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明新

(北京小學黨委書記、校長)

鎖定
李明新,男,回族,196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北京小學集團總校校長,北京小學黨委書記、校長,兼任北京小學金中都分校(原西城區青年湖小學)校長 [5]  [7]  。正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專家委員會政策諮詢分委會委員 [4]  。“京劇發祥地”品牌建設委員會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首批中小學教授,正高級特級教師,全國名優校長,美籍華人陳香梅校長獎章獲得者,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語文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市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被聘為教育部名校長工程導師、北京市名校長工作室導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師大、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 [6] 
李明新曾以創新的教學模式獲全國閲讀教學大賽一等獎第一名成績,結束了北京市語文比賽歷次榜上無名的歷史。
中文名
李明新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68年11月
職    務
北京小學校長、西城區青年湖小學校長
主要成就
2004年評為北京市學科帶頭人
學    歷
本科

李明新人物介紹

李明新 李明新
他針對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問題提出新的見解,形成了語文教學追求實與活的思想與特色。2000年10月,《人民教育》將他作為北京市教師新星代表,刊發了他的語文教學觀文集,在全國小學語文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新課改中,他積極探索課堂實施新理念的方法,應邀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組織的“走進新課程”研討會上作觀摩課,得到稱讚。2003年他應全國小學語文研究會之邀代表首都及全國參加了“兩岸四地”中國語文教學交流活動,所執教的語文課受到內地、港澳台與會專家的好評。“非典”期間,他克服困難,探索電視遠程教育方式,高質量完成空中課堂的教學工作。在語文教學中,他一直強調科研的方法與實證問題。他任科研室主任期間,參與組織實施市級九五課題,該課題獲市教科院評比一等獎,2004年獲市政府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2005年,課改專著《追求實與活的語文教學》獲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首屆中國教育學會獎”。目前,他正在主持國家教育部十五課題“關於培育優質學生羣體”的研究工作。2004年,作為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代表,他在北京市教育工委組織的“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蹟交流會”上交流自己的工作體會。2005年,他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榮獲勞動獎章。2006年入選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由於學術的獨到見解與研究,他於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

李明新社會兼職

李明新
李明新(3張)
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小學語文研究會特級教師教學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當代語文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青聯委員、北京市教育評估院專家、宣武區人大代表、宣武區青聯委員、宣武區教育學會理事。
2020年10月,擔任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1] 
2023年,任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專家委員會政策諮詢分委會委員(聘期:2023年1月至2026年1月) [4] 

李明新榮譽

2004年評為北京市學科帶頭人。
2005年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稱號。
2006年獲北京市特級教師稱號。
2006年入選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
2020年12月24日,被教育部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推薦評選工作小組授予“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推薦對象”。 [2] 

李明新教育觀點

2019年8月28日北京小學的校長,正高級特級教師,李明新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提到:
“我認為基礎教育要回歸本真,尊重人的生命成長規律。”
李明新把這一過程歸納為“五養”。這五養分別是:慢養、順養、牧養、素養和調養。李明新表示,有些家長和老師只關注智育或孩子某方面發展是片面的,基礎教育還是要強調人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學生不一定全面優秀,但是一定要全面發展。
而今,“五養”教育思想貫穿在北京小學校園文化、教育教學、課程建設等各個方面,因而創生出了獨具特色的四季課程和實與活的課堂教學。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