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

鎖定
達勒姆堡始建於1072年,其後數經變化,但整體建築仍體現出其諾曼式風格。內有為數眾多的具有歷史與建築價值的遺蹟。(1837年起,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被杜倫大學接管為校舍。)達勒姆以諾曼時期興建的大教堂和城堡聞名,聳立在威爾河灣陡峭的石坡頂上。大教堂及附屬建築位於南面,城堡位於北面。大教堂的大部分建築擁有900多年的歷史,內部供奉有諾森布里亞(Northumbria)的福音傳道者聖卡斯伯特(St. Cuthbert)和聖比德(St. Bede)的遺物,顯示了早期本篤會修道士的顯赫地位。達勒姆大教堂被認為是英國最大、最傑出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遺產,其拱頂的大膽革新已預示着哥特式建築的誕生。 [1-2]  [11-12] 
“一半是上帝的教堂,一半是抗擊蘇格蘭人的城堡。”在歷代、歷世對達勒姆的讚美中,蘇格蘭著名詩人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的描述或許是最恰當的。 [3] 
中文名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 [2] 
外文名
Durham Cathedral and Castle
地理位置
英國英格蘭達勒姆郡
所屬大學
Durham University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世界文化遺產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基本數據

遺產名稱: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 [2] 
Durham Cathedral and Castle
入選時間:1986年(2008年小幅修改遺產範圍) [4]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v)(vi)
地理位置:N54 46 29 W01 34 34
遺產面積 : 8.79 ha [4] 
遺產編號:370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遺產描述

英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英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Durham Cathedral and Castle) [2]  位於英格蘭東北部的達勒姆郡首府達勒姆市威爾河則自北面流經達勒姆,並圍繞住該地之東、南、西方,形成一個狀似“半島”的小河套。達勒姆一帶山巒起伏,傳統上更指它建於七座主要的山巒之上,至於市中心有一塊明顯高出的土地,就建有座高聳入雲,俯視威爾河的著名大教堂。達勒姆城堡和大教堂及附屬建築位於南面,城堡位於北面。大教堂有900多年的歷史,內部供奉有諾森布里亞的福音傳道者聖卡斯伯特和聖比德的遺物,顯示了早期本篤會修道士的顯赫地位。達勒姆大教堂規模之大在當時是很不尋常的,60米長、12米寬的教堂中堂達到了22米的可觀的高度。達勒姆堡(Durham Castle)是英格蘭具有悠久歷史且沿用至2021年的城堡。達勒姆堡始建於1072年,其後數經變化,但整體建築仍體現出其諾曼式風格。內有為數眾多的具有歷史與建築價值的遺蹟。
198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v)(vi),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 (ii):達勒姆大教堂是英國最大、最完美的“諾曼式”風格建築物。 這座星形(城堡)教堂標誌着11世紀羅馬風格雕塑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遴選依據標準 (iv):雖然有人錯誤地認為達勒姆大教堂是第一座“哥特式”紀念建築(它與12世紀在法蘭西島建造的教堂之間的關係並不明顯),但這座建築由於其拱頂的創新大膽,構成了尖塔和克魯尼花邊,一種遠遠領先於它的試驗模式。
遴選依據準則 (vi):在卡斯伯特和聖比德的遺蹟周圍,達勒姆明確了諾森比亞福音和原始本篤會修道院生活的記憶。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達勒姆大教堂建於11世紀末到12世紀初,用來存放聖卡斯伯特(諾森布里亞的福音傳播者)和聖比德的遺骨。它證明了早期比德修道團體的重要性,也是在英國極具諾曼式建築風格的最大建築物。達勒姆教堂的拱頂令人耳目一新,迎來了中世紀的建築風格。大教堂後面是一個古代諾曼底式的城堡,它曾是達勒姆王室大主教的住所。 [4-6]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遺產介紹

達勒姆大教堂建於11世紀末到12世紀初,用來存放諾森布里亞(Northumbria,又譯諾桑比亞、諾森伯利亞)的福音傳播者聖卡斯伯特(St.Cuthbert,又譯聖庫什伯特、庫思伯特)和聖比德(St. Bede,又譯聖彼德、聖貝達)的遺骨。它證明了早期比德修道團體的重要性,也是在英國極具諾曼底式風格的最大建築物。達勒姆教堂的拱頂令人耳目一新,迎來了中世紀的建築風格。大教堂後面是一個古代諾曼底式的城堡,它曾是達勒姆王室大主教的住所。 [2]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諾曼式教堂 

