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東星

(中國寫意畫研究院秘書長,寧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鎖定
李東星,1970年生,寧夏中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在讀碩士、中國寫意畫研究院秘書長、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畫家、寧夏美術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 [3] 
中文名
李東星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寧夏中衞
出生日期
1970年
職    業
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代表作品
《爸爸要回家》《大山歌》
主要成就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寫意畫研究院秘書長
寧夏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李東星人物經歷

曾擔任寧夏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2023年11月13日,李東星當選寧夏美術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 [3] 

李東星藝術簡歷

李東星近影 李東星近影 [1]
李東星,1970年生,寧夏中衞人。1992年畢業於寧夏大學美術系,2004年深造於中國畫研究院杜滋齡工作室。曾任寧夏日報書畫院院長、新消息報美術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在讀碩士、中國寫意畫研究院秘書長、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畫家、寧夏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1] 

李東星藝術評價

作品大多充溢着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和個人審美傾向,人物造型鮮活靈動,筆墨輕鬆、意境超然,洋溢着熱情、放達、自然之性情。部分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企業及個人收藏。為人平和、舒暢、不雕不琢,崇尚一切順其自然的藝術原則。 [1] 
李東星和導師杜滋齡。 李東星和導師杜滋齡。 [1]
  • 在寧靜中放飛靈魂——李東星其人其畫 [1] 
張賢亮
對李東星畫的最初印象,緣於看過他發表過的不少插圖作品,寥寥數筆,便見神韻。
這樣別具意境和情調的作品,首先是來源於生活中的觀察。畫家的眼光更側重於搜尋生活中的詩情畫意,這就非常需要有善於感悟生活的細膩的心性。
對一個藝術家來説,其多種才能往往是某種主要潛質的擴展和延續,李東星也是這樣。作為報紙的美術編輯,他長期堅持美術創作實踐。多年來,除了在報刊上發表了數千幅連環畫、插圖、黑白畫、速寫等作品外,其個性和創造性主要還是通過他的水墨畫來體現。
李東星的水墨畫作品圖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我稱之為“回族風情”類;另一類是“文人雅士”類。
前者通常都以造型樸厚而略帶幽默的筆調,描繪寧夏特有的回族風情。從最早的《走出西海固》《沙塵天》到《大山歌》《驢市》等,其畫面無不充溢着一種疏巖磊落的雄放之氣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粗獷和樸拙的筆調使畫面充溢着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樸素卻充滿感情,不僅添加了精神層面的豐富性,也展露了這位年輕畫家紮實勤奮的藝術積累和鮮明的個人審美傾向。
“文人雅士”類作品,則從中透露着散淡的人生意境。這類作品有一種爽氣靈動、落筆大方、格局舒展的意味。在其筆下,對弈的、撫琴的、飲酒的、遊春的文人雅客們各具情態,動作隨筆而出,極富情趣。這些形象看起來是懶懶散散的,其實又是可愛幽默的,表達出一種隨心飄蕩,脱俗而不自矜的心理傾向。
我們沒有勇氣也沒有條件隱居山林,隔絕塵世,但是我們卻可以儘可能地親近自然,疏離世俗,培養豁達淡遠的心境。讓自己寧靜下來,寧靜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紛雜的浮躁,濾出淺薄、粗率等人性的雜質。
李東星是一個提倡信仰的人。在他尋求信仰的過程中,精神資源始終是他信仰的有力支撐。
李東星又是一個稍顯內向的人,總想躲進自己的畫裏,夜夜拾得畫中心緒,品悟幾番人生境界。他在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天地,所以很多感情都寄託在他的作品中。這是一種心情,説灑脱些是他的一種風格的表達。這樣也會有一種如釋重負般的解脱和輕鬆,從而會產生一種寧靜淡泊的心靈愉悦。
哲人説:擁有一種好心境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李東星作品在超然閒適的創作基調中確立了自己作品的精神指向,也確立了他的水墨畫既有別於傳統,也不刻意追求現代的獨特風格。雖都算不上大主題、大製作,卻難得有一種清純明麗的風格和耐人尋味的意緒。
張賢亮 男,江蘇盱眙縣人,1936年12月生於南京。1955年中學畢業後至寧夏銀川幹部文化學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文學月刊上發表長詩《大風歌》而被列為右派,遂遭受勞教、管制、監禁達十幾年。1979年9月獲平反,1980年調至寧夏《朔方》文學雜誌社任編輯,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1年開始專業文學創作。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主席等職,並任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1979年重新執筆創作後,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説《邢老漢和狗的故事》《靈與肉》《肖爾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説《土牢情話》《龍種》《河的子孫》《綠化樹》《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長篇小説《男人的風格》《習慣死亡》《我的菩提樹》。 [1] 
和著名作家張賢亮(中)、好友馬惟軍 和著名作家張賢亮(中)、好友馬惟軍 [1]

李東星作品出版

著有文集《墨寶星魂》,出版有《李東星國畫集》、《李東星插畫集》以及《沙湖傳説》、《清水裏的刀子》、《一個叫喊叫水的地方》等三十多部中長篇連環畫。 [1] 
[2] 
李東星作品《大山歌》 李東星作品《大山歌》
《大山歌》紙本水墨2 00×180釐米 2005年 李東星 [1] 
李東星作品《爸爸要回家》 李東星作品《爸爸要回家》
《爸爸要回家》紙本水墨68×68釐米 2011年 李東星 [1] 
李東星作品《相驢圖》 李東星作品《相驢圖》
《相驢圖》紙本水墨69×69釐米 2008年 李東星 [1] 
報刊插圖 報刊插圖
報刊插 圖 [1] 
連環畫選頁 連環畫選頁
連環畫選頁 [1] 

李東星水墨小品欣賞

暢神樂道自逍遙
李東星作品 李東星作品
——賞讀李東星的水墨小品
他們在堅守我們的民族文化藝術。李東星便是其中的一位。
東星的畫作在你面前展卷開來,便被它們帶入了一種氣場,這個氣,是清氣、靜氣和雅氣,仿若簫音,仿若箏聲壎聲已經傳來,可塵心濾去。它們充滿一種家園般的温情和敬意,是禪悦之妙,是清峻通脱的那一派煙雲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氣度。
東星畫過大量的民俗風情類人物畫,洋溢着快意而渾樸的氣質,筆勢沉着而氣勢飛動,畫風屬於大氣豪放、
李東星作品 李東星作品
雄中寓秀、氣韻交響的那種,讀來痛快而酣暢。另一路,則是他的高士畫,現在是愈發好了,他們不在我們所看得到的實況實景中,但很可能更屬於他的內心秘密,更接近他內在的性情,顯出清曠、蕭散和典雅的個人面目。在此世界,可卧遊,可暢神。在佈局的疏與密,筆墨的澀與潤,在提按頓挫、粗細長短、輕重緩急等的使轉上,富有韻律和動感,遒勁中帶着柔韌,方折中透着圓轉,外放中含着內斂。他重視的是人物熠熠生輝的個性,是人物獨具的精神面貌及其秉性和氣質,重視的是筆墨趣味和寫意風神。
李東星作品 李東星作品
捲開天地遠,思靜入蒼茫。中國畫是靈性的學問,生命的學問,它最終落實在人生的方向和意義這種終極的價值根基上。是的,中國傳統繪畫題材所講求的做人之道,它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養以及在自由澄澈的心境中達到對“事實世界”的審美超越的品格,在今天不僅沒有過時,同時還具有現代和後現代的意義。畫家李東東星自然是知曉這些。(文/阿一)
李東星作品 李東星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