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菂

鎖定
李菂(dì),1972年5月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天文學家,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二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射電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學家,星際介質演化及恆星形成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FAST(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之江實驗室計算天文首席科學家 [1]  [4]  [8-9] 
李菂於1995年獲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系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5年在美國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做天文學者;2007年至2011年在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做研究員;201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2015年至2018年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總工程師;201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8年起任FAST首席科學家;2019年5月加入九三學社 [1]  [3-4] 
李菂主要從事天體物理及空間科學方面的研究,設計河內恆星形成的觀測研究、射電天文儀器和技術、天體化學和光譜學、脈衝星搜索及快速射電暴、數據分析算法 [1-2] 
中文名
李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重慶
出生日期
1972年5月
畢業院校
康奈爾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國新聞週刊》2023年度影響力人物
學    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李菂人物經歷

李菂
李菂(4張)
1972年5月,李菂出生於重慶市 [8] 
1991年9月至1996年6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學系核物理專業,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輔修計算機軟件專業 [3] 
1995年9月至2002年2月,就讀於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系天體物理及射電天文專業,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3] 
2002年,向南仁東自薦,想要加入中國天眼FAST項目 [29] 
2002年2月至2005年5月,在美國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做天文學者 [3] 
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任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和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學者 [3] 
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任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員 [3] 
2007年,開始參與FAST立項任務書的編撰 [29] 
2008年8月26日,被中國科學院聘為FAST項目科學家 [10]  。隨着與中國國內交流的日益頻繁和FAST工程開工在即,李菂回國的心願越來越迫切 [11] 
2012年,放棄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工作,全職回到中國,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恆星形成及星際介質演化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射電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學家 [2-3]  [11]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總工程師 [3] 
201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  ;12月21日,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 [20] 
2018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學家 [3] 
2019年5月,加入九三學社 [4] 
2020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中國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開講啦 [33] 
2021年6月28日,受聘為德州學院“天衢英才”傑出人才 [23] 
2023年8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12]  ;10月30日,獲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資助 [4] 

