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象元

(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進士)

鎖定
李象元(1661---1746 ),字伯猷,廣東程鄉縣(今梅州梅城金山)人,清朝進士,為清代嘉應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著有《賜書堂集》傳世。 [1]  [4] 
全    名
李象元
伯猷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日期
1661年
逝世日期
1746年

李象元人物簡介

李象元,家素業儒,少年勤奮攻讀,學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 1691 年)中進士,授翰林院之第一人。任山東典試副主考時,他不嫌貧賤,認真選拔賢才。依清例,典試官考對取卷名額例有分配,但他僅薦取一名,此人年齡較大,足跛。主考官奇之。李象元説:“此人五官雖有缺陷,但道德文章甚好,有奇才,我特取之。“後此人任廣東巡撫,有政聲。李象元在山東典試後,以病乞歸,築“賜書堂”於城內鳳尾閣,廣集經典,藏書極富。他平日手不釋卷,後進問業,均細心析疑解惑,培育不少人才。其子侄輩中,中秀才、舉人、進士的便有10餘人。李象元平日布衣蔬食,生活極為儉樸,常教育子孫為政必須清廉,勿受非分之財,而對於貧苦者常予賙濟,並且熱心公益事業,先後倡修饒公橋和狀元橋於梅縣附城。縣人韓慕廬稱其學行“為粵東最”。其長子李端,為雍正元年翰林,任江荊溪(宜興)知縣;孫李逢亨,是乾隆十六欽點翰林。李氏一門三翰院,極為時人所稱道。旅港鍾應梅教授在其所著的《客人先生詩傳.李象元》中有:“三世宮袍玉殿來,文章有價自為媒。賜書堂外行人過,異代猶誇翰苑才”,詩讚李家。
李象元於乾隆十一年病逝,終年86歲。 [1] 

