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秀勤

(中國山東籍藝術家)

鎖定
李秀勤,1953年出生于山東省青島市。198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1988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斯萊德美術學院研修;1990年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委員,中國雕塑家協會常務理事。現工作生活於杭州。
中文名
李秀勤
外文名
Li Xiuqin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3年11月23日
畢業院校
中國美術學院
英國倫敦大學斯萊德美術學院
英國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
職    業
教師、當代藝術家
代表作品
“觸覺-凹凸”系列
“生命之旅”系列
“開啓秘密”
“觸象——給平等一次機會“
“一部推拿學”系列
主要成就
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第九屆全國美展浙江展區銀獎
第八屆全國美展浙江展區銀獎
永芳藝術創作基金委獎章、獎金
第八屆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提名獎
出生地
山東省青島市
代理畫廊
人可藝術中心

李秀勤藝術特點

李秀勤在中國雕塑界是1980年代較早從事金屬焊接實驗的雕塑家,並且是首先以觸覺來建構雕塑創作的第一人。作為中國當代雕塑界的重要藝術家,其藝術創作生涯跨越40多年,從20世紀80年代一直活躍在雕塑界的前沿。

李秀勤藝術履歷

李秀勤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具體地點
地理區域
2021
舌尖下的中國
杭州,中國
2018
觸痕—一部推拿學
人可藝術中心
杭州,中國
2017
觸摸光明
杭州白馬湖國際藝術中心
杭州,中國
凹凸之拓——李秀勤專題作品展
人可藝術中心
杭州,中國
2015
再、觸、像——李秀勤作品展
人可藝術中心
杭州,中國
2014
連接藝術與社會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
上海寶山國際民博館
上海,中國
觸點·觸摸藝術 傳遞能量——李秀勤觸覺 凹凸廿年
青島天泰美術館
青島,中國
觸點·觸摸藝術 傳遞能量——李秀勤觸覺 凹凸廿年
北京,中國
2013
觸點·觸摸藝術 傳遞能量——李秀勤觸覺 凹凸廿年
杭州市民中心
杭州,中國
2010
李秀勤工作室開放展
杭州秋濤路16號小輪車場鍋爐房李秀勤工作室
杭州,中國
2000
“開啓秘密”大型户外雕塑揭幕
華盛頓,美國
1999
“裝置雕塑、繪畫”個展
華盛頓州立大學第二畫廊
華盛頓,美國
1995
李秀勤個展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杭州,中國
1993
“觸覺 • 凹凸”個展
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
杭州,中國

李秀勤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具體地點
地理區域
2021
“物”物的生長新金石藝術展
濟寧美術館
濟寧,中國
2019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2018
北京,中國
2016
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傳統
布魯塞爾,比利時
2014
第十屆上海國際雙年展
上海當代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3
“未曽呈現的聲音”第 55 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
意大利 威尼斯
威尼斯,意大利
2012
“無形之形”中國當代藝術展
卡爾舒特藝術中心
石荷州,德國
2011
“清晰的視平線”78 年以來的中國雕塑
北京,中國
2009
“形態的謀略”國際金屬雕塑展
蒙特瑞當代美術館
墨西哥
2008
“雕塑自然—東方 . 西方”安哥列國際雕塑雙年展
都靈,意大利
“文脈當代—中國版本”
北京,中國
2004
中國 • 想象—中國當代雕塑展
杜伊勒裏皇家公園
巴黎,法國
“開放的時代”邀請展
北京,中國
2001
煲—中國當代藝術大展
挪威
重新洗牌—中國當代美術展
深圳,中國
2000
雕塑雙人展
克拉克大學畫廊
伍斯特,美國
1999
世紀之門 :1979—1999 中國藝術邀請展
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1998
第一屆中國當代雕塑藝術年度展
深圳,中國
傳統與反思—中國當代藝術展
中國北京德國大使館
北京,中國
1997
首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
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香港,中國
延續—雕塑五人展
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北京,中國
95年度批評家提名展(雕塑、裝置)
中國江蘇畫刊
南京,中國
1995
雕塑三人展
中央美術系學院陳列館
北京,中國
1989
英國倫敦大學美術學院斯萊德美術學院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斯萊德美術學院
倫敦,英國
1987
全國第一屆新人新作展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李秀勤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1999
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第九屆全國美展浙江展區銀獎
1994
第八屆全國美展浙江展區銀獎
1993
永芳藝術創作基金委獎章、獎金
威海國際雕塑大賽最佳作品提名獎
2014
第八屆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提名獎

李秀勤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開啓秘密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
華盛頓,美國
呼吸的石頭
捷克霍希斯國際雕塑公園
霍希斯,捷克
對語
北京石景山國際雕塑公園
北京,中國
生命之旅系列
桂林愚自樂園國際雕塑公園
桂林,中國
空的記憶
台灣金寶山藝術廊
台北,中國
生命之旅系列
上海國際雕塑公園
上海,中國
家園、合
杭州,中國
融會貫通
杭州,中國
道口
長白山延吉雕塑公園
延吉,中國
凹凸之詩
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中國

