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路

(著名華人投資家)

鎖定
李路,本名李錄,傑出華人投資者,美籍華裔投資人兼對沖基金經理,1966年生,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經濟學、法學和工商學碩士學位。
中文名
李錄
別    名
李祿
李路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河北唐山
出生日期
1966年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代表作品
Moving the Mountain: My Life in China
職    務
經理

李路人物生平

從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到哥倫比亞大學翹楚
李路出生於1966年,文革剛剛開始的一年。如果不是文革,那麼他的家庭背景應該算“非常良好”:他的祖母是唐山市第一批女大學生之一,而父親也是一名工程師。可當他只有9個月大的時候,父親就被送到了一個煤礦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而母親則被送到了一個勞改所。
臨走之前,李路的父母只好將兒子託付給別的家庭,這種寄養生涯一直持續了大約十年。在開始的幾年中,李路輾轉於幾個家庭之間,最後,他被送到了家鄉唐山一個文盲礦工的家裏,就是在這裏,他和這個礦工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李路説,小小年紀就與家人分離,這教會了自己惡劣條件下生存的技能。
10歲後,他與父母和兩個兄弟重新團聚。然而福兮禍所倚,正當文革的風雲從華夏大地上慢慢消散的時候,正當李路一家以及無數家庭沉浸在團圓的氣氛中時,他的家鄉唐山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大地震,造成了大約24萬人遇難,撫養他的礦工家庭也在其中。
李路沉浸在悲痛當中,雖然自己的家庭在地震中倖免,可是他認識的大部分人都離開了。在無情的天災面前,李路的生活喪失了樂趣,也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他整天混跡於街上的小混混當中,以打架鬥毆為樂。
是他的祖母改變了這一切,鼓勵他開始要用功學習,為李家光耀門楣。在祖母的諄諄教導下,李路學習非常用功,最後考上了南京大學物理學專業。
在哥倫比亞大學,除了獲得獎學金,李路還成為該校第一批同時獲得三個學位的學生之一:經濟學、法學和工商學碩士學位。

李路投資之路

1993年,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的一次講座中,李路赫然在列。上世紀90年代的金融市場是牛市的天下,而對沖基金也正在慢慢崛起。帶着對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質疑,李路並不相信中國有所謂的金融市場,但正是巴菲特改變了李路的看法。
受巴菲特的啓發,李路將出版社給的寫書的預付款開始投資於股票市場。1996年畢業之前,這筆錢已經擴大到相當的規模,李路甚至覺得自己可以退休了。
但他還是接受了證券公司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的工作,1997年,他創建了對沖基金——喜馬拉雅夥伴基金。隨後他還建立了一隻風險投資基金,為下一步投資美國高科技公司作準備。
當時的華爾街是投資的天堂,互聯網和信息熱剛剛興起,李路通過和Random House董事長貝恩斯登的良好關係,迅速吸引了各界名流成為該基金的客户。其中包括金融家喬勒姆克伯格、新聞集團董事史丹利舒曼以及對沖基金經理傑克納什。
然而,新生的對沖基金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1998年,也就是李路基金成立的第一年,他的以投資亞洲股市為主的基金,由於受到亞洲債務危機的影響,淨值損失了19%。李路當時的感覺是,辜負了信任自己的人,感覺糟透了。
隨着亞洲債務危機迅速消退,他的基金淨值開始反彈。到了1999年年底,李路的基金已經補回了損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