗市北部和鶴崗市與蘿北縣交界及湯原縣東部,在梧桐河農場場部東注入松花江。主要支流有西梧桐河、鶴立河等。全長207公里,河寬30—70米,水深1—2米,流域總面積4763平方公里。
鶴立河,松花江二級支流。位於鶴崗市南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山脈的青黑山。上游稱“河裏河”,中游稱“大鶴立河”,支流有小鶴立河,匯流後稱“鶴立河”。自西北向東南行,注入梧桐河。全長69公里,河寬50米,水深1.0—1.5米,流域面積879平方公里。屬常流河。
都魯河,松花江左岸支流。位於黑龍江省北部蘿北縣境內。古稱“脱倫河”、“圖勒河”、“圖魯河”。“圖魯”,蒙古語,“白肚鱒魚”之意。發源於小興安嶺東坡,由北向東南流經蘿北縣境西部,在蘿北、湯原兩縣交界注入松花江。全長245公里,河寬8—20米,水深1.2—2.0米,流域總面積1798平方公里。 [12] 

小興安嶺林木資源

小興安嶺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全年平均氣温-2℃—2℃,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00天左右。繁衍生長着紅松等許多珍貴樹木,成為國家重點用材林基地。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林木蓄積量約4.5億立方米,紅松蓄積量4300多萬立方米,佔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紅松故鄉”之美稱。還生長落葉松、樟子松和“三大硬闊”(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在叢山密林中,棲息着許多珍禽異獸,野生植物資源豐富。許多山脈底下埋藏着銅、鐵、鉛、鋅、金等金屬礦產資源,已開採的有十多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小興安嶺進行了全面開發,先後建立了24個林業局,40多年來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木材,並在小興安嶺腹地建立了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林業城市-伊春市。在五營一帶建立了以保護紅松為主要目的的國家級“豐林自然保護區”。 [1] 
小興安嶺林區,重要的林業經營管理機構有:
亮子河母樹林林場,場區在湯原縣境內,位於縣境西北部,小興安嶺南麓,亮子河上游,故名“亮子河林場”。建於1961年,隸屬黑龍江省防護林研究所。場區地勢呈梯形,海拔741米。全場面積10.7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0.3萬畝。林木蓄積量87萬立方米,其中紅松母樹林林木蓄積量約1.6萬立方米。林場以經營撫育、管護母樹林為主要任務。據統計,到1988年,生產木材21萬立方米,採集紅松種子93萬公斤,回收資金1112萬元,等於建場投資的7倍。1987年,林場利用天然奇觀的森林風景,建立了森林公園,闢建有觀賞區、狩獵區等旅遊景點。
烏拉渾林場,位於通河縣境東南部,隸屬黑龍江省林業廳。1961年10月建場,1979年闢建面積為600畝的種子園1處。林場地處小興安嶺支脈南坡,海拔700米,場區總面積22.4萬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8萬多畝,有林地面積15萬多畝,90%以上為天然次生林,林木蓄積量73萬立方米。建場以後,林場貫徹“撫育、造林、管護並舉”的方針,累計造林8萬畝,保存面積3.6萬畝,並開展了木材綜合利用和多種經營。木材綜合利用有木材加工、木材削片等;多種經營有采石、培育人蔘、森林狩獵等。
中央站林場,位於嫩江縣境北部,建於1952年。隸屬嫩江縣林業局。原稱中央站森林經營所,1956年改名為“中央站林場”。1979年,經林業部批准,定名為“天然落葉松種子林場”。轄中央站、江灣兩個施業區。林場地處小興安嶺西麓,嫩江上游左岸,為海拔400—600米的低山丘陵區。森林茂密,主要樹種為興安落葉松、樺樹、蒙古柞、山楊等,屬於針闊葉混合林區。場區總面積48萬畝,有林地33.9萬畝,林木蓄積量110多萬立方米;其中母樹林面積為13萬餘畝,林木蓄積量25萬立方米。數年來共選出中齡興安落葉松母樹10萬餘株,已成為黑龍江省天然興安落葉松母樹林基地之一。 [13] 
桃山林業局,有大片紅松原始林和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三大硬闊原始林。動物有馬鹿、黑熊、野豬、狍子、沙半雞、榛雞等。桃山北坡有天然古洞,深20米,內寬4米,高8米,清末年間曾供有“觀世音菩薩”等銅像,傳為“神仙窟”。1982年,國務院批准,在桃山開闢我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天然野生動物飼養狩獵場,面積210平方公里,可供狩獵的動物有馬鹿、黑熊、野豬、狍子、狐狸、貉子、野兔、黃鼬、香鼬、沙半雞、榛雞、鵪鶉、雉雞、野鴨等,河中還有少量水獺和青貂。1983年,國家和黑龍江省在桃山建立了中國旅行社分支機構,接待外賓和港澳同胞。狩獵場內設有3處宿營地,建築面積880平方米,桃山鎮東北還設有桃山滑雪場。 [1] 

