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格拉週期

鎖定
朱格拉週期理論:是針對資本主義經濟中一種為期約10年的週期性波動而提出的理論。
中文名
朱格拉週期
別    名
“朱格拉”中週期
提出者
克里門特·朱格拉

目錄

朱格拉週期定義

1862年法國醫生、經濟學家克里門特·朱格拉(C Juglar)在《論法國、英國和美國的商業危機以及發生週期》一書中首次提出。提出了市場經濟存在着9~10年的週期波動。這種中等長度的經濟週期被後人一般稱為“朱格拉週期”,也稱“朱格拉”中週期。

朱格拉週期經歷

朱格拉在研究人口、結婚、出生、死亡等統計時開始注意到經濟事物存在着有規則的波動現象。他認為,存在着危機或恐慌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現象,而是社會經濟運動三個階段中的一個,這三個階段是繁榮、危機與蕭條。三個階段的反覆出現就形成了週期現象。他又指出,危機好像疫病一樣,是已發達的工商業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在某種程度內$這種週期波動是可以被預見或採取某種措施緩和的,但並非可以完全抑制的。他認為,政治、戰爭、農業歉收以及氣候惡化等因素並非週期波動的主要根源,它們只能加重經濟惡化的趨勢。週期波動是經濟自動發生的現象,與人民的行為、儲蓄習慣以及他們對可利用的資本與信用的運用方式有直接聯繫
朱格拉週期一般從設備投資GDP的比例看出。對設備投資佔GDP的名義上的比例、以及2年後的投資收益先行指數 (投資收益指總資本付息前利潤率,簡單地説就是從企業的收益率減掉有利息負債利息率或金融成本)進行比較,可以看出投資收益的走勢預示着設備投資佔GDP的比例。

朱格拉週期相關資料

1.朱格拉週期
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C Juglar)於1862年出版了《法國、英國及美國的商業危機及其週期》一書中,提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着9~10年的週期波動,一般稱為“朱格拉週期”。這屬於中等長度的週期,故稱中週期。
美國經濟學家基欽(J·Kitchen)於1923年提出了存在着一種40個月(3~4年)左右的週期,這是一種小週期,又稱為“基欽週期”。
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N·D·Codrulieff)於1925年提出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着50~60年一個的週期,故稱“康德拉季耶夫”週期,也稱長週期。
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Kuznets)提出了存在一種與房屋建築相關的經濟週期,這種週期平均長度為20年。這也是一種長週期,被稱為“庫茲涅茨”週期,也稱建築業週期。
5.體制釋放週期
社會轉型週期,此週期約為30年。戰後日本經濟於1950年代後期開始發力,以年平均GDP增長6.5%的速度大步前進,至1990年代初達到巔峯,人均GDP已相當於美國的90%。此過程歷時約30年,最終使日本成功轉型為一個舉世矚目的經濟大國亞洲四小龍”從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地區)發展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為主,社會形態轉型為輔,稱得上是準轉型。這一過程從1965年開始,歷時30年,隨即也步入衰退。中國經濟經過20幾年的高速發展,仍能一枝獨秀,靠的主要是社會轉型中體制釋放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