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金藻

鎖定
李金藻(1871年—1948年),又名琴湘,別號擇廬,生於天津。少讀私塾,18歲入縣學。1900年庚子事變後,先後在喬氏蒙養學堂、民立第一小學及師範講習所做教員,1903年去日本,入弘文學院師範科。回國後在直隸省學務處服務。1908年,李金藻奉派參加在美國召開的萬國漁業會,並隨行考察教育。1910年受南洋勸業會之邀應聘專門研究員,遊歷漢、滬、蘇、杭等地調查學務。1912年任直隸署教育科主任。1917年再赴日本考察,回國後在直隸社會教育辦事處任職。1919年,李金藻奉派接管德華學校,改名為大營門中學(原中西學堂舊址),他出任校長。1920年,他應聘為扶輪中學教育會顧問;1926年出任河北省教育廳秘書及廣智館館長。後任省政府秘書、河北省第一圖書館館長、天津教育局局長、省教育廳廳長等職。晚年致力於社會教育,尤其對戲曲改良建樹很多,著有《詩緣》、《重陽詩史》等。 [3] 
中文名
李金藻
別    名
琴湘、擇廬
籍    貫
天津
出生日期
1871年
逝世日期
1948年
主要成就
擔任過大營門中學校長(現天津市海河中學

李金藻人物生平

李金藻(1871—1948年),字芹香,又署琴湘,別號擇廬。近代著名教育家。天津人。1903年赴日留學,入弘文學院師範科。歸國後任直隸學務處省視學與總務課副課長。1912年任直隸巡按使公署教育科主任。1917年,再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任職直隸社會教育辦事處,多所創舉。1921年出任江西省教育廳長,1925年辭職迴天津。1929年以後,歷任天津廣智館館長、天津市教育局局長、河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晚年致力於社會教育,尤其對戲曲改良建樹很多,著有《詩緣》、《重陽詩史》等。 [1] 

李金藻後世紀念

感念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李琴湘先生的卓越成就 ——紀念李琴湘先生誕辰140週年學術討論會在海河中學召開 [2] 
2011年4月16日下午,由天津市建築遺產保護志願者團隊、《天津詩人》雜誌社聯合發起的“紀念李琴湘先生誕辰140週年學術討論會”在天津市海河中學召開。出席討論會的有海河中學的校領導以及天津文史界的專家近30人,特別是李琴湘先生的後人李甡先生專程從北京趕到天津參加了此次紀念活動。海河中學的青年教師代表也列席了會議。
討論會上,李甡先生講述了他所瞭解的祖父李琴湘先生的生平片段,澄清了學術界的一些疑惑問題,尤其是詳實地介紹了李家當年與周恩來的密切關係。周恩來在南開中學讀書時與李甡的父親李福景是同學,李琴湘先生曾資助過周恩來讀書,為此周恩來念念不忘李家的恩情,兩家人長期保持着近乎親人般的往來。此次來津,李甡先生還特意到周鄧紀念館, 將自己珍藏的老照片及同時有周恩來和鄧穎超兩人親筆簽名的簽名簿等獻給國家。各位與會專家也分別從天津近代教育、詩歌、戲曲、 楹聯、 書法藝術等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各自對李琴湘先生研究的成果。
討論會現場 討論會現場
在紀念活動中,李甡先生將他多年收藏的祖父李琴湘先生為他親筆題寫的卷軸贈給海河中學,還將一張特意放大的李琴湘先生晚年的相片贈給學校。 主辦單位還將天津圖書館收藏的李琴湘先生兩種楹聯集——《擇廬聯稿》和《五雀六燕集》的影印件贈予李甡先生。 天津藝術史專家、天津市教委幹部劉恆嶽將國家督學劉長興先生為此次紀念會題寫的卷軸送給李甡先生。
主辦單位還為本次學術討論會專門印行兩種“紀念李琴湘先生誕辰140週年學術討論會專集”——《天津記憶·金聲琴韻錄》和《天津記憶·擇廬楹聯錄》。前者收有關於李琴湘先生的研究文章21篇,後者收錄李琴湘楹聯集《擇廬聯稿》和《五雀六燕集》,並有整理者的簡單註釋。會議還專門印行了“李琴湘先生誕辰140週年學術討論會紀念藏書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