小興安嶺動物資源

小興安嶺省位於松花江以北、黑龍江以南、三江平原以西的大片山林地區,包括伊春林區以及綏稜、慶安、木蘭、通河、湯原、鶴崗、羅北等縣市的山林地帶。一般海拔300—1100米,地勢較高,但山坡平緩、山谷開闊。氣温由南向北逐漸降低,植物生長期比大興安嶺地區增長,每年可達120天左右,故植物種類增多,有部分紅松為主的針葉林,其餘大面積為針闊混交林,樹種較多,除紅松外,還有臭松(冷杉)、魚鱗松(雲杉)、樟子松、水曲柳、核桃楸、黃菠蘿、椴、榆等,林下灌木叢生,雜草茂密。棲息的動物種類豐富,主要有駝鹿、馬鹿、猞猁、麝、青羊、豹貓、紫貂,梅花鹿在小興安嶺省地區尚有分佈,珍貴的東北虎已很稀少。小型齧齒類有紅背、棕背、花鼠、松鼠、飛鼠、高山鼠兔、東方田鼠、巢鼠及林姬鼠等。常見的鳥類有斑啄木鳥、綠啄木鳥、長尾林鴞、鴛鴦、松鴉、大嘴烏鴉、普通等。兩棲爬行類見到的有極北小鯢、無斑雨蛙、東北雨蛙、鱉、麻蜥、枕紋錦蛇、蝮蛇等。小興安嶺動物省由於森林茂密,獸類棲息條件較好,應有計劃的建立珍貴動物保護區,使之能長期繁衍後代,促進珍稀野生動物的發展,還要積極發展狩獵業和養鹿業。小興安嶺動物地理省劃分為2個州。(一)山地針闊混交林州山地針闊混交林州位於湯旺河上游,包括伊春市主要林區以及鐵力、慶安、木蘭、通河、遜克南部、鶴崗西北部等山林地帶。這裏地勢均在海拔300—1000米之間,氣候冷濕,山地大面積覆蓋着針闊混交林。伊春林區素有“紅松故鄉”之稱,森林茂密,鳥獸較多,主要獸類有紫貂、松鼠、狍、馬鹿、黑熊、貉、黃鼬、青羊等經濟動物;常見鳥類有灰伯勞,黑啄木鳥和松鴉等。(二)山麓闊葉林州山麓闊葉林州位於小興安嶺東部山麓,包括羅北、鶴崗、湯原、佳木斯等市縣的部分地區。廣泛分佈着地勢起伏的低山丘陵,原始植被大部分已被破壞,丘陵低山處生長着樺、榆、楊、蒙古櫟等次生闊葉林,低平地區已開墾為耕地,故以小型獸類為主。有野豬、狍、東北兔、紅背、黑線姬鼠等,多為對農作物有害動物。主要鳥類有環頸雉、麻雀、普通等。 [14] 

