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長青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榮成市青魚灘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尋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鎖定
李長青,男,漢族,1967年10月生,山東榮成人,1988年8月參加工作,199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 [14]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3]  ,山東省榮成市尋山街道青魚灘社區黨委書記 [1]  、居委會主任,尋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 
中文名
李長青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7年10月
畢業院校
山東省幹部管理學院
出生地
山東榮成

李長青人物履歷

1988—1997年 榮成農機任職
1997—1999年 榮成市農委副主任
1999—2001年 榮成市港西鎮鎮長
2001—2002年 榮成市港西鎮黨委書記
2003—2003年 環翠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2003—2005年 榮成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榮成市青魚灘漁業公司黨委書記、山東尋山水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2005年—,山東省榮成市尋山街道青魚灘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尋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5] 

李長青擔任職務

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4]  [6]  [12-13]  ,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3] 

李長青人物事蹟

李長青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在港西鎮任職期間,他確立了“招商引資、借外興鎮”的目標,依靠誠信待人、服務取勝,高強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短短三年時間內,累計引進外商投資項目40多個,開業外商合資、獨資企業30多家,將港西鎮打造成遠近聞名的外資鎮,成為威海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一面旗幟。其本人也因工作成績突出,被上級破格提拔為威海市環翠區副區長主抓招商工作,成為當時威海市最年輕的副縣級領導幹部。 [19] 
2003年,因需回鄉照顧長期患病在牀的父親,並應家鄉父老的期盼,他毅然辭去威海市環翠區副區長職務,回到家鄉挑起發展重擔。彼時,隨着自然漁業資源的日趨枯竭,傳統近海捕撈業嚴重萎縮,以捕撈業為基礎的冷藏、加工、運輸等產業隨之陷入發展困境。他上任後,果斷提出“科技興海、產業富民”發展戰略:緊密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現代海水增養殖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並以產業振興為基礎,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努力打造共同富裕新典範。 [19] 
他領導組建了“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多個省級以上創新平台,實施省級以上技術開發計劃50多項,其中,“863”“973”等計劃2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海洋創新成果獎等各類重大科技成果18項,為現代海洋農業發展提供強力的技術支撐。已建成8萬立方米水體的工廠化育苗基地和10萬畝海上生態養殖基地,培育出“愛倫灣”海帶、“蓬萊紅”、“蓬萊紅2號、3號”櫛孔扇貝及“尋山1號”皺紋盤鮑等多個國家水產新品種,年繁育量30億單位以上。年產鮮海帶40萬噸、龍鬚菜10萬噸、鮑魚2萬噸,牡蠣、扇貝、海蔘、海膽、真海鞘等海珍品3萬多噸,成為國內重要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示範基地和貝藻間養生態漁業基地。公司先後被確定為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基地、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範場、國家級海帶和鮑魚良種場等。 [16]  [19] 
在不斷壯大海洋經濟主導產業的基礎上,他注重依託漁業資本積極推動集體經濟向現代加工製造業延伸,建設了12萬多平米的海洋食品冷鏈加工及生物提取基地,年加工各類海洋食品11萬多噸,生產的“愛倫灣”系列海帶食品入選“山東三珍”產品 [18]  ;採用先進的生物酶解技術,開發出海藻生物肥產品,已推廣到全國農業重點產區;實施了微藻養殖工程,提取蝦青素、巖藻黃質保健產品,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同時,提升海洋牧場建設水平,積極發展海洋文旅產業,形成科普研學、海上採摘垂釣及餐飲等精品休閒漁業項目,年接待遊客達10萬人次以上,實現海洋產業全鏈條融合發展。投資3億多元改擴建了下屬的威海鍛壓有限公司,成為膠東地區最大的自由鍛生產企業,將一家漁業企業打造成了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19] 
尋山集團產業基地
利用產業發展打下的良好基礎,直接吸納就業3000多人,拉動周邊5000多户羣眾從事配套產業,實現增收致富。還率先佈局了鮑魚的“南北接力”養殖,經過十多年的示範帶動形成了廣泛的集羣效應,越來越多的南方養殖户主動融入“鮑魚遷徙養殖大潮”,促進了當地的勞動力就業,以及加工、物流、住宿、餐飲等周邊行業蓬勃發展。他從利於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建成了北方最大的鮑魚集散中心—愛倫灣鮑魚港,創造了3500多個靈活就業崗位,開創了“鮑業富民”的新局面。 [17]  [19] 
愛倫灣鮑魚港
為了使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羣眾,他開創構建了“一企帶動、數村受益”的新模式,以青魚灘村為主體,先後將周邊8個村納入到統籌發展體系中。投資規劃建設了中心社區,實現水、電、氣、暖全部入户,並配套了便民服務中心、文體廣場等設施,全方位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同時,在他的垂範倡導下,誠實守信、崇德向善、友好互助的文明風氣在社區不斷呈現,社區廣大居民主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每年都積極參與“慈心一日捐”等慈善公益活動,尤其當國家經歷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災害和挑戰的磨礪時,社區集體和羣眾都紛紛踴躍捐款捐物,積極貢獻愛心力量,彰顯了社會擔當,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認可與表彰。社區既擁有城市化的配套功能,還保持了淳樸的鄉俗民風,先後獲得農業部“美麗鄉村”和山東省“美麗鄉村”榮譽稱號,還獲評“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村”、“社會慈善事業明星單位”等稱號。 [19] 
青魚灘社區
多年來,他紮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堅持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淋漓盡致地體現着自己的一腔愛民情懷,竭盡全力造福家鄉父老。回鄉伊始,就着手構建自主福利保障體系,並且隨着產業的持續壯大,不斷同步提升轄區羣眾的福利待遇水平和覆蓋範圍。社區男60週歲、女55週歲以上的居民每月都可以領取不同檔次的養老金,還享受暖氣費減免、天然氣和用電支出補貼,油、米、面等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種節日福利也都按期發放;全額承擔了轄區居民子女及公司職工子女高中教育階段的學費和住宿費,讓轄區廣大學子享受到十二年義務教育待遇,考上大學的還可以按錄取院校層級獲得對應的獎學金;對接轄區學校,發放獎助學金和捐贈教學設備、學習用品等,併為改善教學設施捐款墊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托起了“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感。經統計,每年用於福利發放及社區改造提升等方面的支出費用都在2000萬元以上。 [19] 
李長青一以貫之地按照習總書記“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重要指示,以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以強化黨組織建設為引領,通過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帶領大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做出新業績,創造新輝煌。 [19] 

