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基(1886—1969),河北滄縣人,1909年考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在奉天進行響應。1926年任騎兵第三師師長兼綏東鎮守使。1927年兼任綏東清鄉司令。1928年任陸軍第三十二師師長; 10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1929年8月任綏遠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931年8月免職。1933年5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1935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1938年2月,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1939年5月,任銓敍部部長,1941年12月,任考試院秘書長,1942年1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1944年7月免,後任立法委員。1949年後,曾任全國政協文史研究委員會委員等職,1969年病逝,年83歲
[1]
。
- 中文名
- 李培基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日期
- 1886年(丙戌年)
- 逝世日期
- 1969年(己酉年)
- 出生地
- 河北滄縣
李培基人物生平
編輯李培基(1886—1969),河北滄縣人。李培基幼年應童子試落弟後入中學堂,清末袁世凱編練常備軍,李赴武漢投湖北常備軍第二鎮,後改為第21混成協,黎元洪任協統。1909年李培基離開武漢赴奉天,考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學習軍事,與商震有同學之誼。畢業後又考取東三省陸軍測繪學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各省紛紛響應,在奉天的李培基、商震等革命黨人共謀起事大計,促成各縣獨立。在莊復、遼陽等起義失敗後,李培基潛回奉天。後保皇黨趙爾巽鎮壓革命的勢力強大,在奉天城內瘋狂絞殺革命黨人和民眾,李等轉移至大連,並組織關外民軍,商震為總司令,李培基為參謀長兼參謀處長,並於1912年抵山東蓬萊並迅速佔領黃縣,隨後與北伐軍會師煙台,在山東半島聲威大震。
1913年關外民軍解體,李培基赴北京,積極參與“二次革命”,失敗後李培基倖免於難並在京津地區輾轉。
1917年商震為閻錫山督辦軍工廠,李培基投靠了他。
1917年8月,為第1混成旅第2團(團長王嗣昌)第2營營長。
1924年李培基任商震第1師第2旅第3團團長。
1926年升任旅長。
1927年閻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李任第1師師長。
1928年晉奉大戰時,李培基因作戰有功,升任第3軍團第1軍軍長。當年6月暫時代理綏遠都統,同年根據編遣會議的決定出任晉軍縮編32師師長,11月被任命為代理察哈爾省主席,後由楊愛源代理。
1928年6月被南京政府任命為綏遠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1931年商震脱離閻投靠蔣介石,並邀請李培基赴北平開會商討晉綏之事。
1933年5月24日南京國民政府委任李培基為河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
1935年6月28日調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職,同年12月31日又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員。
1936年任河南省地政局長。
1937年2月19日出任全國經濟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
1938年2月出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1939年5月,任銓敍部部長。
1941年12日,任考試院秘書長。
1942年河南大饑荒就發生在他統治期間
1944年被免去河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職。
1945年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
1946年11月,李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先後擔任國民政府顧問,水利委員會委員,考試院部顧問官,立法院立法委員。
李培基因病逝世
編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李培基曾任政協全國文史研究委員會委員,1969年病逝。生平著作有《辛亥關外革命始末記》。
李培基影視形象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徐又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3頁
- 2. 李雪健12年前接到"一九四二"劇本:當時沒説生病 .中國新聞網.2012-12-04[引用日期2021-06-13]
- 3. 1942年 .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