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票價格
- 免費
- 佔地面積
- 4萬餘平方米
- 著名景點
-
太白堂
歸來閣
太白書屋等 - 景區類型
- 人文景觀
李白紀念館歷史沿革
編輯1962年,在四川省政協的提議下開始籌建李白紀念館。
1963年,成立李白紀念館籌備小組,並開始徵集資料。
1979年,李白紀念館破土動工。
1981年,李白紀念館竣工。
1982年10月,李白紀念館正式開館。
1984年,四川省李白研究會成立,以李白紀念館為秘書駐地。
1989年,第一屆李白文化節在李白紀念館召開。
2008年,三分之二建築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毀損。
2011年,李白紀念館經河南對口援建之後重新開館。
李白紀念館建築佈局
編輯江油李白紀念館位於四川省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佔地4萬餘平方米。昌明河左邊是李白紀念館的主體景區,清蓮池東邊有醉仙樓,西邊從下到上分別是古風堂(歷史文物陳列),太白書屋(李白生平陳列館),故園情,北邊則是杜甫堂和李白堂。在杜甫堂左側則分佈佈置有詩苑和臨江仙館。在昌明河中游左右分別分佈着李白詩意雕塑園和歷代名人詠李白雕塑園。“5·12”特大地震重建後的李白紀念館在保留了園林式唐代建築風貌基礎上,還擴大了陳列體量。重建後的李白紀念館較之過去,建築佈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主要由紀念展示區、文物保護陳列區、李白文化研究交流區、李白文化普及區和旅遊諮詢服務區組成。
[4]
李白紀念館主要景點
編輯李白紀念館太白書屋
太白書屋也叫做李白生平陳列館,位於清蓮池左邊,陳列館講述了李白從出生到逝世的完整故事,其中最珍貴的是李白的手跡——《上陽台帖》,據説這是李白唯一的手跡,曾被宋徽宗、乾隆等收藏把玩。李白紀念館三面環水,太白書屋後面就是昌明河。
李白紀念館太白堂
太白堂是李白紀念館主要紀念設施之一,位於清蓮池北岸,為唐代殿堂式風格。它採用了中軸對稱結構,“太白堂”的匾額是胡耀邦在1985年題寫。堂前的一對石獅高4.2米,重9噸。是本地藝人於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左右所雕刻,堂內的李白像由中國著名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象羣創作。太白堂四周的漢白玉浮雕藝術牆,共計293平方米,由 22 塊畫面拼接而成,每塊高8.3米,寬 1.65 米。李白一生廣遊名山,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浮雕牆按東南西北的方位,以代表性符號濃縮了中國名山,每幅浮雕相對獨立,卻又相互關聯,逶迤不絕。
[5]
李白紀念館古風堂
李白紀念館歸來閣
歸來閣是台灣學者蔡肇祺先生捐資一百萬新台幣修建的。它位列於清蓮池北岸,它根據杜甫懷念李白詩“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的句意命名,表達了故鄉人民對李白深切懷念。第一層匾是原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來李白紀念館視察工作時即興揮毫,表達了中央領導對台灣同胞愛國熱情的讚許。第二層匾是著名國畫家吳作人先生於北京惠賜,以表兩岸學者相互欽慕之情。
李白紀念館杜甫堂
杜甫堂位於清蓮池西北邊上,是重建中新增建築。李白與杜甫是情逾生死的好友,而李白故里江油地震災後重建則是由杜甫的故鄉河南對口援建,歷史在這個時刻出現了巧合。杜甫堂的建設,不僅體現了兩位詩人在文學史上的光輝地位。堂前古銀杏已有千年樹齡,具有較高的自然審美和園林審美價值。
[6]
李白紀念館詩苑
“詩苑”位於杜甫堂左側,是李白紀念館的精品陳列室所在地,為二層建築。這裏集中了李白紀念館半個世紀以來文化收藏之精粹,展示有明代仇英、祝枝山、楊慎、王守仁,清代石濤、上官周、翁同和,近現代張大千、潘天壽、林散之、于右任、謝無量、傅抱石等名家的書畫作品。
李白紀念館館藏文物
編輯李白紀念館藏品綜括
李白紀念館(3張)
書畫
碑碣
該館藏品宋、明、清碑碣16座,其中一級品3件。
紙質
收藏有在敦煌石窟中發現的唐代手抄本李白詩詞、明清版本李白詩詞註疏,以及李白遺墨、遺蹟的照片和拓片。還有清姜宸英書《早發白帝城》、《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冊頁。其他近代和現代有關李白的版本、圖書資料3300冊。
[9-10]
李白紀念館藏品介紹(部分)
傅抱石《李白像》
質地:紙
時代:現代
尺寸:縱138釐米、橫68.8釐米
作者:傅抱石
內容:工筆設色,描繪李太白側卧於紅梅樹下,對月獨酌。
落款:右題:“李白像。”一千九百六十四年二月,為江油紀念館造,傅抱石並記。
張大千《宋人濱頭廬尊者渡水圖》
質地:紙
時代:現代
尺寸:縱115.5釐米、橫64釐米
作者: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本名張正權,又名爰、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現代中國畫壇巨匠。
內容:一濱頭廬尊者手持龍頭枴杖帶一小徒兒涉水,遠為山石,近為紅楓古藤。
落款:“宋人濱頭廬尊者渡水圖”臨似仁兄供教,甲申嘉平月二十五日,大千居士張爰 。
(明)仇英《亭台樓閣圖》
質地:紙
時代:明代
尺寸:縱86釐米、橫172.5釐米
作者:仇英(約1490—1552),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擅畫人物,尤長仕女。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內容:畫面用工筆界畫表現亭台樓閣,遠山連綿,閣樓、小路、棧橋相通,閣中及庭院內數人品茗、觀景、遊玩。
