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子清

(有機化學家、教育家)

鎖定
朱子清(1900年-1989年),有機化學家、教育家。今樅陽縣錢橋鎮黃家沖人。民國15年(1926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東南大學,取得理科學士學位。民國18年,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研究院學習4年,獲博士學位。經該院化學系主任亞當母斯的推薦,於民國22年赴德車明亥大學深造,師事魏蘭德教授(1927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繼續研究有機化學。民國24年他學成回國,歷任南京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上海)研究員並代理所長、國立暨南大學(上海)化學系主任,併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 
新中國建立後,他先後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主任、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主任、蘭州大學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 
中文名
朱子清
別    名
鏡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17日
逝世日期
1989年3月11日
畢業院校
東南大學,伊利諾大學
職    業
有機化學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
天然產物有機化學方面造詣精深。
貝母植物鹼研究,曾居國際領先。
出生地
安徽省桐城縣

朱子清人物簡介

1900年10月17日生於安徽省桐城縣。
1926年7月畢業於東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獲理學士學位。
1926年8月—1929年7月任東南大學理學院助教。
1929年9月—1933年6月赴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院深造,獲哲學博士學位。
1933年8月—1934年赴德國明興大學深造。
1934年—1935年6月赴奧地利格拉茲大學深造。
1935年8月1937年7月任南京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37年8月—1946年6月任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代理所長。
1946年8月—1949年7月任暨南大學教授兼化學系主任。
1947年7月—1950年6月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48—1199年兼任同濟大學教授。
1949年10月—1952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1952年10月—1955年8月任復旦大學教授兼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55年9月1989年3月任蘭州大學教授,甘肅省藥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理事,《化學學報》編委。
1956年受聘為《四面體》(Tetrahedron)榮譽編輯;
1978年—1982年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20屆理事會理事。
1978—1988年任蘭州大學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兼天然產物有機化學研究室主任。
1989年3月11日在蘭州病逝。

朱子清生平事蹟

朱子清,別名鏡心,1900年10月17日出生於安徽省桐城縣一書香世家,父親在農村半耕半讀。1907年他在鄉村私塾就讀,酷愛古典詩詞、經史著作和書畫。1917—1921年他先後在安慶六邑中學和安徽省立第五中學學習。其間他曾作為學生會代表,多次參加反對帝國主義的遊行、請願、演講等愛國活動,為此,他曾被警察打傷,乃至被校方開除。1921年他考入東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學習。大學時期,在惲代英等進步人士的影響下,朱子清的愛國熱情更加高漲。1925年,他積極參加“五卅”運動,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鬥。1926年他大學畢業,獲理學士學位,留校任教。不久,在東南大學的“易校長學潮”中,他與國民黨反動派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結果被辭退。
朱子清與妻子 朱子清與妻子
1927年上海發生“四·一二”反革命事變,面對反動政府腐敗墮落,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現實,朱子清抱着“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良好願望,毅然於1929年遠涉重洋,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院求學。1931年,國內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他作為伊利諾大學中國留學生會會長,在當年的“雙十節”慶祝會上慷慨陳詞,痛斥中國反動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對祖國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慘遭踐踏表示了極大的憤慨,顯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操。1933年他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由伊利諾大學研究院化學系主任亞當斯(R·Adams)推薦,赴德國明興大學從名師維蘭德(H·Wieland)繼續進行有機化學研究。1934年轉赴奧地利格拉茲大學,在微量化學的首創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普雷格爾(Fritz Pregl )建立的實驗室學習微量分析。1935年朱子清學成回國後,立即投入研究和教學工作。歷任南京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代理所長,暨南大學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同濟大學教授。在此期間,朱子清除了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外,在馬錢子鹼、鈎吻素、貝母素的研究方面也做了突出的貢獻,主要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朱子清深深感到中國有了希望,於是一心致力於科學和教育事業。他先後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併兼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為了改變我國西北地區的落後面貌,他攜帶全家老小及主要助手,由條件優越的上海來到“馬路不平、電燈不明”的蘭州。在蘭州大學,他克服了各種困難,帶領助手們因陋就簡,土法上馬,於1956年在祖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上建立了第一間有機微量分析實驗室。同時,他還率先在蘭州大學建立了生物鹼實驗室,把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無私地奉獻給科學和教育事業。朱子清曾先後擔任甘肅省藥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理事、《化學學報》編委、甘肅省科協名譽主席等職。此外,他還是甘肅省政協第四、第五、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委員、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並當選為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年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積極參政議政。
朱子清在有機化學,尤其在天然產物有機化學方面造詣精深。他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為有機化學領域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在《美國化學會志》、德國《來比錫化學年報》、《中國科學》、《化學學報》、《科學通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等國內外近20種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在國內外有機化學界享有盛譽。特別是關於貝母植物鹼的研究,曾居於國際領先地位。

