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則芬

鎖定
李則芬(1909~2004),廣東省興寧新陂下樓村人,國民革命軍少將,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1932年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1933年8月任陸軍大學教官。後入南京軍官學校高等班學習。曾任十九路軍少校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四軍第五師師長、第九十八軍副軍長等職。 [1] 
1945年9月,時任九十四軍第五師師長李則芬率部開抵蘇州,代表國民政府負責接受蘇州日軍投降。 [3] 
中文名
李則芬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省興寧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2004年

李則芬人物簡介

李則芬(1909~2004),廣東省興寧新陂下樓村人,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1926年提早畢業參加北伐,後在十九路軍任連長、少校營長。1932年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1933年8月任陸軍大學教官。後入南京軍官學校高等班學習。不久擢升,由科長到處長、少將。1938年武漢會戰後,隨陳誠左右,參贊戎機。1940年重入重慶陸軍大學特別班學習,畢業後奉派到國民革命軍九十四軍第五師任副師長。兩個月後又應召隨陳誠參加中國遠征軍,兼任高參。1943年任第五師師長,1946年任總統府戰地視察官,前往東北各地巡視。1948年任第九十八軍副軍長。1949年到香港。 [1] 

李則芬人物生平

李則芬,家名均發、字虞夫,1908年出生,幼年喪母,父親一生在南洋做工,其兄弟倆全由祖父母撫養成長。1918年李則芬在讀完初小後,入私塾靠半工半讀學完高小和初中課程。接着為生計問題先後做過店員和小販。
1925年在革命潮流激盪下,李則芬毅然離家,考入黃埔軍校、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五期。1926年他被挑選參加短期政工培訓班,後分派部隊,得於提早畢業參加北伐壯舉。1927年冬被裁,回家住了三個月後又奉召回軍,在張發奎部第四軍當參謀。後當副營長兼營長,在軍閥混戰中,他身負重傷,彈片一直留在體內。其後幾年他一直在十九路軍供職,先後擔任連長、少校營長。
1932年,他參加震憾中外的“一、二八” 淞滬抗日戰役。戰爭結束後十九路軍在福建組織人民政府與蔣政權對抗,其時他在張炎師任營長。事敗後,被遣送入南京軍官學校高等班學習。畢業後分派到武昌陳誠部當中校參謀,獲知遇,不久擢升,由科長到處長,升少將。1938年武漢會戰後,隨陳誠左右參贊戎機。1940年考取重慶陸軍大學特別班,畢業後奉派到九十四軍第五師當副師長。兩個月後又應召隨陳誠參加遠征軍,兼任高參。
1943年,李則芬任第五師師長,該師是國民黨軍隊中少數美械裝備的精鋭部隊之一,抗擊日寇,屢有戰功。一次是武陽大捷,其次是攻克桂林,並在白沙大捷中解救了友軍之危。日軍投降後,全師空運上海,受命為蘇州受降司令,負責處理投降日軍有六十師團、六十九師團及特種部隊,約十萬眾。不料因功獲過,1946年被免去師長職,旋被任命為總統府戰地視察官,前往東北各地巡視。1948年任98軍副軍長。彌後為兵團副總指揮,在緬甸山區訓練軍隊,四年後因進退兩難陷入困境,撤兵到了台灣。
李則芬一生好學不倦,博覽羣書。到台灣時,年僅40多歲,年富力強。軍旅生涯,幾經挫折,壯志冰消,於是改弦易轍,棄武從文,專心治史,鍥而不捨,數十年後著作不斷。李則芬於2004年在台灣病逝,享年96歲。 [2] 