(明)王守仁《杜甫寄李白》楷書冊頁
質地:紙
時代:明代
尺寸:縱26釐米、橫16釐米 ×32
作者: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諡號文成。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
(明)楊慎 《王羲之<十七帖>(殘本)》
編號:6-9-400
時代:明代
尺寸:縱28.2釐米、32.2釐米×8
作者:楊慎(1488—1559),四川新都人。字用修,號升庵,自號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諡號文憲。明代文學家。正德六年考中狀元,官翰林院修撰。作品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並序》碑
碑文(2張)
《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
《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刻於宋熙寧元年(1068),碑高 2.1米,寬 0.97米,厚0.22米,碑文30行。另有北宋前刻制的石牛一座。
李白紀念館所獲榮譽
編輯自1982年開館以來,已接待遊客五百餘萬人次。被譽為“川西北的一顆旅遊明珠”。
2013年5月17日,由中共江油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主辦的“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授牌儀式” 暨“江油市2013年社會科學普及周”啓動儀式在李白紀念館舉行。
李白紀念館主要活動
編輯李白紀念館學術交流
李白紀念館藝術展覽
李白紀念館其他活動
李白紀念館參觀信息
編輯李白紀念館參觀方式
本館實行免費贈票限量參觀。
李白紀念館
李白紀念館開放時間
開館時間:9:00 閉館時間:17:00
李白紀念館交通路線
線路1: 重慶——李白紀念館 重慶270km樂至127km成都114km綿陽30km江油(李白紀念館)
線路2: 西安——李白紀念館西安68km周至260km城固31km漢中211km廣元193km江油(李白紀念館)
李白紀念館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景區自恢復運營之日起一年內,對醫務工作者實施免門票的優惠政策。醫務工作者持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遊覽。同時,旅遊旺季為醫務工作者開設優待窗口和綠色通道。
[2]
- 參考資料
-
- 1. 李白紀念館成為國家4A景區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3-13]
- 2. 綿陽17個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四川經濟網[引用日期2020-03-06]
- 3. 概況-大事記 .李白紀念館[引用日期2015-08-05]
- 4. 李白紀念館簡介 .李白紀念館[引用日期2015-08-05]
- 5. 太白堂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23]
- 6. 杜甫堂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23]
- 7. 李白紀念館簡介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18]
- 8. 館藏書畫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18]
- 9. 李白紀念館 .中國文化網[引用日期2015-08-05]
- 10. 李白紀念館景區介紹 .江油市政府網站
- 11. 美術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23]
- 12. 館藏書法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23]
- 13. 四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懷臣視察李白紀念館新貌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3-13]
- 14. 李白紀念館被命名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綿陽社科聯合會官網[引用日期2016-03-13]
- 15. 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第四批)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3-13]
- 16. 江油李白紀念館 .錦州教育網[引用日期2015-08-05]
- 17. 李白紀念館舉行“燈謎競猜活動”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18]
- 18. 李白紀念館積極開展春節義務送春聯活動 .李白紀念館官網[引用日期2016-02-18]
- 19. 李白紀念館 .攜程網[引用日期2021-03-0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