李長青人物榮譽

2005年6月,被中國水產協會任命為中國水產協會海水養殖協會分會委員;
2006年4月,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2007年1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評為“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8年1月,當選山東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2008年12月,被山東省漁業協會評為“改革開發30年漁業發展十大優秀企業家”;
2009年7月,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評為“威海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
2009年10月,當選現代海水養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2010年3月,當選山東省漁業協會副會長 [7] 
2013年1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4] 
2014年3月,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8] 
2016年1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齊魯鄉村之星”榮譽稱號 [9] 
2016年6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 [10] 
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1] 
2018年1月,當選“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5] 
2023年2月,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3] 
2023年5月,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鄉村振興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 
2023年6月,自然資源部授予“2022年度海洋人物”榮譽稱號; [15] 
2023年12月,入選山東省委組織部“發現榜樣”人選名單。 [21] 
李長青

李長青人物評價

他是科技興海的先行者。組織建立了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台,獲批國家海帶、鮑魚良種場,為現代漁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他是海洋牧場的建設者。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建立10萬畝生態養殖基地,年產鮮海帶、鮑魚等海產品50萬噸,耕海牧漁建起現代化的藍色糧倉。
他是鄉村振興的踐行者。秉承產業富民的初心,先後組織將9個村納入統籌發展體系,建立完善的居民養老、福利保障政策,努力打造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典範。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