李則芬人物軼事

湘西會戰
1945年4月26日,國軍擔任機動作戰的第三方面軍第94軍緊急從貴州黃平,鎮遠馳援武陽。94軍第5師李則芬部為主攻部隊,30日晚第5師先遣部隊第13團,推進到武陽側翼。5月1日拂曉,向日軍發起了猛攻。第5師師長李則芬,採納了副師長邱行湘關於派出一支軍隊繞到敵軍後背與正面牽制的主力配合實行前後夾擊的意見,國軍組成了一支突擊隊,由副師長邱行湘親自指揮,他們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連夜急行軍,突然插到日軍後方陣地。武陽一役,規模並非很大,但事實上已經吹響了中國軍隊反攻的號角,是整個湘西會戰當中關鍵的一環,收復武陽之後,94軍軍長牟廷芳連夜飛往芷江向何應欽報喜。何應欽在機場發表了講話,特別指出,武陽之役開湘西會戰勝利之先聲。 [8] 
受降蘇州日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在蘇州日軍的受降事宜則稍晚進行。9月29日,國民黨九十四軍第五師開抵蘇州,在謝衙前設司令部,負責受理日軍投降與接收事宜。9月30日上午9時,受降儀式在謝衙前舉行,第五師師長李則芬主持儀式,日軍第六十師團師團長落合松二郎代表日軍正式繳械投降。蘇州成立了日軍集中管理處,集中管理數千名投降日俘,並組織日俘清理全蘇州城的戰後垃圾,維修蘇州周邊地區的公路,以此稍作償還日軍的戰爭罪行。 [3] 
1945年9月29日9時許,以94軍第五師師長李則芬少將為首的國民政府代表抵達蘇州,尢玉淇他們連忙走上前歡迎。李則芬走下火車登上月台時,落合松二郎等人全部來了個九十度鞠躬,直到尢玉淇等記者跟着接收代表走出火車站時,他們仍保持着鞠躬的姿勢。 [4] 
重創緬軍
早在1952年1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照會緬甸政府,要求緬方短期內將李彌部隊驅逐出境,並表示中方可以協助共同進剿。緬甸政府不希望解放軍入境,決定自行處理。戰鬥於1953年元月打響,最初是緬甸內戰,政府軍與克倫族叛軍交戰,並很快取得軍事勝利。李彌因為之前與克倫軍定有軍事攻守同盟,有義務救援,同時也擔心緬甸軍鎮壓了克倫軍後會切斷孤軍的海上補給路線,於2月4日下令呂國銓和李國輝自2月8日至10日全面策應友軍作戰。此次緬甸政府軍調集精鋭7000人,分南北兩路對李彌部隊進行圍剿,戰鬥全面打響,而其中最具決定性的戰鬥是“沙拉之戰”。
1953年3月11日,緬軍5000人對李彌總部進行圍攻,來勢洶洶,不似此前緬軍之戰鬥力。16日,位於沙拉的李部基地遭到緬軍炮擊,李彌部陸續退守拉牛山。緬軍渡江後暫住沙拉,3日後才完成渡江,於23日繼續進攻,但被拉牛山方向的鄒浩修營所阻擋,戰鬥進行了一週仍未取得進展。
1953年4月1日,擔任前線指揮官的李則芬召開軍事會議,檢討前期作戰並對部隊進行重新部署。當時緬軍駐守在一連串的山頭上,所以在其後戰鬥中,國民黨軍充分運用誘敵深入、迂迴作戰、夜襲等戰術,斃傷緬軍甚多。緬軍本身就缺乏訓練,對於這些兵不厭詐的戰術更無經驗,吃了大虧。緬軍駐守之山頭一個接一個丟失,4月3日,猛畔被國民黨軍攻克,緬軍後援路線被切。6日凌晨3時許,國民黨部隊發動夜襲,將最後一個緬軍山頭攻佔。此役李彌部隊傷亡100餘人,緬軍傷亡則多達500餘人,被俘17人。緬甸政府以軍事手段解決國民黨殘軍問題的計劃落空了,只能寄希望於國際社會來解決。 [7] 
一屋四將軍
在興寧市新陂鎮三新村,有一座近300年曆史的圍龍屋叫下樓屋(攸寧堂)。該屋人文底藴深厚,清朝有五秀才一舉人,即秀才李君屏(十二世)、李文覺(十三世)、李乾昭(十八世)、李炳昭(十八世)、李曉雲(十六世)、武舉人李廣書(十六世),現代有著名畫家李仁康(廿一世),澳大利亞東方藝術家協會會長李子羽(家名李維中,廿一世)等。屋中廳,懸掛着出生於該屋的四位將軍李安定李明李新俊、李則芬的頭像和簡介。 [2] 

李則芬個人著作

著有《元史新講》(五冊)、《中外戰爭全史》(十冊)、《中日關係史》、《成吉思汗新傳》、《戰爭史話》、《泛論司馬光資治通鑑》、《文史雜考》、《先秦及兩漢歷史論文集》、《三國曆史論文集》、《兩晉南北朝歷史論文集》、《虞夫詩集》、《哀樂平生詞集》、《八十自選詩詞》等書。此外,另有翻譯書數百萬言,為世界李氏宗親總會顧問,是世馨堂李氏文武雙全較突出之後裔。 [2] 

李則芬藝術形象

2015年電視劇《最後一戰》,喻曉飾演李則芬。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