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若

(鴨跖草科杜若屬植物)

鎖定
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是鴨跖草科、杜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莖粗壯,不分枝,高可達80釐米,葉鞘無毛;葉片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頂端長漸尖,近無毛,上面粗糙。蠍尾狀聚傘花序,常多個成輪排列,一般地集成圓錐花序,花序遠遠地伸出葉子,各級花序軸和花梗被相當密的鈎狀毛;總苞片披針形,萼片無毛,宿存;花瓣白色,倒卵狀匙形,果球狀,果皮黑色,每室有種子數顆。種子灰色帶紫色。7-9月開花。9-10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台灣、福建、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廣東北部、廣西、貴州、四川東南部;日本、朝鮮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
杜若植株高大,株叢茂密,綠葉濃蔭,觀賞價值較高,屬於優良的林下地被植物,也可用於盆栽觀賞,藥用可疏風消腫、理氣,治蛇、蟲咬傷及腰痛。 [5]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2] 
中文名
杜若
拉丁學名
Pollia japonica Thunb. [6] 
別    名
地藕
竹葉蓮
山竹殼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6] 
鴨跖草目
鴨跖草科
杜若屬
杜若
命名者及年代
Thunb.,1784

杜若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而橫走。莖直立或上升,粗壯,不分枝,高30-80釐米,被短柔毛。葉鞘無毛;葉無柄或葉基漸狹,而延成帶翅的柄;葉片長橢圓形,長10-30釐米,寬3-7釐米,基部楔形,頂端長漸尖,近無毛,上面粗糙。蠍尾狀聚傘花序長2-4釐米,常多個成輪排列,形成數個疏離的輪,也有不成輪的,一般地集成圓錐花序,花序總梗長15-30釐米,花序遠遠地伸出葉子,各級花序軸和花梗被相當密的鈎狀毛;總苞片披針形,花梗長約5毫米;萼片3枚,長約5毫米,無毛,宿存;花瓣白色,倒卵狀匙形,長約3毫米;雄蕊6枚全育,近相等,或有時3枚略小些,偶有1-2枚不育的。果球狀,果皮黑色,直徑約5毫米,每室有種子數顆。種子灰色帶紫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1] 
在分佈區邊緣的廣東北部,有相當多的個體(大約略過一半)聚傘花序僅數個,不成輪排列,雄蕊常有1-2枚退化,花葯無粉。能育雄蕊多於3枚。 [1]  [7] 

杜若近種區別

杜衡( Asarum forbesii Maxim)是馬兜鈴科細辛屬多年生草本。杜衡根稍肉質,叢生,葉類似馬蹄,闊心形至腎心形,葉面深綠色,中脈兩旁有白色雲斑。花暗紫色,花被管鍾狀或圓筒狀,花期4-5月。
高良薑(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是姜科山姜屬植物。株高40-110釐米,根莖延長,葉片線形,花形與杜衡類似,唇瓣卵形,紅白色,花期4-9月,果期5-11月。
從葉形上,杜若葉寬而長,似竹葉,高良薑葉狹長,杜衡差別最大,葉馬蹄形。花形上,杜若開百花,倒卵狀匙形,杜衡開紫花,管鍾狀,高良薑白色中帶紅色絲,唇瓣卵形。三者在基本外觀上差別很大,但是生態習性類似,都是喜陰濕的草本植物。 [3] 
杜衡 杜衡
高良薑 高良薑

杜若產地生境

杜若 杜若
分佈於中國台灣、福建、浙江(樂清、永嘉、文成、泰順)、安徽南部(黃山、休寧)、江西、湖北西南部(宣恩、來鳳)、湖南、廣東北部(大埔、和平、南雄、英德、仁化、乳源、陽山、連縣)、廣西(大苗山、龍勝、三江、全州、武鳴、來賓、天峨、嶺溪、宜山、金秀、賀縣、凌雲、羅城)、貴州(梵淨山、凱里、榕江、獨山、興仁)、四川東南部(彭水、重慶縉雲山);日本、朝鮮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 [1]  [8] 

杜若繁殖方法

杜若 杜若
取幼嫩葉片或莖段帶節芽作為愈傷組織培養的外植體,將葉片和莖段帶節芽用洗潔精清洗後,在流水下衝洗2分鐘,之後用70%的酒精洗30秒(期間不斷搖動)後在操作枱用0.1%氯化汞消毒7分鐘,用無菌水漂洗4-5遍。將消毒完的葉片切成0.7釐米×0.7釐米的方塊,正面向上貼於培養基表面(莖段芽切成0.5釐米左右)。培養室温度25±2℃,暗櫃培養30天。 [4] 
杜若莖段帶節芽愈傷組織誘導的適宜的培養基為:MS+2,4-D1毫克/升+NAA0.5毫克/升+6-BA1毫克/升+CH(水解酪蛋白)500毫克/升。接種後的愈傷組織誘導率達到了65.5%,其中良好的愈傷組織誘導率為63.3%,褐化率為26.3%,愈傷緻密、顆粒狀,易增殖分化培養,可利用率高。 [4] 

杜若主要價值

杜若 杜若 [9]
杜若植株高大,株叢茂密,綠葉濃蔭,觀賞價值較高,屬於優良的林下地被植物,也可用於盆栽觀賞,藥用可疏風消腫、理氣治痛。 [4]  治蛇、蟲咬傷及腰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