李象元人物生平

李象元,字伯猷,號惕齋,梅城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經散館考試,授翰林院檢討。清朝260多年,嘉應州考取文進士者67人(據《采芹錄》),李象元是第一個考取進士的人。
李象元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羣書,學識淵博。幼時家貧,無力購買各種書籍,“每聞人有異書”,必前往借抄,苦讀強記,終於學有所成。康熙二十六年(1687)參加鄉試,房考官為新會尹賈河間,對他的考卷“深加歎賞”,“詫為奇文”,加以推薦,中式鄉試第二名。第二年,賈河間特邀李象元往新會圭豐玉台寺讀書,並給予諸多優待和照顧。他刻苦力學,虛心向賈河間討教,學業大進。
李象元在翰林院時,曾輪值南書房,充任大清一統志撰修官,並受命撰寫《五經集説》。他工於詩,著有《榮賜堂詩集》。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一月,有一天,康熙帝親臨南書房,命各詞臣賦詩,題目是《梅須遜雪三分白》。李象元作一首七律:
梅花雪片共含春,素質清姿各自新。疏瘦寒葩堪比五,霏微冷豔更離塵。
同承天澤原無競,靜玩瑤華卻有真。調鼎資梅耕賴雪,容顏雖異德仍均。
為康熙帝所讚賞,被列為第一。康熙帝把親自書寫的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齋心》詩一幅賜給李象元,並題詞作為獎勵。李象元南書房“御試第一”,從此美名飲譽京師。康熙帝把親自書寫的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齋心》詩一幅賜給李象元,並在條幅上題:“尋章摘句,華麗詞藻,非帝王之所本,聯二十餘年,兢兢業業,未常晷刻少釋。萬機自警,有始無終之誚,念茲在茲也。政事稍暇,頗好書射。歷年以來,所積臨摹賜卿等觀看。”
李象元生平好聚書,由京師歸裏時,所攜各種圖書冊籍充箱盈筐。歸途中又到處搜求奇文異書。除經、史、子、集等外,舉凡各種野史、稗史、音韻、訓詁、醫藥、星象、占卜等書籍均在蒐集之列。故家中藏書豐富,有“嘉應二酉”之稱。他在家摒除官場中各種應酬,潛心研讀。“數十年閉户攤書”,“目不停閲,手不停披。”到老年也沒有停止過閲讀。對禮樂的源流、古今聲韻、考據、天文等造詣很深。尤其對宋、明程朱理學有精湛獨到的研究。著有《賜硯堂集》傳世,在當時他的學問文章有“粵東第一”之譽。
李象元秉性正直耿介,對當時科場考試中的賄買、通關節等舞弊現象深惡痛絕。康熙三十八年(1699),他被任命為山東省副主考,赴魯時曾賦詩明志:“恐有焦桐留釁火,肯教瓦釜雜鍾嗚?微臣自許惟公慎,願竭涓埃贊治平。”到後,“嚴絕請託,有以厚利陷者,屹不為所動。”並且“與諸臣焚香盟誓”,以唯才是舉為原則,務必遴選有真才實學的人。在閲卷過程中,認真謹慎,與正主考一起對各士子的考卷,一一加以比較鑑別,“凡去取高下,商榷往還,至再至三。”故所選拔的多是知名之士,為當時的輿論所稱讚。如乾隆時任文華殿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山東人趙國麟,曾多次赴考,均因家貧,未“通關節”又背微駝而未被錄取。李象元慧眼識英才,於眾多考卷中,發現趙國麟為文揮灑自如,沉雄穩健,實出眾人之上,便堅持選拔他為第一名解元。依清例,典試官主、副考對取卷名額例有分配。李象元僅取一名,其餘均由正主考錄取,正主考甚覺詫異。李象元謂:“此人雖五官有缺陷,然有奇才,特錄之。”李象元見趙國麟家貧,特資助他赴京城參加春闈,終於考取了進士,後任安徽、福建等省巡撫,為官清正,擢為朝廷大臣。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一天臨朝時,垂詢近臣,近年各省鄉試,以何省聲名為佳?近臣均奏以李象元參與的山東鄉試最為“公明”,選拔的多是“宿學名儒”。康熙帝特賜松花江綠石硯一方給李象元,以資嘉勉。李象元於硯上撰銘曰:“皇帝之錫,筠姿玉質,異韞輝山,文明是弼。制自尚方,球貝莫比。磨研維勤,厥用罔窒。寧靜之中,有斐斯出。勖哉臣學,世守勿失。”此硯今已失傳。
李象元為官後仍布衣蔬食,澹泊自如,薄名利,無意於仕途。任山東副主考後幾年,便告病乞歸。於城內金山之麓築御書樓,匾“賜硯堂”。康熙帝曾前後兩次徵歸,他均以病辭。
李象元生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終於乾隆十一年(1746),享年85歲。死後葬於梅江區龜潭。
李象元從儒家學説觀點出發,不迷信風水。他對堪輿、日課、占卜等諸術頗熟稔,但不為其所惑。對客家人擇地埋藏先人骸骨,他認為“孝子慈孫,為化者謀久遠”,是宜擇地,這樣可“以安先人”,“防水泉蟲蟻”。而後代子孫,有的“偶罹災禍,輒歸咎於冢墓”,便“議遷棺骸”,這真是“莫測其何心!”李象元不信“浮屠、 鬼神及人之説,儒者不敢信”。他認為“人生有始必有終”,有生便有死,生與死是自然現象。故臨終前一再訓誡子孫,他死後“勿延僧供佛”等。 [2-3] 

