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慈照

(明崇禎帝第四子)

鎖定
朱慈炤明思宗朱由檢第四子,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崇禎十五年(1642年)三月封為永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不知所終,南明年間追封為永悼王
本    名
朱慈炤
別    名
永悼王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直隸順天府(今北京)
出生日期
1632年
性    別

朱慈照人物生平

明崇禎十四年(1644年),李自成率百萬大軍攻破北京城,皇帝朱由檢於倉惶之中,揮劍砍死嬪妃公主,男性任其自便,自己從後門出走,於走投無路之際自縊於煤山。 [2]  朝臣王公者如鳥獸散,他的四太子朱慈炤在吏部侍郎鄒元標之子鄒之麟的監護下,亡命千里至西南,先居於遵義府城梧桐街琵琶橋(今遵義會議會址前一帶),後因清兵南下,形勢危急,鄒之麟又帶着朱慈炤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遷至城西僻地巷口鄉苦竹埡,朱慈炤改名鄒啓貴,二人以父子相稱,躬耕荒郊。 [2] 
據李連昌先生的研究,在遵義紅花崗區發現的《鄒氏家譜》(兩冊)載:“甲申三月,流賊陷京師,天子之寶器竟行焚燬,悲傷我崇禎帝祖以帛自縊于山亭”,“鄒元標子鄒之麟(江西吉安府泰和縣玉河街一里三銅橋人氏),保護永王潛逃來四川遵義府馬桑窩梧桐街,又,西鄉里又一甲苦竹椏學堂堡為永王避難之地。”鄒之麟保護永王下到遵義,為避難朱慈炤改姓鄒,取名鄒啓貴,鄒之鱗後返回江西原籍。從鄒啓貴(朱慈炤)至今已傳13代,現鄒氏分為6支,100餘户,300多人。在鄒氏內嚴格規定:鄒姓與朱姓不準通婚。鄒啓貴從京師逃出,帶有信物,其中朱慈炤玉印一枚,按長門長子相傳,後傳於遵義縣三岔河一房中,民國中期猶在,第10代鄒萬福親眼所見,並告之其子鄒代林。以上敍述基本上可以説,崇禎皇帝的後人在遵義。 [1] 
又據貴州大學歷史系教授蘭東興先生的考證:“崇禎皇帝后代在遵義”。今凡先生在“崇禎皇帝后代流落遵義考”中説:“既然永王朱慈炤在明末清初沒有死於他人之手,那麼鄒之麟護送他來到貴州就有可能。既然鄒之麟返回原籍江西,留在貴州的就只能是朱慈炤。既然鄒啓貴被其後代尊稱為入黔始祖,那麼朱慈炤和鄒啓貴就是同一個人。” [1]  距今已三百五十年,鄒啓貴(朱慈炤)的後裔分為五支,其主要一支在今巷口鎮苦竹埡附近。另四支在海龍壩、遵義縣三岔河、遵義城南門村、貴陽市郊區。現明永王朱慈炤後人仍保留着清代所修的家譜。在鄭子尹編次的《播雅》“羅兆甡”傳略裏面就記有其父羅以忠隨明永王來黔之事。 [2-3]  鄒氏舊家譜和朱慈炤的一些信物現保留在三岔河那支族人手裏,至今鄒姓仍保留着與朱姓不通婚的族規。 [2] 

朱慈照人物墓地

明永王朱慈炤夫妻墓
明永王朱慈炤夫妻墓 明永王朱慈炤夫妻墓
在巷口鎮政府駐地西約兩公里處,地名苦竹埡,靠公路北側約100米,有三座平排並列的墓,其中兩墓較大,前有石碑一通,上書:“始祖鄒公(母)啓貴(任氏)之墓”。另一座墓較小,碑文為“趙恩公之墓。”經貴州明史專家蘭東光博士考證,在《文史天地》(2000年第6期)上撰文,認定為明崇禎第四子永王朱慈炤夫妻墓,小墓為隨身太監墓。 [3]  每年清明節,各地鄒姓均匯聚到此祭祖,殺豬宰羊,熱烈隆重。去年南門村的鄒氏後代鄒代林,聯絡各地鄒姓,集資壘砌祖壘,立碑勒石,重修家譜,並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今鄒啓貴墓前,有兩米多高巨碑兩塊,一塊為去年立,另一塊為民國年間所立。清代未立碑的原因是怕惹來殺身之禍,族中人規定,只能內部知曉,切不可泄密。 [2] 
參考資料
  • 1.    貴州民間譜牒檔案的整理與開發[J].貴州檔案,2003(01):26-27.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遵義市委員會宣教文衞委員會編;唐斌主編;林久成,謝以蓉主編.遵義文史5遵義掌故2[M].遵義市政協宣教文衞委員會,2000.12:5-6
  • 3.    史寶麒主編.名城文物歷史文化文物[M].遵義市紅花崗區文體廣電局,2003.1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