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宇超

(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副教授)

鎖定
李宇超,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副教授,納米操控光子學實驗室主任。一直圍繞“如何克服經典光學的衍射極限”這個關鍵科學問題,以微納光纖作為主要技術手段,開展納米光操控、高靈敏探測與超分辨成像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在Light: Sci. Appl., Nature Commun.,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10篇被選為期刊封面或內封面,受邀撰寫相關領域綜述論文3篇,撰寫學術專著兩章,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餘件。研究成果被《國家科學評論》、《中國激光》等學術雜誌和新聞媒體亮點報道逾20次。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五完成人)、國際先進材料學會科學家獎、國際微流控大會青年科學家獎等學術獎勵。受邀擔任J. Biomaterials 等多個學術期刊編委,多次擔任SPIE等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分會主席、學術委員會委員,做主旨報告和邀請報告10餘次。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西班牙國際物理中心等科研機構建立了國際合作關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4項科研項目,參與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項目等7項科研項目 [1] 
中文名
李宇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納米光子學、生物光子學
職    務
實驗室主任 [2] 
主要成就
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3] 
職    稱
副教授 [4] 

李宇超學習經歷

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光學工程,博士
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士

李宇超工作經歷

2018年10月至今,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實驗室主任
2018年07月至今,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副教授

李宇超研究方向

針對“如何克服經典光學衍射極限”的科學問題,以微納光纖作為主要技術手段,以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作為主要研究內涵,開展納米光操控、高靈敏探測和超分辨成像的基礎與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納米光操控:光纖光鑷、微納馬達、微流芯片;
2、高靈敏探測:光纖傳感、拉曼增強、納米探針;
3、超分辨成像:光纖顯納鏡、亞細胞成像、微球超透鏡;

李宇超代表論文

1、Yuchao Li; Xiaoshuai Liu; Baojun Li*; Single-cell biomagnifier for optical nanoscopes andnanotweezer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9, 8, 61.
2、Yuchao Li; HongbaoXin; HongxiangLei; Linlin Liu; YanzeLi; Yao Zhang*; BaojunLi*; Manipulation and detection of single nanoparticles andbiomoleculesbya photonic nanojet,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6, 5, e16176.
3、Qingqiao Xie; Xixi Chen; Tianli Wu; Tiankuo Wang; Yi Cao; Steve Granick;Yuchao Li*; Lingxiang Jiang*; Synthetic asters as elastic and radial skeletons,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4954.
4、Yuchao Li; Hongbao Xin; Yao Zhang; Hongxiang Lei; Tianhang Zhang; Huapeng Ye; Juan Jose Saenz; Cheng-Wei Qiu*; Baojun Li*; Living nanospear for near-field optical probing,ACS Nano, 2018, 12, 10703-10711.
5、Yuchao Li; Xiaoshuai Liu; Xianguang Yang; Hongxiang Lei; Yao Zhang*; Baojun Li*; Enhancing upconversion fluorescence with a natural bio-microlens,ACS Nano, 2017, 11, 10672-10680.
6、Yuchao Li; Hongbao Xin; Xiaoshuai Liu; Yao Zhang; Hongxiang Lei*; Baojun Li*; Trapping and detection of nanoparticles and cells using a parallel photonic nanojet array,ACS Nano, 2016, 10, 5800-5808.
7、Yuchao Li; Xiaoshuai Liu; Xiaohao Xu; Hongbao Xin; Yao Zhang*; Baojun Li*; Red blood cell waveguide as a living biosensor and micromotor,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29, 1905568.
8、Xiaoshuai Liu; You Wu; Xiaohao Xu;Yuchao Li*; Yao Zhang*; Baojun Li; Bidirectional transport of nanoparticles and cells with a bio-conveyor belt,Small, 2019, 15: 1905209.

李宇超主要著作

【1】Zhiyong Gong andYuchao Li*. Optical Tweezers in Biotechnology. Intech, London, UK, 2019 (ISBN 978-1-78985-598-2).
【2】Jiahao Yan andYuchao Li*. Electro-optical manipulation based on dielectric nanoparticles. Intech, London, UK, 2019 (ISBN 978-1-78985-978-2).

李宇超發明專利

【1】李宇超,李寶軍,張垚,陳熙熙,辛洪寶,楊先光,基於生物透鏡的細胞捕獲和熒光增強的裝置及其方法,2018-11-14,中國,申請號:201811354422.3
【2】李宇超,李寶軍,張垚,龔智勇,陳熙熙,武田麗,分離、運輸細胞和顆粒的微型光纖探針及方法,2019-07-12,中國,申請號:201910628839.2
【3】李宇超,張垚,武田麗,陳熙熙,龔智勇,李姮,光流體生物波導的製備方法、傳輸可見光的方法、探測紅細胞後散射信號的方法,2019-12-31,中國,申請號:201911420202.0
【4】李宇超,張垚,陳熙熙,武田麗,龔智勇,宋婉瑩,液滴微透鏡混合溶液、液滴微透鏡陣列製備方法、形變方法、成像方法、信號增強方法,2019-12-24, 中國,申請號:201911348682.4
【5】李寶軍,李宇超,武田麗,龔智勇,基於光纖探針的植物活體細胞捕獲和操控裝置及其方法,2018-11-14,中國,申請號:201811354421.9
【6】李寶軍,雷宏香,李宇超,張垚,基於光子納米噴射陣列的光學捕獲和探測的裝置及方法,2019-04-12,中國,授權號:201710176035.4
【7】李寶軍,張垚,李宇超,雷宏香,一種精準操控納米顆粒和生物分子的納米光鑷裝置及方法,2018-11-30,中國,授權號:201710177619.3
【8】李寶軍,劉曉帥,張垚,李宇超,一種用於紅細胞可控旋轉和變形的雙光纖光鑷的光控技術,2019-05-03,中國,授權號:201710124664.2

李宇超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 《信息光子學前沿》
研究生課程 《納米光子學》

李宇超社會任職

Current Chinese Science 編委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編委
OIT 系列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
AMC 系列會議分會主席
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員
美國光學學會會員

李宇超榮譽獲獎

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五完成人)
國際微流控大會青年科學家獎
國際先進材料學會科學家獎
中國光學學會優秀報告獎
2020年11月,榮登“2020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