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特特

(李富春與蔡暢夫婦的獨生女)

鎖定
李特特(1923年2月25日—2021年2月1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李富春與蔡暢夫婦的獨生女。中國農業科學院離休幹部、中國扶貧基金會終身理事 [1-2] 
2021年2月16日,因病逝世,享年97歲 [1] 
中文名
李特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3年2月25日
逝世日期
2021年2月16日
出生地
法國巴黎

李特特人物生平

1923年,李特特出生於法國。歸國後,有時跟外婆住長沙,有時跟父母在武漢、上海等地住中央機關。
大革命失敗後,隨外婆回到永豐隱居鄉下,同表姐劉昂、表弟蔡博等住在鄉下,斷斷續續讀完了小學、初中。
1938年,中共中央將一些烈士遺孤和領導同志的子女送往莫斯科國際兒童院,李特特也在其中。和她同行的還有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毛岸青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朱德的女兒朱敏等等。“我感覺太幸福了,這裏吃喝都不用管,到了禮拜天,洗澡、換衣服,簡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1941年,蘇聯衞國戰爭爆發了。李特特和國際兒童院一些較大的孩子被安排參加軍事訓練,準備作為後備軍參加戰鬥 [1] 
1944年,李特特考入了莫斯科鮑曼工程技術學院。上了一個學期的課後,由於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被調到蘇聯廣播電視台做校對、播音等工作。1947年轉入莫斯科吉米遼謝夫農學院學農業,至1952年畢業歸國。
回國後,李特特長期從事農業科研工作。她最先分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
1953年,蘇聯準備幫助我國在北大荒建立一座現代化農場,急需學農業的人才。她覺得自己應該到農業生產第一線去,便主動報名去了北大荒。
1954年,她帶着出生不久的二兒李堅來到位於黑龍江省集賢縣的友誼農場。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她為核效應研究,到新疆戈壁灘上工作了好幾年。
在1958年至1960年間,她還參與主持了6期同位素培訓班,為國家培養的10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成為各省、市同位素研究實驗室的骨幹。
1974年她雖從“五七”幹校回到了北京,但沒有被安排在原子能核效應研究所,而在中國農科院情報研究所做情報翻譯工作。
1978年,調到中國農科院農業科學研究委員會做科研管理工作。
1988年,李特特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離休。 [3] 
1989年3月,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後,參加扶貧基金會工作。
2021年2月16日,因病逝世,享年97歲 [1] 
革命後代李特特在雙峯

李特特所獲榮譽

1980年由她組織的“核輻射對農作物的生物效應”課題,獲得了國家農業部頒發的“科研進步二等獎”。另外,她還選編了《國外農業》、《國外農業科技》等參考書。
1990年,李特特作為第一批被國家民委授予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而受到表彰 [6]  [5]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之際,俄羅斯政府向當年的老戰士頒發了由總統葉利欽親筆簽名的紀念獎章,李特特是18名中國獲獎者之一 [4] 

李特特主要著作

1998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有《她是蔡暢的女兒》一書。
2005年,在外婆蔡母葛健豪誕辰140週年之際,大型紀實文學《葛健豪傳》在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發行,李特特親自作序。

李特特家庭情況

外婆:葛健豪
父親:李富春
母親:蔡暢
舅舅:蔡和森
舅母:向警予 [1] 

李特特姓名由來

1923年,蔡暢與李富春在法國結婚不久,便發現懷孕了。“為了革命,媽媽堅決要做人工流產。但外婆極力反對,甚至説她寧願放棄做工,也要撫養外孫女。後來,母親才同意生下我。革命意志堅決的母親,在產牀上便做了絕育手術。”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生命,李富春夫婦為女兒取名“特特” [1]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