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樹化

鎖定
李樹化,男,原名李權福、李樹華,廣東梅縣程江鎮大塘村人,李樹化是我國第一代鋼琴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中國新音樂的發端者,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音樂系首任系主任、教授,是中國現代藝術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和重要推動者, [1]  [14]  代表作品有《勞動舞曲》(1932)、《錢塘江幻想曲》(1934)、《湖上春夢》、《緊張之夜》等。
中文名
李樹化
籍    貫
廣東梅縣程江鎮大塘村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李樹化人物履歷

1901年出生於泰國北柳,10歲時回到故鄉梅縣上小學,後在梅州中學讀書。
1919年他與林風眠、林文錚等一起赴法國勤工儉學,改名李樹化,就讀於里昂音樂學院。
1926年應林風眠邀請回國,任(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教授,後又隨林風眠到杭州出任國立藝術院教授兼音樂研究會主任。
1940年任福建音專教務主任。
1941年任上海藝專鋼琴教授。
1945年任浙江大學校本部音樂及法文專任副教授。
1950年任浙江大學外國文學副教授。
1956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後離開中國到法國定居,1991年在法國逝世。 [2]  [10] 

李樹化人物生平

1902年7月23日,李樹化出生於泰國北柳,家名李權福,筆名素人、樹人、樹,梅縣區程江鎮大塘村人。10歲左右與兄長李金福作為僑生被送回老家讀書,改名為李樹華。1914年入讀梅州中學,與林風眠同學。
1919年7月,同是梅州中學畢業的林文錚先到上海學習英文,從正在留法儉學會補習德語(準備留德)的同鄉校友熊君鋭那裏獲悉留法儉學的消息。林文錚立即函告林風眠來滬,以便同去法國勤工儉學。林風眠又邀請李樹化同行。
1919年12月25日,李樹化瞞着家人,與林風眠、林文錚以及徐特立、李立三、李富春、蔡和森、蔡暢、向警予等人一起從上海搭乘法國郵輪傲德雷納蓬號赴法勤工儉學。
1921年9月,里昂中法大學成立時,李樹化通過入學考試成為首批127位註冊生之一,並進入到國立里昂大學音樂高等專門學校學習。
1924年,李樹化與林風眠、林文錚、劉既飄等人共同組織發起成立霍普斯會。該組織先在巴黎主辦中國古代和現代藝術展會,之後又參加了巴黎國際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博覽會。
1926年1月,受林風眠之邀,李樹化先是被聘為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駐歐通信員。畢業後,李樹化在里昂拉比鋼琴公司做調律師,並與法國女子珍妮·亞力山德林(後稱珍妮)結婚。
當時旅居泰國的父親寫信叫其改學醫學,只是父親突然離世,本該寄出學醫的學費中斷,李樹化因此放棄學醫計劃,並在1926年12月回國。
1927年,又擔任北京國立藝專的音樂教授。
1927年9月聘為京師公立師範學校藝術教席,教授鋼琴,學生有老志誠等。
1928年再隨林風眠到杭州國立藝術院擔任教授兼音樂研究會主任,並任秘書。
1936年,李樹化在《近代中國藝術發展史》(亦名《中國現代藝術史》)中撰寫了音樂部分。該文對早期音樂發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描述。
1937年,杭州淪陷後,李樹化帶着妻女與林風眠帶領杭州藝專的師生向內地遷移,此時發小林風眠毅然放棄大量的巨幅油畫,選擇把兩架鋼琴帶到船上,待局勢穩定後,才搬回陸地繼續給學生上課。
1938年任學校專職教授、招生委員會委員、導師等職,同年6月攜妻女與被逼辭職的林風眠一同返回上海。
1940年應蔡繼琨之邀參與創建省立福建音樂專科學校,為首任教務主任。
1941年先後聘為上海震旦附中女生部音樂教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鋼琴、作曲教授。
1945年聘任為浙江大學校本部音樂及法語專職副教授。
1947年先後任僑務委員會僑民教育函授學校特約教授、浙江大學外國文學副教授。
1956年4月,經周恩來總理批准離開中國後,李樹化一家乘船到香港。
1956年6月18日,李樹化之妻珍妮和女兒李丹妮搭乘由法國政府免費安排的輪船“越南號”回法國,而李樹化因護照問題,轉道泰國北柳見家人,六年後(即1962年)才從泰國前往法國定居,直至1991年6月16日逝世。
縱觀李樹化的一生,可分六個階段:泰國階段(1901-1911),梅州階段(1911-1919年),法國階段(1920-1926年),北京、杭州階段(1927- 1937年),福建、上海、浙江階段(1940-1956年),泰國、法國階段(1956-1991年)。 [9-10]  [13] 