朱子清技術成就

豐富了植物鹼化學
朱子清畢生從事天然產物的研究。眾所周知,植物鹼有着很強的生理活性。1888年德國弗拉格納(K.Fragner)最早開始貝母植物鹼的研究,在以後的半個多世紀裏,日本、中國、蘇聯等國家也陸續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這些研究大都滯留在實驗式或功能團的測定上,其化學結構一直是個謎。從50年代初起,朱子清領導其研究小組,對貝母植物鹼進行了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他們克服了測試手段落後、設備條件差等重重困難,基於前人在單獨使用鋅粉蒸餾或硒脱氫未能將貝母素分子充分打開的失敗經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黃文魁大膽提出把把鋅粉蒸餾和硒脱氫兩種方法聯合並用的新途徑,終於在1955年首先確定了該類植物鹼的基本骨架為變型甾體。該項研究成果在《化學學報》上發表後,引起了化學界的重視。1956年朱子清應邀參加德國科學院主辦的“國際生物鹼會議”,報告了貝母植物鹼的研究工作,博得了國際同行的讚譽。隨後又應邀赴匈牙利和蘇聯講學。同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並被聘為國際有機化學雜誌《四面體》(Tetrahedron)的榮譽編輯。1977年加拿大化學家人工合成貝母素甲成功,進一步證明朱子清等當年確定的基本骨架正確無誤。
繼貝母植物鹼之後,1961年,朱子清等研究了國產鈎吻中的植物鹼,確定了新植物鹼“鈎吻素子”的結構。70年代以後,朱子清等又陸續從百部、藜蘆、烏頭、麻黃、南蛇藤等植物中分離到20餘種植物鹼,發現了10餘種新的植物鹼,並闡明瞭它們的化學結構。豐富了植物鹼化學的內容。
獲取了雪蓮的化學成分
在朱子清之前,雪蓮化學成分的研究工作未見文獻報道。80年代初,朱子清在國內開展這一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填補了雪蓮化學成分研究的空白。榮獲198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朱子清等對新疆雪蓮和甘肅水母雪蓮中的14種單體進行分離、提純、結晶,最後通過紫外、紅外、核磁共振、質譜、晶體結構分析等手段,做了深入的分子結構測定工作,揭示了5種倍半萜類化合物和8種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他發現了3種新的陪半萜類化合物,其中1種新的倍半萜葡萄糖苷經水解、酰化、氧化等化學轉化後,得到的苷元為一種新的倍半萜,並命名為大苞雪蓮內酯。另外,還從雪蓮中鑑定出26種揮發油成分,並全面分析了其微量元素的組成,氨基酸的含量等。
與此同時,朱子清等對雪蓮中所含2種黃酮成分進行體外抗癌細胞篩選,發現其中1種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為進一步擴大動物試驗奠定了基礎。該黃酮可望作為抗腹水肝癌的新藥。
研究皂苷類化合物
皂苷是苷類中結構比較複雜的化合物。它們廣泛存在於植物體內,種類繁多,組成複雜。國際上對皂苷的研究十分活躍,80年代已進入一個新的高潮。不僅一些結構複雜的皂苷的結構得到證實,而且糾正了以往結構鑑定中的某些錯誤,他們系統研究了不少重要中草藥中的皂苷。
80年代初,朱子清及其合作者對中藥竹節香附中的皂苷成分進行研究。他們從竹節香附中分離鑑定了8個皂苷,其中6個為新化合物。藥理試驗表明:其中1個化合物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另1個化合物不僅沒有抗癌活性,反而能促進癌細胞的生長。這些現象對於研究皂苷的抗癌機理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榮獲198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後,朱子清等還對棘豆中的皂苷成分進行了研究。棘豆廣泛分佈於我國的西北高原,有毒,對家畜危害極大。為.了研究其毒性機理,國內外學者很重視棘豆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其中黃酮、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研究均有過報道,但都未得出中毒問題的答案。該屬植物中的皂苷研究尚屬空白。80年代後期,朱子清等分別從黃花棘豆小花棘豆中分離鑑定了10個皂苷成分,其中6個為首次發現;同時研究了2種三萜皂苷元的化學轉變。