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嚮明

(中國河北籍藝術家)

鎖定
李嚮明,1952年生於河北涉縣。受家傳影響,自幼習畫。16歲獨立承擔縣劇團舞台美術。17歲至28歲在解放軍某部從事繪畫及文化工作。28歲轉業。之後主要從事過報刊美術編輯及藝術團體的組織工作。曾參加文化部與中央美院聯合舉辦的“法國專家繪畫材料技法講習班”、中央美院舉辦“西方當代藝術理論與批評研修班”、天津美術學院“首屆表現主義碩士研究生班”等研讀學習。1993年應邀赴美國克拉克學院作訪問學者。曾任河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邯鄲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歷任全國美展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河北選區評選委員,2016年澳門視覺藝術評選委員,2017年布拉格首屆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評選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1] 
中文名
李嚮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涉縣
出生日期
1952年
畢業院校
天津美術學院
職    業
當代藝術家
代表作品
《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勞動者的價值觀》《報團取暖》

李嚮明藝術風格

李嚮明藝術路徑經歷了具象到抽象、繪畫到綜合材料及裝置、平⾯到空間的形式跨越與混搭。一貫重視在國際化語境下的本土性研究,強調藝術創作的根源性與藝術家生存經驗的統一。提出“⼟語”精神⺟題,建構 “補丁美學”新概念。近年來,在藝術鄉建中身體⼒⾏,強調⽂化與教育是當下鄉村發展的根本。

李嚮明藝術履歷

李嚮明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2年
土語·2012李嚮明藝術展及李嚮明藝術研討會,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0年
我的抽象之路·李嚮明藝術展,北京錦都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2009年
土語2009·李嚮明藝術展,北京3818庫畫廊
北京,中國
2007年
土語2007·李嚮明藝術展,北京3818庫畫廊
北京,中國
2006年
李嚮明藝術展,德國99畫廊
德國
2005年
土語·李嚮明藝術展及李嚮明藝術研討會,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5年
土語·李嚮明作品展,北京798藝術區
北京,中國

