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泰棻

鎖定
李泰棻(1896年—1972年),字革痴,號痴庵,張家口陽原縣揣骨疃人。
本    名
李泰棻
革痴
痴庵
所處時代
中國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72年

李泰棻人物生平

李泰棻,字革痴,男,1896年出生於河北省陽原縣揣骨疃一書香人家。18歲考入北京大學專攻史地,但因學雜費高昂,遂轉入北京師範大學就讀。三年級時,在時任北京師大校長陳寶莊的支持、鼓勵下,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史著《西洋大歷史》,全書80餘萬言,受到李大釗、陳獨秀等名教授的推崇,皆為其作序,一時轟動了京城各高等學府。引起了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高度重視,22歲時,被破格聘為北大教授。
李泰棻先生青年得志,聲望日高,教學盡心盡力,全國各大學爭相聘請,僅見習期間,就兼任北京私立國民大學教授、朝陽大學教授。1917年畢業於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科,1918年任國立山西大學教授,第二年又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9年任武昌高等師院文史地理部主任。1924年任察哈爾省教育廳長,受馮玉祥將軍委託常去北京協和醫院看望問候孫中山先生的病情。1925年5月27日,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發生反對校長楊蔭榆的學潮,魯迅聯合七位教授發表《對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風潮宣言》,對學生予以聲援,七教授中最年輕的一位就是時任北京大學教授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史學系主任的李泰棻。1926年執政的段祺瑞讓其以副部長之職代管教育部。1927年,李大釗就義,無人敢出面料理後事,作為同事兼及摯友的李泰棻毅然為其收屍入殮,買棺治喪(見《關於李泰棻》,載《文匯讀書週報》2004年6月28日)。1928年任北平特別市教育局長、北京市立師範大學校長。1924-1930年應馮玉祥將軍之邀講解《孫子兵法》,並被任命為中將秘書長。1931年後協助馮玉祥組織**同盟軍。1937年前,致力於史學研究,著作頗豐,主要有80萬字的《中國史綱》、50萬字的《西周史徵》、30萬字的《國民軍史稿》、50萬字的《方誌學》。1931年-1934年出任《綏遠省通志》總纂,還著有《魯迅遺事》。
1938年冬任偽天津市教育局長,是受汪偽政府脅迫。1939年-1948年應北京師大校長之邀任文學院院長。1950年應察哈爾省副主席呂復之邀,由省政府教育廳長李舜琴赴北京接其回察任教。先後在宣化中學、宣化師範、張家口市教師進修學校任語文、歷史教師。
1956-1962年任張家口速成師專、張家口師院語文教師,講授古典文學深入淺出,對字、詞講解深透,樂於提攜青年,常以“功夫憑苦練,學問靠勤奮”的話激勵人們,告訴青年要多讀書、多積累、多動筆,幫助張家口地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師資。
新中國成立後,李泰棻回到家鄉張家口,先後在宣化中學、宣化師範、張家口師專任教,12年間,為家鄉培養了大批師資。1962年,應河北省委宣傳部長朱子強舉薦李先生到天津歷史研究所工作,之後中央文史研究館邀請其赴京編寫《中國近百年史》。1964年調長春東北文史研究所任研究員。 [1]  1972年,李泰棻在北京病逝,享年75歲。