不僅充實了皂苷化學的內容,而且對於綜合利用植物資源、化害為利,尋找棘豆的有毒成分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朱子清一生從事天然產物的有機化學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除上所述外,他還先後對西北藥用植物、沙生植物的多個科屬的數十個品種的化學成分開展研究,做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得到了許多重要成果。為開發和利用我國西北地區的天然資源,發展有機化學理論,促進有機化學、藥物化學、植物化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教育家襟懷坦蕩
剛直不阿的學者
朱子清不僅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學家,而且是一位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他幾十年如一日,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併為之傾注了自己的畢生心血。他教學態度認真,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強調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教育的重要性,主講過有機化學、有機分析、生物鹼化學等課程。他反對照本宣科,講課從不拿講稿;他一再宣稱給學生講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啓發學生的思維,傳導學術思想。他極善於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見解,引導、啓發學生的思路。他為國家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級專業人才,他們中的不少優秀者,如今已是國內外知名的教授、研究員,成為一些重要的科學研究機構或高等院校的中堅力量。
朱子清學識淵博,思路敏捷,治學嚴謹,一絲不苟。擔任《化學學報》編委期間,對於每一件來稿,他總是仔細審閲,正謬補缺,使文稿更加翔實準確;書寫論文,講究精益求精。他常説:“長文好寫,短文難工。”由他撰寫的論文,言之有物,敍之成理,內容充實,精煉好讀。他十分注意文獻信息,對國外幾種權威性的化學刊物,他幾乎每期必讀,及時掌握國際科學的發展動態。並經常告誡學生,要讀原著,讀第一手資源,從中領會作者的思路,把握結論的來龍去脈。他一貫認為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自然科學,要想在化學事業上有所建樹,除了需要熟練掌握基礎理論之外,還應當具備嫺熟的實驗技術和勇於吃苦的精神。
朱子清一生崇尚民主,積極追求科學真理。他為人正直,襟懷坦蕩,不畏權勢,剛直不阿, 當一位獲英國博士的教授對一位土生土長的黃文魁講師提出他對碘雜環研究"很感興趣"並提出將其名列在文章的最後一位時,遭到朱子清斷然否定並制止。1957年,他由於對工作提出意見,蒙受了不白之冤;“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又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遭到迫害,可是他心中始終沒有放棄對事業的追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年近八旬的朱子清異常興奮,他並不計較多年來的個人恩怨,只是為國內落後的科學麪貌而擔憂。1978年,他出任蘭州大學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兼天然產物有機化學研究室主任。1985年9月,蘭州大學為紀念朱子清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60年舉行了隆重的學術報告會。開幕式上,朱子清滿懷激情地説:“我國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將是一支相當關鍵的隊伍。”“我們國家目前急需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科學工作者。”此時,朱子清已是病魔纏身,但他依然承擔着多項研究課題,堅持指導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為提高我國天然產物有機化學的研究水平,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原作者:(賈中建 黃飛躍))