小興安嶺礦產資源

金屬礦產
鐵礦牀在小興安嶺地區,主要分佈:(1)伊春市大西林鐵礦,1967年和1969年先後兩次經黑龍江省地質局第三地質隊進行了普查勘探。(2)遜克縣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牀,是黑龍江省這種類型鐵礦中的最大者。除探明一定數量的鐵礦外,還探明瞭鉬、鎢、銅、鉛鋅的儲量,證實鉬、鎢礦為大型礦牀,鐵、鉛鋅礦為中型礦牀。(3)伊春五星、蘿北大馬河鐵礦兩處,且均為小型礦牀。伊春五星鐵礦。 [15] 
銅礦資源分佈在:嫩江縣多寶山銅礦,探明銅儲量19萬噸,當時因為銅品位低、礦體規模小,勘查工作未能繼續。黑河市付地營子小型富銅、鋅礦牀。礦石呈緻密塊狀,含銅平均品位可達2%以上,伴生有鋅、硫、金、銀、鎘、鎵等,有綜合利用價值。鉛、鋅礦牀分佈在伊春市小西林地區,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鉛、鋅礦牀。白鎢礦牀,在小興安嶺也有分佈,礦牀規模多為大中型,一般品位較高,平均品位多在0.3-0.4%,如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牀,原是針對鐵礦進行勘查的,勘查結果鐵礦僅為中型,而鎢、鋁礦規模均達到大型,成為以鎢、鉬為主的大型矽卡巖型白鎢礦礦牀。 [16] 
小興安嶺蘿北縣都魯河上游、嘉蔭縣烏拉嘎河沿岸都盛產砂金,烏拉嘎鎮是著名的黃金產地,設有國家冶金部直屬烏拉嘎金礦局。烏拉嘎河中游南岸有烏拉嘎硅化木遺址,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12] 
煤田
小興安嶺地區煤炭資源分佈較廣,主要有:
鶴崗煤田(礦區),煤質以肥氣煤為主,其次有肥焦煤、弱粘結煤、肥煤、貧煤、無煙煤等。主要煤層均屬低硫、低磷煤,原煤灰分一般15-30%,揮發分29.6-37.8%,發熱量5756-6800大卡/公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鶴崗礦區新建了新一、興安台、富力、嶺北露天、峻德5個煤礦,並對興山、南山、大陸3個老礦(井)進行了改擴建。
愛輝縣西崗子煤田,煤質為褐煤,原煤灰分33.97%,揮發分43.21%,發熱量4616大卡/公斤。西崗子煤田現有東方紅、西崗子、宋集屯3個生產煤礦,所產煤炭主要供當地使用。
依蘭(達連河)煤田,煤質屬於長焰煤,原煤灰分19.97%,揮發分46.51%,發熱量7500大卡/公斤。另外,達連河組的中部油頁岩段含有油頁岩,也為本區另一有益礦產的層位。依蘭礦區有3個大型露天採區,設計規模為年產原煤170萬噸。
嘉蔭縣烏雲煤產地,第三係為本區的含煤地層,由粉砂岩、泥岩和煤層組成。煤層產於上部,多夾於泥岩中,共有4層,其中可採煤層2層,厚1.2米。煤質屬於褐煤,原煤灰分6.95%,揮發分34.18%,發熱量4512大卡/公斤。
蘿北縣蘿北煤產地,侏羅系為本區含煤地層,由砂岩、礫岩、頁岩互層組成。託羅山區有煤2層,煤層厚約0.5米,最厚達2米,都魯河區有煤3層,有1層可採,煤層厚1.2米。煤質屬於弱粘結煤,原煤灰分17.69%,揮發分36.61%,發熱量4850大卡/公斤。
綏稜縣馬子良煤產地,侏羅系為本區含煤地層,由砂岩、粉砂岩、頁岩、炭質頁岩、凝灰岩和煤層組成。含煤13層,其中可採者有2—6層,煤層厚一般1米左右。煤層頂、底板為泥岩、砂岩。煤質屬於褐煤,原煤灰分12.30%,揮發分45.62%,發熱量4254大卡/公斤。
伊春市伊春煤產地,上侏羅統為本區含煤地層,由灰白色粗粒砂岩、中粒砂岩、灰黑色頁岩和煤層組成。含煤3層,其中可採和局部可採者1層,煤層一般厚0.6-1米左右,厚度不穩定,淺部最厚可達2米,沿走向變化大,短距離就有變薄甚至尖滅現象。煤質屬長焰煤,原煤灰分17.46%,揮發分43.68%,發熱量5461大卡/公斤。 [17] 
嘉蔭縣觀音山,鈉基澎潤土儲量可觀。
藥泉山以礦泉水遠近聞名,被稱為“神水”。藥泉山東側的南泉、北泉、翻花泉和南洗泉的泉水中,含有多種元素,有很高的醫療價值,飲用和浸洗對消化、血液、神經系統疾病有顯著療效,尤其用泥糊蓋對皮膚、脱髮等病症療效甚佳。藥泉山附近有南飲泉、北飲泉、翻花泉和南洗泉,是全國著名的冷水碳酸礦泉。礦泉水中含有氧、硅、鐵、鈣、鈉、鉀、鎂等多種元素,飲、洗能治療胃腸、皮膚、腎炎等多種疾病。 [1] 