李菂主要成就

李菂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李菂 李菂
李菂主要從事天體物理及空間科學方面的研究,參與領導多項觀測計劃。創建中性氫窄線自吸收(HINSA)的觀測方法,在天文學中首次確立分子云中的原子丰度;發展了原子丰度時變模型,給出了恆星形成的時標上限和銀河星際低能宇宙線的強度;首次成功測量HINSA塞曼效應,推進解決恆星形成三大經典難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以《自然》封面文章形式發表;首次發現星際分子氧氣(第二作者),受到PASP特約綜述文章高度評價;合作發現冷雲邊緣的熱分子氫,被《自然》雜誌評為天文方面的亮點成果。
李菂將傅里葉變換應用於輻射SED求逆計算,發展的新算法成功逆解塵埃輻射積分方程求温度分佈,得到PASP綜述文章高度評價,被稱作是“天文普遍求逆問題的優秀解法之一”。多波段系統研究大質量緻密核,取得大質量星區的出示物理和化學條件,發表美國《天體物理》雜誌系列論文。因對Herschel空間望遠鏡差分接收機的傑出貢獻獲美國宇航局優秀團隊獎成員;參與發現大顆粒塵埃,得到《科學美國人》等報導。
李菂提出和參與搭建FAST第一套接收機及第一套譜線終端,提出和主持實現了世界首創的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模式,提高FAST巡天效率3倍以上。領導發現FAST第一顆新脈衝星、第一例新快速射電暴、主導發表FAST第一篇譜線探測論文、第一篇FAST新發現脈衝星系統計時論文等。科研成果連續入選2021、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1]  [4] 
  • 學術論著
據2024年1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星際介質演化及恆星形成研究團數據,李菂發表期刊論文200餘篇,以第一或通訊(含共同)發表的期刊論文100餘篇,包括《自然》《科學》正刊6篇 [10]  [13]  。以下為代表論著:
  1. Niu C.-H., Aggarwal K., Li D.* et al. A repeating fast radio burst associated with a persistent radio source[J], Nature, 2022, Vol. 606, 873
  2. Yi Feng, Di Li, Yuan-Pei Yang, Yongkun Zhang, Weiwei Zhu, Bing Zhang, Wenbin Lu, Pei Wang, Shi Dai, Ryan S. Lynch, et al. Frequency-dependent polarization of repeating fast radio bursts-implications for their origin[J]. Science, 2022, Vol. 375, Issue 6586, pp. 1266-1270
  3. T.-C. Ching, D. Li, C. Heiles, Z.-Y. Li, L. Qian, Y.L. Yue, J. Tang, S. H. Jiao. An early transition to magnetic supercriticality in star formation[J], Nature, 2022, Vol. 601, Issue 7891, p. 49-52
  4. Pei Wang, Di Li, Colin J. Clark, Pablo M. Saz Parkinson, Xian Hou, Weiwei Zhu, Lei Qian, Youling Yue, Zhichen Pan, et al. Science China Physics. FAST discovery of an extremely radio-faint millisecond pulsar from the Fermi-LAT unassociated source 3FGL J0318.1+0252[J], Mechanics & Astronomy, 2021, Volume 64, Issue 12, article id.129562, 7 pp.
  5. D. Li, P. Wang, W. W. Zhu, B. Zhang, X. X. Zhang, R. Duan, Y. K. Zhang, Y. Feng, N. Y. Tang, S. Chatterjee, et al. A bimodal burst energy distribution of a repeating fast radio burst source[J] Nature, 2021, Volume 598, Issue 7880, p.267-271
  6. Jumei Yao, Weiwei Zhu, Richard N. Manchester, William A. Coles, Di Li, Na Wang, Michael Kramer, Daniel R. Stinebring, Yi Feng, Wenming Yan, et al. Evidence for three-dimensional spin-velocity alignment in a pulsar[J], Nature Astronomy, 2021, Volume 5, p. 788-795
  7. Di Li, Pei Wang, Lei Qian, Marko Krco, Peng Jiang, Youling Yue, Chenjin Jin, Yan Zhu, Zhichen Pan, Rendong Nan, Alex Dunning. FAST in Space: Considerations for a Multibeam, Multipurpose Survey Using China's 500-m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J], IEEE Microwave Magazine, 2018, Volume 19, Issue 3, pp.112-119
  8. Di Li, Ningyu Tang, Hiep Nguyen, J. R. Dawson, Carl Heiles, Duo Xu, Zhichen Pan, Paul F. Goldsmith, Steven J. Gibson, Claire E. Murray, et al. Where is OH and Does It Trace the Dark Molecular Gas (DMG)?[J],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2018, Volume 235, Issue 1, article id. 1, 15 pp.
  9. Rendong Nan, Di Li, Chengjin Jin, Qiming Wang, Lichun Zhu, Wenbai Zhu, Haiyan Zhang, Youling Yue, Lei Qian. The Five-Hundred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 Projec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 2011, Volume 20, Issue 06, pp. 989-1024
  10. D. Li, P. F. Goldsmith, K. Menten. Massive Quiescent Cores in Orion. I. Temperature Structure[J],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Volume 587, Issue 1, pp. 262-277
  11. D. Li, P. F. Goldsmith. H I Narrow Self-Absorption in Dark Clouds[J].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Volume 585, Issue 2, pp. 823-839 [1]  [10] 
  • 科研項目
時間
項目
擔任角色
2006.01 - 2007.12
美國宇航局空間紅外天文台(Spitzer)開放項目(共3項)
主持1項、參與2項
2007.07 - 2016.09
國家大科學工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項目科學家
2009.01 - 2014.12
世界最大空間望遠鏡(Herschel)開放時間重大項目(共2項)
參與
2009.01 - 2014.12
美德合作世界最大機載望遠鏡(SOFIA)基礎科學項目
主持
2011.01 - 2013.12
國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項目——大尺度中性氫巡天的前期研究
參與
2011.01 - 2014.12
世界最大空間望遠鏡(Herschel)第一期開放項目(共5項)
主持1項、參與4項
2012.01 - 2016.08
973計劃項目——射電波段的前沿天體物理課題及FAST早期科學研究
主持
2014.01 - 2017.12
冷暗星雲中的碳的演化
主持
2016.01 - 2020.12
基於FAST大科學裝置的國際研究網絡
主持
2016.06 - 2021.05
FAST先導脈衝星巡天
參與
2017.01 - 2019.02
基於射電天文大科學工程FAST的創新交叉團隊
主持
2017.01 - 2021.12
引力波和相對論天體物理
主持
2017.07 - 2022.06
基於FAST漂移掃描巡天的脈衝星、中性氫星系和銀河系結構研究
主持
2018.01 - 2022.12
大型望遠鏡巡天及星際介質演化
主持
2020.01 - 2021.12
基於FAST的SKA科學目標(FRB)預研
主持
2020.01 - 2024.12
依託LAMOST和FAST的銀河系及近鄰宇宙研究
參與 [2] 
2022.01 - 2024.12
利用智利先進多波段天文設備協同FAST揭示快速射電暴起源
負責人
2023.03 - 2023.10
基於FAST巡天公開數據的智能處理科學應用示範
負責人 [3] 
  • 項目獎勵
時間
項目
獲獎
2021年3月27日
中國天眼確定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文科技進展 [19] 
2022年2月28日
FAST捕獲世界最大快速射電暴樣本
2023年3月17日
FAST精細刻畫活躍重複快速射電暴
2023年11月6日
FAST精細刻畫快速射電暴及其周邊環境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15-16] 
  • 專利成果
發明專利
時間
專利名
擔任角色
專利號
2016年
百萬通道頻譜儀的頻點輸出信號失真恢復方法
第5作者
CN105699770A
2017年
一種由計算機執行的圖像處理方法
第2作者
CN103971319B
2019年
Medic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medical image
第2作者
US10212340(B2)
2019年
種基於二次數據摺疊成圖的射電脈衝星識別輔助方法
第2作者
CN109657594A
2021年
亞毫米波多波段成像的超導帶通濾波器陣系統和實現方法
第4作者
CN112563700A
2022年
一種波形削峯算法及系統
第5作者
CN115514607A
2023年
一種波形削峯方法及系統
第5作者
CN115514607B
2023年
一種基於GPU的基帶數據脈衝搜索方法及系統
第5作者
CN116451030A
2023年
快速射電暴的實時探測方法
第4作者
CN116482449A [3] 