李樹化個人作品

李樹化一生著作豐富,目前至少發現其著作10本(包括部分手稿)、音樂理論66篇、歌曲27首、室內樂3首、鋼琴作品17首。 [3] 
主要鋼琴音樂作品有:《如此温柔》(1930)、《勞動舞曲》(1932)、《錢塘江幻想曲》(1934)、《湖上春夢》、《緊張之夜》等。 [2]  作品集有《李樹化集》 [1] 

李樹化主要貢獻

李樹化是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和作曲家,中國鋼琴音樂的拓荒者,也是林風眠一生的好友。 [2]  作為中國美術學院史上著名的梅州“三劍客”,林風眠、林文錚、李金髮為中國藝術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4]  作為一個拓荒者,從1927年至1937年的“黃金十年”裏,李樹化曾經為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10] 
音樂理論方面。1936年版的《近代藝術中國發展史》,李樹化撰寫了其中的《音樂》篇,該篇分緒論、關於固有音樂的構成要素、一向留存着的音樂、固有的樂器和音樂技巧、現代中國音樂的傾向和發端、新音樂事業的進展過程、中國現代音樂作者及作品、作歌及譯歌、演奏會教育機關樂器店共九章進行介紹,並附錄了《中國現代音樂著作物一覽》。而1927年李樹化為紀念父親而寫的《鋼琴基本演奏法》,1933年自印,1941年再版。“再版序”寫道:近十年來,學鋼琴的人確實多起來了,但比較專業比較系統的關於鋼琴彈奏法一類的中文讀物卻絕少……這本書是我自法國留學時寫的,於1933年印出作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生的參考書…… [10] 
除此之外,李樹化的音樂理論還有《怎樣研究音樂》《音樂實用説》《世界音樂院的調查》《法蘭西新音樂的領導-霍列》《文藝復興時代的音樂》《意大利現代音樂》等多篇文章或譯文。 [10] 
音樂創作方面,杭州國立藝術院第一首校歌由林文錚作詞,作曲者就是李樹化。亦有不少藝術歌曲、鋼琴曲,如藝術歌曲有《催眠歌》(1929)、《悲秋》(1931)等。鋼琴曲有《海夜》(1927)、《藝術運動》(1929)、《勝利進行曲》(1929)、《如此温柔》(1930)、《柳枝與竹枝(唐賀知章·顧況)》(1935)、《西湖盪漾(船歌)》(口琴1940)、《金陵懷古》(1947)等等。 [10] 
音樂教育方面,李樹化先後在南北兩藝專從事音樂教育,培養了一批學生。如在京師公立師範學校任藝術教師教授鋼琴時,老志誠就是他當年的學生。國立藝術院的學生則有張權、洪士銈、費曼爾等一批學生,而且學校的“音樂研究會”,導師就是李樹化,專門吸收除音樂專業外的各系學生參加。李樹化常常把所教的學生召集在一起,舉辦小型鋼琴演奏會,相互切磋技藝,待學生演奏完之後,他會做一番點評,指出優缺點,使學生們受到啓發而進步。 [10] 