小興安嶺社會經濟

小興安嶺行政管轄

小興安嶺地區的的行政管轄,經過歷代演變,大部分地區先秦時期為肅慎族或歲貊人、挹婁人轄地,漢代為夫餘王國,三國時屬北夫餘地,南北朝-唐,為東部為勿吉靺鞨或黑水靺鞨都護府、渤海國,西部為室韋都護府轄地,後為金、遼轄地,元屬遼陽行省,明朝為奴爾幹都司,清代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管轄,嫩江縣清初,為“達斡爾、索倫、鄂倫春戈獵之地”。民國時期,先屬黑河、龍江、綏蘭三道,後屬設置縣制,1929年2月廢除道制以後至1931年9月日本侵略東北以前,基本形成現代縣治格局。
上京路會寧府,代,鐵力地屬遼陽行中書省水達達路,明代,鐵力地域屬奴爾幹都司,到21世紀初,區內行政區域大致有:黑河市鐵力市孫吳縣遜克縣嘉蔭縣蘿北縣訥河市五大連池市克東縣伊春市湯原縣鶴崗市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綏稜縣依蘭縣嫩江縣等。 [1] 

小興安嶺歷史遺蹟

小興安嶺地區,歷史上曾有肅慎人居住地,後歷為女真及其建立的渤海國、金、滿等族人管轄。
區內存有多處原始社會的遺址,比如:訥河市敖包山,山上有二克淺墓羣,為青銅時代的墓羣。墓羣主要分佈在山頂和西南坡,面積約1.4萬平方米。經發掘,隨葬品較少,出土的有陶器,種類有壺、罐、碗、杯等;金屬器多為小型飾品,如銅泡、耳飾、小刀、匕首等。對研究松嫩平原的青銅文化與鐵器時代文化的關係具有重要價值。二克淺墓羣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黑河市卡倫山下有遼金時期的女真古墓羣。已發掘19座,出土各種文物150餘件。
鶴崗市將軍石山,據史料記載,公元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為統一女真各部,命侍衞扈爾漢等“率兵二千人,徵東海薩哈連部(在黑龍江中游),行至兀爾簡河(今鶴崗市境內伏爾基河),刳舟二百,水陸並進,取河南、河北諸寨,共三十有六”。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故將此山稱為“將軍石山”。
興東兵備道道署遺址 興東兵備道道署遺址
蘿北縣望雲峯山下,太平溝鄉興東村,清代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置興東兵備道,有道署遺址。
山區北部,由於與俄國接壤,清代常受俄國軍隊侵擾。卡倫山是清代黑龍江城(又稱璦琿城)的天然屏障,也是清代“庚子俄亂”清軍抗俄的古戰場。1900年7月(清光緒二十六年六月)中旬,沙俄軍隊拖帶四艘駁輪,首先向我卡倫山陣地尋釁,清軍當即奮起自衞還擊,從而揭開璦琿保衞戰的序幕。經過3天的自衞還擊戰,沙俄侵略軍死傷慘重,成為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清軍抗俄古戰場。
20世紀初曾是日本侵略者早期侵佔的地區。山區多處保留有東北抗日聯軍抗日遺址。
伊春市東境老白山曾是東北抗日聯軍的重要活動地區。1933—1942年,先後為湯原游擊隊、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和第六軍的駐地,於今金山屯區(局)白山林場密林深處建有“抗聯營”。著名的抗日將領李兆麟、馮仲雲和陳雷等,均在這裏領導過抗日鬥爭活動。今已列入黑龍江省抗日紀念地。
依蘭四塊石抗聯遺址外景 依蘭四塊石抗聯遺址外景
駱駝砬子,山上有玉皇廟,曾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交通站。愛國道士趙青霖以廟為據點,為抗聯傳遞情報,籌集給養,後被捕犧牲在獄中。
東北淪陷時期,1936—1938年,四塊石是中共北滿臨時省委駐地和東北抗日聯軍三軍、六軍的密營地,並設有三軍、六軍醫院、被服廠。李兆麟、馮仲雲、趙尚志、夏雲傑將軍等曾在這裏領導抗日鬥爭。抗日聯軍將士曾與日偽軍進行過戰鬥,部分指戰員犧牲後葬於四塊石山腳下。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五大連池市境內朝陽山,1938年冬,東北抗日聯軍由六軍二師十一團、十二團和三軍五師八團二連組成的第二次西征支隊到達五大連池市後,在朝陽山山區創建抗聯後方根據地。1939年1月28日,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決定,在朝陽山建立後方密營,作為部隊的休整基地。同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以三、六、九、十一軍為基礎,在朝陽山正式成立第三路軍,張壽籛(李兆麟)任總指揮,總指揮部設在朝陽山。抗日聯軍先後在這裏建立了醫院、修械所、被服廠,併成為中共北滿省委駐地,還建立了北滿省委軍政幹校。1940年7月,日偽軍騎兵“討伐隊”襲擊朝陽山密營,第三支隊政委趙敬夫率領教導隊奮勇抗擊,在戰鬥中,趙敬夫和省委委員張蘭生等壯烈犧牲,密營也被敵人破壞。 [1] 
老金溝抗聯密營遺址 老金溝抗聯密營遺址
綏稜縣四平山下,有老金溝抗聯密營遺址,原名四平山老金溝遺址,是1939年4月至1944年中共北滿省委機關的所在地。當時金策任省委書記,省委機關的周圍還建有醫院、修械廠、倉庫等,還有數十處掩體和瞭望點。這裏是抗聯部隊主要領導人駐地,也是北滿地區黨的地下工作和抗日遊擊戰爭的指揮中心。李兆麟、馮仲雲等先後來這裏參加會議,討論黨政軍大事。這處遺址不僅是我國東北地區抗聯活動重要歷史見證,同時也是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遺址於2005年1月31日被黑龍江省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由於多年的雨水沖刷和腐蝕以及生物破壞造成的很大程度的損毀,僅見建築殘骸遺蹟。該遺址對研究綏稜抗日戰爭革命時期的抗聯活動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6] 

