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嘉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

鎖定
朱嘉,1982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朱嘉於2003年從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2003年至2005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助理;2005年赴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2010年至2013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3年回到中國,擔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入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第十六屆全球35歲以下創新者榜單 [4]  ;2019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3] 
朱嘉的研究方向為納米材料合成和表徵、納米光子學、納米熱傳輸能源轉化與存儲 (光伏熱電以及鋰電池 [10] 
中文名
朱嘉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徐州市
畢業院校
美國斯坦福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朱嘉人物經歷

1982年,朱嘉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
1999年—2003年,就讀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2003年—2005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助理。
2005年—2007年,就讀於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子工程系,師從崔屹教授 [26]  ,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2007年—2010年,就讀於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2010年—2013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師從張翔教授 [26] 
2013年,回到中國,擔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4年,入選江蘇省“雙創人才”和“六大人才高峯”計劃 [18] 
2016年8月,入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第十六屆全球35歲以下創新者榜單 [4]  [29] 
2019年8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3] 
2021年2月,擔任南京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掛職) [27] 
朱嘉

朱嘉主要成就

朱嘉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朱嘉 研究成果
朱嘉 研究成果(3張)
朱嘉長期從事微納結構在太陽能轉換能源存儲的研究,在基於微納結構的高效太陽能水處理技術方向作出了開創性工作。他帶領團隊,圍繞這一方向深入研究,並推動相關技術的轉化與應用,力圖為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和特殊場景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一條低成本、綠色、便利的技術路徑 [12] 
朱嘉的研究項目服務於能源、環境相關重大需求,在高效太陽光—熱轉換、新型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以及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材料等方面已取得多項具有應用價值的成果。他的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利用金屬納米等離激元增強效應實現了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其能量傳遞效率約90%,淡化前後鹽度降低4個數量級 [18] 
  • 學術論著
截至2023年5月,朱嘉先後在《自然(Nature)》《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焦耳(Joule)》《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他引超過一萬次 [11] 
Yang Wang, Jianyu Yu, Yi-Fei Mao, Ji Chen, Suo Wang, Hua-Zhou Chen, Yi Zhang, Si-Yi Wang, Xinjie Chen, Tao Li, Lin Zhou*, Ren-Min Ma*, Shining Zhu*, Wenshan Cai & Jia Zhu*. Stable, high-performance sodium-based plasmonic devices in the near infrared[J]. Nature,581,401(2020)
2.Bin Zhu, Wei Li, Qian Zhang, Duo Li, Xin Liu, Yuxi Wang, Ning Xu, Zhen Wu, Jinlei Li, Xiuqiang Li, Peter B. Catrysse, Weilin Xu, Shanhui Fan* & Jia Zhu*. Subambient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textile based on nanoprocessed silk[J]. Nature Nanotechnology, 16, 1342-1348 (2021)
Duo Li, Xin Liu, Wei Li, Zhenhui Lin, Bin Zhu*, Zizhong Li, Jinlei Li, Bo Li, Shanhui Fan, Jiwei Xie and Jia Zhu*. Scalable and hierarchically designed polymer film as a selective thermal emitter for high-performance all-day radiative cooling[J]. Nature Nanotechnology,16,153-158(2021)
Yan Song, Ning Xu, Guoliang Liu, Heshan Qi, Wei Zhao, Bin Zhu, Lin Zhou and Jia Zhu*. High-yield solar-driven atmospheric water harvesting of metal–organic-framework-derived nanoporous carbon with fast-diffusion water channels[J]. Nature Nanotechnology, 17, 857–863 (2022)
Xueyang Wang, Zhenhui Lin, Jintong Gao, Zhenyuan Xu, Xiuqiang Li*, Ning Xu, Jinlei Li, Yan Song, Hanyu Fu, Wei Zhao, Shuaihao Wang, Bin Zhu, Ruzhu Wang & Jia Zhu*. Solar steam-driven membrane filtration for high flux water purification[J]. Nature Water, 1, 391–398 (2023) [2-3] 
  • 科研項目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角色
2020年—2024年
微結構光熱轉換材料與器件 [13]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主持
2022年—2025年
——
江蘇省基礎研究計劃自然科學基金
主持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9年
基於納米黑金的太陽能水處理技術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嘉許金獎 [15] 
2021年4月
金屬鈉:助推等離激元光子器件走向應用
2020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23] 
2022年
基於微納結構的光熱轉換材料及其應用
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14] 

朱嘉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朱嘉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等學術科創賽事,工院學生在“挑戰杯”南京大學校賽預賽和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展中均獲得特等獎,在第十八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獎 [10] 

朱嘉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1年
美國無機化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
美國無機化學學會
2016年
饒毓泰基礎光學獎優秀獎
2016年
杜邦青年教授獎(Class of DuPont Young Professors) [16-17]  [20] 
2016年
江蘇省首屆“青年雙創英才” [18] 
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經信委、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人社廳等
2016年
中國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獎) [19] 
2017年
第十二屆江蘇省五四青年獎章 [10] 
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青年聯合會
2017年
青年科學家獎
2018年5月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技術科學獎) [5]  [21] 
2019年
南京大學紫金全興環境基金青年學者獎 [12]  [22] 
南京大學紫金全興環境基金管理委員會
2020年9月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6]  [24] 
騰訊基金會
2021年11月
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7-8] 
美國光學學會
——
美國材料學會研究生金獎
——
中國政府優秀留學生獎
——
參考資料來源: [9] 

朱嘉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22年2月
九三學社南京大學第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8] 
——
第八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
中國能源學會專家委員會新能源專家組委員
——
《納米光子學(Nanophotonics)》執行編輯
——
《先進光子學(Advanced Photonics)》編委
——
《納米研究(Nano Research)》編委
參考資料來源: [9]  [25] 

朱嘉人物評價

朱嘉在等離激元材料和器件和太陽能轉化的創新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plasm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in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8] (美國光學學會評)
朱嘉作為新一代的海歸科研人員,他基於微納結構材料的太陽能轉化之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贏得外界的認可 [26] 南京大學黨委統戰部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