李嚮明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7月至12月,圍屋之變-2021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 [2]  ,威尼斯馬蓋拉堡藝術區
威尼斯,意大利
2021年
5月,智慧教育論壇與當代數字藝術展,中國-東盟教育周美育基地
貴州,中國
2021年
4月,週而復始——綜合材料繪畫學術邀請展 [3]  ,中央美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21年
1月,圍屋之變——2021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前展 [4]  ,深圳雅昌藝術中心
深圳,中國
2020年
11月,重慶生態藝術季主題展——再生-2020年生態藝術作品全國邀請展
重慶,中國
2020年
8月,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展,深圳國風藝術館
深圳,中國
2019年
7月至12月,行動的藝術展,北京歐盟大使館
北京,中國
2018年
12月,驚鴻一瞥——國際當代藝術展 [5]  ,石家莊國鼎美術館
石家莊,中國
2018年
5月,曠野·百年鄉建當代藝術展,NIU美術館
石家莊,中國
2017年
7月至9月,週而復始·綜合材料繪畫研究全國巡展,邯鄲韓玉臣美術館
邯鄲,中國
2016年
7月,線上線下當代藝術展,北京上苑黑空間
北京,中國
2015年
3月,邊緣突圍——上苑抽象藝術邀請展,北京錦都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2015年
5月,抽象與意境——邀請展,北京繽紛當代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5年
6月,晉善靜美·上苑藝術邀請展 [6]  ,北京晉商博物館
北京,中國
2014年
1月,ChiFra中法交流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4年
3月,大象無形-當代中國抽象藝術邀請展,北京今日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4年
6月,相遇絲綢之路·首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新疆國際會展中心
新疆,中國
2014年
7月,沃土中原·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山東美術館
山東,中國
2014年
7月,形.容——身體的風景藝術展,北京若空間畫廊
北京,中國
2014年
10月,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河北省博物館
河北,中國
2014年
11月,中法建交50週年·法國當代藝術既新現實主義沙龍展,北京國藝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3年
3月,‘新抽象’2013油畫作品邀請展,江蘇鳳凰藝都美術館
江蘇,中國
2013年
12月至2014年4月,水墨藝術:當代中國的過去與現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紐約,美國
2013年
6月至9月,窮盡·德國新表現主義即當代藝術展,展州國際藝術區、中華世紀壇
北京,中國
2013年
10月,ChiFra 2013中法藝術展,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
巴黎,法國
2013年
11月,大象無形2013當代中國抽象畫展,杭州8號畫廊藝術機構
杭州,中國
2012年
5月,文脈中國·超寫意•架上10+10展,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
南京,中國
2012年
5月,共和國美術之路——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天津美術館
天津,中國
2012年
8月,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倫敦巴肯藝術中心
倫敦,英國
2012年
9月,態度——與抽象藝術有關,上海蘇州河藝術中心
上海,中國
2012年
12月,多元的格局與價值的守望——當代藝術邀請展,國家畫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1年
8月,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新東方精神主題展”,北京國貿展覽中心
北京,中國
2011年
9月,書寫與渡過——抽象藝術展,現·實-藝術文獻研究中心
北京,中國
2011年
12月,文脈中國·超寫意10﹢10”藝術展,北京當代藝術館
北京,中國
2010年
2月,首屆華人抽象藝術展,四川美院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0年
4月,第二屆研究與超越·小幅油畫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0年
6月,“生命與自然”油畫藝術展,中央黨校圖書館
北京,中國
2010年
8月,風箏不斷線·緬懷大師吳冠中邀請展,798橋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2010年
9月,藝術與設計的力量·國際藝術展,俄羅斯
俄羅斯
2010年
9月-10月,第四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0年
11月,重構·中國抽象藝術TOP展,浙江美術館
浙江,中國
2010年
12月-元月,重構·中國抽象藝術TOP展,今日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9年
1月,重返現代·中國抽象藝術展,浙江西湖美術館
浙江,中國
2009年
2月-拓展與融合·中國現代油畫研究展湖北巡迴展,湖北省藝術術館
湖北,中國
2009年
2月,當代抽象藝術的中國力量展
澳門,中國
2009年
7月,敍事中國·2009第四屆成都雙年展
成都,中國
2009年
9月,同行·德中當代藝術展,武漢美術館
武漢,中國
2009年
9月,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湖北美術館
湖北,中國
2009年
11月,第24屆亞洲國際美術展,吉隆坡國家美術館
吉隆坡,馬來西亞
2008年
7月,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8年
7月,中國風·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現代油畫德國邀請展
柏林,德國
2008年
8月,特邀參加奧組委主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北京國際展覽中心
北京,中國
2008年
9月,象內象外·中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新加坡·餘欣美術館
新加坡
2008年
9月,拓展與融合·中國現代油畫研究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8年
11月,中國美術大事記文獻展暨中國美術家代表作品邀請展,中華世紀壇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7年
1月,第三空間·抽象藝術的中國文本,寧波美術館
寧波,中國
2007年
5月,文脈當代·中國版本北京大型綜合藝術展,今日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7年
6月,約翰內斯堡400年·中國藝術家聯展,德國·阿莎芬堡
阿莎芬堡,德國
2007年
9月,參加德國“卡塞爾國際藝術文獻展中德藝術論壇”
卡塞爾,德國
2007年
12月,時代精神·全國肖像油畫展 獲優秀獎,北京凱晟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6年
10月,中德當代藝術家交流展,中央美院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6年
12月,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中華世紀壇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6年
12月,第三空間·抽象藝術的中國文本,上海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05年
9月,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5年
12月,表現主義創立100週年中德藝術論壇
柏林,德國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展,廣東美術館
廣東,中國
2003年
中國版本·超寫意新藝術邀請展,深圳雕塑院
深圳,中國
2003年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3年
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1年
中國共產黨建黨80週年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01年
研究與超越·小幅油畫大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1998年
時代風采——全國寫生畫展
北京,中國
1998年
國際美術年·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
北京,中國
1997年
中國藝術大展·當代油畫藝術展,劉海粟美術館
上海,中國
1996年
首屆中國油畫學會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1994年
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1992年
中國美術家油畫展,新加坡
新加坡
1992年
中國美協第八屆新人新作展,四川美術館
成都,中國
1989年
中國絲綢之路美術作品大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1984年
嚮明、向國油畫展,邯鄲市文化宮
邯鄲,中國
1972年
紀念《講話》發表三十週年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李嚮明研究文錄