小興安嶺經濟發展

黑河市內,嫩江縣被譽為“中國大豆城”、“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農業產業化基地”和“中國最大北藥種植基地”。嫩江縣交通便捷,齊加鐵路、京加G111公路、嫩呼S208公路、嫩黑S301公路、鶴嫩S303公路、加黑S310公路穿境而過,商貿物流繁榮活躍,已發展成為黑龍江省西北部區域中心城市。 [7]  五大連池市,是全國500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116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之一、國家優質專用小麥原良種繁育基地、全省大豆振興計劃示範市和柞蠶生產基地。用材林總蓄積量2000萬立方米,是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偏硅酸礦泉水儲量豐富,為礦泉白酒、啤酒、飲品、醬油、醋等系列產品開發提供了條件。旅遊資源豐富,具備綜合性旅遊休閒產業開發的潛力。 [8] 
伊春市,林業城市,是國家的重要木材生產基地。伊春林業管理局轄16個林業局,4個縣團級木材加工、機電、建築企業。全市行政區劃面積32759平方公里,總人口l27.74萬,全林區施業區面積396萬公頃。全市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現代生產水平的人造板、傢俱生產企業,產品有硬質纖維板、中密纖維板、刨花板、膠合板、細木工板等;各種規格、材種的居室客房套裝傢俱和辦公傢俱及椅類等;花色齊全、品位高雅的木製工藝品等。產品行銷全國,部分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光明”傢俱已成為全國知名品牌,被國家授予“中國傢俱之王”稱號。全市共建有15個旅遊區100多處旅遊景點,已開發建設了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金山屯大豐河漂流、美溪回龍灣度假村、南岔仙翁山風景區、朗鄉綠色度假旅遊區等。因此,這裏被譽為中國黑龍江小興安嶺上的綠色明珠。伊春市已建成國家級森林公園9處,國家級地質公園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森林公園18處,省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4A級、3A級景區3處、2A級景區11處,AS、2S、3S級滑雪場各1處,國家級狩獵場1處,省級狩獵場3處,全市景區建設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產品結構和空間佈局。 [9] 
鶴崗市,是一座緣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自1917年第一個煤礦開工,已有近百年的開採歷史。煤炭、石墨、糧食、木材等重要資源富集。煤炭地質儲量26億噸,曾是全國四大煤礦之一,是優質動力煤、化工煤重要產地;石墨儲量10.26億噸,品位高、開發條件優良,居世界前列、亞洲第一,年產石墨30萬噸,產量佔全國的1/3,出口佔全國的1/2;擁有黑土良田800多萬畝,年產糧食90億斤,其中優良稻米加工能力650多萬噸,約佔黑龍江全省的1/5;林地面積66萬公頃,城市森林覆蓋率達70%。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是黑龍江四大煤炭企業之一,原煤產量達到1400萬噸,實現税收8.7億元,佔市直全口徑財政收入的17%;黑龍江農墾總局寶泉嶺農墾管理局的14個國營農場有11個在鶴崗,是黑龍江省東部四大墾區之一;省森工總局鶴北林業局是黑龍江省森工系統效益最好的林業生產企業之一;華能鶴崗發電公司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是國家一級火力發電企業;中海油化學公司總投資36.8億元的化肥基地正在建設,2014年投產;中鐵資源集團石墨產業基地已開工建設。 [10] 

