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玉嫺

鎖定
李玉嫺,女,是在2003年港劇《帝女花》中登場的虛擬人物,由文頌嫺飾演。 [1] 
中文名
李玉嫺
飾    演
文頌嫺
配    音
周瑩
性    別
登場作品
港劇《帝女花
父    親
李建泰

李玉嫺人物經歷

長平流落民間後,因為李建泰曾經冒死覲見救過周世顯的父親周興,所以兩家關係十分親密 ,世顯和玉嫺有婚約, 這也是長平一直不敢與世顯親近的原因。但在結婚前兩天,玉嫺被田妃錯手殺死了。由昭仁處理,玉嫺沉湖時抓着昭仁的腰佩,昭仁大驚,欺騙長平,叫她攬罪,栽贓長平公主

李玉嫺性格

愛幻想,純真善良,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一套奉若神明。懦弱無主意,一心想做個賢妻良母,依附在丈夫身旁終老 [2] 

李玉嫺人物背景

兵部尚書建泰的獨女,自少喪母,老父建泰父兼母職,對玉嫺一生呵護備至,令玉嫺養成一種依附他人才可以活下去的惰性 [2] 

李玉嫺遭遇

玉嫺自幼年時見過世顯後,便對世顯一枉情深,立志終生非世顯不嫁,亦因為此,在周家家道中落後,建泰為了成全女兒心願,向周興提親。玉嫺得知周家答應親事後,便一直喜衝衝,立心等待成為周家媳婦的一天。後來世顯和長平意外重逢,重燃愛火,玉嫺受不了情郎變心的事實,從此一厥不振,亦令到世顯和長平的一段情橫加波折 [2] 

李玉嫺結局

世顯、玉嫺大婚在即,聖卿與長平跟二人餞別,長平提議送禮物給對方留念,眾人附和,玉嫺更表示要送長平兩份禮物。原來玉嫺打算偷偷取齊太醫的密函給長平,不料被小翠發現,田妃逼玉嫺將信交出,二人糾纏間,玉嫺被推倒頭破血流而死,恰巧昭仁到來託田妃送信給寶倫,田妃即命昭仁處理玉嫺屍首。昭仁推玉嫺屍身落荷花池時,不慎將其玉佩也一併掉進河中,遂急找田妃求助,不果。昭仁撒謊要長平認是玉佩主人,長平誤信昭仁,以為她只是傷人,遂向宮中內務府人員表示自己是玉佩失主,終被扣押 [3] 

李玉嫺相關影視

電視劇《帝女花》
明末崇禎六年,國勢積弱多年,天災頻繁,流寇四起,崇禎帝雖欲勵精圖治,但因飽受沉重壓力,並生性猜疑,用人不當,國勢日益衰弱。猶幸身邊有一位母儀天下的周皇后相扶。長平公主乃是崇禎周後所生之愛女,從小過着温室般的無憂生活。 吏部尚書周興之子周世顯那不拘一格、風趣俏皮的舉動,跟皇宮裏事事講求禮節的嚴格要求截然不同,使世顯深受皇子公主歡迎。生性自私的昭仁公主尤其更甚。但世顯卻被不單外表俏麗,並且內心善良的長平所吸引。長平與世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世顯多方討好長平,更替長平頂罪受罰,長平被他的真誠所動。二人常在宮中結伴遊玩,一起種下連理樹,慢慢產生微妙的感情。在連理樹下,兩人有過永世不能忘懷的浪漫一刻。
帝女花
帝女花(7張)
一天,宮中起了鉅變,長平、世顯聽聞陳妃被賜死。接下來,周後亦被誣告毒殺田貴妃初生皇子。其實,一切都是由田妃策劃。周後被罰與長平、昭仁出宮。母女三人改名流落民間。世顯自此失去長平消息。時世顯已經家道中落,周興及母親周梁氏深知為官之禍,一直不讓世顯入仕途。世顯進了鑄炮坊擔任主簿之職。長平與世顯重遇,兩人生出了愛意,但世顯與李建泰千金李玉嫺早定婚盟,聖卿更是世顯多年的深交,使他們陷入這無奈的四角關係。及後,皇太后查知當年田妃初生皇子夭折真相,派人到民間重召周後三母女回宮。長平、世顯二人再度分離。
周後三母女回宮後,長平初受崇禎的貼身太監王承恩所針對,但承恩最終亦被長平的真誠感動。昭仁因見田妃在宮中勢大,竟認賊作母。時崇禎賞識世顯才華,召入宮任教。長平、世顯宮中再度相逢,情愫漸濃。可是,此時師生有別,兩人只好發展地下情,暗地裏互送情書。這時,崇禎要把長平許配予手握重兵的湯寶倫。長平極力反對,世顯心感失落,但長平對世顯表白,心裏只有他一人,使世顯對長平的愛更堅定。長平感動了太后,肯讓長平鳳台選婿。這樣做是為世顯製造機會。正當長平、世顯以為障礙已破之際,奸臣又薦世顯送糧餉上戰場。田妃欲把世顯置之死地,向崇禎提議要世顯追擊敵軍。世顯心知今回必死無疑,決定與長平解除婚約,但長平不肯放棄,派人三度送上婚書,終感動世顯。長平到戰地找不到世顯,只拾得那件被炮火燒爛了的駙馬袍。長平以為世顯已死,哭得傷心欲絕。長平回宮之時巧遇世顯,二人恍如隔世。但是,世顯自覺已如同廢人,難以配長平,刻意避見長平,使她心傷不已。
李自成攻陷京城,圓圓被自成所佔,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李自成當不到一個月皇帝,棄城逃亡。順治入京稱帝,是為清。在揚州的維摩庵,世顯終遇見長平,雖然長平堅決不肯相認,最後卻被世顯真情所感動,二人歷劫相逢,更珍惜對方。清朝廷為撫民心,賜長平、世顯結合。長平、世顯想到“葬先帝,釋太子”之責任,答應完婚。長平、世顯被送返北京,順治為了表示自己對降臣寬厚,以達懷柔之效,為他們安排一個隆重的婚禮。長平、世顯在花燭之夜,夫婦雙雙在含樟樹下,仰藥殉國。順治並不發喪,命人將世顯和長平的棺木沉入江底,好讓這對歷劫鴛鴦長享安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