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曉陽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鎖定
李曉陽,男,1955年出生,北京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力學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的專業委員。
中文名
李曉陽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教師
畢業院校
北京工業
職    稱
大學教授

李曉陽人物經歷

1955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87年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生物力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完成在職博士論文獲北京工業大學流體力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力學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的專業委員和《醫用生物力學》編委。2003年12月當選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 

李曉陽主講課程

⒈ 材料力學 (本科生)。
⒉ 工程力學 (本科生)。
⒊ 理論力學 (本科生)。
⒋ 有限單元法 (本科生、研究生)。
⒌ 高等計算結構動力學 (研究生)。

李曉陽研究方向

生物軟組織的非線性力學性質研究;血液流動研究;實驗力學的測量技術的研究;疲勞性能測試與可靠性分析技術研究;磁記憶無損探傷機理與技術研究。

李曉陽主要貢獻

李曉陽科研成果

生物力學作為主要的研究領域。在該領域中主要研究動脈壁非線性應變分析方法、非線性應力應變關係表達、動脈壁應變分佈、動脈壁應力分佈、動脈壁殘餘應力等問題。其中本人成功地發展了一種新的非線性應變分析方法,確定了標準的動脈壁靜態力學實驗方法。分析了動脈壁非線性應力應變關係的數學表達和非線性物理參數。先後承擔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研究項目: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動脈壁力學性能研究”,項目號19772006。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主動脈弓夾層動脈瘤的力學機制研究”,項目號10372010。
實驗檢測力學領域多年研究實驗機自動檢測技術、殘餘應力檢測分析技術、磁記憶檢測技術、疲勞測試與可靠性分析。 [2] 
研究項目為《工程力學》工程化多媒體動畫設計與製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完成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勝利油田等科研項目12項。作為骨幹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委項目及航天部項目多項。在研的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項目1項,校基金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加北京市教委基金1項,參加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共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被EI、SCI、ISTP等收錄的有10餘篇。

李曉陽論文期刊

1.李曉陽,曾衍鈞,“幾何尺寸組織定量分析法測量動脈壁靜態工作應變”,《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Vol.21,No.6, Dec. 2002, 511-514.
2.李曉陽,曾衍鈞,“動脈壁三維含殘餘應力因素的本構方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Vol.21,No.1, Feb. 2002, 28-33.
3.李曉陽,曾衍鈞,“一種新的動脈壁應變分析方法------弧長分析方法”,《生物醫學工程雜誌》,Vol.19, No.1, 2002, 166-171.
4.Chao Lei Li, Xiaoyang Li, L. N. Diao“Dynamic mechanical experiment on the arterial wall”,Proceedings of the 3th International Con- ference of Experi- mental Mechanics, Published by SPIE, Beijing, 2001, 497-500.
5.李曉陽,“動脈壁宏觀力學行為研究”,《生物力學的最新進展》,高等教育出版社和Springer出版社聯合出版,2001,112-119。
6.李曉陽,曾衍鈞,“動脈壁應變分析方法的研究”,《北京工業大學學報》,Vol.27, No.4, 2001,466-471。
7.彭彧華,李曉陽,“動脈壁靜態非線性力學性質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實驗力學》,第14卷,第4期 第425頁,1999。
8.李曉陽,曾衍鈞,“動脈壁靜態力學性質的實驗”,《實驗力學》,Vol.14,No.2,pp229-233,Jun,1999。
9.李曉陽等,“彎曲動脈壁非線性彈性力學性質的理論分析”,《力學學報》,Vol.3,No.2,pp193-203,Mar.1999。
10.Xiaoyang Liand Yanjun Zeng“Continuum Model of Arterial Wall in the Zero Stress State”, The third world congress of Biomechanics, August,2-8,1998.
11.Li Xiaoyang and Hayashi K., "Alternate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Residual Strain in the Arterial Wall", Biorheology, 1996, Vol.33, pp439-449.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