李泰棻成就榮譽

在之後的歲月裏,雖然他也曾從過政、從過戎,擔任過綏遠省、北京市、天津市教育廳長以及馮玉祥將軍的中將秘書長,但是他主要從事的還是教育工作,專門研究中外歷史,成為著作等身的歷史學家。
中國傑出的史學家李泰棻 中國傑出的史學家李泰棻
李泰棻的史學著作有十幾種,他19歲時寫的《西洋大歷史》一版再版,出四版時,章士釗、李大釗、陳獨秀、劉半農等為之寫序,稱此書為中國編著西洋歷史開一新紀元。《國民軍史稿》,洋洋30餘萬言,由於李泰棻曾在馮玉祥身邊工作六年,又給馮玉祥的部下多次講史,所以,這部著作,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西周史證》,是極見功力的一部史書,李泰棻以十年之力薈萃秦漢以前全部古籍,下至《通志堂經解》、《皇清正續經解》,凡是有關西周史料或經解新説,無不廣徵博引,為先秦史學的研究開闢了道路。《方誌學》對方誌的選輯、整理、鑑定作了系統論述,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誌思想,這部著作的出版,標誌着方誌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為了寫好這部書,李泰棻還在20世紀30年代先後擔任《綏遠省通志》總編輯和《陽原縣誌》總纂,這兩部志書成為方誌界公認的一代名志。另外,他還著有《中國史綱》、《中國近百年史》等,也在學術界產生過很大影響。1932年,王森然著《近代二十家評傳》,將李氏與康有為、章炳麟、王國維、陳獨秀、胡適、郭沫若等並列,足見其影響之巨。
李泰棻不僅是著名的史學家,而且於諸子百家、甲骨文、金石學等都很有研究,著有《今文尚書證偽》、《老莊研究》、《痴藏金集》及《續集》,成為研究這些學科的必讀書。
1929年綏遠改為省制,李泰棻應省主席李培基之聘,出任《綏遠通志》館總纂,親手擬訂通志序例篇目和調查提綱,並審訂了半數以上的志稿。李泰棻對方誌理論的運用,集中體現在所擬《綏遠通志敍例》裏。所擬綏志目錄為:“影”一古蹟,二名勝,三古物,四金石。“圖”一疆域,二沿革,三山川,四分縣,五水利,六新城,七舊城,八各縣城。卷一“地理”:疆域,沿革(附表),山脈,河流,氣候(附温度雨量節氣各表),地藴,土質;卷二“建置”:關隘,城市,津樑,衙署(附表),館會,街衢,學校,劇場,醫院;卷三“勝蹟”:故都,故城(附表),宮殿,陵墓,廟昭(附表),祠宇,寺觀(附表),名勝;卷四“民族”:漢族(附移民),滿族,蒙族,回族,户口;卷五“爵職”:封爵(附表),職官(附表);卷六“政治”:財政:田賦,鹽榷,雜税,銀行,貨幣,;交通:驛站,郵電,鐵路,汽車路,車駝路,水路;建設:水利,工場;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留學;墾務;軍政:省防;警政:保甲,警察;司法:行政兼理時期,司法獨立時期,地方習慣法,監獄;自治:省自治,市自治,縣自治,村鎮自治,民團;儲恤:倉儲,養育,官渡,義園;督察;卷七“黨社”:政黨,會社,法團;卷八“產業”:農業(附農產物價表),工業(附工業物價表),商業(附商品物價表),礦業(附礦產物價表),漁業(附水產物價表),林業,野產(附山產物價表),牧業(附牲畜價格表);卷九“禮俗”:冠,婚,喪,祭,祀,卜,筮,命,相;卷十“生活”:衣飾,飲食,居處,娛樂,語言(附漢、滿、蒙、回重要語言表),歌謠(附各地歌謠表);卷十一“宗教”:道教,佛教,喇嘛教,摩歌末教,基督教,多神教;卷十二“人物”:仕宦,文苑,理學,忠義,德行,孝友,貞烈,方技,橋寓,隱逸,科第(附表),議員(附表),革命,方外,遊人(附表);卷十三“學藝”:學,藝;卷十四“金石”:金文,石刻;卷十五“前事”:巡幸,軍事,天災,人禍,徵發;卷十六“掌故”:典則,陋規。其特色是不襲前人窠臼,獨創體例,成近現代志書中的先河。其識力尤高,其成績斐然可觀。如同章實齋修“湖北志”之中廢,惜未得實現其修志主張。始有《方誌學》之作問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