李菂人才培養

  • 教學理念
新生入學後,李菂會將手頭的科研項目悉數擺出,讓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他對學生通常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要將第一個參與項目直接變成最終的畢業論文。他希望學生們多接觸、多探索,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然後再決定要在哪一個領域深入研究,而不是一上來就一條路走到底 [6] 
  • 團隊建設
為了調動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團隊的好奇心,李菂常在週末約請團隊成員一起到咖啡館裏開展“頭腦風暴”。李菂會提出各種想法,促使大家回去後趕緊去查資料、讀文章 [22] 
  • 指導學生
李菂先後擔任了潘之辰(第一位博士生)、劉博洋馮毅等人的博士生導師。其中,馮毅從2017年起跟隨李菂做中國天眼FAST的調試工作 [30-32] 

李菂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
授予方
2005年
國家自然基金委傑出訪問學者 [2] 
國家自然基金委
2005年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學者獎 [1]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8年1月
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主要完成者) [10] 
中國科學院
2023年1月
2022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突出貢獻者) [10] 
中國科學院
2023年5月30日
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2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23年12月15日
2023年度影響力人物“年度科技人物” [14] 
《中國新聞週刊》

李菂社會任職

時間
任職
2010年至2011年
索菲亞平流層紅外天文台科學委員會成員 [24] 
2012年12月31日至2014年12月30日
澳大利亞國家望遠鏡設備指導委員會(ATSC)資深國際委員
2014年11月1日起
中澳天文聯合研究中心科學家小組成員
2014年11月24日至2017年11月23日
2014年12月29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平方公里陣(SKA)國際科學委員會“生命搖籃”課題組長
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用户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
突破基金會聆聽計劃(Breakthrough Advisory Committee)諮詢委員
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美國納赫茲引力波探測合作組織NANOGrav PIRE中方成員
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榮譽研究員
2021年1月9日起
天文學報》第十二屆編委會編委 [27-28] 
2022年3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物理學前沿》粒子、核物理,天體物理及宇宙學分部編委
2022年11月17日起
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五屆理事會射電天文專業委員會主任 [26] 
2023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天文和天體物理學研究》編委會成員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科學通報》編委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中國航天科普與文化協同創新平台專家委員會主任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李菂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李菂的父親是中國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惕碚 [25] 
  • 興趣愛好
李菂愛好攝影,其辦公室牆上的十幾張照片都是他自己拍攝的,有巴黎天文台的樓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圖書館(電影《畢業生》的取景地)。除了攝影,李菂還喜歡看書,他的書架上除了專業書,就是文學書,他非常欣賞王小波 [5] 

李菂人物評價

李菂在觀測天文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在射電天文領域,李菂有着較高國際影響和學術地位 [7] (《經濟日報》評)
李菂是“中國天眼”的建設者,更是這一大國重器科學目標的掌舵人 [14] (《中國新聞週刊》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