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舜

(中國江蘇籍藝術家)

鎖定
李舜 [1]  ,男,1988年出生於江蘇徐州,先後獲得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學士及碩士學位,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攝影家協會青年攝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現工作生活於杭州。其代表系列作品是:林泉高致、格物致知、瞬間的永恆、肖像、海面及互聯網寫生等。
中文名
李舜
外文名
Li Shu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江蘇徐州
出生日期
1988年
畢業院校
中國美術學院
職    業
當代藝術家
代表作品
林泉高致
格物致知
代表作品
瞬間的永恆
肖像
海面 展開
代表作品
瞬間的永恆
肖像
海面
互聯網寫生 收起
主要成就
浙江省攝影家協會青年攝影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林風眠創作獎銀獎
第四屆伯奇盃中國十佳創意攝影師
民間的力量·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開館展銀獎
山水相望·林風眠創作獎銅獎
代理畫廊
飛地藝術中心
分    類
當代藝術

李舜藝術風格

李舜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攝影,光,是其中的絕對主角,而正負像畫面之間的轉換,又成為他作品的邏輯根源。他的創作呈現出多樣性的狀態,尤其注重各種媒材的表現力。其作品內涵密集,對他而言,攝影藝術的目的,始終是如何專注於作為某種體驗或感受的圖像,為此應該去進行意念的生成和領悟的喻示,由接受性視覺印象走向積極性視覺表現。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繪畫、攝影、雕塑、影像等藝術形式均有所融合涉獵。

李舜藝術履歷

李舜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0年
二手卧遊 [3]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提名單元
廈門,中國
影,真寶藝術基金會,杭州對越天展廳
杭州,中國
2019年
卧遊,北京現在畫廊
北京,中國
Chinglish [4]  ,MakeRoom
洛杉磯,美國
2018年
海面,北京現在畫廊
北京,中國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香港)李舜-個人項目,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中國
2016年
“李舜”同名個展
北京,中國
2015年
以科技詮釋藝術:李舜 西湖Apple Store 藝術家日誌計劃,西湖 Apple Store
杭州,中國
新桃花源記,壹張畫廊
杭州,中國
2014年
無論,天鴻美和院藝術中心
杭州,中國
2012年
格物致知 [2]  ,以太空間
北京,中國
關於混沌的平行世界,K11購物藝術館
香港,中國
關於混沌的平行世界,LePavillon Vendôme
巴黎,法國

李舜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過去的未來主義 [5] 北京展覽館
北京,中國
窗,符望空間
北京,中國
2020年
時間的玩具,知美術館
上海,中國
青年力量,廣東美術館
廣州,中國
迴音,知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9年
圖像之間,嶺南美術館
東莞,中國
無聲處-絲路上的中國當代藝術 [6]  ,塞爾維亞貝爾美術館
塞爾維亞
2018年
折山圖 II:掃描 . 山水,蘇州寒山美術館
蘇州,中國
後筆墨時代:中國式風景,廣東美術館、浙江美術館
廣州,中國
互滲共生 - 中國當代藝術的本土化實踐,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7年
TOP 20 中國當攝影新鋭展,浙江省美術館 [2] 
杭州,中國
開放的書頁:新的對話,康州學院查爾斯·E·辛恩圖書館
康州,美國
第二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6年
海平線繪畫·雕塑聯展,中華藝術宮
上海,中國
2015年
集美X阿爾勒:東西方對話·國際攝影季,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
廈門,中國
時空書寫:抽象藝術在中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中國
民間的力量,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書非書·方位與境域·杭州國際書法藝術展,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杭州,中國
2014年
北京,中國
2013年
林泉·書畫與造園,西湖博覽會博物館
杭州,中國

李舜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21年
入選2020年中國攝影年度排行榜
/
2020年
集美·阿爾勒發現獎提名
廈門,中國
2019年
藝術8中國青年藝術家獎 [7]  提名
北京,中國
2017年
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鋭攝影師
杭州,中國
2015年
民間的力量·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開館展銀獎
北京,中國
山水相望·林風眠創作獎銅獎
杭州,中國
2014年
第六屆三影堂攝影獎提名
北京,中國
第四屆伯奇盃中國十佳創意攝影師
廣州,中國
入選浙江省視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新峯計劃”
杭州,中國
林風眠獎學金
杭州,中國
2011年
第二屆新星星藝術節·攝影新人獎
上海,中國
林風眠創作獎銀獎
杭州,中國

李舜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互聯網寫生—李山好萊塢標誌》
廣州,中國
《互聯網寫生—路人》
Foundation Tichy Ocean
瑞士
《格物致知—心經》、《關於混沌的平行世界No.15》
白兔美術館
澳大利亞
《海面—中國通史》、《格物致知—桃花源記》等
上海,中國
《海面—在路上》、《格物致知—再寫逍遙遊》、《格物致知—金剛般若經開題》等
知美術館
成都,中國
《肖像—伍迪艾倫》、《格物致知—桃花源記》等
HL Art Collection
美國