李樹化親屬成員

兄長:李金福 [9] 
妻子:珍妮·亞力山德林(後稱珍妮) [10] 
女兒:李塵生(又名李丹妮 [5]  ,中法大學前秘書長 [6] 
女婿:袁迪寶 [11-12] 
孫媳婦:歐陽鷺英 [9] 
侄子:李石粦 [12] 
李樹化,早年留學法國里昂,並邂逅了一位美麗的法國姑娘。李塵生是他們唯一的孩子。 [5]  林風眠、李樹化分別娶了法國的妻子,而李樹化的女兒李塵生(李丹妮)更是成了林風眠的義女。 [10] 

李樹化人物紀念

2018年9月12日,“一段鮮活的杭州音樂歷史--李樹化鋼琴作品講學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舉行。音樂會上,藝術家現場演奏了我國第一代鋼琴家和作曲家李樹化創作於1928-1937年間的10餘首鋼琴作品。 [2] 
2018年11月15日,李樹化鋼琴作品講學音樂會在廈門大學舉行,這是李樹化的音樂作品在廈門的首演。音樂會共演繹了李樹化的17首曲目,都寫於1928年至1937年之間。其中16首鋼琴曲,1首協奏曲。而包括《錢塘江幻想曲》《緊張之夜》《勞動舞曲》在內的12首鋼琴曲的曲譜是2017年才從法國遠渡重洋回國,此前僅在天津和杭州公開演奏過。 [11] 
2020年3月,梅州地方文化愛好者林勇軍撰寫的《隱身在“梅州三劍客”背後的李樹化》,講述李樹化的生平考略,探究其對中國新音樂的貢獻,展現李樹化對藝術執着追求的精神。 [4] 
2020年11月20日至21日,“感悟客都·人文之旅”——紀念梅州籍音樂家李樹化學術研討會系列活動舉行。活動包括李樹化鋼琴聲樂作品音樂會、紀念李樹化學術研討會和學術論壇、“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的李樹化”主題講座等。活動期間,主辦方還組織與會人員參觀了梅州籍中國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二林三李”(林風眠林文錚李金髮李超士、李樹化)圖片展和李樹化故居。 [7] 

李樹化人物評價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史學家梁茂春説:李樹化是我國第一代鋼琴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是中國新音樂的發端者、現代藝術運動的倡導者和重要推動者,也是我國高等學校音樂專業教育的先驅。 [8]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梁茂春評價李樹化:“李樹化是中國鋼琴曲創作的耕耘者、早期中國鋼琴教育的播種者、中國鋼琴聲樂的拓展者,如果説1915年趙元任創作的中國第一首鋼琴曲《和平進行曲》是鋼琴音樂史的‘嬰兒期’,1934年賀綠汀《牧童短笛》的誕生則是進入‘成熟期’的標誌。而李樹化的巔峯便是在承前啓後的歷史階段,對中國音樂的推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9]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靜蔚認為:李樹化一心一意地為中國新音樂的成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0] 
林風眠給李樹化全家畫過速寫,在給李樹化的畫像題詞中寫道:“李樹化沉默寡言,對學生和藹可親,對花草不感興趣,也不喜歡旅遊,非常喜歡肖邦的作品,作曲時喜歡強拍子開頭,十年來為音樂教學,為音樂欣賞服務貢獻極大。” [10] 
青年演奏家陳哲匯評價李樹化:“(李樹化創作的歌曲)鋼琴織體的特徵、音樂結構、和聲進行和復調技法,基本都源於法國音樂的風格。時而出現的五聲音音階旋律,以及對自然界音響的模仿,表現出了中國音樂的特點。” [9] 
中國《晨報》刊登的《音樂家李樹化留歐專攻音樂八年》一文中提到:“有樹化者,粵人,富於音樂天才”。足以説明李樹化在當時的地位。 [9] 

李樹化人物故居

李樹化故居位於梅縣區程江鎮大塘村,名為棣萼樓,屬於客家傳統民居。這是一座合槓樓,因樓層走廊可巡迴相通,所以又稱為走馬樓。棣萼樓坐南朝北、縱向對稱,既有徽派建築形制的風格,又繼承了中原式建築固有的特點。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