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翼

(三國時期曹魏兗州刺史)

鎖定
李翼(?-254年),字國祐。 [1]  馮翊(今陝西大荔一帶)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員,衞尉李義之子、中書令李豐之弟。出仕數年,歷任郡守。 [4]  後為兗州刺史。嘉平六年,李豐密謀誅殺權臣司馬師,事敗,李翼受牽連被殺,但其二子倖免於難。 [5-7] 
全    名
李翼
別    名
李國祐
國祐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
出生地
馮翊
逝世日期
254年
最高官職
兗州刺史

李翼人物生平

《曹真碑》記載的李翼 《曹真碑》記載的李翼
李翼字國祐(見《曹真碑》) [1]  ,是衞尉李義之子,大臣李豐的弟弟。李翼與兄弟李偉出仕數年,皆歷任郡守。李豐曾在人前公言告誡他們,説要用榮華和地位説話。大將軍曹爽專政時,李豐遊走於曹爽、司馬懿二人之間,對誰都不表明態度,因此當時有謗書稱“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遊光。”意指李豐雖然外示清淨,內則抱有野心,猶如遊光。 [4] 
司馬師輔政時,李豐為中書令,結連國丈光祿大夫張緝,密謀以夏侯玄取代司馬師輔政。當時李翼擔任兗州刺史,李豐暗中指使李翼請求入朝,欲令其率兵入京,與自己併力起事。李翼請求入朝,但不被允許。 [2]  [5]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李豐等人共謀誅殺司馬師,事情敗露,司馬師趁李豐不知情,將其召來斬殺。 [5]  之後,司馬師又遣使收捕李翼。 [6] 
李翼的後妻是散騎常侍荀廙的姐姐,荀氏對李翼説:“中書事情敗露,您可趁着詔書未到,奔往東吳,為何坐等死亡呢!您身邊有誰能與您共赴水火?”李翼思索沒有回答,荀氏又説:“您身處大州,不知誰能與您同生共死,那逃走也無法免禍。”李翼説:“我的兩個兒子還小,我不逃命。如今只是自己從坐身死,兩個兒子必能倖免。”最終李豐等人皆夷滅三族,但果如李翼所言,他的兩個兒子並未遇害。 [3]  [7] 

李翼親屬成員

李翼親屬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長輩
父親
曹魏衞尉。 [4] 
平輩
兄弟
李翼之兄,曹魏中書令。 [2] 
李豐之弟,與李翼皆出仕數年,歷任郡守。 [4] 
前妻
楊氏
楊駿的姐妹。 [8] 
後妻
荀氏
散騎常侍荀廙之姐。 [3] 
晚輩
兒子
楊氏所生,後與楊駿一同被殺,夷滅三族。 [8]  [9] 
李氏
名不詳(李翼曾提到“二兒小”,則有子二人)。 [3] 

李翼史料記載

《三國志》 [2] 
參考資料
  • 1.    《曹真碑·碑陰》:州民(闕字)司馬馮翊李翼國祐。
  • 2.    三國志·魏書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6-19]
  • 3.    《世語》:翼後妻,散騎常侍荀廙姊,謂翼曰:“中書事發,可及書未至赴吳,何為坐取死亡!左右可共同赴水火者誰?”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可與同死生者,去亦不免。”翼曰:“二兒小,吾不去。今但從坐,身死,二兒必免。”果如翼言。翼子斌,楊駿外甥也。晉惠帝初,為河南尹,與駿俱死,見晉書。
  • 4.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魏略曰:豐字安國,故衞尉李義子也。黃初中,以父任召隨軍。始為白衣時,年十七八,在鄴下名為清白,識別人物,海內翕然,莫不注意。後隨軍在許昌,聲稱日隆。其父不願其然,遂令閉門,敕使斷客。初,明帝在東宮,豐在文學中。及即尊位,得吳降人,問"江東聞中國名士為誰"?降人云:"聞有李安國者是。"時豐為黃門郎,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帝曰:"豐名乃被於吳越邪?"後轉騎都尉、給事中。帝崩後,為永寧太僕,以名過其實,能用少也。正始中,遷侍中尚書僕射。豐在台省,常多託疾,時台製,疾滿百日當解祿,豐疾未滿數十日,輒暫起,已復卧,如是數歲。初,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不甚憚也。豐弟翼及偉,仕數歲間,並歷郡守。豐嘗於人中顯誡二弟,言當用榮位為口。及司馬宣王久病,偉為二千石,荒於酒,亂新平、扶風二郡而豐不召,眾人以為恃寵。曹爽專政,豐依違二公間,無有適莫,故於時有謗書曰:"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遊光。"其意以為豐雖外示清淨,而內圖事,有似於遊光也。】
  • 5.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中書令李豐雖宿為大將軍司馬景王所親待,然私心在玄,遂結皇后父光祿大夫張緝,謀欲以玄輔政。豐既內握權柄,子尚公主,又與緝俱馮翊人,故緝信之。豐陰令弟兗州刺史翼求入朝,欲使將兵入,併力起。會翼求朝,不聽。嘉平六年二月,當拜貴人,豐等欲因御臨軒,諸門有陛兵,誅大將軍,以玄代之,以緝為驃騎將軍。豐密語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僕射劉賢等曰:"卿諸人居內,多有不法,大將軍嚴毅,累以為言,張當可以為誡。"鑠等皆許以從命。大將軍微聞其謀,請豐相見,豐不知而往,即殺之。
  • 6.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魏氏春秋曰:夜送豐屍付廷尉,廷尉鍾毓不受,曰:"非法官所治也。"以其狀告,且敕之,乃受。帝怒,將問豐死意,太后懼,呼帝入,乃止。遣使收翼。】
  • 7.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廷尉鍾毓奏:"豐等謀迫脅至尊,擅誅冢宰,大逆無道,請論如法。"於是會公卿朝臣廷尉議,鹹以為"豐等各受殊寵,典綜機密,緝承外戚椒房之尊,玄備世臣,並居列位,而包藏禍心,構圖凶逆,交關閹豎,授以奸計,畏憚天威,不敢顯謀,乃欲要君脅上,肆其詐虐,謀誅良輔,擅相建立,將以傾覆京室,顛危社稷。毓所正皆如科律,報毓施行"。詔書:"齊長公主,先帝遺愛,原其三子死命。"於是豐、玄、緝、敦、賢等皆夷三族,其餘親屬徙樂浪郡。
  • 8.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翼子斌,楊駿外甥也。晉惠帝初,為河南尹,與駿俱死,見晉書。】
  • 9.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三月辛卯,誅太傅楊駿,駿弟衞將軍珧,太子太保濟,中護軍張劭,散騎常侍段廣、楊邈。左將軍劉預,河南尹李斌,中書令符俊,東夷校尉文淑,尚書武茂,皆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