達勒姆以諾曼時期興建的大教堂和城堡聞名,建於1093年到1130年之間的達勒姆大教堂,是英國最典型的諾曼底式教堂,具有柱粗拱圓、窗高壁厚的特點。兩座對稱的四方高塔屹立在教堂的西面,中間又聳起一座,造型即雄渾又壯觀。教堂北大門上,裝飾着一個鬼臉,口中含着被磨拭得很光亮的銅環。這是12世紀的遺物。中世紀時,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罪人,歷經艱辛,來到門前,為的是握住這道門環,以求神的赦免。
走進教堂可以看到當年主教諸侯的寶座和棺柩。教堂仍然存放着聖卡斯伯特、以及英國最早的歷史學家比德(673-735)的遺骨。古城堡(Castle)是達勒姆的又一處名勝。中世紀時,它是防禦蘇格蘭人南下的要塞,也是主教諸侯的官邸,堡內諾曼底時代的小禮拜堂等古建築仍完好如初。19世紀古城堡改為達勒姆大學校舍,13世紀,大廳成了學生食堂。古城堡功能的變化,也正是達勒姆從中世紀的軍事要地和宗教中心轉變為現代大學城的一個縮影。
不少有名的旅遊書籍作家,如比爾·布萊森等等皆認為,達勒姆大教堂是世上最優秀的教堂之一。到一個地方旅遊和在一個地方慢慢地住下來是全然不同的感覺。一些收穫不是三兩天觀光所能獲得的。當然,觀光速度能讓你走得更遠、看得更多。然而,多或少難以判定,得到一些的同時總是會失去一些。 [1]  [6-7] 
達勒姆大教堂是分成幾個部分建造的,為的是保證教會團體很快能有一個做禮拜的地方。根據傳統和現實需求,教堂自東向西而建,以便教堂最主要的部分——用作舉行宗教儀式的祭壇——能夠最先完工。到1104年時,達勒姆大教堂東側部分已經建造完畢,可以安置聖卡斯伯特的遺體了。這座中世紀風格教堂的建造過程與現代工廠並無二致,磚塊的製作都儘可能按照統一的標準,保持精確度是最基本的要求。 
達勒姆大教堂在建築上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就是教堂正廳的石頭拱頂。大多數早期教堂的屋頂都是用木頭製造的,既不夠壯觀,也容易起火。對教堂的建造者來説,建造教堂的目的就是為了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以彰顯上帝的榮耀,因此石匠們開始嘗試用石材來建造高聳入雲的教堂屋頂。使用石頭的挑戰在於其自重,並且它不像木材那樣具有極好的抗張性能,因此用石頭建造屋頂格外困難。早期教堂的石頭拱頂都傾向於簡單質樸,使得教堂正廳也非常狹窄。
達勒姆大教堂是西方世界至今存留的最早的擁有寬大石頭拱頂的教堂。它的革新在於使用石頭肋拱來支撐結構,其餘的拱頂部分則用石頭填實空隙。除此之外,達勒姆大教堂的拱頂還採用了哥特式的尖形穹窿,而不是羅馬式的圓形拱門。尖拱的優勢也體現在結構上——重量負荷不再集中於拱門頂部,而是通過拱門側柱傳遞到地面。這意味着尖拱更適於用來承重。尖拱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在墩距相同的情況下,它使教堂看起來更加高聳,這對於一座紀念性的建築來説,也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尖拱的結構性優勢使大玻璃的使用變得可能,教堂也因此變得更加明亮,通風更好。早期的教堂都有着大片面積的牆壁,上面掛着宗教題材的裝飾畫。隨着大玻璃的誕生和發展,裝飾畫也被畫着宗教題材的彩色玻璃所取代了。 [10] 
這是建築師們首次採用了在英格蘭屬於獨創的十字橫肋穹頂技術,以此克服了羅馬風格中迄今多餘而笨拙的筒形穹頂的建築方式,從而開闢了通向更精細、更纖巧的哥特式藝術之路。原先承受着穹頂的重力和推力的堅固的牆,現在被十字橫肋和支柱替代,重負通過它被導向下方。這種新的構造種類,使更高大的空間和更空靈的外牆成為可能。達勒姆大教堂的嘗試標誌着一種嶄新藝術形式發展階段的肇始,這個發展階段在偉大的哥特式大教堂裏達到了頂峯。由於這個緣故,達勒姆大教堂規模之大在當時是很不尋常的,60米長、12米寬的教堂中堂達到了22米的可觀的高度。據説,電影《哈利·波特》的教堂外景就是這裏。
眾所周知的系列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很多場景都是在達勒姆大教堂拍攝的,或許大教堂也可能是《哈利·波特》才廣為人知的。在影片《魔法石》裏,冰雪覆蓋的靜謐方形庭院,就是達勒姆大教堂裏的庭院,哈利在這裏放飛了他的貓頭鷹。在影片《密室》裏,麥格夫人教霍格沃茲的學生們把動物變成高腳杯,也是在大教堂分會堂裏拍攝的哦。 [1] 

