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

鎖定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2018年12月28日,中央備案通過、省委省政府批覆《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傳達學習《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研究了貫徹落實意見。2019年1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推進機構改革作了動員部署,標誌着我市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1] 
中文名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
通過時間
2018年12月28日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改革背景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這次改革強化了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最高政治原則,大力度改革機構設置和調整職能配置,更加科學地明晰了黨政軍羣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機構與機構之間、政府與市場和社會之間的治理邊界,是一次重大政治體制改革,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魄力、勇氣和擔當,彰顯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杭州作為省會城市,近年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扛起省會擔當、展現省會作為,堅持奮勇爭先,對照目標、對標先進,當好“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排頭兵,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窗口,形成了改革發展的新優勢。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必須下決心破解全市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此為契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藴含的理念、方法、作風全面體現到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中去,進一步激發改革闖勁、拼勁、幹勁、韌勁,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提供更多杭州素材。
深化機構改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堅持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
深化機構改革,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踐行“八八戰略”,從機構職能上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堅決落實到位,主要機構設置同中央保持基本對應,與省級機構改革有效銜接;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切實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統籌市、區縣(市)、鄉鎮(街道)各層級,黨政羣各領域改革,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充分發揮法治規範和保障改革作用,在改革中完善和強化法治,堅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結合杭州實際,因地制宜,大膽探索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1]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改革特點

一是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這次機構改革的政治主題和首要任務,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從體制機制上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作出制度安排,從機構職能上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
二是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基本原則。這次機構改革,着眼於迴應人民需要、反映人民意願、保障人民權益、增加人民福祉,把更加重視民生和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擺到突出位置,在教育文化、衞生健康、醫療保障退役軍人服務、生態環保、應急管理等領域組建了一批新機構,充實優化了新職能,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三是堅決貫徹中央改革精神和各項要求。着力完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機制,涉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的機構職能做到上下基本對應,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
四是充分體現杭州的市情和特色。根據杭州城市發展特點和功能定位,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在限額內因地制宜優化調整機構設置,結合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數據資源管理、投資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實踐,積極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機構設置,做到既充分體現中央戰略意圖,又反映地方需求和特色,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改革成果。
五是堅持把強化市級統籌與充分調動區縣(市)積極性結合起來,理順市與區縣(市)、條與塊的關係。立足全市域、着眼“大杭州”,把強化市級統籌與充分調動區縣(市)積極性結合起來,理順市與區縣(市)、條與塊的關係,推動形成合力,加快傳統縣域治理向現代市域治理轉變,紮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六是堅持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理順部門間責權關係。優化部門職能配置,堅持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管,一類事由一個部門統籌,更好聚焦落實主責,實現部門責權一致,形成優化協同高效的職責體系。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推動政府更好發揮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機構改革後,共設置市級黨政機構54個。黨委機構15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4個。政府辦公廳和工作部門39個。市委職能部門和市政府工作部門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與中央和省基本對應。同時,適應杭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機構限額內因地制宜設置了部分機構,優化調整一些領域的機構職能。 [1]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改革要求

落實中央關於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和省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打造“移動辦事之城”,積極推進“數字政府”建設。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更大力度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統籌推進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構建“一窗通辦、就近能辦、移動可辦”線上線下一體的政務服務體系。
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打破信息孤島,持續推進移動辦事服務端建設,着力覆蓋醫療、教育、水電氣等公共服務領域;科學配置服務能級,推動量大、面廣、直接服務羣眾的事項向基層便民服務網點延伸。進一步簡化投資審批和商事登記流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完善事中事後監管,積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機制,完善信用約束機制,推動執法監管“一次到位”。加快政府管理理念轉變,探索“事前管標準、事中管達標、事後管信用”新型政府管理模式,持續推進政府治理機制現代化。 [1]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職能設置

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5個領域執法隊伍。加大跨部門跨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力度,完善“部門專業執法+綜合行政執法+聯合執法”的行政執法體系。強化行政執法屬地監管責任,減少執法層級,下沉執法力量,市本級與市轄區只設一個執法層級,區縣(市)實行“局隊合一”體制。健全完善縣鄉行政執法統籌指揮機制,更大範圍整合基層執法力量,在鄉鎮(街道)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全面梳理和精簡行政處罰行政強制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規範執法職責。改進執法方式,更多應用新科技手段,提高執法效能。 [1] 

杭州市機構改革方案組織實施

全面貫徹落實“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原則,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對照時間表和路線圖,有組織、有紀律、有步驟推進機構改革組織實施,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不開口子,確保機構、職責、隊伍按照改革要求及時調整到位,高質量完成改革任務。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後,迅速組織開展新部門組建、人員轉隸和“三定”規定製定等工作,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區、縣(市)機構改革與市級機構改革相銜接,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