藝術家研究文錄
年份
研究文錄
2016年
汪 素:《補丁何以成為藝術——李嚮明的土語及其平民美學》2016年4月新星出版社出版
/
Daniela Zhang Cziráková唐藝夢(斯洛伐克社科院):從“有”到“無”:李嚮明從具象走入抽象的探索過程及其創造的分析
2021年
於碩(法):生命延續的“補丁藝術”和地標“土語南居”《還自然之魅——生態轉型的藝術鄉建》2021-1
2016年
Daniela Zhang Cziráková唐藝夢(斯洛伐克社科院)《中國當代藝術》(捷文版)第3章節“李嚮明的藝術”(2016)
2016年
易 英:精神之旅——李嚮明的藝術歷程(2016《世界美術》)
2013年
帥 好:李嚮明的N個藝術原則—— 兼論當代藝術的若干參照(2013-10)
2013年
王端廷:從形式到觀念再到審美的嬗變——李嚮明藝術的精神維度(2013-4《21世紀中國當代觀念叢書·裏應外合》)
2013年
支 宇:復活之物·李嚮明抽象藝術“材料基底與藝術語言的雙向轉化”(2013《中國藝術》)
2013年
彭 肜:“布”的前世今生——李嚮明抽象藝術的此在感與世界性(2013《文藝研究》)
2012年
邵大箴:平民美學與精英創造的奇妙結合——李嚮明的藝術作品(2012《中國美術館》)
2012年
賈方舟;補丁美學:論李嚮明的“自然構成主義”(2012《中國美術批評家年度批評文集》)
2011年
彭 鋒:李嚮明的適度抽象(2011《流動藝術》)
2011年
冀少峯:歷史的敍事和文化的重建——讀李嚮明的畫(2011《李嚮明·土語》)
2010年
Juergen Maurer(德)李嚮明的世界(2010《世界藝術》)
2009年
魏運成:《油畫語言的中國精神》第一章節(2009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6年
Bettina Kneller(德):寧靜的力量,內在的堅韌(《萊茵之聲報》2006年5月4日)
2005年
陳孝信:試論李嚮明近期作品中的“文脈”問題(2005.4.8《中國美術館》)
2005年
殷雙喜:展現生命的靈性(2005.4.8《中國現代主義·李嚮明》)
2005年
汪易揚:品位·境界·魅力——淺談嚮明的抽象藝術道路(2005.6.24《北方美術》)
2005年
彭 肜:《全球化與中國圖像》第五章節(2005年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
鄧平祥:理性的激情和抽象的表達——李嚮明油畫藝術論要(《江蘇畫刊》2002第12期)

李嚮明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獲獎
地點
2007年
《吳昌碩》獲時代精神·全國肖像油畫展優秀獎
北京,中國
2001年
《紅色的召喚》獲全國美展優秀獎
北京,中國
1999年
《讀書手記·初級階段》河北美術作品展銀獎
河北,中國
1998年
《邯鋼速寫》獲“時代風采”全國美展佳作獎
北京,中國
1992年
《北山的早晨》獲河北美術創作一等獎
河北,中國
1984年
《小鎮上的舞者》獲第八屆全國美展河北作品展一等獎
河北,中國
1979年
《黎明》獲河北五市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河北,中國

李嚮明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懶散的黃昏》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文化生存與自然》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鄉村歲月之一》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鄉村歲月之二》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鄉村歲月之三》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方格布上的三塊補丁》
北京今日美術館
北京,中國
《文與紋》
浙江美術館
浙江,中國
《公糧》
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紅牆紀實D 》
成都現代藝術館
成都,中國
《金色的記憶 》
台灣中環美術館
台灣,中國
《半個花瓶 》
台灣中環美術館
台灣,中國
《覽盡風花雪月》
台灣中環美術館
台灣,中國
《生命·自然·超越》
國際奧組委
北京,中國
《兩人世界之三 》
北京國子監油畫藝術館
北京,中國
《水墨人物》
河北省文史館
石家莊,中國
《大山的記憶》
晉冀魯豫紀念館
邯鄲,中國

李嚮明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
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 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
600x210cm/2008年
方格布上的三塊補丁
方格布上的三塊補丁 方格布上的三塊補丁
60x60cm/2011年/亞麻布面丙烯及現成品
勞動者的價值觀
勞動者的價值觀 勞動者的價值觀
60X60cmX16/2011年/亞麻布、乳膠、丙烯、現成品
素味人生
素味人生 素味人生
60X60cmX12/2011年/亞麻布、乳膠、丙烯、現成品
特別的的歲月
特別的的歲月 特別的的歲月
220X800X45cm/背景任意大小/2010-2017年/糧袋、麻繩、木架
報團取暖
報團取暖 報團取暖
直徑550cmx高255cm2020年/裝置
隔離——感悟疫情之一
隔離——感悟疫情之一 隔離——感悟疫情之一
長145cmX高83cmX厚80cm/2020年/箱體裝置
隔離——感悟疫情之一局部
隔離——感悟疫情之一局部 隔離——感悟疫情之一局部
2020年/裝置局部
隔離——感悟疫情之二
隔離——感悟疫情之二 隔離——感悟疫情之二
長120cmX高125cmX100cm/2020年/箱體裝置
秩序
秩序 秩序
46cmX261cm/2020年/木板、布料、乳白膠