李舜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格物致知-祭侄文稿
格物致知-祭侄文稿 格物致知-祭侄文稿
攝影、數碼後期/收藏級手工宣紙、藝術微噴/100cm x 280cm/3+1 AP/2021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1984-紅旗飄揚
1984-紅旗飄揚 1984-紅旗飄揚
《1984》小説頁面上素描,收藏級藝術微噴,8x10英寸黑白底片,鉑金工藝相紙/185x330cm,60x42cm,76x110cm,25.4x20.32cm,28x35.5cm/獨版/2020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海面-格林童話(繪畫部分)
海面-格林童話 海面-格林童話
小説頁面上素描,收藏級藝術微噴,354cm x 200cm x 2,獨版,2017~2018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海面-中國通史
歷史教科書頁面上素描,708cm x 400cm ,獨版,2017~2018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肖像-Ernest Miller Hemingway
素描,攝影/紙上素描,8 x 10英寸黑白大畫幅底片/25.4 x 20.32cm x 2/獨版/2017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格物致知-蘭亭集序
格物致知-蘭亭集序 格物致知-蘭亭集序
攝影、數碼後期/收藏級手工宣紙藝術微噴/80cm x 260cm(尺寸可變)/3+1 AP/2017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肖像-Albert Einstein-2
素描,攝影/紙上素描,8 x 10英寸黑白大畫幅底片/25.4 x 20.32cm x 2/獨版/2016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格物致知-再寫逍遙遊
格物致知-再寫逍遙遊 格物致知-再寫逍遙遊
攝影、數碼後期/收藏級手工宣紙藝術微噴/185cm x 360cm(尺寸可變)/3+1 AP/2016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瞬間的永恆
相紙,混凝土,考頓鋼/240cm x 115cm x 3 ,14cm x 21cm x 3/獨版/2015年
本作品圖片由飛地藝術空間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李舜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20年
中國當代攝影圖錄:李舜》,主編:劉錚
2016年
個展畫冊《李舜 | LI SHUN》,出品人:黃燎原
EVER出版社

李舜人物評價

姜緯(攝影評論家、策展人,出版策劃人):
“年輕藝術家李舜一直試圖突破攝影的通常定義,創建傳統攝影無法想象的新領域。李舜,201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他的創作呈現出多樣性的狀態,尤其注重各種媒材的表現力。其作品內涵密集,對他而言,攝影藝術的目的,始終是如何專注於作為某種體驗或感受的圖像,為此應該去進行意念的生成和領悟的喻示,由接受性視覺印象走向積極性視覺表現。“
李旭(策展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
“李舜是一位有着全面藝術修養和綜合表達能力的青年藝術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當代化演進展開了卓有成效的探尋。李舜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攝影,光,是其中的絕對主角,而正負像畫面之間的轉換,又成為他作品的邏輯根源。他的創作始於2010年,對傳統膠片攝影的迷戀造就了他最初的敍事語法,進而在後來形成了《格物致知》等一系列觀念攝影作品。光線的運動軌跡,會在底片上留下抽象的點線面,他的基本工作方式是用相機對夜間城市裏的各種光線進行田野考古般的巨量採集,在工作室裏把底片上的光影所形成的“筆觸”和“點畫”組合成鴻篇鉅製的書法長卷。李舜的風格並未侷限於抽象模式,例如在始於2014年的《無題》系列中,他先以手工方式繪製人物肖像的負像,再用膠片攝影的方式把正像還原在相紙上。李舜的最新作品聚焦於對物質單純屬性的圖像化探討,在開始於2015年的《白紙系列》裏,他首先拍攝一張紙,再把拍攝到的圖像打印到這張紙上,影像和物質的重疊展現出他對虛無和存在的追問,進而反映出他對觀念藝術更為單純卻也更為深入的思考。“
管懷斌(當代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
“李舜作為目前國內當代藝術界比較出色的潛力新秀,一直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裏保持着嚴謹的治學和不懈的創作。他將繪畫、影像和空間形態的界限打破,將現實、擬像和悖論的存在並置,恰到好處地使之溶解到個人創作的脈絡體系中。這不僅使其個人氣質鮮明,亦為其他的同輩藝術家們提供了另一種思考和創作的可能。“
項苙蘋(策展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部主管):
“李舜對攝影進行了持續的探索,並開拓了這門藝術的可能性。他的藝術探索相對理性,有着較為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在攝影通常的寫實性、機械性之外,他進一步挖掘出了抽象性和不確定性,從而把中國傳統美學融入其中,開拓了中國傳統藝術當代化發展的可能。
《林泉高致》那夜晚流淌的燈光,有着山水林泉之韻致;《白紙系列》中被翻拍打印的白紙,體現了虛無之道;《格物致知》裏光的書法,煞費苦心地納入了現實生活的光怪陸離;《無題》手繪黑白照片,進行着真假正負之間亦虛亦實的切換;《Chinglish》的互聯網寫生,借google地圖拓展了“卧遊”的方法和內涵;《海面》由來自互聯網的大海的局部圖片拼貼而成,隱喻着碎片化認知所建構的宏大敍事。轉瞬即逝的光之於李舜,是流水,是時間,是歷史;因此,他的攝影,是客觀記錄,是主觀感受,也是某種隱喻。若有似無,似是而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李舜通過理性的技術運用將中國傳統美學加以當代轉換,並給攝影藝術帶來了新意向和新的可能性!“
黃燎原(樂評人,策劃人):
“李舜是一個理性而有趣的藝術家,他慣常通過複雜的思考呈現“簡單易懂”的結果,而結果並非結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