朱子清主要論著

1 Chu T.T.(朱子清).Abbauversuche in der Brucin—Reihe.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1935(517):290—294.
2 Chu T.T.(朱子清),Chou T.Q.(趙承嘏).Study of Gelsemine.I.J.Amer.Chem.Soc.,1940(62):1955—1957.
3 Chou T.Q.(趙承嘏),Chu T.T.(朱子清).Study of Gelsemine.Ⅱ.J.Amer.Chem.Soc.,1941(63):827—828.
4 Chou T.Q.(趙承嘏),Chu T.T.(朱子清).The Preparation andProperties of Peimine and Peiminine.J.Amer.Chem.Soc.,1941(63):2936—2938.
5 Chu T.T.(朱子清),Chou T.Q.(趙承嘏).Conversion of Peimine into Peiminine and Vice Versa.J.Amer.Chem.Soc.,1947(69):1257.
6 朱子清,陸仁榮.貝母植物鹼研究Ⅱ.化學學報,1955,21(3):227—231.
7 朱子清,黃文魁,陸仁榮.貝母植物鹼研究Ⅲ.化學學報,1955,21(3):232240.
8 朱子清,陸仁榮.貝母植物鹼研究Ⅳ.化學學報,1955,21(3):241246.
9 朱子清,陸仁榮,黃文魁.貝母植物鹼研究V.化學學報,1955,21(4):407—411.
10 朱子清,陸仁榮,黃文魁.貝母植物鹼研究Ⅵ.化學學報,1956,22(3):205—209.
11 朱子清,陸仁榮.貝母植物鹼研究Ⅶ.化學學報,1956,22(3):210—214.
12 朱子清,陸仁榮.貝母植物鹼研究Ⅷ.中國科學,1956,5:469—473.
13 朱子清,陸仁榮,黃文魁.貝母植物鹼研究Ⅸ.中國科學,1957,6:255258.
14 朱子清,黃文魁,陸仁榮.貝母植物鹼研究Ⅺ.科學通報,1957,(7):207—208.
15 黃文魁,陸仁榮,朱子清等.貝母植物鹼研究ⅩⅣ.科學通報,1957,(13):404.
16 朱子清,黃文魁.貝母植物鹼研究X.化學學報,1958,24(4):345347.
17 朱子清,陸仁榮,黃文魁等.貝母植物研究XⅡ.化學學報,1958,24(5):377—381.
18 劉鑄晉,陸仁榮,朱子清等.貝母植物鹼研究ⅩⅢ.化學學報,1961,27(2):97—104.
19 朱子清.貝母植物鹼化學結構的研究.化學通報,1979,(4):302—305.
20 潘鑫復,朱子清.砂貝母中的植物鹼.科學通報,1980,(4):186.
21 劉鑄晉,陸仁榮,朱子清等.鈎吻植物鹼I.化學學報,1961,27(1):4758.
22 郭伽,朱子清.百部植物鹼的研究I.化學學報,1978,36(4):291—296.
23 程東亮,王東民,朱子清等.麻黃中的一種微量生物鹼.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5,6(7):609—612.
24 劉吉開,賈忠建,朱子清等.南蛇藤植物中四個新生物鹼的化學結構.科學通報,1988,33(20):1586—1588.
25 賈忠建,李瑜,朱子清等.新疆雪蓮化學成分的研究I.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3,4(5):581—584.
26 李瑜,賈忠建,朱子清等.新疆雪蓮化學成分的研究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5,6(5):417—420
27 賈忠建,費厚滿,朱子清等.水母雪蓮化學成分研究(I).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6,7(9):789—792.
28 賈忠建,何康偉,朱子清等.新疆雪蓮化學成分的研究Ⅳ.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8,9(2):198200.
29 李瑜,賈忠建,朱子清.新疆雪蓮化學成分的研究V.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9,10(9):909—912.
30 張宗平,賈忠建,朱子清等.銀洲柴胡化學成份的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8,9(11):1187—1189.
31 劉吉開,吳大綱,朱子清等.衞矛科植物抗腫瘤活性物質蛇藤酯甲的結構測定(Ⅱ),科學通報,1989,34(2):142—144.
32 丁毅力,賈忠建,朱子清.準葛爾大戟化學成分研究(I).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9,10(11):1129—1130.
33 劉自民,賈忠建,朱子清.長毛風毛菊化學成分的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9,10(11):1090—1094
34 張宗平,賈忠建,朱子清等。紅豆杉化學成分研究.科學通報,1989,(21):163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