達勒姆大教堂和城堡發展歷史

達勒姆位於英格蘭東北部,北距紐卡斯爾不到30公里。這一帶山丘廣佈,威爾河在山丘之間衝出一道"U"字型急轉彎,留下一個三面環河的小半島。這座小小的山城只有三萬人口,而大學生卻有六千多。它是牛津劍橋之外的又一座大學城。
九百多年前,征服了英格蘭威廉一世佔領英格蘭後,看中了這個易守難攻的小半島。威廉在英格蘭北部遭受到了強大的反抗,最初被派去管理地方的伯爵紛紛被百姓殺死。來自地方的反抗不是唯一的麻煩,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矛盾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北方軍事要塞似乎變得必須,而杜倫所在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使這座城市成為理想的選擇。  
1072年,征服者威廉下令在連接陸地的咽喉處修築一座城堡。達勒姆城堡是一個典型的諾曼式的“木製城寨城堡”,由人工土丘、樹林、防禦塔及圈佔地組成,四周圍着外牆。後來,半島上漸成街市,達勒姆就這樣出現了。 [10] 
中世紀以來,達勒姆曾長期作為主教駐地。那時,達勒姆主教身兼諸侯,宗教和世俗大權一把抓,甚至還統帥軍隊,這在英國是絕無僅有的一例。不過,主教們對該城的教育事業倒也出力不少。15世紀時這裏就辦起了第一所文法學校,即今天的達勒姆學校。1832年,達勒姆創辦了一所大學。論資格,這所大學在英格蘭僅晚於牛津、劍橋,比著名的倫敦大學要早四年。達勒姆大學(即杜倫大學)有十二個學院,校舍分佈在全城各處,甚至已發展到郊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大學東方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現名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的中文系,它在英國眾多的大學中文系中,頗有聲望。就是這個中文系的學生,曾用漢語演出過中國著名作家曹禺先生的話劇《雷雨》。東方學院還擁有一座對外開放的東方博物館(Oriental Museum)。它是英國唯一的一座專門收藏東方藝術品的博物館。 [7] 
Escomb Saxon Church Escomb Saxon Church
城堡裏的諾曼式小教堂(Escomb Saxon Church)是達勒姆歷史最悠久的建築,也是英格蘭保留下來的十分罕見的早期諾曼式建築,它的建造時間可以追溯到1070年至1080年。這座用石頭建造的小教堂,簡樸得像是中世紀古堡的地牢,空氣裏流淌着古老潮濕的味道。小教堂的牆壁和石柱上有大量雕刻,一些有宗教涵義,例如其中一幅雕刻着一個男人帶着兩隻獵犬追逐一隻雄鹿,這被認為是宗教故事裏的聖尤斯塔斯。 [10] 
聖卡里利夫的威廉(William Of Saint Carilef)重返達勒姆主教寶座時,已較以往收斂了許多。這位主教曾歷任英格蘭兩世國王的重臣:先是擔任威廉一世的顧問,為在亂世中搏殺的國王出謀劃策;1088年威廉二世即位,又任命其為首席大臣。但是,當威廉一世的異母兄弟、巴約的奧多發動叛亂時,主教大人卻出人意料地背叛了待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主公,加入反叛者行列,令威廉二世大失所望。因此,兵敗之後,奧多被投入監獄,威廉主教則被解除主教之職並逐出城堡,避居諾曼底。好在3年之後國王不計前嫌,對他重新起用,威廉主教始得官復原職並收回財產。1095年3月在羅金厄姆會議上,知恩圖報的威廉主教支持國王反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坎特伯雷大主教聖安塞姆,國王對其更是寵愛有加。
威廉主教主持達勒姆教區事務的時候,正值新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對教會進行全面的改革並擴大教皇的權力。整個英格蘭都成為這次改革的先鋒。為了因應時勢,威廉主教遂決定為神聖的英格蘭基督教教士卡斯伯特修建一座新的大教堂。
精明的威廉主教選擇了一個絕佳的時間為新教堂舉行奠基典禮。那便是英格蘭和蘇格蘭這兩個夙敵之間的戰爭間隙。更妙的是,他甚至請來了令人敬畏的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三世出席1093年舉行的奠基典禮,馬爾科姆三世居然也欣然應邀前來。馬爾科姆三世是蘇格蘭國王鄧肯一世之子。鄧肯一世被其愛將麥克白謀殺並篡位之後,馬爾科姆三世一度流亡英格蘭。1057年他殺死麥克白奪回王位。1074年承認英王威廉的宗主地位,但很快就不履行其封建義務。