李嚮明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13年
《土語的背影·李嚮明水墨之問》
視界藝術出版社
2013年
《土語的背影·李嚮明具象表現時期》
視界藝術出版社
2013年
《土語的背影·李嚮明抽象表現的轉換》
視界藝術出版社
2012年
《土語2012李嚮明》
中國今日美術館出版有限公司
2011年
《李嚮明·土語》畫集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1年
《土語者》文集
三聯書店出版
2007年
《土語2007李嚮明》畫集
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6年
《北京找北》文集編著
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5年
《中國現代主義·李嚮明》畫集
長城出版社
2004年
《有序與無序》文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創造的起點》少兒美術教育專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生命意志·李嚮明》畫集
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8年
《遲到的來者》文集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3年
《李嚮明黑白畫集》
朝花美術出版社

李嚮明人物評價

於碩(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東亞研究院 IFRAE 研究員、前香港理工大學人類學教授):
為了理解藝術家在洪江修復杆欄式老房子和“土語南居”的命名,我回到百年前現代藝術脱穎而出的二十世紀上半葉,並發現了一條從抽象觀念藝術到大地生態藝術的曲折暗道: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suprematism)——施威特斯的“無形狀藝術”(art informel)——李嚮明的“補丁美學”……。在這裏,三位藝術家的名字代表着超出他們自身的藝術史走向,指涉着不同的時代、羣體和觀念的激流暗湧。
李嚮明的藝術探索更接近施威特斯的抽象物質主義,體現了廢物再利用的生態精神。他沒有馬列維奇那種藝術至上的狂妄,也沒有像施威特斯那樣,在城市境況中“反藝術”地建構藝術。李嚮明的抽象“補丁美學”被評論家稱為“自然構成主義”,背後是沉默無聲的大地田野,是他由來的那個太行山中燕趙雄風猶存的老家。身為藝術家,他執意要融入苦難的芸芸眾生之中,用“補丁”去修復千瘡百孔的社會。也許得益於生態轉型的歷史推力,李嚮明向“審美現代性”匆匆打了個招呼,就再次“回望鄉村”,緊緊抓起了大地的泥土。(摘自於碩《補丁藝術與“土語南居”——李嚮明的美學考古》2020年)
雷頤(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著名歷史學者):
李嚮明承認,“作為西方傳統樣式的架上藝術,如何在我們本土嫁接與轉換”也是他多年的思考、探索與試驗。除了繪畫形式語言的探討、揣摩,也在繪畫工具、材料上做過許多嘗試。在《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這件作品中,主體部分是兩件中式小棉襖以“打補丁”的方式拆借組合而成,中國本土“山藥蛋”的“趙樹理”與西方抽象藝術的典型代表“蒙德里安”這兩個本來完全不相干、甚至兩極對立的文化符號就這樣渾然一體。“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不是一種簡單的位移,而是伴隨着陣痛的洗禮。通過這樣的陣痛與洗禮,能否走向對‘兩極’的超越”?這是李嚮明對自己的提問,對自己的挑戰。應當説,他的作品證明他贏得了自我設定的挑戰。《從趙樹理到蒙德里安》分得清哪些是“趙樹理”哪些是“蒙德里安”嗎?是“趙樹理”又不是“趙樹理”,是“蒙德里安”又不是“蒙德里安”;是“趙樹理”又是“蒙德里安”,是“蒙德里安”又是“趙樹理”。確實走向對“兩極”的超越。簡言之,李嚮明以“補丁”的交接與交疊,妙不可言地解構了時間性的“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解構了空間性的“中國”/“東方”與“西方”、本土與他者、地方性知識與普適性知識的二元對立。在他的語彙中,這些都是可以通約(commensurable)的。(摘自雷頤《這補丁就是那補丁 ——李嚮明的“補丁”》)