李象元軼事典故

李象元不單自己努力,也重視人才教育、愛惜賢能,在他言傳身教下,他的家族出現科舉極為罕見的“公孫三翰院”“叔侄四翰林”,成為文化之鄉梅州亙古傳頌的典範。李象元還有三個兒子、四個侄、四個孫均考取了舉人,科甲可謂盛極一時。他的外孫葉承立在他“篤課”下,也考取了進士。
資料顯示李象元創辦的私塾和書屋有御書樓、東園李氏私塾(練武樓、上學堂、下學堂)、學詩堂等。據説,李象元回到老家安享晚年本是情理之中,可寶刀未老的他卻閒不下心來,御書樓建好後,鄉里中人凡有登門問學業者,李象元均相待以禮,細心析疑解惑,扶植後學,鄉鄰親友受他的私塾教育、陶冶成材者不乏其人。目前我們在御書樓還可以看到小院內的照壁和古井,據説當年李象元廣集經典,藏書極富,手不釋卷的他每天都要在閣樓裏看書,晨夕恪瞻康熙御筆抄錄的《王昌齡齋心詩》。
城隍廟街《學詩堂》修繕記事序言中記載道:“翰林李象元在京都故宮南書房供職十多年,為官清廉,一生愛好博覽羣書;尤對詩詞歌賦有獨特愛好。辭官歸鄉里後,全心盡力培養子侄宗親潛心攻讀詩書,創建宗族私塾興教辦學,取名為“學詩堂”。
李象元的故事很多,包括他刻苦用功、慧眼錄取趙國麟、點撥家庭教師藍欽奎、平息民間械鬥等,無不體現他勇於開拓、主持公義、愛國懷鄉、關心後進的客家精神。李象元晚年在任山東典試副主考後以病乞歸,在家中興辦私塾治學講學,他為慕名前來求學的李氏及鄰近子弟傳道授業解惑。後進問業,他均細心析疑解惑,給他們上課從不收取分文,今日道來,仍然難能可貴。
李象元平日布衣蔬食,生活儉樸,常教育子孫為政必須清廉,勿受非分之財,而對於貧苦者常予賙濟,並且熱心公益事業。他以豐富的學識,人格的魅力,廣泛的影響,為家鄉人民做了許多實事和好事,先後倡修饒公橋和狀元橋,並親自為狀元橋作《重建狀元橋題名簿序》。他到老年也沒有停止過閲讀,對禮樂源流、古今聲韻、考據、天文等造詣很深,尤其對宋、明程朱理學有精湛獨到的研究,著有《賜硯堂集》傳世。 [6] 
鄉里中人凡有登門問學業者,李象元均相待以禮,細心析疑解惑。相傳乾隆時任山西省按察使的嘉應州人藍欽奎(今城內藍屋巷人),年青時,文章詞賦獨步一時,但屢參加鄉試不中,經李象元從旁指點後,終考取了舉人,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進士。當時粵東地區士林認為開創粵東文運的始於李象元。清《光緒嘉應州志》給予他高度的評價,稱“郡邑化之,文風日起”。 [2] 

李象元親屬成員

弟弟:李嘉元,清朝舉人,四川南充縣知縣。 [9] 
弟弟:李德元,清朝明通榜進士。 [9] 
長子:李端 [2]  ,清朝進士。 [9] 
二子:李嶪,清朝舉人,寧遠州州判。 [9] 
兒子:李竦,清朝舉人,河北大名縣知縣。 [9] 
兒子:李崿,清朝舉人。 [9] 
兒媳:陳氏,翰林進士陳鶚薦的女兒 [6] 
侄子:李直 [2] 李峒李瑋李瓚李峯 [9] 
外孫:葉承立 [6] 
盤龍橋李屋共出了一位翰林、二位解元、八位舉人,兩位解元分別是李象斌李載熙,八位舉人分別是:武舉人李象華李象蘭,文舉人李重熙李學恂李學恆李天驥李景暘李倬漢。除此之外,盤龍橋李家還出了十位秀才和賢士,如葉璧華的夫君李蓉舫、黃遵憲的啓蒙老師李欽穎、與古直、鍾動、曾伯諤等組織“冷圃”詩學社的李季子等等。 [7-8] 
李象元對教育後代,扶植後學不遺餘力,鄉里親友受他的教育、陶冶成材者不乏其人。他的兒子、侄、孫輩在他言傳身教下成為翰林。李象元長子李端,字山立,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官江蘇荊溪(今宜興)縣令;李端長子李逢亨,字方廈,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故當時粵海儒林盛傳李象元“公孫三翰院”的佳話。
李象元侄李直,字敬夫。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清朝嘉應州有十八人入翰林院。李象元三代四翰林的美談,幾百年來在嘉應州廣為流傳。
李象元還有三個兒子、四個侄、四個孫均考取了舉人,科甲可謂盛極一時。他的外孫在他“篤課”下,也考取了進士。
李象元的後裔七八百人分散居住在祖國大陸各地和泰國、緬甸、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亞、美國、加拿大、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2] 

李象元人物評價

清《光緒嘉應州志》稱其為“郡邑化之,文風日起”,而當時粵東地區士林更認為李象元開創了粵東文運,縣人韓慕廬稱其學行“為粵東最”。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