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恆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植物學家)

鎖定
李恆(1929年3月—2023年1月12日),出生於湖南衡陽,漢族,九三學社社員,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深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2-3]  [6] 
李恆於1956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後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專家工作處,從事俄語翻譯工作;1961年調任至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始從零學習植物學;1983年10月加入九三學社 [8]  ;1990年10月帶隊進行了獨龍江的冬季科學考察; [12]  ;2021年6月應邀參加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機關黨支部“管理人生、服務科研”主題黨日活動 [10]  [12]  ;2023年1月12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4歲。 [4] 
李恆畢生致力於植物分類學、植物地理學、植物生態學和植物資源學研究工作。 [6] 
中文名
李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衡陽
出生日期
1929年3月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1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外國語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重樓屬植物》
《高黎貢山植物》
《獨龍江地區植物》
《黑龍潭雜草名錄》

李恆人物生平

李恆查閲文獻 李恆查閲文獻
1929年3月,李恆出生於湖南衡陽。 [2-3]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後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專家工作處,從事俄語翻譯工作。
1961年,調任至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始從零學習植物學。
1983年10月,加入九三學社。 [8] 
1990年10月,帶隊進行了獨龍江的冬季科學考察。
2021年6月,應邀參加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機關黨支部“管理人生、服務科研”主題黨日活動。 [10] 
2023年1月12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4歲。 [4]  [12] 

李恆主要成就

李恆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19年在雲南騰衝考察重樓種植 2019年在雲南騰衝考察重樓種植
截至2023年1月,從1961年—1963年,李恆先後8次完成了滇西北哈巴雪山和滇東南西疇文山的植被調查;1981年,開始重樓屬植物綜合研究,收齊了重樓屬全科28個品種,全世界近一半的重樓品種由其發現並命名,併為中國建立了重樓資源庫,構建了重樓演化機制的理論體系;1990年,進行獨龍江冬季科學考察,共採集了7075號標本,發現了80多種新植物;2002年起,進行了雲南西部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合作研究,在高黎貢山採集的標本超過4萬號(每號包括8—10份標本),共有種子植物5133種和變種,其中383種為高黎貢山特有的物種;在天南星科方面也有研究,並與各國天南星科學家建立起了聯繫。 [1]  [4] 
在李恆畢生的科研生涯中,共採集各類植物標本達17萬份。 [4]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6月,李恆已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30餘篇;參與了《中國植物誌》《Flora of China》《雲南植物誌》等36個卷冊的編研工作;主持編寫了《重樓屬植物》《高黎貢山植物》《獨龍江地區植物》《黑龍潭雜草名錄》《高黎貢山植物資源與區系地理》等52部專著。 [1]  [6] 
  • 承擔項目
截至2017年6月,李恆已主持和參加了“重樓屬植物綜合研究” “獨龍江地區越冬考察—獨龍江植物區系研究”“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特徵及其評價”等20餘項基金項目。 [6]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1990年10月
獨龍江地區植物區系研究 [1] 
國家重大基金項目
2002年
雲南西部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合作研究 [1] 
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科研獎勵
截至2017年6月,李恆已獲得國際、國家、省部級獎項24項,其中“天南星科芋屬植物的種質資源與分類學研究”獲得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廣義百合科關鍵類羣的系統演化”“重樓屬植物研究”和“高黎貢山植物多樣性特徵研究及其評價”等3項成果獲得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6]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5年
獨龍江植物越冬考察及獨龍江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4]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09年4月
高黎貢山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研討會 [14] 
2013年12月
第11屆國際天南星植物學大會 [15] 
越南河內
2018年7月
第九屆中國民族植物學大會暨第八屆亞太民族植物學論壇 [18] 
昆明

李恆人才培養

  • 建議新人
李恆在鑑定野外採集的標本 李恆在鑑定野外採集的標本
李恆被問及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什麼想説的話,她説:“做事情要堅持到底。對於植物工作者來説,基礎訓練一定要過硬,首先要認識植物,才能夠做文章,植物基礎知識一定要學好,基礎要打好,不管幹哪一行,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學。第二,外語要學好,可以跟外國同行交流、閲讀文獻,都比較方便。打好專業基礎,學好外語,有了這兩個技能,再對工作有興趣,在哪裏都可以創造,在哪裏都可以出色。” [4] 
  • 指導學生
李恆指導培養的學生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紀運恆、李嶸等。 [4] 

李恆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2年
竺可楨野外科學工作獎 [13] 
中國科學院
2013年
H.W.Schott獎 [6] 
世界天南星學會
2016年
九三楷模 [6] 
2021年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7] 
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
2021年
年度感動人物 [5] 
中國科學院
2021年
雲南省道德模範 [3] 
雲南省人民政府
-
-
-
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6] 
-
雲南省特級勞動模範 [6] 
雲南省人民政府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6] 

李恆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22年6月
九三學社雲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8] 
-
《中華大典·生物學典》編 [6] 

李恆個人生活

  • 婚姻家庭
1953年,李恆(右一)一家合影 1953年,李恆(右一)一家合影
李恆的丈夫的名字是王今維 [4]  ,其兒子的名字是王羣路。 [2] 

李恆人物評價

李恆在曾孝濂繪製的重樓植物科學畫前留影 李恆在曾孝濂繪製的重樓植物科學畫前留影
“李恆敬業執着、勇毅堅強,鮐背之年仍然堅守在科研一線,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與時俱進、無私奉獻的時代風采。”(《人民日報》評) [3] 
“恩師(李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讓我終生受益。她不僅愛崗敬業,還大力提攜晚學,她既是良師,又是益友。能成為她的學生,實乃我人生之幸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紀運恆 [4] 
“恩師(李恆)寬廣的胸懷、淵博的學識,對科學的執着追求,嚴謹務實的治學態度,忘我的工作精神,是我一生學習的榜樣。”(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嶸評) [4] 
“她(李恆)是中國知名的植物學家,成就卓著,她在天南星科方面的研究享譽海內外,堪稱學術大家。”九三學社雲南省委員會評) [6] 
“李恆是植物學界的‘女俠’,是‘高黎貢山女神’。”(《民主與科學》評) [9] 
“李恆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生活晚報》評) [11] 

李恆人物紀念

  • 新種命名
1990年李恆在獨龍江科考 1990年李恆在獨龍江科考
截至2023年1月,以李恆的名字命名的新種已有14個 [4]  2012年—2020年,武漢植物園和湖南師範大學研究人員在龍山縣進行調查時發現了一種開黃花且翼瓣帶有長絲的鳳仙花屬植物,形態學比較發現其和已知物種存在形態差別,應作為新種發表。作者們將此新種命名為:李恆鳳仙花(Impatiens lihengiana [16]  ;2019年4月,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發現重樓屬植物新種,該新種命名為李恆重樓 [17]  ;2021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陳又生團隊發佈了菊科新屬,命名為李恆菊屬。 [19]  2023年9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發佈了杜鵑花科樹蘿蔔屬的一新種——李恆樹蘿蔔。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