小興安嶺旅遊開發

小興安嶺地區諸多山脈,由於植被水源保護較好,許多被開發為旅遊景區。
蘿北縣望雲峯,冬季積雪時間長達6個月,積雪厚度達1米,建有高山滑雪場。
嘉蔭縣觀音山沿東山腳有石砌小徑,其上200米處昔有觀音廟,毀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俄亂”戰火。1927年始設縣級建制時,以山命名佛山設治局,後改為佛山縣。已闢為遊覽地。
依蘭縣煙囱山,為依蘭縣丹青河風景區東南部一景。
五大連池火山羣,地質地貌保存完好,熔岩流動景象清晰,地貌複雜多樣,形態各異,面積達64平方公里,奇麗壯觀。地質專家稱其是“中國少有,世界罕見”,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12座老期火山已被植物覆蓋。其中最高的南格拉球山海拔602.6米,山頂有高出地面70多米的火山口天池;龍門山有天然龍門石寨、火山口森林;東焦得布山有熔岩冰洞、火山口風洞。黑龍江省各地和省外一些單位已在藥泉山東麓建立了50多所療養院(所),加上有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成為全國馳名的療養、旅遊勝地。是1982年國務院批准公佈的全國第一批重點名勝風景區之一。為加強名勝風景區的保護和管理,1983年10月設立了五大連池市,市政府駐藥泉山東側。
蘿北縣名山也是觀光旅遊的好去處,登山可望對岸俄羅斯城鎮阿穆爾澤特城和江中的名山島。名山鎮初設建制時,即以此山命名。
通河縣鏵子山,由於山水相連,風景秀麗,距通河縣城較近,已成為通河縣城廣大羣眾的野遊勝地。
鶴崗市將軍石山,鶴崗礦務局為煤礦工人遊憩,于山麓古戰場遺址上修建了將軍石山莊公園,佔地500多公頃,其中阿凌達湖水面近100公頃。山莊公園四周羣山環抱,峯巒疊嶂。園內建有兒童樂園和槐蔭亭、觀浪亭、神鳥亭、湖心島等。 [1] 
參考資料
  • 1.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地名錄: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557-563 .
  • 2.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 第三卷 地理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179-186
  • 3.    小興安嶺概況  .網易網[引用日期2013-12-19]
  • 4.    黑龍江省桃山林業局.桃山林業局志:桃山林業局,1989:28-29
  • 5.    朗鄉林業局志編纂委員會.朗鄉林業局志:朗鄉林業局,1990:29-30
  • 6.    老金溝抗聯密營遺址  .綏稜文化網[引用日期2016-01-10]
  • 7.    嫩江縣概況  .黑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1-09]
  • 8.    五大連池市概況  .黑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1-09]
  • 9.    伊春市  .哈洽會[引用日期2016-01-09]
  • 10.    鶴崗概況  .鶴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1-09]
  • 11.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地名錄: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578-584 .
  • 12.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地名錄: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584-599 .
  • 13.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地名錄: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660-662 .
  • 14.    黑龍江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志 第三卷 地理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538-542
  • 15.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黑龍江省志·地質礦產志:地質出版社,1993-10 :203-205
  • 16.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 .黑龍江省志·地質礦產志 :地質出版社 ,1993-10 :205-210 .
  • 17.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 .黑龍江省志·地質礦產志 :地質出版社 ,1993-10 :234-247 .
  • 18.    小興安嶺  .攜程旅行[引用日期2021-06-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