王端廷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李嚮明對現成品的處理方式反映了國際藝術的發展潮流。事實上,在西方當代藝術中,現成品和裝置藝術不僅不再採用粗糙的材料,而且有着精緻的製作,也就是説這類藝術已經普遍呈現出一種精緻化和雅化的傾向。批評家們用各種各樣的概念對李嚮明的藝術加行界定,包括構成美學、補丁美學等等,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大家的一個共識,就是李嚮明的的確確把現成品進行了美學化的處理,他的藝術在製作上有一種顯而易見的精緻性。尤其值得強調的是,李嚮明並不僅僅言説某個特定地域和某個特定階層的生存者的物質和精神狀態,通過這些材料他想表達的是人所共有、人所共知的生活經驗和生命意志。李嚮明個人藝術史的發展在本質上是跨越性的,從傳統的寫實繪畫到現代的抽象藝術,再到當代的裝置藝術,這幾種藝術樣式原本在觀念上是互相對立、水火不容的,但他卻自然而然地將它們進行了轉換。也就是説,李嚮明用一種温和的方式不露痕跡地完成了藝術風格的激變。他的這種藝術才華是令人驚訝的,因為很多從形式主義轉向觀念主義的藝術家在風格和行為的表現上是非常激烈的。李嚮明的藝術歷程既反映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進步,也契合了國際當代藝術發展的潮流。他用中國式的“土語”表達了超越階級、民族和種族的整個人類的普遍關切,頌揚了不屈的生命意志和高尚的人性光輝,為本土藝術的國際化和國際藝術的本土化的對向轉換進行了成功的探索。(摘自王端廷《從形式到觀念再到審美的嬗變--李嚮明藝術的精神維度》2013年)
彭鋒(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在2009年創作的大型裝置《公糧》和《種子》中,李嚮明的這種人文關懷得到了更加清晰的表達。《公糧》和《種子》由作者從農村收集的口袋組合而成。這些口袋曾經是中國底層百姓用來裝運公糧的工具,是中國農民特定歷史階段的生存狀況的標記。在這些口袋組成的裝置中,讓我們讀到了海德格爾在梵高的《農鞋》中讀到的感受。這種感受觸及生命的底層,在我心中激起強烈的迴響。但是,讓人震驚的是,作者並沒有因此做過度闡釋或者做激烈批判,而是一如既往地維持他的質樸和適度姿態,讓我們從中既看到心酸,也看到甜美。當《公糧》像豐碑一樣矗立起來的時候,我想每個中國人都會對它肅然起敬。作者將另一件作品命名為《種子》,表明作者更看重其中所包含的正面價值。正如作者在創作手記中寫到的那樣,“我給另一件作品起名叫‘種子’,不僅僅是這口袋裏可能就裝着種子,重要的是,在這滿是補丁的口袋上,我看到了勞動者的一種特有的意志與能量,這是一種品質,是在貧窮與艱難中磨礪出來的珍貴品質;同時,也是對‘美’的一種全新詮釋。這種美是生髮在生命內核的,是撼動心靈的,雖然帶着原始而野性的氣息,但是藴藏着理想而崇高的精神,它應該成為我們精神的種子灑向每個人的心田。”(摘自彭鋒《李嚮明的適度抽象》2011年)
賈方舟(著名批評家、策展人) :
嚮明在他所藉助的材料中,最具有語言要素又具有文化特質的要算那些打補丁的織物(衣服、被單、口袋等)。正是這些材料的發現和使用,改變了他的藝術格局,使他的抽象作品更趨向於構成主義特徵和強烈的物質感。從材料的借用到現成品的挪用這一轉變,表明他對這些現成品自身的完整性和敍事功能有了更充分的信心。此前,他總是試圖改造它們,強制讓它們進入他的審美系統,這一改變使他明白:這些現成品自身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不做任何改變而直接呈現它們可能更符合這些“自主結構”的價值。這些“補丁們”在農婦手中的不經意組合,當它們的實用功能隨着時間的流逝消失以後,李嚮明發現,它們不正是最具有本體意義的形式自身嗎?關於這一點,我已經在“補丁美學”一節中特別加以説明,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嚮明這一“頓悟”不僅使他的藝術進入到一個新的境地——返回到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的觀念之中,而且是現成品的方式。這便是我所命名的、為嚮明所創造的“自然構成主義”。(摘自賈方舟《補丁美學:論李嚮明的“自然構成主義”》2012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