40年後,大教堂橫空出世,巍巍聳立在瓦爾河畔的一座半島之上。蘇格蘭曾五次兵犯英格蘭,但每次都在達勒姆大教堂下止步。達勒姆成了馬爾科姆三世永遠的心病,這恐怕是他當初執鍬為大教堂奠基時所未曾料到的。在最後一次進犯中,馬爾科姆三世不幸落馬,應了那句古話:“壯志未酬身先死。”但是,在此後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裏,蘇格蘭人覬覦的目光從未從達勒姆移開過,而達勒姆堅固的堡壘也一次又一次地頂住了他們的進攻。達勒姆大教堂已成為不可攻克的象徵。
“一半是上帝的教堂,一半是抗擊蘇格蘭人的城堡。”在歷代、歷世對達勒姆的讚美中,蘇格蘭著名詩人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的描述或許是最恰當的。達勒姆大教堂是盎格魯-諾曼式建築中的最雄偉、最成功的一個範例。這裏不僅埋葬着前任修道院院長聖庫思伯特的遺骨,而且還埋葬着神學家和歷史學家聖貝達的遺骨。首批本篤會傳教士在諾森布里亞傳教時,聖貝達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公元9世紀末,諾曼底人挺進英格蘭。為避戰亂,修道士們把葬在林迪斯法恩(又譯林迪斯凡)島的聖卡斯伯特的遺骨掘出,攜帶着它逃往大陸。10世紀末,聖卡斯伯特的遺骨在歷盡風險之後終於在達勒姆找到了它最後的歸宿。僧侶團用石頭為其修建了一座主教教堂。
1022年,負責看管聖器的教堂司事阿爾弗雷德(Alfred)把公元735年葬於賈羅的本篤會教士聖比德的遺骨偷走,獻給達勒姆教堂,與聖卡斯伯特的遺骨為伴。德高望重的聖比德被視為書寫盎格魯-撒克遜歷史的第一人,他在不列顛推廣了公元紀年。除此之外,他還撰寫了大量神學著作。
因了這些遺骨,達勒姆很快成為該地區最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因為與蘇格蘭相鄰的緣故,主教們也受封為伯爵領主。他們不僅可以擁有軍隊,而且還可以造幣。此外,大教堂還擁有特殊的庇護權。當時大教堂的北門上鑲着一隻鬼臉形狀的門環,鬼臉的嘴上拴着鐵環。申請庇護的人可隨時從這裏進入大教堂而不受世俗刑律的懲治。
威廉主教及其繼任拉爾夫·弗蘭巴德(Ranulf Flambard)可以任意支配和享用教堂的所有財富。弗蘭巴德不僅是位斂財高手,也是位經營大師。他在任內完成了大教堂的幾座堂和修道會會議堂的建造。1226年,局部重建的西塔竣工;1280年,唱詩班席的東側也完工,而十字交叉處的塔樓則是在200餘年後才完工,該塔樓屬於垂直風格——後哥特式風格的英國變種。
在大教堂的建設過程中,建築師們首次採用了在英格蘭屬於獨創的十字橫肋穹頂技術,以此克服了羅馬風格中迄今多餘而笨拙的筒形穹頂的建築方式。從而開闢了通向更精細、更纖巧的哥特式藝術之路。原先承受着穹頂的重力和推力的堅固的牆,現在被十字橫肋和支柱替代,重負通過它被導向下方。這種新的構造種類,使更高大的空間和更空靈的外牆成為可能。
達勒姆大教堂的嘗試標誌着一種嶄新藝術形式發展階段的肇始。這個發展階段在偉大的哥特式大教堂裏達到了頂峯。由於這個緣故,達勒姆大教堂規模之大在當時是很不尋常的,60米長、12米寬的教堂中堂達到了22米的可觀的高度。因為側堂的各兩個穹頂區域與中堂的一個穹頂區域的巧妙連接,中廳裏從羣柱到圓柱都顯現出一種有規律的變化。圓柱、穹頂和橫肋上面的鋸齒形圖案裝飾效果明顯,清晰地突出了這種建築形式的特徵。
大教堂內所珍藏的文物,除了修道士的遺骨,還有早期的手寫書、舊教堂的法衣和一個17世紀時的華蓋,華蓋位於洗禮盆上方,雕刻着精美、古雅的圖案。
在1066年諾曼底人佔領英格蘭之後,盎格魯-撒克遜人首先對新統治者進行了激烈的反抗。1068年北方起義,500名諾曼底人的追隨者被殺。征服者威廉派精鋭的遠征軍施以血腥的報復。達勒姆及其周圍這片狹長的土地慘遭蹂躪。為鞏固其統治,1072年威廉一世把達勒姆城堡的管轄權委託給達勒姆主教。在此後長達750年的歲月裏,這片土地的命運便握在了其精神統治者的手裏。直到1836年,達勒姆大主教才失去其數個世紀以來不受限制的世俗權力。 [8-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