李秀勤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形式/材料
尺寸
年份
版權聲明
觸痕—一部推拿學之九
觸痕——一部推拿學之九 觸痕——一部推拿學之九
宣紙
160×160cm
2019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提供,受藝術家版權保護
觸象—給平等一次機會
觸象—給平等一次機會 觸象—給平等一次機會
行為
200×120cm
2013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鑄鋁
長16m,高80cm
遠跡
遠跡 遠跡
金屬焊接
2012
能量傳遞
能量傳遞 能量傳遞
裝置
2011
掃描
掃描 掃描
裝置
2006-2010
道口
道口 道口
裝置
長60m,寬3m,高75cm
2006
家園
家園 家園
木,金屬,花崗岩
長780cm,寬600cm,高80cm
融會貫通
融會貫通 融會貫通
花崗岩
長1500cm,寬900cm,高80cm
2005
牆
竹炭
長450cm,寬90cm,高250cm
2004
發燒系列之二
發燒系列之二 發燒系列之二
·鑄銅
長120cm,寬50cm,高60cm
2003
淨化與建構
淨化與建構 淨化與建構
竹,竹炭,藤,磚
長1200cm,寬450cm,高700cm
山水
山水 山水
布,石頭
長280cm,寬240cm,深150cm
2002
寫在水中的記憶
寫在水中的記憶 寫在水中的記憶
公共藝術項目
尺寸可變
開啓秘密
開啓秘密 開啓秘密
聖海倫火山石,銅
2000
生命之旅
生命之旅 生命之旅
石頭
生命之門
生命之門 生命之門
木,盲文紙,金屬
高200cm,寬140cm,深70cm
1997
被盲文包裝的靜物
被盲文包裝的靜物 被盲文包裝的靜物
木,盲文紙
長800cm,寬600cm,高110cm
1995
被開啓的記憶
被開啓的記憶 被開啓的記憶
松木,金屬
長270cm,寬70cm,高120cm
1993
凹凸系列之五
凹凸系列之五 凹凸系列之五
石膏
長120cm,寬70cm,高35cm
馳騁
馳騁 馳騁
金屬焊接
120*90*60cm
1986

李秀勤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機構
2020
GALLERY畫廊雜誌2020年4/5月合刊
畫廊編輯部
2014
觸電·觸摸藝術傳達能量 李秀勤觸電凹凸廿年
天泰美術館
鏈接社會與雕塑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3
書法·雕塑——抽象雕塑形態教學
2006
大地:李秀勤作品集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4
當代中國雕塑家作品集:李秀勤作品選
中國雕塑雜誌社
1999
金屬雕塑藝術

李秀勤人物評價

王林(策展人):
李秀勤藝術追求的核心是“尋找藝術形態的表達”,一方面聯繫內心世界心理感受,另一方面體驗社會生存空間。她不是一個身在美術學院僅僅屬於文化精英階層的學院派藝術家,而是一個關注普通和日常—普通事物和日常生活—介入公共空間、市民生活和底層人文的社會型藝術家,其倫理性的政治介入是情感化和普世性的。 [1] 
何勇淼(人可藝術中心總監):
我每次跟她聊藝術,她都很有激情。作為一名女性,李老師非常敏感,特別是對當下社會的飛速前行有獨特的感受能力,也有旺盛的創造力支撐她的持續表達。
佟玉潔 (藝術批評家)
把盲文、盲人作為切入點,讓當代雕塑介入社會的理念,在建立了您的雕塑語言的知識體系同時,作為雕塑行為學的一種闡釋,它告誡我們,一個雕塑家,除了有技藝,更要有介入社會的人文情懷的身體行動,這涉及到雕塑語言中技與道的當代性與普世性的問題,它是否也應成為雕塑專業的學生的未來啓示?2014年《中國雕塑》第3期佟玉潔《雕塑行為學作為一種闡釋》 [2] 
王南溟:(藝術批評)家許馬正用盲人特有的觸覺在展廳中為李秀勤造像,而李秀勤整個過程閉着雙眼,為對方,即盲人許馬正塑像的方式與盲人進行着互動,以傳遞她的社會平等的理念,這是一種從藝術家內心發出的但又走到了社會上去的理念。(《用藝術傳達平等觀》——王南溟。《連接藝術與社會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出版社,2014) [3] 
王南溟:(藝術批評)當我們已經有了2000年以後新的藝術的轉向,即從“中國符號”轉到“中國問題情境”,我們能否以這個轉向為話題追溯19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中的若隱若現所存在的線索,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個案,雖然我們在1990年代早期恰恰看到了一段獨立和自主的藝術創作期,但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持續而下這樣的藝術自主的。“中國符號”氾濫本身就説明了這一點。而李秀勤在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的大型回顧展正是反過來對照這樣一個以前是不知不覺地在形成,現在已經成為定局的“中國符號”現象。(《連接藝術與社會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出版社,2014)
許江(藝術家)老李喜歡真材料,並一步一步的向着竹、木、石這樣一類的自然材料迴歸。她曾經將這些材料鍛造成鐵,煉成碳,但骨子裏都包含着一種與自然的親和,一種湖畔所特有的、傳遞湖山渾然悠長氣息的親和。依着這種親和,她感受到自然中某種運行的力量,並將之化合而為作品內在渾厚的氣息。這種氣息和當年的“盲文”系列一樣,向着人發出邀約,向着人心發出邀約。讓人們在與這些材料和造型的直接摩挲之中,在不僅觀看而且坐卧穿行的過程之中,體驗一種心遊的品質。(《李秀勤作品集——大地》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